转变工作作风 提升服务效能“三步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转变工作作风 提升服务效能“三步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黄美均  2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时强调: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的重要举措。2024年,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将从三方面着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服务发展时甘当“公仆”  一是在思想观念上,秉承“把为党工作、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全局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否则就是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对不起良心”的总体价值观。二是在具体工作上,坚持快节奏,时刻保持等不了、拖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紧扣企业和群众需求,做到主动服务、积极服务、精准服务、有效服务。三是在思维方法上,树立闭环思维,每一项工作都做到细化、实化、条目化、节点化、责任化,实行台账管理、闭环管理,真正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四是在解决问题上,做到历史性问题不能事不关己,普遍性问题不能习以为常,苗头性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突发性问题不能束手无策。  二、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服务方式上精益求精  一是变坐等办事为主动上门服务,定期不定期到园区、平台公司、部门和乡镇(街道)对接工作,建立上门发现问题台账和问题解决台账,收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二是树立“一盘棋”的观念,凡事都要站在全区的高度、全生命周期的维度思考,不能只顾自己这一个环节,还要考虑到前后两个环节甚至多个环节,不把问题留给下一个环节,不增加办事难度。三是改变话语体系,常问“该不该办”,少问甚至不问“能不能办”;多为“该办”想办法,不为“不能”找理由;多说这事已对接、几天能办好,少说甚至不说不知道、这个件没有交起来等。四是针对国庆、春节等长假,主动开展加班、延时服务,确保返乡群众和有需要的企业、群众能办成事。  三、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服务效能上持续提高  一是全面落实南川区打造营商环境标杆城市10条措施,牵头做好用地审批“一码办”,开通“供地绿色通道”,实现“成交即拿证”“交地即交证”,大幅压缩办理时限。持续推进建设用地预审线上办理,实施工业项目“标准地”供应,取消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的放线、验线手续,打造不动产登记“不难(南)登”服务品牌等系列便民利企举措。二是将相关基础数据、图件按块分发到各乡镇(街道),将乡镇(街道)、村社关注的高频事项,以政策问答和业务思维导图的形式印发宣传并接受监督。三是进一步优化科室和基层规划自然资源所的职能职责,将农房发证、乡镇规划管理交由基层所负责,让老百姓少跑路。四是对于服务对象到局系统任何一个科室、单位咨询或者办理业务,两次没有办成或者没有明确路径的,及时报告局领导组织研究,不能让服务对象多次、无序跑动。  下一步,我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好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持续优化工作流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再加服务力度、再严服务作风、再优服务质量,用优质高效的服务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2024-03-04

我区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

    承租人填写不动产登记申请书。 记者 李崎君 摄  南川融媒讯讯(记者 李崎君)10月18日,在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我区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公开出租方式成交,标志着我区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  本次入市地块位于石溪镇五星村3组,土地面积4.02亩,原为闲置用地,规划用途为工业用地,成交租金为34170元/年,租期20年,将用于建设家禽屠宰场。  成交当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与竞得人签订《成交确认书》,出租人、承租人共同签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租合同》《交地确认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为承租人现场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实现“拿地即交地,交地即交证”。  “拿到不动产权证书之后,就可以开工建设了。”承租人陈泽红表示,拿地、交地、交证三步无缝对接,有助于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  “闲置土地得到利用,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同时,也能助农增收。”五星村村委会副主任文晓明说,租金将会注入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产业发展、村民分红等用途,同时企业落户,也将带动村民务工,增加村民收入。  据悉,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以有偿方式进入土地市场交易的行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公开出让、出租,可以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今年3月,国家正式启动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我区成功入选入市改革国家试点地区。为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我区专门出台了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6方面22项改革试点任务。  在试点过程中,我区坚持优先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大力挖掘闲置、废弃、低效利用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目前已梳理筛选出符合入市条件的乡镇企业、闲置村校等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230余宗,共计600多亩,下一步,将结合特色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对项目进行包装策划,积极推动入市交易。  “我们将持续探索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方位保障、多渠道匹配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机制,持续挖掘优质土地项目,全力保障乡村振兴建设。”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王学全说。

2023-10-24

我区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

2023-10-23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推进“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一件事一次办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近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城市管理局等部门以及水电气公司,召开“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一件事一次办业务协调推进会,并对相关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吴小琴介绍,日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完成对接,发布了“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事项,为全市增设了“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一件事”入口及功能模块,支持申请人登录“渝快办”APP发起授权并填写联动过户信息,同时对全市各区县部署了统一规范的数据查询接口。  为保障该项工作在我区的顺利推进,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相关部门及水电气公司开展“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一件事一次办业务协调推进及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便民利企水平。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区水电气公司已全部完成入网注册,这意味着我区范围内的所有用户均可实现联动过户。办事群众只需登录“重庆市政府”APP,进入“服务专区”中的“一件事一次办”点击“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即可办理。  吴小琴说,目前,“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知晓率还不高,办理的群众还较少。接下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会同水电气公司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提升政策知晓率、便捷度和满意度,让企业、群众通过数字化变革得到实惠、看到变化、见到实效。

2023-09-04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土地整理项目助推乡村美丽蝶变

  记者 黎明 文/图  近年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深耕土地整治,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乡村振兴持续输入内生性、精准性“原动力”。  土地整理换来“良田沃野”  近日,福寿镇马鬃村,只见推土机、运输车来回穿梭,现场繁忙有序。这是正在实施的马鬃村市级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现场。  优质水稻是福寿镇的特色支柱产业,近年来探索发展的“水稻私人定制”更是深受消费者青睐。而在福寿镇总体规划中,马鬃村为镇里的重要粮食产区,产业定位为以有机稻为主的特色农业。  “我们这里以前虽然耕地较多,但田块零碎、不规整,耕作不方便。”马鬃村党支部书记田孟刚介绍,以前村里的耕地不仅田块小,而且田间设施配套不完善,如排水沟排水不畅、生产路主要为土质田坎路等。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村里的产业经营规模将得到扩大,农业生产条件也将得到改善。  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土地整理科科长董永成介绍,马鬃村市级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以及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等。整治规模325公顷,预计新增耕地34公顷,新增水田28公顷,“旱改水”潜力19公顷,且改后能与周围已有水田集中连片。  董永成说,项目以“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做实新增耕地”为核心目标,竣工后的项目区将打造优质生态稻种植、优质蔬菜等,促进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助力乡村产业“立足长远”  除了福寿镇马鬃村市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今年,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还实施了6个区级土地整理项目,分别在西城街道会峰村,大有镇石良村,德隆镇陶坪村,兴隆镇金星社区、永福村,楠竹山镇谢坝村、杨柳村、水鸭村,黎香湖镇西湖村和太平场镇河沙村,实施总规模1385.52公顷,实施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及其他工程。  走进西城街道会峰村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现场,只见挖掘机、混凝土搅拌车轮番上阵,场面有条不紊。  “这条路是会峰村连接木凉镇的村道,全长2.5公里,由原来的2.5米宽扩建为4.5米,现在正在进行混凝土路面浇筑。”会峰村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负责人黄乾坤介绍。  在另一处施工点,工人正用红砖砌筑水渠渠道,放眼望去,一条排灌水渠蜿蜒延伸。在水渠两侧,是一片已经完成的29公顷土地整理典型区域,这片土地已经种上了水稻,蓝天白云下,长势正好。黄乾坤说,秋收后,他们还将实施200多公顷的土地非典型区域整理。  据介绍,会峰村的项目改造地块原来是旱地和荒坡地,土壤贫瘠,耕种效益低下。通过项目实施,不仅把浅山坡地平整为保水保肥且适合机械化耕作的水平梯田,还提高了耕地质量。同时,通过完善灌溉沟渠和田间道路等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改善了生产条件。  改善农村环境“锦上添花”  土地整理项目的效果,不但体现在地力的提升上,还体现在村容村貌的变化上。  近年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不断探索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新格局,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致力于留存地方特色和农村风情的物质形态、人文景观。  以福寿镇马鬃村空间规划布局为例,该村将土地整理项目区定位为以水稻产业为主,村道则定位为骑行旅游观光路线,将其打造成为典型示范农业区。  “我们还将在村里建设小广场,计划以青石砖铺筑,配套小池塘、花台、凉亭等,以供村民休闲娱乐。”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工作人员熊军介绍。  看着正在修建的小广场、乡村村道,田孟刚充满希望,“路修好后,结合我们镇上每年的西瓜节,还有定制水稻文旅项目,村民们的农家乐、民宿等产业都可以慢慢发展起来,这可是一条增收致富的路!”

