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江特大桥6号墩32根桩基完成浇筑

         工人在安装承台底层防裂钢筋网片。记者 任前蔚 摄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日前,龙川江特大桥6号墩32根桩基已经完成浇筑,开始进入承台建设阶段。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6号墩32根桩基已经植入地下45米的地方,桩基直径达到2.2米,而进入建设阶段的承台宽39米、长19米、高7米,总共需要5100立方米混凝土、500吨钢筋,分五层进行浇筑。   “承台施工其中一个难点就在于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6号墩承台需要承受的是高达176米的墩柱,一旦温度出现问题,承台可能会产生裂纹,出现开裂等情况。”中电建路桥巴彭段一分部施工管理部主任贺志威介绍,施工部与重庆交通大学团队进行了合作,在龙川江特大桥进入正式施工后,重庆交通大学团队就已经入驻施工现场,帮助他们制定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专项方案,确保承台的整体结构和强度,并且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全程进行线型监控。   此外,为了确保在龙川江汛期来临前完成承台施工,中电建路桥项目施工方组织50多名工人轮班作业,从人员安排、物资准备、安全防护、环境保护等多个环节精心安排,目前,龙川江特大桥4个主墩桩基部分已经完成50%。

2021-04-25

渝湘高速南川段增设1900米声屏障

          工人在安装高速公路声屏障。记者 王莹 摄   南川网讯(记者 聂灵灵 通讯员 徐自生)目前,渝湘高速南川段正在安装高速公路声屏障。   去年11月起,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南方营运分公司启动了增设路侧声屏障工程专项工作,为渝湘高速公路界石至武隆部分路段安装隔音屏障,进一步改善沿线声环境敏感区域噪音污染。其中,南川段增设声屏障1900米,已于日前进入安装阶段。   “南川段新增声屏障主要分布在东胜至南川城区范围,工程预计5月底完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马汀介绍,渝湘高速从南川城区边上经过,沿途有居民小区和住宅楼,安装声屏障可以有效地隔音、降噪,让居民有一个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据悉,此次安装的高速公路声屏障采用了防水百页型的镀锌钢板,中间含有超细玻璃纤维吸音棉,预计可以降低噪声20至30分贝。

2021-04-23

我市调整部分交通违法行为处罚标准4月20日起实施

     南川网讯(记者 聂灵灵)4月20日起,我区开始实施新版《重庆市公安机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以下简称“新裁量基准”)。新裁量基准对众多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裁量基准进行了调整,例如违停、实线变道、违章掉头等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指示的违法行为,从处200元罚款降低为处100元罚款。   据悉,新裁量基准降低了一些常见但并不严重的交通违法处罚基准。对于一些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则加大了处罚力度。此外,以前处罚裁量基准不固定的,在新基准中也得到了明确。例如,驾驶机动车违反规定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上行驶的,由“处警告或者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调整为“处100元罚款”。这样的更改让处罚标准更加明确,减少了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彰显了公平,也提高了执法效率。   不仅如此,为鼓励电子化证件和标志的推广和应用,新裁量基准还对未按规定粘贴各种标志等的违法行为予以免罚。   此外,新裁量基准对超速、无证驾驶、肇事逃逸等常见或严重违法行为,专门列出了相应的处罚条款,细化了处罚规定,更有利于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正确适用相关法规。

2021-04-22

渝湘高铁南川段全线施工顺利推进

       4月14日,渝湘高铁南川段大观镇项目施工现场,工人在加紧建设。 记者 甘昊旻 摄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日前,记者从区铁指部获悉,新建重庆至黔江铁路(渝湘高铁)南川段建设正如火如荼,全线施工顺利推进。   在施工进度方面,截至目前,5标段芭蕉湾隧道掘进250米,木凉隧道掘进220米,洋房子大桥桩基完成135根、占比60%,银河大道双线特大桥桩基完成166根、占比92%,楠竹山隧道进口掘进420米;6标段楠竹山1号横洞掘进600米,2号横洞掘进750米,徐家堡隧道掘进766米、大林隧道掘进430米;水江大道双线特大桥桩基完成98根、占比94%,鱼泉河、水口庙、张家湾等双线特大桥桩基均已完成30%;两个标段钢筋场、拌和站、大部分施工便道、项目分部办公用地、材料仓库等临建工程均已建成验收并投入使用。   此外,我区1~3月完成补征地勘量报件520.0565亩,累计交付红线用地1960亩,占比100%;交付施工临用地12宗350亩,累计完成临用地交付1550亩,占比62%;完成扫尾房屋拆迁9户,累计完成拆迁126户,占比92.6%;完成管线迁改55处,累计完成260处,占比72%;全线施工用地持续得到保障。   接下来,区铁指部将继续加大征拆迁改力度,配合乡镇及迁改单位完成余下10户农房拆迁及部分高压线路、油气管线迁改;统筹协调相关部门、乡镇开展转非参保工作及完成全线补征地报件工作;研究确定3个压覆矿及企业拆迁方案。

