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报道
  • 全民阅读
  • 身边模范
  • 凡人微光
  • 视频
  • 公益广告
  • 不文明曝光台

文明旅游宣传进商户

   志愿者向商户宣传文明旅游守则。  记者 邓的 摄  “马上就是中秋假期了,客人肯定多,大家要坚持文明从业、文明服务、便民服务、热情服务,还要主动提醒客人适量点餐,餐后建议顾客打包,自觉养成‘光盘’习惯。”9月10日,在南川东街,东城街道灌坝社区的志愿者走进各个餐馆,开展诚信经营及“光盘行动”的文明旅游宣传活动。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游客杨梅说,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人都应身体力行。  东街是美食城、购物城、娱乐城、不夜城,也是南川“178”环线从城区出发的起点,随着中秋假期的到来,人们前来旅游或走亲访友时都少不了在外聚餐。为了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旅游环境,灌坝社区积极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倡导商户诚信经营、明码标价,不强制消费、不随意或变相涨价,倡导明礼守信、平等竞争、公平交易的道德风尚,抵制弄虚作假、商业欺诈等,自觉接受社会、行业的监督,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倡导游客按需点餐、按需取餐、少量多次,就餐过程中,使用公勺公筷,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剩菜剩饭打包带走,杜绝舌尖上的浪费。针对诚信经营,各商户表示将以身作则,维护南川好旅游形象。  志愿者周锡容说:“希望大家争做文明南川人,共护美丽家园,让文明成为旅途中最美的风景线。”

2024-09-14

区城市管理局:推进垃圾分类先锋区创建督导检查推动整改落实

   工作人员对小区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特约通讯员 罗建 摄  南川融媒讯(通讯员 王梓涵 张延)近日,区城市管理局组成7个工作组,分别前往全区34个乡镇(街道),以及城区商超、酒店、学校、医院等地开展督导检查,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  据了解,本次督导检查工作主要涉及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是否规范、宣传氛围是否浓厚、台账建立是否完善等方面,每个工作组在负责区域内对涉及垃圾分类工作的内容进行逐项检查,并当场指出问题、进行现场交办、明确整改时限。同时,各组之间还将通过比工作成效、比问题整改力度、比结果,并从整改效果、工作落实情况方面进行比拼,不断抓实督导检查。  “在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上,我们建议要进一步强化师生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区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姚涛负责城区各行业领域垃圾分类先锋建设工作,在本次督导检查工作中,他与学校交流,建议学校可以开设垃圾分类常设课程,利用美术课、延时兴趣班等,开展变废为宝相关活动,并得到了相关学校积极回应。  据了解,此次督导检查,区城市管理局开具南川区生活垃圾分类问题整改通知书50余份,交办整改问题260余个,已完成整改240余个。其中围绕垃圾分类宣传氛围营造上,全区各乡镇将招呼站、坡坎崖加以利用,通过设置垃圾分类宣传画等方式,形成了更加浓厚的宣传氛围。  “本轮督导检查结束后,我们还将创新方式,让督导工作实现常态化运作。”姚涛表示,区城市管理局将对各乡镇(街道)从事垃圾分类工作的工作人员开展培训,通过分组交叉检查学习,发现问题交办整改,以及整改工作“回头看”,实现督导常态化、长效化。

2024-09-02

“回收站”建在家门口 区城市管理局探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新模式

    居民将废旧物品送至回收服务点。特约通讯员 罗建 摄  □ 王梓涵 张延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如何让垃圾“变废为宝”,做好分类回收至关重要。在我区,遍布城区的一个个“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便是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工作的一项具体实践。  为从源头回收着手,打造“定点、定时、定车”再生资源源头回收新模式,区城市管理局通过将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在推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范化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可回收物上门回收  近日,在龙济小区外的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忙了一个上午的回收员安水全,正在对回收来的废纸箱、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进行分类打包。  “服务点运行有两年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垃圾分类、上门回收、细分打包。”安水全告诉记者,他每天要负责附近4个小区的可回收物的回收工作,平均下来一天的回收量有500公斤左右。  “每天上午7点半开工,骑着三轮车去各个小区做回收。”安水全说,小区物管也会提前通知业主,让大家带着自家的可回收物到小区指定的集中点,然后称重、结算。“像大家平常拆快递的纸箱,我们回收1公斤会结算给居民8角钱,易拉罐1公斤则有八九元钱。”  对于行动不便的居民,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的工作人员也会提供上门服务。“我们站点都公布了电话,只要有需要,打电话即可。”  全区建成68个回收服务点  据了解,自2023年以来,区城市管理局与区商务委启动了环卫系统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的融合回收服务点建设工作,逐步构建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中转站、集散场等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体系。  其中,在居住区、公共场所或商业广场等专门设立的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是对居民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中的可回收物进行再生资源回收、分类、存储、中转的回收场所;而街道(乡镇)区域范围的两网融合中转站,是对生活源再生资源进行集中回收、存储,并具备分选、打包、转运等功能的回收场所;以区为服务范围的两网融合集散场,是满足年再生资源回收集散量20万吨以上,具备商品交易、分拣加工、仓储配送和配套服务等功能的生活源再生资源大型集散中心。  区城市管理局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人陈虹颖介绍,按照便于交售原则,目前全区已建成68个有统一标识标志、设施设备规范的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实现了区内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的全覆盖。  “目前,我们正在规划上门预约回收、超市购物打折的措施,号召更多居民参与垃圾回收工作。”陈虹颖说,前者将引入“数字化上门预约回收管理”系统,让居民能够像寄取快递一样,线上下单线下回收;后者则与南川本土超市、便利店进行合作,让参与垃圾回收的居民能够实现购物打折,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  大件垃圾网上预约上门收运  除了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体积小、重量轻的可回收物,对于破旧家具等体积大、重量沉的大件可回收物,我区于去年在西城街道率先试点探索,依托社会治理网、推行“党建+物业”“党建+志愿服务”等模式,走出一条“城市管理部门引导+社区巡查报备+企业专业化服务+网上预约+上门收运”的大件垃圾收运处置新模式。此举不仅使长期困扰小区环境的大件垃圾得到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也在节省管理部门成本支出的同时,最大限度实现了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全面营造“市民参与有热度、社区发展有活力、干部肩上有责任”的良好氛围。  而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环境卫生管理死角等区域,当地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保洁员的作用,加强对责任区域的巡查频次,对市民丢弃的、道路两旁出现的大件垃圾及时发现,第一时间报告,与回收企业取得联系并配合进行处置。  在物管小区,划定大件垃圾专用投放区域,由回收企业定期收运并处置。同时,回收企业多渠道向市民公开联系方式,提供大件垃圾预约上门清运处置服务,进一步优化便民利民模式。  区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姚涛表示,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是提升城市垃圾处理效率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的重要举措。区城市管理局将持续抓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严格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工作,持续推动再生资源回收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2024-08-22