2023-08-29

我区防治滑坡上榜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成功预警典型案例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日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整理了一批成功预警典型案例,我区峰岩乡金兴村滑坡防治案例上榜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成功预警典型案例。  2022年4月14日,峰岩乡金兴村兴隆塝滑坡监测点(非库区群测群防点)发生滑塌灾情,因普适性监测设备提前预警,提前撤离群众2户2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金兴村兴隆塝滑坡监测属我市普适性监测项目,去年1月到2月,滑坡体上的地裂计先后发出4次预警信息,在该点驻守的地质工程师均赶赴现场核实,发现该点未发生变形迹象。但出于安全考虑,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将该点纳入重点巡查范围,加强日常巡查。之后,群测群防员在巡查时,发现该点局部出现变形迹象,为确保安全,区规划自然资源局会同峰岩乡政府对坡体上受威胁的2户2人进行撤离,且考虑到2户房屋已经老旧,经乡镇动员后对2户房屋进行拆除。去年4月14日11时,该滑坡监测点发生局部滑塌,造成2户被拆房屋地基露出,无人员伤亡。后经调查,该次滑塌体积约350立方米,残余体约200立方米。  针对滑坡监测点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残余体处于欠稳定状态,区规划自然资源局采取了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不仅会同驻守地质队扩大范围对周边区域进行调查,指导峰岩乡划定危险区范围,设立警戒线和警示标志,还对受威胁居民实施永久性搬迁,做好撤离群众的安置工作。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在剖析这起地质灾害防治成功预警典型案例时指出,在滑坡体缓慢蠕动、监测数据异常、预警系统提前多次发出预警信息时,该区群测群防员与驻守专业地质队伍加强巡排查,发现风险及时上报,政府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受威胁居民撤离,并划定危险区域。在这一避险事件中,预警系统提前预警,群测群防员与专业地质队伍加强巡排查及时发现风险,组织撤离,为成功预警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05-22

抓好三项工作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抓好三项工作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荣臻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市委的“一号工程”、是全市工作的总抓手,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规划自然资源系统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使命和责任,紧紧围绕“六个能级大幅跃升”,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为推进现代化新南川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更多贡献。  开展重大城市规划统筹专项行动。一是深化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关重大规划。完成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和大观田园新城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立科学高效的“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细化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推进高铁新城城市设计,提升城市空间艺术品质。二是优化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空间格局。启动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落实分区规划要求,按中心城区和大观田园新城、重点镇、一般镇街的顺序适时启动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为我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规划基础。三是推进重要基础设施规划统筹。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基础设施的引领作用,积极向上对接,将涉及我区的市域铁路C6线、渝铜城际、渝南水资源工程等重大项目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开展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专项行动。一是指导超前重点项目前期基础工作。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项目和市级重点项目,加强区域基础设施空间统筹,强化国土空间协同论证,提升项目涉及深度与质量,提高项目审批速度和效率。二要抓实抓好重要项目用地保障。紧盯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梳理年度用地计划清单。强化重大项目用地前期审查指导,加强与市级各部门沟通对接,及时保障重大项目开工用地,强化产业用地支持保障。三要抓好矿产资源要素保障。深化矿业权出让方式改革,大力推进“净矿”出让,有序开展绿色矿山创建,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持续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全力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守护自然资源和群众安全专项行动。一是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压紧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红线18条硬措施,深化“两平衡”机制落实,加强督察执法,全力稳住全区耕地保有量。二是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开展南川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持续稳步推动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三是筑牢地质灾害防治防线。强化“人防+技防”,抓实“点线面”一体化风险管控、强降雨避险搬迁转移撤离等机制落实,加大预警预报力度,做好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不断提升综合防治能力。

2023-02-23

交房即交证,100余业主接房时喜领产权证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对于老百姓来说,买房是件大事,以前买房要过很长时间才能拿到产权证,现在接房就能拿证,真正实现了买得放心、住得踏实。”8月26日,手拿新房钥匙和不动产权证书的何女士激动地说。  当日,我区“交房即交证”颁证仪式在新东邦晓悦湾项目举行,这标志着我区正式启动“交房即交证”新模式。  在现场,许多业主对“交房即交证”的做法表示认同。晓悦湾项目24栋业主郑先生开心地说:“以前住进了新房还是怕遇上领证难、拿证晚等问题,今天我们接房同步领取产权证,高效又便民,心里很踏实。”  晓悦湾销售总管黄海介绍,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接房100多套,均已实现接房即交证。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张静静说,交房即交证服务,是社会关注、群众期盼的民生热点,更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  今年以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突出助企疏困,通过与企业座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提前进行指导,靠前服务,全力打通“交房即交证”的“最后一公里”。  张静静说,这次试点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实现住权与产权同步,实现业主一手拿钥匙,一手拿产权证,同时也助力企业更好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下一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将全面落实“交房即交证”工作常态化。

2022-09-01

全区315处地灾监测点群测群防全覆盖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8月30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工作人员对我区地质灾害监测点进行拉网式巡查监测。  “墙裂有变化没有?”“没住人的房屋主人回来没有?”在金山镇玉泉村1组张家屋基地灾监测点,巡查人员同地灾监测点住户及群防群治监测员交谈,了解相关情况。据介绍,该地灾点有12户53人,每年都进行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这段时间每天都要实地巡查监测,并建立台账。  随后,巡查组深入农户,对房屋墙体裂缝程度进行详细查看,听取每户日常监测情况,并对明白卡、信息卡的发放情况进行了检查。  巡查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环站站长张旭指着一台装有太阳能发电板的设备,一边查看监测仪器是否正常工作,一边询问该仪器的运行情况。  “如果有异常,这个仪器就会发出警报声,提醒村民要时刻关注地质灾害。”张旭介绍。  一家门牌号为“玉泉村大庄寺组67号”的农房无人居住,房前水泥地坝和房屋侧面的土地均出现开裂。驻守地质队队员拿出皮尺等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据介绍,驻守地质队对这些隐患,坚持汛前、汛中、汛后“大三查”和雨前、雨中、雨后“小三查”,严防死守。  巡查组又来到金山镇城(集)镇地质灾害调(勘)点。该镇周边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6处,主要类型为滑坡,被纳入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2年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控制性勘查和重点城(集)镇地质灾害调(勘)查项目清单。今年6月9日开始,便实施了调查勘探。  巡查组叮嘱项目负责人,要特别加强监测和巡查,做好安全防范。检查组还对部分非煤矿山进行了检查。  张旭介绍,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特别是金山镇、头渡镇、大有镇、古花镇、山王坪镇等。7月以来,我区持续连晴高温天气。据气象部门消息,近日又有明显的降温降雨天气过程,形成洪涝急转。  此前,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已向34个乡镇(街道)送达了《关于做好旱涝急转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函》,开展了拉网式的排查巡查。目前我区309名“四重”网格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实现全区315处地灾监测点群测群防全覆盖。

2022-08-31

“税费同缴”提升效率方便群众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现在太方便了,在一个窗口可以办理,税和费一次就缴清了。”近日,市民谭女士在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办完业务后,对新上线的“税费同缴”改革举措赞不绝口。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张静静介绍,“税费同缴”包括企业群众办理存量房转移登记时涉及的不动产登记费、契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税费。“税费同缴”将契税、印花税等税款与不动产登记费等非税收入款项合并为“前台一次缴纳、后台自动清分”。   张静静介绍,为解决群众办理存量房转移登记需要多次刷卡(扫码)支付的问题,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全国首创线上线下“税费同缴”模式。通过该模式,我区企业群众在办理存量房转移登记时,税务、不动产登记、财政及银联等业务系统将涉及的核税、缴税、缴费等信息“自动提取、自动汇集、自动清分、及时入库”,企业群众只需扫一次码或刷一次卡,即可缴清存量房转移登记涉及的不动产登记费和各项税款。