2021-04-16

区交通局打击异地违规驾培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近期,区交通局联合多个部门,针对前期收集到的外地驾校在我区违规开展招生培训行为开展专项打击,有力维护我区驾培行业秩序。   在专项打击行动中,区交通局主要在新城区、南城街道松林社区等重点点位及水江工业大道等重要路段加大对异地驾培的排查力度,同时紧密联系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区驾培学会,强化信息互通。截至目前,共排查20余次,查处异地违规驾培4起。   接下来,区交通局将继续严厉打击驾培行业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驾培行业经营秩序,同时呼吁广大群众积极举报提供异地违规驾培线索,如果发现异地违规驾培线索可以拨打电话71433030举报。

2021-04-15

南两高速大寨下道口至乾丰镇公路6月底建成通车

  南川网讯(记者 梁向红)4月8日,乾丰镇集镇旁通往南两高速公路大寨下道口的公路正在紧锣密鼓修建中,只见挖掘机来回运输,轰鸣作响,工人正在修筑公路边沟,现场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   “目前路基已经建设完成,正在修建路肩和边沟,下一步将实施水稳层、沥青铺设,预计6月底完工通车。”现场负责人胡光跃介绍。   据了解,该路段原有路基宽度约为4.5米,随着乾丰镇经济的发展,原有道路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带动沿线群众致富的需要。集镇至南两高速大寨下道口公路全长约4公里,按照三级公路、时速30公里的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全线一般路基宽度为8米,路面宽度为7米。   乾丰镇镇长李小华介绍,公路建成后,将大大缩短乾丰集镇至重庆中心城区的距离,以后乾丰集镇的居民到重庆中心城区的距离将缩短为42公里,车程不到一个小时,能够带动当地土鸡、土鸭、生猪、茶叶等农副产品销售,增加老百姓收入。   “目前,农化村借助交通优势,已经吸引业主投资种植茶叶600亩。”李小华说,乾丰镇将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推动乡镇以茶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发展。

2021-04-15

景城大道进展顺利

       4月9日航拍的景城大道。该工程是我区景城乡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将促进旅游景区资源串联,实现景城融合。   目前,该工程共分为四个标段同步推进,各标段建设进展顺利,其中三标段、四标段桥梁工程均已完成50%以上。   记者 任前蔚 摄

2021-04-14

重庆市货车整治暨联合治超片区会议在南召开

     南川网讯(记者 聂灵灵)4月9日,重庆市货车整治暨联合治超片区会议在南川召开,市治超办、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及巴南区、綦江区、合川区等区县交通执法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来到位于水江镇的重庆中鹏同创运输有限公司,了解该公司货运车辆中使用的“汽车主动安全AEBS系统”,通过在货运车辆上安装预警主机、毫米波雷达测距探头、数字雷达(超声波)探头及各种摄像头,实现货车在行驶中的盲区检测、驾驶员行为分析、防碰撞预警等,同时相关数据将上传至大方向智运监测云平台进行实时监控。随后,在东胜执法服务站,与会人员详细了解了我区交巡警与交通执法人员联合执法情况。   目前,我区持续推进大货车非法加装栏板专项整治。成立工作小组,每日调度、每周汇总整治工作动态,实行“日通报、周讲评、月小结”,分析重点车辆通行规律和舆情反映,提出工作计划。在日常管控的基础上,加大夜间、午间路面巡逻频次和密度,补齐管控弱项,严防出现勤务空当,同时从源头上对非法改装汽修厂进行打击,深入各汽修厂定期摸排检查,联合乡镇(街道)共同开展联合执法,严查货运车辆非法加装栏板、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筑牢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安全防控网。截至3月31日,共查处货车违法5138起,其中货车超载181起,非法改装85起。

2021-04-13

国道243启动升级改造工程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日前,记者从区交通局获悉,G243大有镇双矸至贵州石仁界牌段升级改造工程已启动。   据悉,G243大有镇双矸至贵州石仁界牌段是我区与贵州省毗邻区县的重要交通联络通道。随着两地经济交流的加强和旅游业的发展,沿线通行车辆日益增多,该路段原承建等级较低,已不能满足如今的通行需求。   该项目起于G243大有镇双矸段与S206平交处,经杉树堡、火峰坝、程家岗,止于贵州省石仁界,路线全长约6.5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40公里,路基宽8.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目前,该项目开工作业点共有10处,预计将在今年9月全面完工。升级改造工程完工后,将大幅改善G243大有镇双矸至贵州石仁界牌段道路通行条件,群众交通出行更加便捷,更有利于促进两地旅游产业发展,助推两地之间经济发展。