我区设立首个村级慈善基金

   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向永福村慈善基金捐款。记者 聂灵灵 摄  南川融媒讯(记者 聂灵灵)6月7日,“永福有我 爱满家园”南川区慈善会永福村慈善基金设立暨“善满永福”募捐活动在兴隆镇永福村举行。  据了解,区慈善会在兴隆镇永福村设立我区首个村级慈善基金——永福村慈善基金。该基金将用于帮助该村的重病、重灾等困难群众和村里考上211、985院校的优秀学子,以及用于村民受益的村级公共事业,把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落到实处、用在急处、救到难处。当天还成立了基金管理委员会,其主要成员由乡镇、村、慈善组织负责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爱心企业、物业管理的工作人员及居民代表共同组成,将对慈善基金使用管理进行监督,严格执行基金使用的申报审核,及时公示基金捐赠接受、使用管理情况,接受村民监督。  永福村慈善基金设立后,当地村民、爱心企业、该村在外人士纷纷捐款,善款共计10万余元。

2024-06-17

头渡镇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

   南川融媒讯(记者 邓的)“要主动提醒游客,点菜要适量,不要铺张浪费。”6月7日,头渡镇文明志愿者走进该镇一餐馆内,开展文明餐桌宣传,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自觉抵制餐饮浪费,在餐桌上做到勤俭节约、使用公筷公勺、保持卫生健康等助推文明旅游。  端午假期在即,作为“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环线上的热门乡镇之一,为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的节日氛围,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该镇组织志愿者走进辖区餐馆宣传文明就餐、文明旅游。提醒游客合理点餐、适度消费;鼓励餐馆提供“按位供餐”“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热菜拼盘”“计量收费”和剩餐剩饭打包服务;大力推行分餐制、双筷制和公筷公勺制;号召大家不食野味,形成“文明用餐、理性消费”的好习惯。  记者注意到,该镇各个餐馆显眼位置都张贴着“光盘行动”“文明用餐”等提示语。餐桌文明、珍惜粮食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为此,不少游客也积极响应。游客向红表示:“现在大家都喜欢在节假日旅游,文明用餐不只是旅游时,更应该是日常时,作为成年人,更应该把它当做习惯,成为践行文明餐桌的‘代言人’。”  小餐桌,大文明,用餐文明是文明旅游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区持续深化文明餐桌行动,倡导崇尚节约、理性消费,教育引导居民养成勤俭好习惯、节约新风尚,让文明旅游、文明用餐理念深入人心。  志愿者在头渡镇一家餐馆内开展文明餐桌宣传。记者 邓的 摄

2024-06-11

区城市管理局开展第二届城市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快闪秀。记者 刘晓娟 摄  南川融媒讯(记者 刘晓娟)近日,区城市管理局在鼓楼广场开展第二届城市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通过快闪秀、悬挂横幅、摆放展板、现场宣讲、发放资料、答疑解惑等方式,为市民带来一场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科普宣传“盛宴”。  垃圾分类好处多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吗?”在活动现场,志愿者向过往市民科普垃圾分类知识。  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基础,通过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变废为宝,既能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又能减少垃圾处置量,达到回收可用资源、降低处置成本、减少土地消耗的目标,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垃圾分类可以减轻环境污染。通过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方式,可以减少垃圾的土地占用率以及对水源、空气的污染,有利于城市品质的提升和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  垃圾分类可以减轻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分类后的垃圾能减少蚊蝇、老鼠和病原菌的滋生,可以减少含有恶臭气味的有害气体释放,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每天分出1000吨厨余垃圾,一年可以产生2800万立方米沼气、提炼0.8万吨生物柴油、生产2.4万吨有机肥料;每天无害化集中焚烧1万吨垃圾用于发电,一年产生的电量可供350万人使用一年;每回收一吨废纸,可以再造850公斤好纸;每回收熔炼1吨易拉罐,可以少开采20吨铝矿。  垃圾分为四大类  怎样进行垃圾分类?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再生利用的生活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等。  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比如: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节能灯、日光灯等),废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厨余垃圾指在食品加工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剩饭剩菜、菜帮菜叶、瓜果皮核、废弃食物、废弃食用油脂等易腐烂、含有机物的生活垃圾,通常包含食堂、饭店产生的餐饮垃圾,农贸市场产生的腐肉、动物内脏、果蔬垃圾,修剪产生的残枝落叶等。  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垃圾。比如:妇女卫生用品、纸尿裤、餐巾纸、卫生间用纸、烟蒂、陶瓷制品、尘土、一次盒、污损塑料袋等。  分类一小步 文明一大步  据了解,根据《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单位及个人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规定,履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义务,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不得随意倾倒、抛撒和堆放,并有权对违反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行为进行劝阻和举报。  第一步,源头分类。市民需要在家里设置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并进行分类投放;另外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单独存放。  第二步,投放分类。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到小区设置的分类收集容器内,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别投放到小区指定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收集点,可回收物也可以自行卖给再生资源回收单位。  此外,根据《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单位及个人违反第十四条规定,未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200元以下罚款。