2022-07-14

“存量房转移预告”避免房屋交易风险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近日,记者从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为深度优化存量房登记,我区基于“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和“重庆市不动产交易登记平台”开发房产经纪服务系统,将存量房交易涉及的不动产登记事项纳入“一网通办”。   目前,我区已接入“重庆市不动产交易登记平台”房产经纪服务系统,可为社会公众提供转移预告登记申请填报服务。这意味着,我区存量房交易的转移预告登记业务从申请、委托、提交材料,到领取登记结果等事项均可在线办理,且存量房转移抵押预告登记也一并实现“网上办”。   近日,市民李女士在出售自己的房子时就享受到了“网上办”的便利。   “我在6月8日办理买卖预告登记,一开始,买卖双方都有些忐忑。”李女士表示,买方是以按揭贷款方式购房,她担心过户后买方不及时到银行办理抵押登记,自己收不到房屋尾款。而买方支付了房屋定金后,也担心李女士再将房子转卖他人,造成“一房两卖”。为避免风险,双方一致选择“网上办”。   6月8日上午,李女士在“渝快办”上授权中介公司工作人员通过重庆市不动产交易登记平台,申请存量房预告转移登记和预告抵押登记,随后,买方在网上签字确认。下一步,买卖双方向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在线提交存量房预告转移登记和抵押预告登记申请。20分钟后,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结不动产转移预告登记,并将信息推送至贷款银行。经银行确认,抵押预告登记于6月8日中午办理完毕。办好预告登记后,买方如约向李女士支付了全部首付款。之后,双方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了正式过户。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张静静介绍,李女士的存量房交易过程只经历了3个步骤。第一步,买卖双方网上申办预告登记;第二步,银行线上申办抵押预告登记;第三步,买卖双方线下办理房屋过户。“这样做可以‘步步留痕’,避免信息不对称,每一个步骤都有据可查,此举可以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防范金融风险。”张静静说。   据介绍,买卖双方通过“渝快办”在线申请存量房转移预告登记,就能第一时间获取准物权保障,能有效降低“一房二卖”“房屋查封”等交易风险。同时,对于办理抵押预告登记的,交易当事人在办结正式过户手续后,抵押预告登记自动转为正式抵押登记,有效防止买方过户后不及时办理抵押登记。如果遇到一方临时“反悔”也不用担心,因为买卖双方申请存量房预告登记后,单方不能撤销或注销,如果确实需要撤销或注销转移预告登记,买卖双方必须按照原申报登记途径进行申报,并共同到不动产登记机构现场核验后办理。这一过程可通过重庆市不动产交易登记平台进行监督,并提供全程办事引导和查询,在买卖双方、金融、房屋中介和不动产登记机构之间推送业务流程和办事材料、提示办事进度,确保预告登记全过程公开透明。   张静静表示,下一步,该中心将继续落实并不断优化存量房转移预告和抵押预告登记,“全链条依法依规、全过程公开透明、全流程可溯可控”,有效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相关链接   存量房转移预告登记办理流程   1.买卖双方线上申办预告登记   买卖双方共同申报转移预告登记。   双方共同申报   方式一:卖方登录“渝快办”填写申请材料,买卖双方确认签字;方式二:卖方通过“渝快办”委托房产中介填报,买卖双方签字确认。   登记机构办理   申报后,登记机构办理转移预告,办理后买方通过“渝快办”下载电子版不动产登记证明(转移预告)。   2.银行线上申办抵押预告   买方贷款银行线上申请抵押预告登记、抵押登记。   买方贷款银行线上申请抵押预告,登记机构办理后,银行通过抵押专网系统下载电子版不动产登记证明(抵押预告)。   3.买卖双方线下办理房屋过户   具备房屋过户条件后,买卖双方到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申请房屋转移登记。   买卖双方现场申请转移登记,买方领取不动产权证书。   办理转移登记后,抵押预告转为正式抵押登记。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提醒:存量房交易周期长、环节多,容易引发“一房二卖”“房屋被查封”等交易风险,通过办理存量房转移预告登记,可以有效保障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

2022-07-14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记者 黎明   异地办理、一窗受理、不见面登记、即时办结……越来越多的便民利企政策在不断地更新。今年以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紧紧围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目标,在“存量房屋登记、交易和税收‘一窗办理、即办即取’”“提升不动产非公证继承便利度”“对办理不动产登记涉及的部分事项试行告知承诺制”“试行有关法律文书及律师身份在线核验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出一系列便民利企举措,广受市场主体和市民好评。   实行一对一服务,跟服到底。针对前来办理各项业务的企业及群众对有关业务咨询、受理、办理采取一对一服务,用最短的时间、最简便的流程,使企业和群众更快捷地办理登记事项,实现跟踪服务。   在标准流程基础上,进一步压减时限、压缩环节、快速办理,一窗通办。提升存量房转移登记“一窗办理、即办即取”效率。   扩大线上业务受理范围,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业务流程,全面实现房屋转移登记缴税、登记线上办理,实现“零跑腿”与“不见面登记”,针对原本需现场办理的环节,以“无见面办理与审批”的方式方法进行推广,使市民办理业务登记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   优化绿色通道,开辟专门窗口。优化已有绿色通道,实现绿色专项通道直通办理登记。融资特办。为77家待融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受理抵押类业务164件,助力企业完成融资84.81亿元。对群众和企业通过银行申请的抵押业务实行专人负责“线上办、立即办”,线上办件率维持在88%以上。   下一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将进一步以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出发点,不断提高便民利民的服务水平,优化涉及企业和群众的不动产登记服务问题,以坚定的决心、务实的作风、有力的举措,进一步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努力打造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最优营商环境。

2022-07-14

地灾监测提前预警2户群众安全撤离

     南川网讯 近日,峰岩乡金兴村的一处滑坡监测点通过提前预警,灾情发生前,将受威胁的2户群众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环站站长张旭介绍,发生滑塌的事故点在峰岩乡金兴村兴隆塝滑坡监测点,正在实施重庆市普适性监测项目,已于去年4月通过验收并正式运行。   今年的1月、2月期间,布设在滑坡体上编号为DL1的地裂计就先后发出4次告警信息,驻守地质队员均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实情况,但未发现变形迹象,出于安全考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该点纳入重点巡查范围,加强日常巡查。   在3月25日的巡查时,群测群防员发现,该点局部出现变形迹象,为确保安全,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会同峰岩乡政府对坡体上受威胁的2户2人进行撤离,且考虑到2户房屋已经老旧,经乡镇动员后对该2户房屋进行拆除。   此前,我区多地降雨,发生的滑塌就是因降雨诱发,本次滑塌体积约350立方米,残余体约200立方米。   目前,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已会同驻守地质队扩大范围对周边区域进行调查,指导峰岩乡划定了危险区范围,设立警戒线和警示标志,下一步将对受威胁居民实施减灾降险工作。