2021-04-07

区交通局打击成品油非法运输行为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近期,区交通局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成品油非法运输行为。   整治期间,区交通局在先锋、水江等路段设置执法点开展执法检查,加强路面管控,全面排查非危化品车辆运输成品油等违规行为,逐一检查危化品运输车辆的人员资质、危险品标识及安全设施配备是否合格等情况。在源头监管方面,区交通局加强了机动车维修企业排查力度,对擅自改装流动加油车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同时,区交通局检查执法和宣传并行,在执法过程中,大力宣传交通运输安全法规和非法运输成品油对社会的危害,提升驾驶员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鼓励群众发现非法运输成品油行为及时投诉举报。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48人次,排查各类厢式货车437台次。

2021-04-02

我区清理违规占用公共停车位行为

          执法人员在金佛大道清理占用汽车停车位的电动车。记者 聂灵灵 摄   南川网讯(记者 聂灵灵)3月18日,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与区城管局联合对城区违规占用停车位的车辆开展清理行动。当天清理100余辆“僵尸车”及占道经营车辆,腾空小车停车位50个、人行道摩托车电动车停车位17个。   在清理过程中,一辆停放在金山大道同邦国际小区前的三轮车引起执法人员的注意,车子已锈迹斑斑、且掉落的树叶铺盖在车身上,挡风玻璃上留着一张纸条,写着“请不要移三轮车,我缴了月票”。执法人员无法联系到车主,周边住户也称该车辆已经停放很久,没见车主出现过。随即,执法人员对该车辆进行拖移。   我区电动车、摩托车销售商家多集中在金山大道,为了更好展示商品,商家占用停车位摆放商品的现象较为突出。在一电动车经销店前,10余辆电动两轮车占用着路旁汽车停车位。执法人员对商家违规占用停车位销售商品的行为进行了劝导。该商家自行把占用停车位的10余辆电动车推进店铺内,留出停车位供市民停车。   执法人员提醒,城区内公共停车位是提供给临时停靠的车辆使用,请市民勿长时间占用,把车位留给有需要的人,方便大家出行。

2021-03-22

我区整治摩托车电动车违法行为

          交巡警向驾驶人宣传讲解电动车违法违规行为。 记者 聂灵灵 摄   南川网讯(记者 聂灵灵)3月11日,记者从区公安局获悉,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组成联合执法组,对我区摩托车、电动车开展为期半年的交通违法严管整治行动,重点对不戴头盔、加装伞具、无牌、无证、无保险以及非法营运的车辆进行查处。   当天上午,执法组在南大街延伸路裕隆驾校路段、渝南大道玻璃厂路口、金山丽苑小区附近设立检查点,对过往车辆依次进行检查。在南大街延伸路裕隆驾校路段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一辆黑色两轮电动摩托车加装着雨棚、驾驶人无头盔朝着渝南大道驶去,交巡警当即拦下进行检查,发现该车辆属于电动摩托车,按照相关规定应该有牌照、车辆保险,同时驾驶人应持有电动摩托车E照,可是驾驶人所有证照和头盔都没有,并对车辆违规加装了雨棚。交巡警对车辆进行暂扣处理,要求驾驶人办理好相关证照、拆除雨棚后方可领回。   据了解,3月17日起,联合执法组还将走进乡镇(街道)不定时不定点开展摩托车、电动车违法整治。对无牌无证上路行驶的电动车进行扣留并依法处罚,并组织驾驶人进行交通安全学习教育,4月26日前检查组将督促驾驶人提供相应牌证、标志或者补办相应手续,给予警告教育处理后予以返还;4月26日后将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相应罚款,被扣车辆三个月后不领取的,将对车辆进行公示后,依法报废处理。同时,对拼装报废的车辆一律予以收缴强制报废并处罚款和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非法改装的一律责令立即改正、恢复原状并从重处罚。   交巡警提醒,凡被扣车辆,无驾驶证者需到驾校申领考取驾驶证;无牌照车辆,带上车辆发票、合格证、保险单到区车管所、东胜亿联或者南大街警保联动站办理车牌或RFID电子号牌;无保险车辆到南大街人保财险南川支公司总部及水江、大观、南平代办点,均可办理车辆保险。目前我区将严查严处电动车违法违规行为,请广大驾驶员朋友遵纪守法,安全出行。本次专项行动监督、举报、投诉电话:023-71424885、023-71439229。