2024-06-04

南川 打造文明实践“178” 创造幸福生活升级版

      大观镇“荷仙姑”暖心志愿服务队进村入户宣传文明新风。 图片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供  一城春满一城花。循着春风,从高空俯瞰南川金佛山,高山乔木杜鹃花正进入盛花期,漫山的杜鹃花绽放,一团团、一簇簇,展示着春天的色彩。  山水颜值叠加文明底色,让这座现代化郊区新城时刻舒展着新魅力。近年来,南川紧扣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景区“大金佛山178环线”文旅资源,拓宽文明实践工作思路,创新打造“文明实践178”(即文明实践一起吧,“178”谐音“一起吧”)为统领,理响“178”、风尚“178”、青绘“178”为支撑的文明实践品牌,努力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走出一条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文明实践之路。  实施理响“178”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  “你要问我这是哪,美丽南川我的家……”近日,在南川区南平镇红山村“坝坝加油站”,村民正跟着志愿者学唱《美丽南川我的家》,一场“点单式”的文艺表演正在热烈上演。  活动现场,志愿者用朴实的语言、贴近生活的事例将理论知识、惠民政策准确传递给村民,引导大家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以‘坝坝加油站’为载体,以‘文艺快递’为抓手,开展理论宣讲活动,打造‘理响178’宣讲品牌。”南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常态化、多形式开展“文艺快递”下基层,切实提升理论宣讲活动的覆盖面、到达率和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更多百姓家中。  近年来,南川将群众需求作为文明实践的努力方向,围绕构建大矩阵、链接新生活两手发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构建大矩阵,将实践阵地延伸到群众身边。立足“群众少跑路”,南川在群众家门口建起“坝坝加油站”2600余个,并以此为支点,广泛开展“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调研,全面落实群众“点题”,系统建立坝坝宣讲、坝坝学技、坝坝互助、坝坝解难等活动清单,量身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截至目前,围绕理论政策、技术技能等累计为群众“加油充电”3.6万余场次。  链接新生活,将理论知识内化到百姓心里。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是群众最大的需求,南川把宣讲作为满足群众需求和提升群众素质的思想引领,采取“微宣讲+文艺演出”“微宣讲+志愿服务”等互动化、组合化的方式,让身边人用百姓话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等。  截至目前,累计创作文艺宣讲节目31个,联动1700余名宣讲志愿者开展微宣讲1468场,并推出《金山新语》云宣讲、《“理响178”理论微宣讲》报刊栏目,把创新理论送到“指尖”、送到“心间”。  实施风尚“178”  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纵深发展  4月17日,“春风满巴渝——风尚178·文明直通车”进基层活动在兴隆镇永福村举行。  活动中,宣讲、歌舞、快板等节目轮番上演,分别围绕宴席治理、文明交通、垃圾分类等进行了宣传,同时开展《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文明城区创建、宴席治理等有奖知识问答。  现场还为当地老年人举办了一场特别的集体生日会,为他们献上书法送祝福、定格夕阳红“老年照”等志愿服务。“就应该大力宣传破旧立新,拒绝无事办酒,提倡婚事新办、崇尚节俭的风气,这样的宣传形式很好。”居民王元秀说。  开展“风尚178·文明直通车”进社区活动,是南川丰富文明实践活动形式,引领美德健康“新风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川以志愿服务“户连网”建设工程为抓手,从群众“需求侧”入手,广泛实施风尚“178”行动,架起干群连心桥,全面文明建设水平,树立文明新风尚。  伴着风尚“178”行动广泛实施,志愿者们根据“志趣相投、产业相融、自愿参与”的原则,组建“茶韵小家””巧嘴小家”“耕读人家”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特色“小家”1500余个,推动一项项富有特色、充满温度的文明实践活动在南川大地竞相展开。  以南川区大观镇金龙村为例,该村创新搭建起金大嫂、夜猫子、小先锋、小喇叭、田秀才、孺子牛等6个特色户连小组,将理论宣讲、农技培训等特色服务送入家家户户。  截至目前,该区累计2万余名骨干志愿者走进“小家”,收集社情民意1.4万余条,调解矛盾纠纷530余起,帮助解决各类急事难事1700余件。  此外,以风尚“178”为统领,“户连网”抓手,南川还探索实施志愿者“问生计、问诉求、问建议、问良策、问经验,红白喜事必到、家庭困难必到、矛盾纠纷必到、合理诉求必到、突发事件必到”的“五问五必到”服务,真正做到“事有人管、难有人帮、诉有人听、苦有人问、喜有人贺”。  实施青绘“178”  点滴微光凝聚创新发展活力  4月12日,水江镇劳动社区卢家坝蔬菜基地来了一群志愿者,他们帮着村民打窝、栽种、浇水……在春耕时节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暖心助农·振兴乡村”活动。  这群志愿者由水江镇农服中心工作人员、驻村工作队队员、劳动社区村社干部、农艺师组成,他们也是“青绘178”主体力量。  “‘青绘178’的主体力量是单身青年这一群体,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青年们的兴趣特长、智慧才干,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助力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南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关键手段是要素流动。  经调查研究,南川区在职青年中,大龄未婚青年占适婚青年的20%,并且来自区外占比也较大,大龄青年成家难、“宅男宅女”社交难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为此,南川创新探索“文明实践+青年力量”志愿服务模式,在全区120余个党政机关、乡镇(街道)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号召,组建了500余名以单身青年为主体的“青绘178”志愿服务队,引导广大青年志愿者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发挥自身作用。  何为“青绘178”?顾名思义:青年绘就文明美好蓝图,一起参与吧。  以青春相聚,以志趣凝聚。“青绘178”志愿服务队根据志愿者的年龄、职业、特长、兴趣爱好等,组建理论宣讲、实用技术、文体健康等12个志愿服务小家,同时整合全区38个面向基层的部门资源,以志愿服务小家策划了“乡村女主播”“敲门行动”“茶香万里”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36个。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四届重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南川区“青绘178”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金奖。  此外,为进一步凝聚青年力量,南川推行系列志愿者嘉许、激励、回馈制度,成立“文明银行”,探索积分兑换礼品、积分兑换服务等志愿者积分时长兑换模式;引导5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企业成为志愿服务爱心联盟成员单位,对志愿者推出景区门票、公交卡、体检卡、观影卡等200余项礼遇回馈,志愿服务正能量实现“双向循环”。  黄伟  (原载《重庆日报》5月16日5版)

