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河图镇河园社区,工人正在操控最新的涵洞钢模台车设备。记者 任前蔚 摄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日前,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南川段位于河图镇河园社区7组的K46+126涵洞正在施工中。现场的工人虽然不多,但施工进度却不慢,这源于在涵洞建设中所使用的新工艺。
涵洞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常见结构,在对涵洞墙身进行浇筑时,需要先用架管、模板等进行安装搭建,然后才进行浇筑,耗费时间较长,需要的人工也相对较多,综合算下来成本比较高。
“传统方式耗时耗力,加之小块模板拼装,模块拼装之间施工缝也不好处理,浇筑质量不容易把握。”中电建路桥巴彭段一分部施工管理部主任贺志威介绍,用传统的方式做涵洞,每完成一部分就需要将模板、脚手架等全部拆除,进行下一部分的时候再重新搭建,而搭建一次大概只能够完成6米左右的长度,以K46+126涵洞为例,长度达100米,仅单边就需要拆搭十几次,而搭一次模板大概需要三四天,在这段时间里无法进行浇筑,耗费了大量时间,如果想要提升速度,就要几个部分同时搭建施工,但成本投入就更多。
在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建设中,长度超过40米的涵洞都是使用涵洞钢模台车的新工艺进行建设,不仅提高了涵洞建筑速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浇筑功效比传统模板高40%,装模、脱模速度快两三倍。
“涵洞钢模台车主要由模板、门架体、行走系统、支撑机构、平移系统等结构组成,当这一部分完成浇筑后,可以直接通过台车下方的轨道移动,不再重新拆搭。”贺志威说,在同等工期下,传统方式需要十五六个人才能完成的,使用新工艺只需要五六个人,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