2021-03-16

区交通局整治道路安全隐患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春季正是修剪枯死行道树的黄金季节。近期,区交通局全面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防止枯死行道树给车辆和行人带来安全隐患。   此次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区交通局组织人员对宁福路、开凭路等管辖路段两侧行道树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安全隐患的路段,立即安排公路养护人员和机械,集中对有安全隐患的行道树进行修剪整治。   截至目前,共出动车辆12台次、人员40余人次,整治宁福路、开凭路、西龙路等路段枯死行道树30余棵。

2021-03-12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龙川江特大桥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3月3日,渝湘复线高速公路龙川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对该桥6号桥墩桩基进行浇筑。记者 喻梵 摄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近日,记者在渝湘复线高速公路龙川江特大桥施工现场看到,该桥6号桥墩已经完成16根桩基浇筑,第17根桩基即将浇筑,前期防护工程也正在紧张施工中。   龙川江特大桥是渝湘复线高速公路项目中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桥梁全长1350米,桩基252根,为整体式桥梁,距离石溪镇约3.2公里,大桥跨越龙川江、S532省道,为跨河桥。   龙川江特大桥最大桥高为208米,最大跨度为165米,由于地理条件和地质结构的原因,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其中一个难点就是承台浇筑体量较大,一个承台的混凝土方量至少为3000立方米,最多的一个达到5000立方米,为了确保承台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避免温度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导致承台出现开裂等问题,项目部制定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专项方案,从而确保承台的整体结构和强度。   “从龙川江特大桥纵向结构受力方面考虑,设计采用了四面收坡的空心薄壁墩结构,即桥墩为上口小下口大的锥形体结构,最大墩高为179米的墩柱需要经过40个工艺阶段才能完成整体浇筑,每一个浇筑阶段的上口尺寸和下口尺寸都要进行调整,工艺相对复杂,对施工精度要求也很高。”中电建路桥集团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总承包部一分部项目经理助理杨波介绍,按照计划工期,预计明年下半年完成龙川江特大桥下部结构施工,2024年上半年全部建设完成。

2021-03-12

区交通局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区交通局联合交巡警开展道路运输安全联合执法。 黄端 摄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近期,区交通局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等专项行动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做好春季火灾防控工作,防止发生消防安全事故。   专项整治期间,区交通局组织督查组深入辖区客运、货运、驾培、维修企业、各个勤务站点、渡口渡船、施工现场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共计检查辖区企业11家,排查整治消防方面安全隐患1起,检查客车176台次、公交车30台次、出租车89台次、电动三(四)轮23台次,检查渡口9个次、船舶310艘次,巡查公路546公里,暂未发现一起消防安全事故。   下一步,区交通局将开展集中整治,对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管理、建筑防火、消防安全疏散、建筑消防设施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切实保障制度、设施的健全,确保全区交通行业消防安全持续稳定向好。

2021-03-05

3月起城区新启动7处电子警察设备

     南川网讯(记者 盛余多)2月22日,记者从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获悉,3月1日起,城区将新启动7处电子警察设备,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范南川城区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道路畅通有序,提升城市旅游形象。   新启动的电子警察设备主要分为礼让斑马线、违反禁令标志、违反禁止标线三种类型,违反者每次将记3分、罚200元。其中,礼让斑马线电子警察抓拍点为文体路玛瑙城花园路段;违反禁令标志电子警察抓拍点为钟楼街与书院路交叉路口、南园路与书院路交叉路口;违反禁止标线电子警察抓拍点为文体路与果园路交叉路口、金佛大道二环路桥路段、尹子北路市民广场路段、尹子南路市民广场路段。   “7处电子警察设备启动后,可对改善城区交通秩序起到积极作用。”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秩序大队民警李京川介绍。电子警察设备无形中会促使驾驶员减速让行,可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设置违反禁令标志的路段将禁止车辆左转,可将该区域的交通交叉冲突点由16个减少至4个,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警方提醒,7处电子警察设备将在3月1日0时正式启用,希望广大驾驶员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按照交通标志、标线指示行车、停车,共同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

2021-02-24

“爱心直通车”为农民工返岗护航

          区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员为返岗复工人员介绍用工信息。 记者 罗苑瑜 摄   南川网讯(记者 罗苑瑜)2月20日上午9点30分,3辆由区人力社保局组织的“爱心直通车”从区客运中心站出发,将护送80名返岗复工的农民工前往上海、广东深圳、福建晋江三地。   出发前,区人力社保局志愿者“点对点”为返岗复工人员送去了爱心礼包,里面装着牛奶、面包等食品,以及农民工手册、招工信息表、农民工政策解读等资料。“在坐的各位都在一个地方工作,我们建个群,大家以后多多联系,有政策需要咨询时随时找我们。”区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员现场组建微信群,为农民工搭起交流的平台。   “这样的暖心服务让我温暖,真感谢你们。”发车现场,将去上海工作的张艳对工作人员连声道谢。她说,一开始担心春节期间车票不好买,没想到区人力社保局提前协调组织了专车,省去了不少麻烦。   据悉,为减轻疫情影响,今年春节假期之前,区人力社保局就对返乡农民工返岗交通问题作了摸底调查,主动与广东、福建、上海等农民工集中地点交通运输部门对接,科学制定农民工出行方案,确保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工复工。   据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区人力社保局还将持续收集农民工返岗复工情况,适时组织专车开通“点对点”返工专线,帮助农民工安全返岗。