2024-05-20

大观镇:“积分制”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网格员入户评分。见习记者 王婷婷 摄  南川融媒讯(见习记者 王婷婷)“这户村民在‘助人为乐’方面大家认为可以评多少分?”“3分”。近日,大观镇“孝善勤美·蔚为大观”积分制管理迎来首场入户评分。参与人员范围覆盖镇域8个村(社区),涉及2000余户家庭。  今年初开始,大观镇在辖区所有村(社区)全面铺开推广积分制管理模式,以网格为单位,由网格指导员、网格长、专职网格员、群众代表等组成评分组,每双月25日前入户检查,根据“孝、善、勤、美”正面清单加分内容项和“美中不足”负面清单扣分内容项,对申请参与积分管理的家庭进行一次加、减分的综合评分。  “我们会根据农户平时的表现进行正向和负向的打分,比如房屋干净整洁、语言文明、诚实守信等都会获得加分。”大观镇龙川村第一网格网格长李四梅介绍,如果某户村民存在违法违规、乱搭乱建、滥办宴席、沉迷赌博等行为,该户将被扣分。获得积分对村民来说有何益处?李四梅说,村民可凭积分到村里的“新时代文明积分超市”兑换相应价值的生活用品或书籍;如果长期下来积分领先的家庭,其成员在申请入党、入伍和年度“最美家庭”评选中,将优先考虑。  大观镇龙川村村民唐方清在网格员上门评分时总是很高兴。她说,积分制的实施可以促进家庭和睦、人居环境整洁、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对大家的文明言行起到了比较大的正向促进作用,“减分”和定期公布积分“红黑榜”则是对大家不文明行为的反向约束。  大观镇中江村党总支副书记骆小波说,他们将持续推广文明积分制,引领更多村民参与其中,推动乡村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2024-05-16

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志愿者向游客介绍金佛山游览路线。 金佛山景区供图  南川融媒讯(记者 邓的)“五一”假期,全区各地景区、景点迎来客流高峰。在八方游客畅游山清水秀、繁花似锦的南川美景之时,文明实践志愿者坚守岗位,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倡导文明旅游,为火热的文旅市场助力添彩;游客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卫生、有序排队等候等,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在金佛山景区,随处可见的文明出游温馨提示牌及导游导览标识标牌,让游客一目了然;巡逻人员与志愿者在维护景区秩序与安全的同时,还热情地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寻物等贴心服务,引导游客有序游玩。  “为了让游客有一次完美的旅程,景区在服务质量、交通指引、环境卫生等方面作足准备,全力为游客营造安全、放心、舒心的旅游体验。”该景区文明旅游志愿者邓艳红介绍,除了服务,他们还通过发放宣传单和《文明旅游倡议书》等方式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  “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持续出圈,沿线的头渡镇也非常热闹,该镇村民李德才已经连续几年担任文明旅游志愿者了,从中他也发现了一些变化。李德才说,现在市民游客大都自觉维护景区环境卫生,主动将垃圾扔进垃圾桶里。有的游客还手提垃圾袋,做到“人走垃圾走”。  小小的举动彰显文明素质的提升,文明旅游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南川的风景像画一样美,大家像走进了画里欣赏,怎么忍心破坏。”游客赵琴说,营造文明的旅游氛围和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文明旅游从你我做起,只有文明做伴,才有一路的好风光。

2024-05-07

集体生日会 “花式 ”宠老人

   寿星为生日蛋糕点蜡烛。见习记者 王婷婷 摄  南川融媒讯(见习记者 王婷婷)近日,春风满巴渝“文明风尚178——牵手永福·永远幸福”集体生日会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兴隆镇永福村,志愿者们为30多位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集体过生日,送去温暖和祝福。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为寿星整理衣裳和头发,用相机定格美好瞬间。趣味游戏环节,老人们分组比拼活力十足,用替代道具模仿“投掷保龄球”和“颠乒乓球”,在欢呼声和鼓励声中,游戏氛围十分活跃。活动尾声,寿星们头戴皇冠帽,坐在一起分享甜美的生日蛋糕并合影留念。  “参加今天这个活动,我觉得很有意义。”村民刘启材告诉记者,作为老年人的他们平时在家缺少和外界沟通交流的渠道,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单调。当志愿者组织大家齐聚一堂参加丰富多样的活动,让他觉得生活有了更多底色。  “看到他们玩游戏时开心的样子,就会联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志愿者康淋淋告诉记者,他们想通过开展心理支持、情感支持、物资帮扶等一系列活动,让农村留守、独居老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与关怀,同时满足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和精神文化需求。  活动当天,志愿者还为老人们发放了“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连环画图释,倡导大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维护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做到文明出行、文明用餐,共同助推乡风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2024-04-25