2022-05-19

我区构建地灾防治“四重”网格体系

        工作人员向村民宣传避灾知识。   近日,一场夜雨,让庆元镇的天空清新透明,这里崇山峻岭,层峦叠翠,风光无限。   “看待事物要看到他的两面性,就我们的工作而言,在看到美丽的风景后,还要看到隐藏着的地质灾害威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环站站长张旭说,近年来,我区抓好地灾防治责任体系建设,由地环站工作人员、片区负责人、驻守地质队员、群测群防员组成“四重”网格体系,共同筑牢地灾防线。今天张旭来到这里就是巡查地质灾害隐患,验收2021年“金土工程”避险搬迁项目等。   十七年地灾“零伤亡”背后的秘密   汽车驶向庆元镇飞龙村3组堰塘坡滑坡点。   2020年,由于强降雨影响,造成该处地质滑坡,农房受到影响。只见农房已经拆除,黑色的瓦砾下,依稀能看到大院里留下的滑坡造成的裂痕印记。这里已经搬迁6户23人,村民韦会斋就在不远的安全地带建起了新房。   张旭在现场查看地灾点的群众是否搬离,原房屋是否拆除,是否有新的隐患等。   “有的村民防灾意识不强,说祖辈都在这里居住,不会有事,就是不愿搬离滑坡地点。但根据科学排查,有滑坡迹象,就必须进行避险搬迁。曾经有个乡镇的地灾点,村民不愿意搬,工作人员做了很多思想工作,最后村民才撤离,避免了地质灾害,村民自发给地环站送来了锦旗。”张旭说。   在龙溪村4组坪上危岩监测点,群测群防员韦延山带领大家一起查看了该地灾点情况。“去年7月,区里将群测群防员监测补助费用从每年1800元提高至3000元,并落实商业意外保险,配备充足应急物资,有效提高了我们群测群防员工作积极性。”韦延山说。   张旭介绍,目前我区有“四重”网格人员309名,实现全区315处地灾隐患点群测群防全覆盖。   去年,在“四重”网格员的努力下,全年共应急处置灾(险)情23起,应急撤离21户75人,实现连续十七年地质灾害“零伤亡”。   搬离危险迁出安全幸福生活   龙溪村4组村民张谷才一家三兄弟搬离了危险地带,重新选址共同修建了房屋。   只见三个排面两层的水泥楼房,青色的琉璃瓦,连地坝都是用钢棚遮盖,在青山之间很是亮眼。   张谷才的妻子罗碧柳正在院坝里打扫卫生,她说:“我们的房子原来就在危岩下面,全靠党的政策好,让我们远离了地质灾害的威胁,补助修建了新房,我们非常满意。”   去年,按照“轻重缓急、抓住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和我区制定的《地质灾害防治金土工程搬迁避让实施方案》,庆元镇已完成搬迁18户77人。全区共完成100户391人地灾搬迁。   随后,张旭来到龙马村1组窑孔湾滑坡地灾点,只见该地灾点村民已经搬迁,有的宅基地已经实施了复垦,种上了蔬菜。   村民黄安尧去年搬迁到新房居住。他说,工作人员经常到地灾点来巡查,宣传政策,动员搬迁。群测群防员也很尽职尽责,经常查看周边情况,毫不懈怠。   龙园村村支书梁永拾说,镇、村经常组织进行地灾避险演练,只要有预警,村民就按照既定的方案避险。   “人防”加“技防”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按每人1.8万元进行补助,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为什么不搬嘛?”在龙马村5组卢家岗地质滑坡监测点,庆元镇地灾防治片区负责人吴洪跃对村民进行搬迁政策宣传。该地质滑坡监测点,吴洪跃已来了不少于七八次。   吴洪跃2010年开始就任片区负责人,奔波在各个地灾点。每到一处,他就和群测群防员一起查看情况,向村民宣传地灾避险知识和搬迁相关政策。对于每个地灾点的情况,他会非常详细地手绘出村民房屋所在的位置、面积和滑坡地带相关的信息,做到了然于胸。他所在片内的群测群防系统录入上报率排名一直在全区前列。   在卢家岗地质滑坡监测点,张旭一边查看监测仪器是否正常工作,一边询问村民情况。   “如果有异常,这个仪器就会发出警报声,提醒村民要时刻关注地质灾害。”张旭指着一台装有太阳能发电板的设备介绍。   在一户村民住房的墙上,安装有墙体感应仪,只要异常,网格员的手机APP上就能收到报警。张旭有意用手搬动连接装置,测试该仪器是否灵敏。片刻后,他手机上就有了预警。   张旭介绍,根据市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化建设要求,2021年我区在310处地灾隐患点除已完成治理工作正开展效果监测外的300余处,实施了地质灾害智能化监测预警项目,布设各类监测预警设备1700余套,实现自动化监测预警全覆盖。   自动化实时监测系统的建设是对地灾隐患群测群防的有效补充,开展“科技防灾”,进一步完善了群测群防工作,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22-05-19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全力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河图镇虎头村新貌        农房整治后的中图村   记者 黎明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着力构建“天蓝、水清、景美”的农村人居环境,被确定为全市6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类区县之一。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乡村规划创新破题,在“蓝棚顶”治理上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无证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助推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天更蓝、地更绿、景更美。   规划先行   科学规划布局美   走进木凉镇汉场坝村,别具一格的民居,青山绿水原生态格局让人耳目一新,多种花卉绿植让人仿佛能“触碰”春天,这里已经是众多旅游爱好者争相打卡地,变得远近闻名。   汉场坝村的乡村规划和实践不是个例。近年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秉承“乡村即景区”理念,实施景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在规划示范上出新,在环境整治上求美,抓住规划这一“牛鼻子”,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示范,以点带面,形成联动效应。在乡村规划上,突出建设与环境、个性与整体协调,坚持分类指导、一村一景、百村百态,着力打造“十里不同景,人在画中游”的乡村意境。   此外,该局开展避暑休闲空间规划研究,编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10余项覆盖乡村全域的专业专项规划,统筹谋划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和乡村规划建设。其中,大观镇金龙村村规划获评全国村规划评审第三名,成为第一批全国村庄规划示范,大观镇中江村、古花镇天池村等6个村规划评选为市级一等奖。   同时,重点聚焦沿旅游景区、沿高速公路、沿城郊环线周边区域,将北部片区6个乡镇和南部片区9个乡镇作为“五沿”区域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建成太平场—黎香湖—大观—木凉汉场坝—兴隆金花和大观—河图—石溪盐井两条整治示范带,在南北片区分别形成能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带动周边的辐射核心和发展态势。   在个性打造上下功夫,解决“规划无特色”难题。基于区位、交通、生态、民俗等特征,科学划定生态、生活、建设空间,合理布局村级建设用地,有效引导村民聚集点、乡村旅游服务点、康养体验点等选址。   如金山镇金狮村沿柏枝溪形成传统民居“三合院”“四合院”布局,形态疏朗有致、山水交融;大观镇梅花园古色花香,与周边亲子乐园、乡村酒店规划相得益彰;德隆镇茶树村、银杏村依托千年古茶树、古银杏打造现代民宿、热门景点。   同时,贴近地域建筑特点和民风民俗习惯优化建筑设计,简化地域建筑符号,融合现代建筑功能、材料,注重庭前院后乡土建筑环境营建,以乡风乡韵展现乡味乡愁。如古韵廊桥乡村酒店采用当地苗族建筑形式,别具民族风韵;天星小镇三线酒店利用工厂车间建筑遗址改造更新,风格简朴大方;黎香湖拙耕园采用青砖、黑瓦、灰墙等传统建筑元素,与乡村环境自然融为一体。   集中攻坚   村容整洁环境美   走进河图镇中图村,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道路,青瓦白墙的民居、青山绿水的田园风貌更为乡村增添了一份典雅精致的美,给大家留下了美丽乡愁。去年,中图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房屋里里外外都得到改造,庭院更加漂亮,大家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观,这一切,村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去年,该村清理了许多碍眼的“蓝棚顶”,改造农房和风貌塑造2500平方米。   “‘蓝棚顶’与农村自然环境极不协调,也影响乡村景观面貌,其中许多都是私自搭建。”区规划和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四大队大队长焦易介绍。   去年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了《南川区清理“蓝棚顶”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结合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行动,做到风貌塑造和强制拆除两手抓。   焦易介绍,“蓝棚顶”清理整治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在清理整治工作开始前广泛宣传“蓝棚顶”清理整治的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参与其中,积极配合“蓝棚顶”风貌塑造或自行拆除影响人居环境的“蓝棚顶”,共同营造干净、整洁、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   对于乡村的“蓝棚顶”治理,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采取的是风貌塑造,将楼房的“蓝棚顶”拆除,换成青色的瓦面,让农房自然融入环境。如在黎香湖镇的南湖村,进行风貌塑造达2290平方米。   而对于位于城乡接合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成片“蓝棚顶”则是坚决依法拆除。   西城街道新桥社区韦家湾片区位于城乡接合部,这里乱搭乱建的“蓝棚项”系当地居民利用原关闭采石场和部分集体土地私自搭建简易厂房并逐年扩大产生,形成了连片的“蓝棚顶”,无整体规划,建筑物无规划审批手续,安全隐患突出,严重影响城乡景观,是“蓝棚顶”的“重灾区”。   工作人员通过走访社区干部、当地群众了解厂房修建相关情况,查阅相关小微企业的土地、规划手续,对13户企业和个人调查取证,共制作调查笔录26份,斟验笔录23份,依法认定该区域29000平方米的建(构)筑物在建时未办理土地、规划许可。   在排查统计违法搭建的基础上,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及时联合相关部门对违建业主采取了分类处置。其中,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12家企业采取强制断水断电措施;调查核实22家企业和个人,下发限期拆除文书9份。拆除“蓝棚顶”23000平方米。达到了拆除一片、震慑一片、教育一片的目的。   在“蓝棚顶”清理整治工作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紧密结合全区生态环境“蓝天保卫战”专项行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打击矿产资源无证采矿专项整治行动等,形成工作合力,增强工作的连续性,整体推进“蓝棚顶”清理整治工作。   在各级部门的有效配合下,形成整治合力,去年,全区共拆除农村“蓝棚顶”约26000平方米,风貌塑造农村“蓝棚顶”约5800平方米。   规范整治   生态发展和谐美   “无证采矿是违法行为,必须立即停工,接受调查……”在打击矿产资源无证采矿专项整治行动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查处了位于南平镇的一处无证采矿点,现场暂扣挖掘机1台和运输矿产品货车1辆,并立案调查。   去年,我区启动打击矿产资源无证采矿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私挖乱采矿石资源。出动900余人次,对26家无合法用地手续和环评手续的来料加工点实施关闭措施。查处非法开采案件6件,其中一件移送公安机关,正在调查之中。罚没款项42万余元。暂扣挖掘机9台,运输车辆1辆。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马彬介绍,受利益驱动,部分企业逾越“红线”,无证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屡有发生,情况复杂、查处难度较大。   马彬说,“零容忍”是对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的处理原则。去年1月1日起,我区启动打击矿产资源无证采矿专项整治行动,坚持标本兼治,狠抓源头治理。   专项整治行动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区应急管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市场监管局等10个部门联合开展,重点对关闭及出让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矿山”、干线交通沿线等5类范围内的无证采矿行为开展严厉打击,对全区来料加工点、储存点进行全面摸排,实施分类处置。   马彬介绍,行动开始后,首先开展了宣传攻势,在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水江镇、南平镇等8个重点区域悬挂横幅,在矿山企业、来料加工点周边及项目施工现场等地张贴《关于开展打击矿产资源无证采矿专项整治行动的通告》,营造法治宣传氛围。   “无证采矿的情况复杂,形式多样,除了明显的无证采矿行为,也有一些较隐蔽的行为,如工程‘矿山’产生的富余石料对外非法销售,这些都存在监管难、取证难、执法难的情况。”马彬介绍,因当事人害怕接受行政处罚,会出现故意躲避执法人员,拒不配合调查取证。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区公安局、区经济信息委、区生态环境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局等相关部门和乡镇配合行动,对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   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变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还改变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一系列整治措施,“整”出了一幅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新画卷。