2021-02-23

渝湘高铁建设工地挂起了红灯笼

       2月3日,渝湘高铁徐家堡隧道出口挂起了红灯笼,该工地30多名施工者将在工地就地过年。记者 黎明 摄   ■ 记者 黎明   2月3日,记者走进水江镇中铁十八局集团承建的渝湘高铁徐家堡隧道工地,只见施工道便桥至隧道口挂起了大红灯笼,给工地披上了节日的盛装,热闹而祥和。春节期间,这里的建设者们将留渝过年,坚守在工地上,争分夺秒全速推进,确保工程高质量如期完工。   渝湘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厦渝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从重庆中心城区到湖南益阳,全长近800公里,重庆境内全长269.5公里,是重庆境内首条时速350公里的山区高速铁路。   渝湘高铁6标段项目部3分部副总张建春正在工地上查看工程进度。他介绍,渝湘高铁徐家堡隧道位于水江镇境内,全长6.6公里,是渝湘高铁的控制性工程。目前出口方向已经完成320米掘进进度,横洞完成640米。   为了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春节期间,项目部工作人员和建设者将留渝过年,坚守工作岗位。   “我相当于施工中的一条纽带,工序衔接、进度把控、材料调配、成本控制……”张建春考虑得非常细致,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心里是很想回家的,但工作任务在肩,春节就扎根在工地吧。”施工负责人游昌金是福建人,为了疫情防控需要,他今年留在了工地上。   游昌金说,为了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施工队在徐家堡隧道工地挂起了40多串红红的灯笼,让留渝过年的施工人员有过年的氛围。   像游昌金一样,徐家堡隧道的8名项目人员和30多名施工人员要在这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里,坚守岗位。   为了抢抓工期,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施工单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施工,抓好现场人员的日常体温检测,采取供应盒饭分时段用餐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施工人员集中。   张建春说,项目部食堂在除夕将张罗比较丰盛的年夜饭,职工来自各地,工地上准备的主要是川菜,也按大多数职工的口味准备了一些家乡的“年味”。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在绿树掩映中的“中铁十八局集团承建的渝湘高铁徐家堡隧道出口”几个大字格外显眼,一串串红灯笼在群山的衬托下,告诉人们,春节来了。

2021-02-05

区交通局开展交通路域环境整治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近期,区交通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交通路域环境整治,全力打造“畅安舒美”交通路域环境,全力提升为民服务效能。   此次交通路域环境整治,区交通局主要对管辖范围内路域两侧乱堆乱放、建筑垃圾、边沟白色垃圾、路面病害、公路污染枯死行道树及公路附属设施是否完好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排查。针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路域环境等问题,区交通局及时组织沿线养护人员、调集机械设备进行了路域环境整治,及时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为群众出行提供一个“畅安舒美”的交通路域环境。   截至目前,该局共清除路肩、桥头等堆积物154处,修复涵洞12处,整治边沟420米,路面修补3000平方米,清理枯死行道树15株,维护安全护栏800余米,新增标志牌60余块,新增道口桩及维护道口桩400余根。

2021-02-04

G353水乐路升级改建工程有序推进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1月19日,在G353水乐路升级改建工程施工现场,工人正在紧张施工,数辆工程车辆有序作业,施工现场一片繁忙。   G353乐村至水江路段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全长10.132公里,设计时速40公里,其中部分受限路段设计时速采用每小时20公里,路基宽8.5米,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G353水乐路升级改建工程完工后,将有效提升该线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极大改善道路通行条件,沿线群众的交通出行将更加便捷,车辆通行将更加顺畅安全。   截至目前,G353水乐路升级改建工程土石方开挖已经完成98%,浆砌片石挡墙完成97%,C20片石混凝土挡墙完成98%,路基填筑完成95%,涵管完成100%,边沟砌筑完成60%,C20混凝土路肩完成60%,水稳层底基层完成20%。