我区举行全民阅读“绿书签”暨版权宣传系列文明实践示范活动

 市民在参观图书主题展。  南川融媒讯(记者 刘晓娟)4月是“重庆市全民阅读月”。4月19日,我区举行全民阅读“绿书签”暨版权宣传系列文明实践示范活动,同时启动2024年全民阅读“绿书签”暨版权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全民阅读硕果盈枝  近年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书香南川”建设,全民阅读书香馥郁、硕果盈枝。南川区成为西南地区首个中作协新时代文学实践点、中作协全民阅读推广城市,大观镇观溪村农家书屋获评全国“最美农家书屋”,供电公司职工书屋获“全国总工会职工书屋”,归望文学社获全国百佳“优秀校园文学社”。50余个单位或个人获评全市书香社区、十佳最美阅读空间、十佳最美书店、书香校园、乡村阅读榜样等。  示范活动现场,我区为在2023年“绿书签 重庆正好行动”主题活动中脱颖而出的10件作品及2023年“书香南川”全民阅读系列推荐活动中推选出的6名全民阅读“点灯人”、6个全民阅读推广单位颁奖。  活动中,南川区新华书店顺应统编教材的时代要求,精选了我区三至六年级学生优秀习作,汇编成校园阅读工程优秀作文选《新禾》,向20余所学校捐赠1400余册。志愿者代表宣读了“护苗2024·绿书签行动”倡议书和全民阅读倡议书,希望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加入“绿书签行动”,参与阅读,用书香陶冶情操、丰富人生,共同建设书香南川。  活动中,隆化二小学生还为志愿者们带来了情景表演唱《中国人 中国字》,区图书馆工作人员带来情景朗诵《带上她的眼睛》,隆化一小师生带来情景朗诵《赵一曼的书信》等精彩表演。  多彩活动营造阅读氛围  在区图书馆门口,“小方竹爱心集市”旧书市集里,市民王女士带着自己的两本旧书,免费换取了一本“我爱幼儿园”的绘本。  “小方竹爱心集市”旧书市集是区图书馆推出的换书、捐书活动,旨在“盘活”读者手中藏书,通过书籍的交换促进知识的传递与文化的交流,实现书香浸润,共读共享。  该活动将持续开展,每周一至周五,市民每捐赠2本书可以免费换取爱心图书1本,市民也可将自己的旧书捐赠至活动现场图书馆服务台,区图书馆将会给捐赠人发放爱心证书。若市民捐赠的数量在10本以上,城区范围内可联系区图书馆业务技术部87856138上门取书。  示范活动还在南商广场开展全民阅读、“绿书签”倡议书、“护苗”海报、“书香南川 绿书签正好行动”优秀作品以及图书馆红色经典图书、非遗文化等展览。  据了解,除了当天的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我区还将开展“我和好书合个影”书香南川全民打卡行动、中国作协第二届全民阅读季·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作家肖勤走进南川区、“四季童读”春季阅读推广活动、“小方竹故事会”阅读活动、“书韵涵香”文艺品鉴沙龙系列讲座、“行走的南小图”爱心接力服务活动、2024年“书香重庆 红岩少年”阅读大赛南川区选拔赛、2024年川渝地区“图书馆杯”全民英语口语大赛、第三届最美图书馆摄影大赛、国图公开课系列讲座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坚持“扫黄打非”保护知识产权  当天,区文明办、区“扫黄打非”办、区市场监管局还开展了创文、“扫黄打非”、知识产权等相关内容集中宣传。  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设立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广大市民宣传《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讲解出版版权相关知识、提高网络有害信息辨别意识和非法出版物的识别技巧等内容,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扫黄打非”工作,倡导广大居民主动参与到创文工作和“扫黄打非”活动中来,自觉抵制淫秽音像制品、非法少儿出版物,杜绝知识产权犯罪,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  市民若发现有非法出版物、侵权盗版行为以及新闻出版领域内的不法行为,可以拨打全国“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重庆市文化市场举报电话12318,南川区文化市场举报电话13896596003举报。  区领导康平、邓国图、曾葵参加。

2024-04-22

大观镇金龙村:实施“积分制”推动“乡村治”

  南川融媒讯(见习记者 王婷婷)“你看我的10积分能兑换什么?”“我要兑换肥皂。”……近日,大观镇金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兑换超市内,村民手握积分券,等候工作人员为其兑换所需物品。  超市内,货架上摆满了洗衣粉、洗发露、少儿读物、小说杂志等物品。村民刘建明告诉记者,她已经多次在这里兑换过生活用品了,家里的洗衣液几乎没有自己买过。“我喜欢参加村里举办的生日聚会和节假日活动,在享受热闹的同时还能收获积分券兑换礼品,很有意义。”刘建明说。  用积分兑换物资奖品,源于金龙村几年前开始推行的乡村“积分制”管理制度。据该村积分超市管理人员骆小栎介绍,村民帮助困难老人打扫房屋或参与院坝会等志愿服务活动,就可以获得相应分值的积分券。随着积分兑换活动的推广应用,村民参与集体事务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村民之间的凝聚力也不断增强,这不仅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认同感,也为乡村治理添注了新的动力。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加快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巴渝和美乡村,本月起,大观镇金龙村会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新的积分制管理要求,以家庭为单位,紧紧围绕“孝善勤美”四个方面展开常态化评分。评分人员由网格指导员、网格长、专职网格员、群众代表共同组成。

2024-04-15

文明旅游让旅途更舒心

   志愿者协同交巡警对游客车辆进行引导,确保游览现场交通秩序井然。大观镇 供图  南川融媒讯(见习记者 王婷婷)清明小长假期间,近郊游格外火热,踏青赏花备受青睐。我区各个景点迎来游客接待小高峰,市民们积极践行文明旅游理念,志愿者入驻景区维持现场秩序,以实际行动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出游环境。  清明假期,大观镇金龙村樱花盛放,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在赏花大道入口处,志愿者协同交巡警对游客车辆进行引导,确保赏花区域交通秩序井然。同时,景区也有志愿者对赏花步道上的白色垃圾及时进行清理,为游客营造良好的观赏环境。  樱花树下,“文明赏花 请勿摘折”“爱景区花草 做文明游客”等警示标牌设计精美、赫然醒目,与美景融为一体。游客们漫步于花海中,与朵朵粉黛合影留念,享受着假日的浪漫与惬意。  近年来,随着文明旅游观念深入人心,大部分游客都能遵守文明旅游公约,爱护景区环境卫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得到极大改善。游客们表示,大家在欣赏美景的同时,约束自身不文明行为,共同维护景区美好环境,才能让旅途更舒心。