2022-02-21

 “山水林田湖草”显秀色 边远山村精彩蜕变

       银杏村村庄一景        隆兴村红椿寺观景平台        改造后的通村公路和河道        银杏村乡村便道   初冬时节,寒风渐起。走进德隆镇银杏村、隆兴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油化的乡村公路在山林间延伸;整治后的坡地种满古树茶和中药材;一幢幢漂亮的农舍掩映在金黄的银杏林中,庭院里装点着各式各样的花台和庭院灯;安装了透水砖的小路直通各家各户,公厕、垃圾回收站等功能完善……   去年年底,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两个村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项目,山村面貌焕然一新。   荒坡地变产业田 受益“山水林田湖草”   区土地整治中心负责该项目的工作人员熊军介绍,德隆镇银杏村、隆兴村是重庆市首批十二个部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之一,涉及2个村8个组,项目区红线面积及建设规模为5600余亩。项目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为主,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净、草绿的目标。   截至目前,两村土地平整工程共完成茶田整治2200余亩、口粮田整治200余亩、条田58亩;灌溉与排水工程完成蓄水池2口,囤水田3口,灌溉管道安装约8100米,安装涵管714米;道路挡墙5020立方米,溪沟生态整治1511米,生态修复植物栽植灌木16.4万株、乔木1.5万株。   得益于“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如今两个村的产业发展势头正旺。   站在隆兴村的红椿寺观景平台,放眼望去,是一大片层层叠叠的梯田,地里种植着古树茶和中药材。隆兴村党支部书记朱正权介绍,通过项目的实施,该村发展了古树茶1000亩、中药材1000亩,还有方竹笋、中蜂、高山蔬菜等产业。   银杏村在整治后的土地上发展了玄参800亩、中药材1000亩、中蜂800箱,项目区现有净泥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七上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超伦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依托专业合作社平台,发展培植本地大户,以大户带动的形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德隆镇依托金佛山南坡、金山湖旅游区位优势,以古树茶发展、古银杏观光、古村落民宿保护“三古”资源为引擎,开展体验、观赏、娱乐等旅游活动,呈现“特色农业产业兴旺、乡村整洁美丽宜居、乡村旅游业态持续、社会文明和谐富裕”的繁荣景象。   夯实基础设施 山村蜕变亮丽风景   要致富,先修路。解决通行难题,是偏远山村村民热切期盼解决的问题。如今走进银杏村和隆兴村,能感受到两村在通村公路升级改造后带来的便利。   新建成的一条油化公路穿银杏村而过,宽敞平坦,黑色的路面和黄色、白色的划线分明,村民将这条道路称为“银杏大道”。   “这条通村公路长11.6公里,以前是4.5米宽的泥结石路,道路坑洼不平,出行不便。”银杏村党支部书记张方礼介绍,随着“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该段路按照6.5米宽的三级道路标准进行了升级改造。   立春、雨水、惊蛰……在另一条油化的乡村道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标注了二十四节气,让朴素的路面多了一抹亮色。公路一边是整治后的稻田,另一边是整治后的河道,清澈的溪水潺潺而流。   据悉,项目实施通村公路白改黑道路12.2公里,完成生产路12.08公里、水泥路面田间道10.2公里,极大方便了当地村民出行,并为乡村旅游和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农村环境整治方面,项目进行村庄整治28100平方米,完成院坝、花园改造130余户,新建停车场3个、观景平台3个。   在隆兴村李家湾,只见新建的观景平台地上铺着红色的透水砖,形状像一个茶壶。每条村道的岔路口都有木制的标志标牌,突显乡村特色。   熊军介绍,银杏村和隆兴村属于我区旅游规划定位的“一山、一湖”区域,区内“三古”资源优势突出,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自然资源整体呈现“山高水好路环绕,古树名木村子老”的原生态生命体的特征。最终建成“古树茶产区、古村落民宿区、古银杏观光区”农旅融合发展的典型示范区,成为春季采茶悦心、夏季避暑爽心、秋冬观杏暖心的“三心”之地。   不负秀美山水 乡村旅游方兴未艾   银杏村保存着年轮结构完整、跨度最长、植株数量最多、单株树龄最高的古银杏群落。满村金黄的山坡、地上散落的银杏叶成为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近日,记者在该村看到,村里的院坝铺上青石板、小河沟两岸修起便民路、公路沿线新建了停车场……随着村里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改善,依山傍水的优美环境吸引了不少游客。   村民杨帮平返乡创业开办了“银杏林山庄”农家乐。“游客在这里能吃生态菜,还是正宗农家味。”杨帮平说,仅银杏村就开办了三家农家乐。   居住在银杏村杨家沟核心景点“三棵树”的村民肖仕华对环境的改善很满意。“我们院子居住有9户人,因院前有三棵需三人合抱的银杏树而得名。现在院子周围的地面安装了青石板,坡坎也安了护栏,房前屋后沟渠、院坝得到全面整治,环境越来越好。”   据悉,“三棵树”景点的院坝铺设了青石板300余平方米,距离院坝不到200米的河边修建了停车场,河边便道边是原木立柱的栏杆,间或还有石桌石凳供人休息,菜地边安装着低矮的竹栅栏。不远处是改造后的池塘,池塘边还有木制的水车装点风景。   熊军介绍,项目规划定位是围绕最具本土特色、最具旅游吸引力的“古树茶、古银杏、古村落”资源,以“一环(旅游交通环)、一区(低效农田治理区)、一园(千年银杏园)、三带(银杏观光带、茶海体验带、湿地避暑带)”的空间格局,提出“三古德隆”的规划主题,实施“低效农田治理区”“水源涵养保护区”“景观林培育修复区”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建成春季采茶悦心、夏季避暑爽心、秋冬观杏暖心的“三心”之地,成为我区乡村旅游及金佛山南坡旅游节点之地。   (本版文图由记者黎明采写或拍摄)

2021-12-03

区土地房屋测绘队服务民生重点项目

    “杆子尽量与地面保持垂直,GPS接收机会通过蓝牙与数据处理记录仪连接,然后确定房屋每个角的坐标。”10月13日上午,区土地房屋测绘队队员王丰南和同事盛成兵、徐海愉等来到上江雅筑安置还房小区,开展竣工实测。   他们在一幢楼房周围测量了一圈,并在转折和必要的节点上一一进行定位,之后相关数据就通过GPS定位系统记录到仪器当中。随后,他们又拿着图纸进入大楼内进行屋内实测。   王丰南说,不动产测绘涉及居民房屋的产权,在室内实测时,对房屋的形状、面积的详细准确记录,关乎群众利益。   走到:过硬服务民生担当   区土地房屋测绘队队长唐健航介绍,任何一项工程,前期的规划、设计、立项,直至开工建设,都少不了一项前置条件,那就是测绘。   区土地房屋测绘队由12人组成,主要负责我区行政区域内的土地详查、国土规划、土地开发利用、建设用地征拨管理及测绘、制图、建档等工作,还接受司法委托测绘和私人房产的变更测绘。   五七煤矿为国有企业,破产清算后资产为国有资产,现由区应急管理局统一管理。经过该局实地查看,发现五七煤矿有部分房屋大面积损毁,且有5户居民居住,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及时整治安全隐患,开展好下一步的房屋鉴定、整治及产权证办理等工作,今年5月,区土地房屋测绘队受区应急管理局委托,对现场房屋进行实地踏勘和测绘工作,并提供准确的房屋相关数据。测绘地点不仅面积大,而且地形复杂、杂草丛生,很多房屋又是危房,这给开展测绘作业增添了不少困难。   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队员们在无任何相关图件资料的情况下,在杂草、危房中进行了现场实地勘察、外业测绘和资料整理工作。从5月18日接到任务,到5月25日完成图形和数据报告,7天就完成该区域9幢楼的房屋实测。   看到:数据诠释工作责任   土地房屋测绘,不是一量那么简单。测绘队员的电脑上都有各种数据图形,这些都是房屋的平面图以及各种数据等信息。   据介绍,所有商品房在交付之前均需经过两次测绘,分别是预测和实测。   房屋预测是指在商品房期房销售中,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实地考察和国家测量规范对尚未施工或未竣工的房屋面积进行一个预先测量计算的行为,它是开发商进行合法销售的面积依据。   房屋实测是指商品房竣工验收后,参考图纸、预测数据及国家测绘规范的规定进行实地勘测、绘图、计算后得出的面积,它是开发商和业主的法律依据,是业主办理产权证、结算物业费及相关费用的最终依据。   据介绍,现场测量结束后,还要进入内业处理,按照施工蓝图以及现场测量数据进行CAD专业绘图,计算各项面积、分摊情况等,经审核后出具面积报告。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测绘图纸上一个数字的差错,就可以导致实际工作中不可估量的损失。   唐健航说,“走到、看到、量到”是测绘队的工作准则,同时还要兼顾时效性,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千万不能出错,对于老百姓来说,测量的“数据”就是钱。因此,测绘队制定了“四审一检”制度,确保数据百分百准确。   量到:脚印丈量城市发展   “随着城乡建设步伐的加快,测绘工作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展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测绘人精神风貌。”唐健航说。   今年以来,区土地房屋测绘队高效推进土地房屋测绘、地房籍管理系统和全区楼盘表各项工作,重点优先保障全区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土地和房屋测绘,共计完成了泽京南樾府、凤江晓月安置房、泽恺半岛北岸等9宗土地测绘,测绘面积23万余平方米,完成良瑜国际养生谷、晓悦湾、师大桐栖学府等42幢房屋预售和房地合一图的建立;完成了工业园区龙岩组团润和投资、化工制剂产品生产项目、30万吨废金属渣料再利用项目等40幢厂房房屋测绘,测绘面积16万平方米,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   在日常测绘工作中,共计完成南侨豪荣华都、贵博雅园、南欧书苑等18宗土地测绘,测绘面积13万平方米,完成九鼎峯境、芳草地金山阳光等25幢房屋外框入库,卫片执法测绘30宗;完成恒大滨河左岸、城投天元等194宗房屋测绘、房屋测绘面积109万平方米。   完成全区楼盘表的新建、变更和维护以及完成审批大厅测绘窗口测绘登记工作;完成全区国有土地二手房交易1662宗,测绘面积213198平方米;完成东、南、西三个街道办事处集体房屋测绘337宗、测绘面积7万多平方米。   唐健航说,下一步,测绘队将守初心、担使命,继续为民生工程、重点项目落地提供保障,推动南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10-27