2021-02-01

春运首日重庆高速三支队深化服务保畅行   

      执法人员给过往驾乘人员提供及时路况信息。       服务站工作人员对过往驾乘人员做好疫情防控宣传。        执法人员走进车厢清点乘客人数,提醒旅客戴好口罩,系好安全带。记者 甘昊旻 摄   南川网讯 1月28日,2021年春运首日,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三支队结合人车流出行特点、历史同期事故规律、春运期间天气预测等情况,对春运交通安全形势进行研判,并深化一系列执法服务,保障春运期间高速公路安全畅通。   春运首日,高速路面的天桥、服务区、收费站等地已经悬挂起了安全标语横幅,安全出行氛围浓厚。据了解,今年春运期间,该支队将针对小轿车、客车、货车等重点车型,严查“三超一疲劳”、车况不良、分心驾驶、酒驾、违规占用应急车道、禁行时段通行、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全力保障春运期间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为更好应对2021年春运,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疫情防控平稳推进,我们还在G69金佛山东服务区、G5515黔恩舟白服务区、S26酉沿省际检查点、G65洪安服务区和S63秀山南服务区、武隆收费站、彭水西收费站及万盛收费站设置了8个春运返乡服务站。”该支队工作人员表示,返乡服务站备有饮用水、常用药品、简易维修工具,提供护送危重病人、转运故障车乘客、简易事故处理等服务。每个服务站都规划了检查区域、等待区域,配备有免洗消毒液等物资,请过往驾驶员勤戴口罩,不扎推不聚集,保持距离耐心等候,做好疫情防护。

2021-01-29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南川段控制性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1月22日,记者从重庆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2020年度征地拆迁工作总结会上获悉,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南川段控制性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   会上,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指挥部对2020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报告,巴南、南川、武隆、彭水、酉阳各区县指挥部先后就渝湘复线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推进情况进行了总结。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跨越巴南、南川、彭水、酉阳、武隆五个区县,分为巴南至彭水、彭水至酉阳、武隆至道真三个项目打包建设。截至2020年12月30日,项目临时用地克服了基本农田选址、公益林选址、生态红线选址等限制,均按期交付使用,三个项目共计交地20123亩,其中正线交地14773亩占71%,临时用地交地5350亩占59%,基本满足现场施工需求;房屋拆迁已清理丈量1369户,拆迁267户,拆迁率19.5%;企业69家,已有30家启动方案编制、31家正纳入评估、17家开始迁建;三个项目包干内管网已拆83处、已编制方案410处,包干外管网已拆18处,已编制方案95处。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我区境内段全长约54公里,设白沙、鸣玉、桥塘3个互通,黎香湖、桥塘2个服务区,河图、水江2个枢杻互通。途经白沙镇、黎香湖镇等10个乡镇,22个村(社区)、61个农业社。红线征收集体土地5166亩,拆迁集体土地房屋404户、集体土地企业8户,征收国有土地268亩、国有企业1户,迁改各类管线242处。   截至1月10日,我区已提供集体土地4725亩、占红线征地面积91.46%,国有土地113亩、占红线国有土地42.16%,临时用地1180亩、占计划用地100%;红线内集体土地房屋丈量404户、占总户数100%,签订房屋拆迁协议331户、占总量81.93%,拆除房屋179户、占比44.31%;包干内管线迁改已完成和正在施工计104处,应迁改量42.98%,2020年度累计完成投资10.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5%。控制性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

2021-01-28

区交通局开展夜间超限运输治理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日前,区交通局组织执法人员在多条线路进行夜间排查,严厉打击夜间超限运输车辆违法运输行为。   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先后在工业园区龙岩组团和先锋治超点开展治超运输治理行动。此次夜间超限运输治理主要对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货物脱落扬撒等违法行为进行严查,对过往货车逐一称重检查,责令超限车辆在规定场所卸载货物,消除违法行为,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罚。此次行动共查处超限运输沙石货车7台,未采取措施防止货物脱落扬撒的货车2台。   下一步,区交通局将对辖区部分货运源头企业进行约谈,并采用错时交叉和联合执法方式持续加大对超限高发路段的整治,坚决遏制超限运输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21-01-27

区交通局开展醇基燃料打非治危专项行动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近期,区交通局开展辖区醇基燃料打非治危专项行动,加强醇基液体燃料运输环节管控。   醇基液体燃料是指以醇类(如甲醇、乙醇、丁醇等)物质为主体配制成的燃料,作为传统燃气的替代产品,主要用于民用领域。   此次专项行动,区交通局对辖区内的醇基燃料使用场所及进货企业的营业执照、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进行了全面排查,督促引导具备办理证照条件生产且有继续经营意愿的经营主体依法办理相应证照,依法依规安全经营,对非法生产、经营、储存和不符合安全条件使用醇基燃料的场所、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打击。对未依法取得危险化学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证、从业人员资格证的醇基液体燃料道路运输企业,将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同时,区交通局还进一步加强了与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和信息互通,总结打非治危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确保工作落地见效,着力构建醇基燃料监管长效机制。