2024-04-09

“文艺快递”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南平镇红山村

     志愿者向南平镇红山村文明实践站赠送书法绘画作品。记者 陈姗 摄  南川融媒讯(记者 李崎君)“你要问我这是哪,美丽南川我的家……”近日,在南平镇红山村,村民正跟着志愿者学唱《美丽南川我的家》,一场“点单式”的文艺表演热烈上演。  近年来,南平镇结合乡村振兴,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擦亮人居环境新底色,打造美丽乡村新面貌,村民的思想素质不断提升。近日,村民们向志愿者们下了一单乡村振兴“文艺快递”,希望以文艺表演的形式诠释乡村生活的变迁,诉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活动中,志愿者用朴实的语言、贴近生活的事例将惠民利民政策准确传递给村民,引导大家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随后,歌伴舞表演《人世间》将气氛逐渐推向高潮,志愿者还向该村文明实践站赠送了书法和绘画作品。最后,志愿者还教群众跳广场舞。  生动鲜活的理论宣讲,寓教于乐的文艺表演,互动性强的有奖问答,浓厚而热烈的学习氛围得到群众一致好评,喝彩声、掌声不断。“这样的活动很接地气,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希望以后能多一些这样的活动来丰富我们的生活。”村民王润花说。  据悉,今年我区结合文明实践178城乡融合发展品牌建设,创新开展“文艺快递”下基层工作,通过“1个协会+1个村(社区)”的方式进行结对共建,选聘优秀文艺志愿者担任驻村(社区)“文艺快递员”,实施艺术特色村培育发展工程、村民艺术素养提升工程、乡村题材文艺精品哺育工程等,着力用文艺方式激活乡村资源、赋能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增强乡村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培育一批文艺特色村(社区)和乡村文艺特色团队,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2024-04-09

文明祭祀:让清明更“清明”

    4月3日,市民携带鲜花前往区烈士陵园祭奠英烈。记者 陈姗 摄  南川融媒讯(记者 邓的)每年清明节来临之际,为推进移风易俗,各相关部门、村(社区)都会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民众从自身做起,以文明、环保、安全的方式进行祭扫,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经过多年努力,文明祭祀的新风尚在我区已深入人心。  绿色祭祀 鲜花寄哀思  4月3日,记者在城区各花店看到,不少花店已经摆上适合祭祀的花束、花篮,店员忙着修剪花枝、摆弄造型、装束打包。在各类花卉中,菊花是人们清明祭祀的首选。  “清明临近,菊花最畅销,今年的价格平稳,不算贵。”城区一花店店主王华介绍,除了黄白菊花以外,百合、勿忘我、康乃馨也是人们会用来祭扫的鲜花,也有人根据亲人生前的喜好来选择鲜花表达哀思。  正在购买祭祀花束的市民张鑫说:“这几年都是用鲜花,不仅能表达心意,还更绿色环保。”  近年来,我区积极倡导广大市民自觉摒弃不文明祭扫方式,不在路边、广场、小区、树林、草坪等场所焚烧纸钱及冥物;不摆放不易降解、污染环境的祭祀用品;不在祭祀活动中妨碍和影响社会公共秩序;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活动,让祭祀更加健康、文明。  现在,不少市民都会采取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等现代祭扫方式,共同维护“绿水青山”。  节俭祭祀 孝道重当下  谈起过去清明祭祀的一些特点,许多市民都认为有些过分“形式主义”。  “以前清明节就比哪家的火炮炸得响、炸得久,哪家的纸钱烧得多,哪家挂青挂得大。”市民余小菊说,其实,老人在世的时候对他好,让他晚年幸福快乐,比什么都强。  “侄儿在外地工作,以前每年都要匆匆赶回来,挂个青又匆匆赶回去,三天假期都浪费在路上,人还精疲力尽。以前老人最喜欢侄儿,所以老人走后,每年清明节,侄儿再忙再累都不敢怠慢,就怕别人议论,说最疼的孙子都不回来。”市民刘军说,“现在大家思想越来越开明,提倡采取网上祭祀形式,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网络平台,传播故人留下的优良家风家训、追忆故人生前的感人故事,表达对故人的思念、感恩和敬仰,我认为非常好。”  百善孝为先。近年来,我区积极倡导“丰祭不如厚养,孝道注重当下”。缅怀先人重在心、不拘形,祭祀时,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  安全祭祀 平安共守护  牢记安全祭扫,人人都是安全员。在楠竹山镇谢坝村,志愿者李明贵一早就骑着摩托车开始巡山,这段时间回乡挂青的人多了,为了避免上坟焚香、烧纸、燃香烛、放鞭炮等引起的林区着火事件发生,他们村6个志愿者每天都要对全村的山林进行巡查,确保没有祭扫后遗留的火源。同时,每天都会向附近群众分发文明祭扫宣传手册,倡导鼓励群众文明祭扫,并通过讲述森林火灾案例向群众普及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森林防火有关规定,共同维护绿色生态环境。  谢坝村只是我区安全祭祀的缩影。每年清明祭扫期间,我区都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倡导市民自觉做到不在林地、墓地烧纸焚香、点燃蜡烛、燃放鞭炮,严防森林火灾和安全事故,保护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同时倡导市民合理安排祭扫时间,错峰出行,相互礼让,减少人员、车辆拥堵,确保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进行。

2024-04-07

清明祭英烈 培根铸魂向复兴

   少先队员在区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记者 甘昊旻 摄  南川融媒讯(记者 聂灵灵)4月2日,我区“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强国复兴有我主题队会在区烈士陵园举行,来自隆化一小、文凤小学、大观镇中心校等学校的学生与青年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淅淅沥沥的春雨洒落在烈士陵园,滋养着一排排青松,大家手捧白花,整齐列队站在英雄纪念碑前,向英勇献身的英雄烈士静默致哀、鞠躬致敬,并敬献花圈和鲜花,深切缅怀英烈们的丰功伟绩,表达对英烈沉痛的哀思和无尽的崇敬之情。  纪念碑前,学生代表分享了古承铄烈士的故事。古承铄不仅是革命者,还是诗人、音乐家,谱写了《薪水是个大活宝》《綦江河》等革命歌曲,用文艺的武器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腐朽统治,唤起民众觉醒,人们称赞他是“人民的歌手”。古承铄被关押在渣滓洞时在墙壁上写下《宣誓》诗——“我宣誓,我是真理的信徒,我是正义的战士,我要永远永远为人类的自由幸福而战!”《宣誓》诗在难友中秘密传抄传颂,成为难友心中的正气歌。  “古承铄烈士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他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为革命事业铺起通往成功的路,我们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文凤小学学生吴思序听了古承铄的故事感慨万分,她说,不能辜负革命先烈为大家奋斗而来的幸福生活,她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成为对国家有用之才。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旖旎风光秀。在祭扫英烈时,青年志愿者将洁白的菊花放在烈士墓碑前,李小林说:“参加清明祭英烈,表达我们对英雄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让我们正确树立历史观、价值观,在社会和谐、国家繁荣中贡献青年力量。”  活动最后,全体少先队员在队旗下重温入队誓词,回溯精神根脉,铮铮誓言响彻烈士陵园上空。