区土地整治中心让群众反映有“回音”

       实施完成的灌溉渠解决了村民的灌溉问题。 记者 黎明 摄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以前没水用,种庄稼都靠‘望天水’。自从安装了输水管道后,解决了我们的灌溉问题!”近日,福寿镇白岩村村民韦延河说。   今年,区土地整治中心在福寿镇白岩村和打鼓村实施国土整治,整治土地面积300公顷,通过修建堡坎、平整土地、修建机耕道等改善耕作环境。在实施两个村的土地整理项目过程中,有村民代表到区土地整治中心反映,福寿镇白岩村3组有一条灌溉渠因为年久失修丧失灌溉功能,导致当地6.67公顷土地无灌溉水源,希望能在实施国土整治项目过程中,增加工程布设解决这一问题。   根据村、社诉求,区土地整治中心立即组织规划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福寿镇相关工作人员和社员代表到现场踏勘论证,协调土地权属,拟定变更方案并抓紧施工,安装完成DN200PE输水管道1100米,彻底解决当地土地无法灌溉的实际困难。   自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区土地整治中心聚焦解决民生实事这个靶心,采取深入调查研究、入户走访、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开门纳谏,广泛听取村社党员群众、工作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将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建立台账,逐一研究解决。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办结民生实事10件。

2021-10-20

我区举行2021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抢险救援组根据搜索情况对被困群众进行救援。记者甘昊旻摄   9 月16日,我区2021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在大观镇举行。   此次应急演练模拟我区在遭受强降雨天气后,迅速启动地灾“四重网格”监测预警体系。   大观镇中江村群测群防员在巡查中发现险情后立即上报,镇政府相关人员赶到现场核查并立即组织群众撤离。此时山体出现滑坡,大量滚石从山顶滑落,2人撤离不及被困。接到人员被困消息后,我区立即启动IV 级应急响应,由区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调动区气象服务、治安防范、抢险救援、医疗卫生等各方力量,抵达现场实施救援。   ​演练涵盖“临灾会商、预警发布、监测巡查、先期处置、撤离疏散、启动响应、应急救援、医疗救助、善后救济等多个环节,完成了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全链条处置流程。通过本次演练,检验了我区地灾“ 四重网格”体系监测能力,属地先期处置能力以及区级地灾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反应能力。接下来,我区还将针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不足,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记者 程伟)

2021-09-22

我区举行2021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16号,我区2021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在大观镇川军血站到底景区举行。此次应急演练模拟我区遭受强降雨天气后,迅速启动地灾“四重网格”监测预警体系。大观镇中江村群测群防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险情后立即上报。镇政府相关人员赶到现场核查时,险情愈演愈烈,立即组织群众撤离,而此时山体出现滑坡,大量滚石从山顶滑落,最终导致2人未及时撤离。接到人员被困的消息后,我区立即启动IV级(四级)应急响应,由区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调动区气象服务、治安防范、抢险救援、医疗卫生等各方力量,抵达现场实施救援。整个演练过程,涵盖“临灾会商、预警发布、监测巡查、先期处置、撤离疏散、启动响应、应急救援、医疗救助、善后救济等多个环节,完成了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全链条处置流程。通过本次演练,有效检验了我区地灾“四重网格”体系监测能力,属地先期处置能力以及区级地灾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反应能力。接下来,我区还将针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不足,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2021-09-17

“全国巾帼文明岗”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平凡窗口展芳华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办理各种业务过程中,做到审查解答快,办理速度快,获得群众称赞。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办理各种过程中,办理速度快,获得群众称赞。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传帮带活动进一步提升中心整体业务工作能力。   记者 黎明 实习生 李苗   近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接受“全国巾帼文明岗”授牌。该荣誉称号是表彰在投身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该中心是我区唯一获此次表彰的单位。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现有职工64人,其中女职工44人。近日,记者走进她们中间,感受“娘子军”们在平凡岗位中的不一般的风采。   有责任、有耐心、有作为的集体   “高效规范办实事,热心服务为企业。”日前,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同时收到了我区3家企业送来的锦旗。   6月初,我区房地产开发企业陆续进入了办理不动产权证高峰期,重庆泽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南川区师大融尚置业有限公司、重庆泽恺实业有限公司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共有2300余户申请办理不动产权证。   该中心立即安排专人专组,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在白天工作时间,优先保障群众业务办理;在中午休息时间和夜间,采取延时服务为3家企业办理业务,加班加点保障工作任务完成。   这支“娘子军”以服务群众为基础、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在办理各类业务过程中,做到审查解答快、办理速度快,获得群众称赞。同时,该中心施行“不见面登记”新模式,办理专网抵押案件6562件。存量房屋转移登记实现“一窗办理、即办即取”,1~8月共办理业务2907件。   今年以来,该中心为企业和群众开通“绿色通道”200次,为92家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办理不动产土地房屋抵押类业务。   此外,8月1日起,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上线商品房电子化申报,在该系统申请的业务均在两个工作日内办结。由于流程更简便,更节省时间,受到企业交口称赞。   送温暖、助脱贫、有温度的集体   “才一天时间,我就收到了办好的产权证,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近日,水江镇龙现社区居民梁正先高兴地给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梁正先的房屋产权证于上世纪90年代办理,当时她误将名字中的“先”写成了“仙”。最近她打算将烟草营业执照过户给儿子,相关部门在审核时发现其房屋产权证和身份证名字不符,遂不予办理,于是梁正先向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提出申请,想办理产权人名字更正。   考虑到73岁的梁正先身患疾病,腿脚又不便,本人到区政务大厅现场办理有难度,该中心立即安排专人上门服务。“她的房屋产权证是上世纪90年代的老证,当时没有实行两证合一,现在产权人要办理名字变更,还需要补办不动产土地初始登记以及地址变更。”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向光碧说。   在前期与梁正先电话沟通让其备齐相关证件后,向光碧和同事上门一次性指导她填写、收集办证资料,三项业务并案办理,一天之内办结出证,之后通过邮寄送达,让梁正先足不出户领到了产权证。   今年以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群众提供业务咨询解答2万余次,上门服务63次,延时服务84次,为行动不便的特殊服务对象提供预约上门服务78次。   “我岁数大了,去一趟南川不容易,感谢她们这么远跑一趟,真的是为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说起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的上门服务,84岁的乾丰镇村民罗述芳感激地说。   已脱贫户罗述芳的儿子于2017年病逝,其名下的房屋要过户,需要享有继承权的罗述芳签字确认。按照常规,当事人必须到城区办理。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郑晓娟、广学梅了解情况后,带着需要本人签字的相关文件来到乾丰镇,上门帮助老人解决了困扰。   在脱贫攻坚中,“娘子军”们曾连续3个月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全力奋战在村社一线,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困难家庭送服务、送温暖、送帮扶。她们利用中午、晚上群众在家的时间进村入户,在院坝“摆摊”,现场梳理、解决群众的各类办证难题,将服务送到一线,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能吃苦、有担当、很团结的集体   “我坐车过来时已经过了9:00,排队号是20,以为当天办不成。结果工作人员在中午延时服务,为我办完了手续,非常感谢她们。”白沙镇分水村村民杜桂兴说。   杜桂兴说,从白沙镇坐车到南川城区要一个多小时,到区政务大厅时自己前面已经排了很多人,因此担心自己的事要很晚才能办,导致错过回白沙的班车,好在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延时服务,午休时间帮他办完了事情。   小小的不动产登记窗口,连接的是最大的民生。在中心,诸如延时服务、节假日加班加点帮群众办事已是常态,这支“娘子军”不叫苦不叫累,用优质的服务架起一座座便民桥梁。   6月是房交会后办理不动产登记的高峰期,中心的服务窗口为此推行延时服务。   “午餐时间,经常有办事群众在等候办理业务,这时加班办理业务的同事就不能按时去餐厅吃饭,常常过了饭点然后点外卖,但没有任何一人有怨言。”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吴小琴说。   正是这样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娘子军”队伍,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亮眼的成绩。今年1~8月,该中心共办理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43325件,办结率与办件准确率均为100%,群众满意度达到98%以上,这支“娘子军”坚守平凡岗位,用优质的服务展示了“娘子军”的风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记者喻梵摄)