2021-01-19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南川段抢抓工期全力推进

       1月15日,水江隧道开挖班组正在施工作业。李培润 摄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1月15日,在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南川何家湾大桥施工现场,一座座桥墩拔地而起,桥墩上的白色“保暖衣”格外引人注目。   “为防止新浇筑的混凝土桥墩受冻,影响桥墩施工质量,这些桥墩都需穿上‘保暖衣’。”中铁北京局巴南至彭水段4标项目经理杨林虎说,正常情况下,“保暖衣”要穿一周左右。   何家湾大桥全长3公里,共需建138个墩柱。由于地势不平,各个桥墩墩高相差很大,最低的仅10多米,最高的达82米。4标项目部因地制宜,将桥墩设置成了不同墩状:空心、实心、方形和圆形等。桩基最深的深入地下45米,相当于15层楼高。   “大桥地势陡峭,仅是施工便道就修了17公里。”杨林虎介绍道,为确保工程早日通车,目前4标项目部400多人奋战在施工现场,预计今年6月就可架梁。   在水江隧道进洞口处,一台蓝色巨无霸智能分窗浇筑二衬台车“站立”在隧道口,正在对隧道开挖进行支护。   水江隧道全长3432米,以Ⅲ级、Ⅳ级、Ⅴ级围岩为主,多富水,是全线控制性高风险重点工程之一。“这台二衬台车全智能化施工,仅需一名操作手,施工时可实现自动布料、自动预警等。”中铁四局巴南至彭水段5标项目书记高建华介绍,二衬台车是隧道施工浇筑最后一步,实现隧道整体浇筑成形。该隧道共有4台二衬台车,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以前隧道施工要用300多人,现在只需100多人。与此同时,隧道还使用了隧道施工智慧管理技术,实现隧道施工智能化管控,为工程施工安全、规范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隧道正以每天2米的开挖速度推进,预计2023年可贯通。   目前,控制性工程水江隧道出口双洞明洞完工、洞身掘进突破百米大关;何家湾大桥首根墩柱、首个盖梁混凝土浇筑已顺利完成,预计今年6月开始架梁。

2021-01-19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   我区三年改造提升400公里国省道,二级公路占比超98%        俯瞰新建的国道243金头路。记者 李彬 摄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近日,位于国道243的金头路改造提升工程施工现场,数台设备轰鸣,工人正在加紧施工。这条当地百姓盼望已久的路,已经完成了90%的路基工程、9座桥梁、25道涵洞和1个长达268米的隧道,水稳层铺设也正在施工中,预计今年三月即可通车。   国道243是连接重庆和贵州的一条主通道,受地理条件限制,这条通道在两省边界的山区一直存在着通行瓶颈,约有10多公里的道路是依山靠河而建,弯多路窄,多年来,已经成为国道243上的一个长期堵点。   “我们在开车转弯的时候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叫转弯视距,而国道243金山段的转弯视距只有5米,且路面宽度只有6米,13米以上的货车基本无法通行。”该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周勋杰说,通过金头路改造提升工程,一条全新的绕行线路已建设就绪,总长约9.3公里,目前正在加紧进行水稳层铺设,预计在今年三月即可通车,原本弯多路窄的道路即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将是一条平坦宽敞的二级公路。   改线之后的道路避开了原本的河谷地区,而是通过大量的桥梁隧道拉出了一条直线,让国道243的日通行能力从当前的3000辆次左右,一跃达到7000辆次以上,视距最少能达到40米以上,而且路面宽度拓宽到了8.5米,大大改善了通行条件,所有的车辆都能够通行。   国道243的改造提升不仅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作为连接城区至金佛山南坡的快速旅游通道,也为沿线乡镇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金佛山水库开始下闸蓄水后,位于金佛山南麓的头渡镇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国道243途经头渡镇,通行能力的提升和交通堵点的突破也为镇村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目前,头渡镇正在打造滨湖小镇和冰雪小镇,按照规划,五年内的旅游要达到2万人次,而现行公路远远无法满足规划需求,国省道的改造提升为该镇的旅游发展提前布好了局,能够有效地将整个规划全盘激活。   国省道改造是我区干线公路由“量”到“质”的提升,实现了群众出行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三年交通计划开展以来,我区对全区400余公里的国省干线公路进行了改造。截至目前,国省道二级公路以上,即(宽度)8.5米以上公路的占比达到了98.3%,较‘十二五’期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国省道乡镇覆盖率超过了90%,34个乡镇(街道)已全部通油路。”区交通局建设办主任程仕云说。   目前,我区已基本形成G353、G243十字形国道骨架与S103、S532等5条省道及多条重要县乡道串联、环绕的干线路网,干线公路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得到了全面改善,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2021-01-18