2024-04-07

说南川话办南川事做南川人的电力“点灯人”——记2023年度感动南川人物刘兵

  刘兵(左二)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 记者 刘晓娟  南川的夜晚,华灯初上,霓虹闪烁,电网四通八达,连接城市乡村,进入千家万户,送去了光明也照亮了幸福。  “来到这里,就要把这里当成家。”2021年底,刘兵来到南川担任区供电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来到南川后,他始终坚持“说南川话、办南川事、做南川人”。  于2012年投运的南平镇110千伏陈家场变电站承担着该镇工业和农业的供电任务,近年来,随着南平镇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负荷逐年呈上升之势,最大负载率达到80%。为更好满足该镇用电需求增长,服务地方经济高速发展,刘兵带领团队,提前谋划、科学研判,决定在该镇新增1台50兆伏安变压器。  去年4月,增容改造工程开工实施。为保质保量完成此次工作,刘兵亲自统筹调度,根据电网运行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可控。5个月后,增容改造工程顺利结束并成功投入电网运行。  增容改造后的变电站满足了南平镇负荷快速增长需求,保障了辖区工业和农业生产生活用电,解决了现有变电站负荷重过载问题。  “感谢你们帮助我们消除各类用电隐患,真正解决了用电之忧,让我们安心生产。”南平镇一家企业负责人对刘兵表达了谢意,感谢他们消除了用电瓶颈,解决了用电的后顾之忧。  两年多来,在刘兵的带领下,我区构建起“四特一芯双环两极”电网发展核心主线,建成110千伏姚家坝变电站,增容陈家场、城郊主变压器,极大地增强了我区供电能力,助推南川电网进入“超高压”“数智化”时代。同时他还围绕“电力增效”争取电网投资,启动220千伏南城站、110千伏水江站项目,落地500千伏开关站,使其成为渝东南片区电网枢纽。  躬身力行,实干担当是刘兵一贯的行事作风。“作为能源要素保障部门,如何更好地搞好服务,更好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必须要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从事电力行业以来,刘兵始终秉承“人民电力为人民”宗旨,他说,供电人不仅要让老百姓用上可靠、安全和优质的电力,还要让客户感到满意、快捷与方便,这也是时代赋予他们的要求和使命。  他常常要求员工要与客户换位思考,及时为客户排忧解难。为此他带头组建区供电公司“红岩先锋队”,要求队员注重深入一线,及时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并积极推行“一户一策”工作方法。  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带队走访企业,结合“峰谷电价”及企业生产情况,制定最优用电计划,帮助企业节约用电成本。  重庆铝器时代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主要研发生产铝合金新材料、汽车配件等产品,用电量较大。在了解了企业用电情况及设备运行状况后,区供电公司“红岩先锋队”来到企业,建议企业把大负荷的生产用电调整到20点之后,把辅助生产负荷调整到白天,通过分时分负荷生产,企业用电成本降低,盈利水平提升20%。  他注重队伍建设,不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夯实营销优质服务,形成内外勤协同,线上线下互补的管理模式,以卓越领导力带动有效行动力,使“获得电力”指标评价同比提升8位,客户服务感知率达99.13%,排名全市前列。  同时,他还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域特征,加快推进供区优化整合工作,成功将南川供电公司和綦南供电公司共同供电的局面,改革为南川供电公司实现区域内独立供电,更好地为我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更好更充足的电力资源。