2021-09-08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加强地产项目批后监管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 实习生 李苗)近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政交通规划科工作人员来到南鸥书苑、恒大滨河左岸等房地产开发项目,现场了解项目建设时序及工期安排状况,监督工程规划批后实施情况。   为确保项目按照规划许可内容进行建设,保障城乡规划有效实施,助推城市品质提升,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过验核放线报告、基础竣工测量报告、不定期现场巡查、图文数据技术核查和实地踏勘等措施,加强对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   按规定,在建工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采取“基础查验”“日常巡查”和“竣工验收”三种方式进行规划批后管理。若建设单位未按规定申请规划批后监督管理的项目,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不予竣工规划验收,并停止审批建设单位的所有报建项目,同时通过项目现场、网络等方式予以公告。批后管理期间,一旦发现建设单位存在违法行为,立即下达停工通知,责令整改。   按要求,各测绘单位要加强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和职业道德培训工作,严格按照规划审批总图、修建性规划及有关规定实施规划测绘工作,并对放验线报告等出具的测绘成果负责。   截至目前,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已开展现场巡查100余次,办理竣工规划核实35次,总建筑面积85.3万平方米。

2021-08-31

区规划展览馆:纵览南川的过去现在未来

         全域数字沙盘模型。        历史展区。        工业展区。        旅游展区。   今年以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依托区规划展览馆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科学素质,提升公众对规划自然资源事业的认知度、认同感。   据区规划研究服务中心负责人谢欣介绍,区规划展览馆作为城市整体形象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成为我区景城乡红色旅游研学线路的一个节点。   区规划展览馆分为区情介绍、历史展区、旧貌新颜、数字沙盘、规划展区、工业展区、商贸展区、旅游展区、现代农业展区、新型城镇化展区等模块。   通过全域数字沙盘模型,能清晰明朗地鸟瞰南川全城。多维大交通体系、“一带一心三组团”城市空间布局、“七横五纵”主干路骨架、“两轴三带”景观结构、“三江六岸”生态走廊。通过声、光、电三位一体极具科技感的完美结合展示城市规划建设的宏观前景,让参观者能直观明晰了解到我区的规划发展思路。   今年,区规划展览馆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科技活动周中,邀请了学生及家长来到规划展览馆,通过科普方式,让更多市民参与我区规划自然资源事业。   据悉,该馆日常以团队为单位组织参观,每周六免费向市民开放,开放时间为9:00~18:00。开放期间,中午不休息。此外,区规划展览馆内新增了无障碍卫生间,向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服务。   记者 甘昊旻 实习生 吕俊男 摄 稿件由记者黎明、实习生李苗采写

2021-08-26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近年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过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推进矿山复垦复绿等三项举措,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实效,让我区的生态更美。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致力科学发展   日前,在南城街道林堡社区,居民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的身影。   我区黑叶猴原来的栖息地位于金佛山灰阡河、后河一带,远离人居地。黑叶猴走出集中栖息地证明了我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人们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据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栖息在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黑叶猴种群数量已从最初发现的不足80只,增加到151只。   黑叶猴种群数量的增长,是近年来我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障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本着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的总体思路,按照应划尽划、应保尽保的原则,由空间规划科逐一核实调入调出图斑,牵头组织编制生态红线优化评估方案。启动了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原则,编制完成《南川区生态红线优化评估方案》,有效保护了黑叶猴、乔木杜鹃、古银杏、银杉等重要动植物的栖息地。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空间规划科负责人表示,通过科学的空间规划,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也保障了我区旅游综合体项目、大东坡旅游项目、水厂和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发展。   实施土地开发整治   美了乡村富了民   近日,走进德隆镇“山水林田湖草”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现场,只见河道整治接近尾声,预计9月全面竣工并通过验收。   该项目涉及德隆镇银杏村、隆兴村8个组,是全市五个市级示范项目之一。   据区土地整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按照一村一品,围绕最具本土特色、最具旅游吸引力的“古树茶、古银杏、古村落”资源,从实现优化“三生”空间,解决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村庄规划与整治规划融合、盘活利用资源等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落实专人、倒排工期、打表推进。同时从严把好设计关、施工管理关、工程监理关,严格落实原材料检测制度、工序报验制度以及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将质量安全的监管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工作中,我们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持续提升耕地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耕地效益。”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说。   推进矿山复垦复绿   废弃地变绿色“宝地”   8月4日,走进南城街道半溪河村鹰岩1组的高明焱矿山复垦地,只见土地上一片红彤彤的高粱和黄灿灿的玉米,其间穿插种植有小番茄、红辣椒和豇豆等蔬菜,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环绕四周,有便利的耕作道和用于灌溉的水渠。   “该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拆除工程、土地平整工程和配套设施,其中新修生产路403米、排水沟317米。”工程负责人张成彦介绍,该矿山实施复垦复绿后,新增耕地1.73公顷。耕地得以恢复,村民在土地上种植了高粱、玉米等农作物,矿山生态修复成效受到一致好评。   近年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按照矿山生态修复“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水则水、宜建则建”的原则,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使矿山损毁土地达到可利用状态并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截至目前,通过工程修复已初步完成南城街道和水江镇8个历史遗留矿山,关闭矿山修复面积约4.3公顷。其余20.65公顷修复任务,将通过自然恢复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治理。

2021-08-26

“首席规划师”为我区城乡“美颜”

     “幼儿园集中主中心布局不合理,建议调整位置……”日前,“首席规划师”刘方为我区良瑜·国际养生谷项目规划细节提出建议,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空间规划科根据建议,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今年以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严格执行“首席规划师”专家咨询制度,促使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确保南川高品质城市建设。   据介绍,“首席规划师”专家咨询制度是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为区县提供城乡发展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提供决策咨询,对重要的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进行指导和把关,为区县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履行职能提供帮助等“一对一”服务。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聘请了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刘方为我区“首席规划师”。   在良瑜国际养生谷项目上,刘方在用地调整、商业用地指标人口预测、配套设施、绿地规划等方面给出实质性指导意见。   在大观片区田园新城项目上,刘方建议,要明确定位,突出田园公园、花园城市特色。功能布局方面,建议分散布局,用好轨道交通资源,适当增加居住配比,加强公园规划。同时,建议坚持高品质开发的深度导向,加强风格风貌全域引导,交通方向增加客货流的分析等。   近年来,刘方参与审查我区规划建设项目40多项,全程参与指导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参与指导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线控制线划定工作等30多项规划建设。   据介绍,指导我区规划的有两个首席规划师团队,他们共同参与审查了我区规划建设项目180余项,实地赴我区指导规划建设项目80余项,同时充分利用电话、网络、专家咨询等方式为我区规划工作答疑解惑,提出1000余条合理化建议及意见。