客运站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班车发车前,工作人员对车内进行消毒。记者 刘晓娟 摄   南川网讯(记者 刘晓娟)连日来,我区客运中心站、客运西站严格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强化措施、筑牢防线,全力守好我区交通“安全门”。   “进站的旅客请自觉戴好口罩,打开手机扫描行程码,谢谢配合!”1月14日,在客运中心站进站口,喇叭不间断播报着防疫提示。进站的乘客一一扫描行程码出示健康码后,经过体温检测仪、过安检进入候车厅。   在客运西站,入口左右两边均摆放了通信大数据行程二维码,几名工作人员戴着口罩、手套正在指导即将进站的旅客扫行程码。其中一位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则出示有效证件进行实名登记。   “所有进站乘客必须佩戴口罩通过体温检测、健康码检查后才能进入候车厅。”客运西站站长王金霞说,与车辆一起进站的乘客,下车后,第一时间进行体温检测和行程查询登记,针对不能用智能手机扫码和出示健康码的乘客,采取实名制登记,并询问登记14天行程信息等。   进入客运西站候车厅,在售票区和候车大厅都张贴有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海报,在安检口、无人售票机前,专门设置了1米距离排队提示标志。车站还专门设置了暂时隔离区,用以应对出现发热病人的突发状况。   针对车辆,该站每辆客运班车从其他发车点发车前要进行通风和消毒,每次到站后班车在进行安全检查时要对车内、车外再进行通风和消毒,同时每天上、下午安排专人对站内站外所有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进行消毒操作与监督。

2021-01-15

我区出租车行业加强消毒做好疫情防控

       工作人员在出租车内消毒。记者 刘晓娟 摄   南川网讯(记者 刘晓娟)“这位乘客,麻烦您下车一下,我们给车消消毒。”1月13日,在西大街搏翔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门口消毒点,该公司工作人员戴着口罩、手套,手提消毒壶,邀请乘客下车,随即给出租车消毒。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公司出租车辆路过消毒点,均停下登记排队准备消毒,工作人员依次对车辆把手、车窗升降按钮、后备箱按钮以及车辆内部等乘客易接触的重点部位喷洒消毒液。   “我们要求所有驾驶员营运中要时刻佩戴口罩,出车前进行自身消毒,公司白天组织人员在公司设立消毒点,对出租车开展消毒行动。”该公司负责人王光华说。   据了解,连日来,除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外,我区搏翔、康乃馨、易虹三家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加强消毒频次,采取“自行消毒”和“集中消毒”相结合的方式,驾驶员随车配备喷壶和消毒液,每日出车前自测体温,日常增加方向盘、门把手、车窗升降按钮、座套等重点区域部位的消毒频次,勤开窗通风,全力做好预防工作。

2021-01-14

我区已建成高速公路5条143公里

       近日拍摄的已经通车的南两高速公路。   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高速公路5条,共计143公里,其中渝湘高速58公里、南涪高速3公里、南万高速16公里、南道高速33公里、南两高速33公里。记者 喻梵 摄

2021-01-13

石林社区 道路升级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 记者 聂灵灵   “前几年,村里的通村路年久失修,破损坑洼严重,车辆通行并不方便,游客不多,都是逛逛就走,自从道路得到整修后,基础条件好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园子的人气是越来越旺。”近日,位于南城街道石林社区6组的“素园”农家乐负责人尤元秀高兴地说。   走进“素园”,这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忙着管护成片的玫瑰、翻新住房、改造院坝,对农家乐提档升级。   “素园”起初是一个园林种植基地。2014年,尤元军、尤元秀两兄妹流转了土地用于发展玫瑰、月季等观赏植物,园子里除了购买植物的顾客,每年4到11月花开之时,漫山遍野的鲜花、迎风而来的花香,总能吸引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但由于交通条件的制约,游客一直不多。   近两年来,为发展乡村旅游,南城街道在石林社区提档升级道路8.3公里,新建道路2.1公里、便民路200米。两兄妹的园林种植基地跟着受益,游客逐年递增,兄妹俩便就地开办集餐饮住宿、游园观光为一体的农家乐,取名为“素园”。在这里,游客可以捉虾摸鱼、喝茶烤烧烤,还能夜观星空,听蝉鸣蛙叫,独特的环境让“素园”人气颇高。   “基础设施大幅提升,金佛山沿线旅游景点也串联起来,我们发展是越来越有希望。”尤元军肯定地说。   “素园”发展起来后,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村民致富。游客餐桌上的蔬菜、鸡鸭鹅,全都是从周边农户家里收购的。村民杨祥群就是“素园”的“供应商”,他把自家种植的蔬菜、养殖的鸡鸭销售到农家乐里,每个月能增收千余元,绿色蔬菜很受游客欢迎。同时随着“素园”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的园林管护工、服务员、清洁工等也越来越多,带动了周边村民家门口实现就业。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