2021-08-26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线“国土调查云”让群众知晓“红线”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 实习生 李苗)脚下的这块土地归什么地类?是不是基本农田?它在生态红线范围内吗?它在自然资源保护区范围内吗……   以前,农村群众搞建设,要到区规划部门申请专业人员到现场勘察、测绘等一系列操作,费时费力。   “以后群众通过‘国土调查云’APP,就可查询土地权属、生态红线、基本农田等自然资源管理数据,做到及时避让保护红线,避免因选址错误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调查登记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农村群众使用的土地大多是存量的集体建设用地,分布呈现出小散的特点,往往和农用地穿插交错,专业人员不到现场勘察、测绘,真定不准能不能用。但勘察、测绘一方面要花测绘费,另一方面基层国土所身兼多项职责,群众办事要排队。   如果勘察出拟用地不是建设用地,便白白浪费了时间和金钱,效率不高。现在,有了“国土调查云”,群众用手机定位即可初步判断出拟用地的规划、地类情况,再根据情况申请勘察、测绘,群众跑腿少了,既给办事群众减负,又可节省时间,还可以促进农村闲散土地的挖掘和利用。   据介绍,“国土调查云”APP是服务国土调查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一款手机应用软件,具有土地调查、基本农田、土地规划、遥感影像和自然保护区等信息实时查询服务功能。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利用“国土调查云”APP开展自然资源本地资源的社会化服务。群众在农村建房以及设施农用地、养殖业、农业结构调整等乡村建设开展前,可通过自定义范围、步行定位区域、输入红线坐标等方式,查询土地权属、生态红线、基本农田等自然资源管理数据,以及历年来各类地类变化等。   据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调查登记科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局正在对“国土调查云”APP软件进行宣传和推广,将于8月中旬完成微信扫描登录,于8月底完成华为应用商城上线。

2021-08-13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服务群众有速度有温度

     南川网讯 日前,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来到山王坪镇山王坪村4组村民田维英家中,上门为老人办理房产证。   田维英78岁,常年卧病在床。其名下的房屋要过户给子女,需要田维英签字确认。按照常规,必须当事人到该局登记窗口办理。田维英的亲人担心她身体吃不消,于是提出了上门服务的要求。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带着需要本人签字的相关文件上门,当场帮助老人完成了办理工作。   “我岁数大了,又有病,去一趟城区真不容易,感谢你们这么远跑一趟,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田维英感激地说。   据了解,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把方便群众办事作为政务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举措、主动服务,积极开展不动产登记帮办、代办、上门办、延时办等一系列便民服务,让不动产登记服务“动”起来,办事“活”起来,切实做到让群众少跑腿,贴心服务零距离。   在不动产登记业务中,针对老弱病残及行动不便的群众,该中心直接开通上门服务绿色通道,办事群众只需进行电话或现场预约申请,工作人员便主动上门服务,让不动产登记服务不仅有“速度”,更有“温度”。   截至目前,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已为办事群众开通“绿色通道”129次,为行动不便的服务对象提供预约上门服务50次,给开发企业和办事群众开通延时服务74次。

2021-07-15

我区多举措做好地灾防治

     南川网讯 入汛以来,我区出现多次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灾险情,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多举措强化地灾应急保障,做好各项防灾工作。   今年4月,我区就召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5月初印发了《南川区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分解了各部门任务,明确了年度目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做到有备无患。   据了解,我区落实了“四重”网格员320名,优选更换群测群防员12名,修改了单点防灾预案315份,发放了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2800余份,12名驻守地质队员全部驻守到位。   全区320名“四重”网格员,通过重庆地灾防治APP全面正常监测,监测上报率达99%以上,上报情况良好。发布天气预警信息7次,应急处置灾(险)情7起,无人员伤亡。   同时,我区扎实开展宣传演练培训,邀请市级专家对我区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具体工作人员,各规资所工作人员、驻守地质队员和重要灾害点的群测群防员进行了区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结合“5·12”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在鼓楼广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截至目前,群测群防隐患点简易演练已完成90%。   “我们采取人盯点、点定人的方法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环站负责人张旭说,汛期以来,该局共抽查地灾“四重”网格人员在岗在位10次,均在岗在位,未发现无故脱岗情况。   此外,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及时开展了风险研判并发布了预警信息,加大雨前、雨中、雨后地灾巡排查工作,重点对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和近三年新建农房高切坡、公路沿线等区域进行了巡排查,并联合区教委安排部署学校周边隐患再排查工作。今年以来,该局共开展临灾趋势会商4次,累计发送预警信息4次。

2021-07-15

峰岩乡金兴村国土整治项目助推乡村“蝶变”

        峰岩乡金兴村新修建的田间耕作道。   工作人员在查看灌溉渠道的修建情况。   7月8日,在峰岩乡金兴村国土整治项目现场,原本荒弃的土地经过整治后,坡改梯、田成方、路成网,工人在进行灌溉管道安装等收尾工作。   据介绍,金兴村国土整治项目实施面积4710亩,于去年9月启动,该项目作为区级项目申报立项,项目区涉及峰岩乡金兴村2、3、4、5组,项目实施后将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还将新增耕地465亩,为乡村振兴增强充足的后劲。   惠民生   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项目实施前,土地不平,缺水灌溉,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一到雨天,坡地上的泥土冲到路上,到处是泥巴,通行不畅,还没硬化的乡村公路就更不用说了,运货的小农用车都来不了。”回忆起以前的场景,金兴村党支部书记任显鸿感慨万千。   任显鸿介绍,金兴村海拔1000米左右,因为是山地的典型特征,农业种植分散,规模化、机耕化较困难。   前两年,金兴村发展晚熟李400多亩,晚熟李种植基地虽已成型,但因地形坡度限制,未成片种植,经营管理困难。   去年9月,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金兴村国土整治项目区土地进行田、水、路的综合治理,完善灌溉与排水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据介绍,项目施工过程中,硬化了3米宽的田间耕作道,长度达1.6公里,还将通村公路改造成柏油路。   如今,已经完工的项目区变了样,道路水泥硬化,田间机耕道和新修沟渠纵横交错,面貌焕然一新。   “土地整治是大好事,老百姓得到真实惠,大家都心甘情愿地支持。”村民何光福说,项目建设改善了通行条件,种地不用走泥巴路。   展新颜   小山村焕发生机   “以前这里都是坡地,并且坡度很大,耕作的道路和灌溉都成问题。”该局土地整治中心工作人员李俊豪介绍,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三大工程。   李俊豪说,土地平整工程就是将原来成坡度的土地改造成梯田。要实施的工程包括坡改梯、机械清杂、表土剥离转运、土方移动、人工细部平整、砌筑石坎、混凝土压顶、边角地整治、地力培肥、田坎修缮等。   李俊豪介绍,由于项目实施的区域在山岭上,缺水是一道难题,因此实施了灌溉与排水工程。项目修建了1口200立方米的蓄水池,新修1226米的PE管灌溉渠,还新修囤水田1口,新修PE管闸阀12座,新修排气阀11座,新修减压阀8座,新修排水沟、涵管、沉沙凼等,保证灌溉水源。   为了村民耕作便利,田间道路工程是必不可少的。记者看到,通往项目现场都是能通小汽车的3.5米左右宽的田间道,皆为水泥路面。项目区内还有若干梯田里的生产路等。   李俊豪介绍,项目还将新增耕地465亩,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一是在坡改梯区域将现有田面高差较小的田块进行归并,在减少现有田坎的同时,便于规模化机械化经营,同时也增加了耕地面积;二是通过边角地整治,对地块进行整形,减少耕地边角浪费,增加净耕地面积;三是通过田坎修缮,对宽度大于1米田坎整形,减少耕地边角浪费,增加净耕地面积。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加大项目服务协调力度,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抢工期、抓进度,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李俊豪说。   壮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当地群众十分支持,在推进中非常顺利。”李俊豪介绍,村民是土地开发整治的直接受益者,土地开发整治必须紧紧依靠当地村民的支持配合和直接参与。   在项目踏勘现场的前期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和村社干部与设计人员一起,向项目区的干部群众宣传土地整治有关政策,使得当地群众积极性增强,理解了土地整治工作,并予以大力支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李俊豪介绍,根据项目区地形条件和产业分布情况,该局利用其特点和优势,合理布局,经土地整治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大大地提高项目区耕地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程度,耕作条件优化,质量提升,更有利于机械耕作,为项目区土地流转和后期产业建设提供优越条件。项目完成后,就按协议移交给村里,村上组织产业发展,项目有1年的质保期。   任显鸿说:“金兴村海拔高,气温适合发展中药材。实施了国土整治项目后,土地耕作条件极大改善,将更加有利于发展产业。我们将集中流转,或者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药材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2021-07-15

一季度我区地质灾害“零险情”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 记者 黎明 摄   南川网讯 年初,我区召开了2021年驻守工作会暨汛前排查工作会,全面部署驻守工作和汛前排查工作,切实加强隐患点的监测预警,实现“人防+技防”全覆盖。一季度,全区315处地灾隐患点均未发生地质灾害险情。   隐患点有监测人。落实群测群防员268名、驻守地质队员12名、片区负责人34名和地环站工作人员4名,打造“四重”网格化管理机制,严防死守全区现有315处地灾隐患点。   村组里有明白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村社、进厂矿、进工地等系列活动,并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地质灾害避险演练,提升群众识灾、防灾、避灾水平,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查灾、人人报灾”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格局。   责任区有巡查人。认真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三查”工作,对地灾点及监测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醒。   机关内有“守夜人”。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时刻防范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发生。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