2024-04-01

拄拐书写师者大爱

拄拐书写师者大爱——记2023年度“感动南川人物”刘荣  刘荣洪拄着拐杖上课。资料图片  □ 记者 李佳遥  在南川三中,常常能见到一位头发花白、步履蹒跚的“拐杖老师”。课间,他总是笑盈盈地和学生们聊天谈心;课上,他神采飞扬、激情满怀,用专业和热情为学生们演绎数学之美。  他叫刘荣洪,是南川三中的一位高中数学老师。今年,是他拄拐上课的第四年,也是他扎根乡村教育的第二十七年。  回乡从教  激活乡村学校一池春水  刘荣洪是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1997年,他大学毕业,来到大有中学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  22岁的刘荣洪成了全校最年轻的一位老师,他和班上学生年龄相差不大,在学生心中,与其说他是老师,不如说是大哥哥,因此和他分外亲近,课余时间常常约他一起打篮球和乒乓球。  作为学校唯一一位数学专业出身的科班教师,同事们也对他充满期待。  在刘荣洪看来,数学这门学科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最重要的是建立数学思维,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通过启发式教学来提高课堂互动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思考中。  同事们虽然认可他的教学理念,但始终觉得乡村学校的学生基础薄弱,实行这种教学方法耗时长、见效慢,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一开始也只是持观望状态。后来却发现,刘荣洪的课堂分外活跃,学生踊跃举手,大胆发言,他像带兵冲锋陷阵的将军一样,带着学生攻克一个个难题堡垒,每堂课结束,他和学生都觉得意犹未尽。  一学期结束,他的学生进步显著,全班成绩在年级上数一数二。这时,同事们才真正对这位年轻的刘老师刮目相看,纷纷向他请教,找他探讨。  渐渐地,他的名声也传出了这个小山村,不少城区学校向他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回城任教。  潜心钻研  从刘老师变成“刘教授”  2001年,刘荣洪谢绝了所有城区学校的邀请,接受南川三中的邀请,从一所乡村学校来到另一所乡村学校,成为一名高中数学老师。  从初中教学到高中教学,对于刘荣洪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开学前夕,刘荣洪就去书店选购了一摞教学资料,同时结合历年高考试卷,进行考情研判,梳理教学重点。开学后,他虚心向同事请教,很快适应了高中教学节奏。  在教学方法上,刘荣洪依旧不提倡题海战术,而是引导学生“吃透”真题,学会一题多解、题目变式、多题归一。  在学生眼中,他温和、慈爱,无论何时,总是耐心细致地为他们答疑解惑;在同事眼中,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大家总是倾囊相授。由于他喜欢钻研、善于思考,看起来儒雅睿智,同事、学生都喜欢亲切地称他为“刘教授”。  “刘教授”从事教学工作二十七年,从年轻教师成长为教研组长,教学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他用专业和热情为学生演绎数学之美,点亮知识之光,让大家不再对数学这门学科望而生畏。  每年教师节是刘荣洪的手机最为繁忙的时候,这天他从早到晚都会收到天南海北的学子发来的问候,办公桌上也会铺满孩子们写来的各种祝福、感谢贺卡。在他看来,这就是一名教师最幸福的时刻。  拄拐回校  课堂才是我的“主战场”  2019年的一天,刘荣洪正在教室讲课,突然腰腿传来一阵剧痛,让他几乎无法站立,但他依然坚持上完这堂课才回到办公室,歇息了好久才缓过劲来。  起初,他以为只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想着忍一忍、扛一扛就好了。那时,正值期末,是教学工作最繁重的时候,虽然有时痛得直冒冷汗,但工作的忙碌还是让他把病痛搁置一旁。  一向温柔的妻子得知情况后,和他大吵一架,催促他赶紧请假去检查,刘荣洪安慰妻子说问题不大,保证这学期结束后就去。  学期结束后,妻子立马带着他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们,刘荣洪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病症——硬脊膜动静脉瘘,这是一种椎管内血管畸形。  留给他们的选项只有一个,做手术。经过六个多小时的手术后,又是漫长的住院、理疗。住院一个多月,一晃又要开学了,他的身体还未完全康复,只能扶着拐杖勉强站立。医生建议他再休养一段时间,但他不顾医生劝阻,催着妻子赶紧给他办出院手续。  开学,刘荣洪拄着拐杖准时出现在了讲台上。  刘荣洪的班级在教学楼五楼,拄拐上楼会花费很多时间,为了上课不迟到,他每天都提前出门,拄着拐杖、扶着楼梯艰难地上楼,其间,由于路面湿滑还摔倒过好多次。  拄拐上课四年多来,无论天晴还是下雨,他从未迟到。在课堂上一如既往地热情洋溢,有时上课太投入,常常忘了坐下来歇一歇,直到下课铃响回到办公室,才恍然发现双腿麻木、关节胀痛。  他一次次咬紧牙关,拄着拐杖,扶着黑板,撑着讲桌一遍一遍地为学生讲解函数、椭圆、抛物线……没有因为病痛缺席过一次课堂,也没有因为病痛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上留下一丝遗憾。  27年来,刘荣洪用一片赤子之心扎根乡村教育,铺就了无数乡村学子的前行路,用责任和担当诠释了对乡村教育的不懈追求。如今,他的步伐虽然蹒跚,但坚定;他的背影虽然瘦小,但在学生及同事眼中,却是那样的高大伟岸。

2024-03-21

环保小卫士进社区

  环保小卫士向居民宣传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记者 聂灵灵 摄  南川融媒讯(记者 聂灵灵)近日,隆化八小“学雷锋精神 树时代新风”走进东城街道渚堰塘社区,30名环保小卫士在半溪河畔为居民宣传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回收一吨废塑料,等于节省六吨石油……”活动在环保小卫士《奋进之歌》的朗诵声中开始。垃圾分类怎么分?环保小卫士分别扮演蓝色、绿色、红色、黑色垃圾桶代表着垃圾分类的四个种类,并详细介绍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技巧以及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存在的误区。  “垃圾分类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又促进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近年来,我校注重学生垃圾分类的学习和实践,通过老师先学、主题班队活动课、手抄报等形式全方位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成为环保小卫士。”隆化八小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李芬说,环保小卫士在生活中还会向家庭成员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通过小手拉大手模式,营造垃圾分类人人学的良好氛围。  活动最后,环保小卫士通过我问你答的抢答题环节,加深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印象。居民张先文说:“环保小卫士带着我们既听又看还提问,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的垃圾应该如何分类,也明白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我们以后也会多多参与到环境保护中。”

2024-03-18

因为曾经淋过雨,她为别人撑起伞

因为曾经淋过雨,她为别人撑起伞——记第九批重庆市岗位学雷锋标兵、2023年度“感动南川人物”夏瑀     夏瑀和队友们在西城街道沿塘社区开设儿童成长课堂。资料图片  □ 记者 李佳遥  她深耕公益事业二十年,一路走来,始终践行志愿者精神,带领着金佛山下的一群人不辞辛劳地奔赴志愿服务一线,温暖了一座城。她是2023年度“感动南川人物”,是“重庆市最美志愿者”,是“重庆市五星级志愿者”……  她叫夏瑀,已经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二十年了。二十年间,她从一个人“单兵作战”到成立金佛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一路走来,她始终践行志愿者精神,带着团队不辞辛劳地奔赴志愿服务一线——走访困难家庭,提供物资帮助、情感帮扶;捐资助学,帮助家庭困难的孩子完成学业;为乡村老人举办集体婚礼,见证“最美夕阳红”……  日前,市委宣传部命名第九批重庆市岗位学雷锋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夏瑀获评第九批重庆市岗位学雷锋标兵。  吾以吾心 伴你成长  做公益对于夏瑀来说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大学期间,她是学校志愿者社团的活跃分子,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这段经历提升了她的组织协调能力,也让她明白了公益活动益人也益己。每当她看到帮扶对象在他们的帮扶下慢慢走出困境,这种成就感千金不换。  夏瑀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她曾深深体会过父母不在身边的那份孤独和对爱的渴盼。也正因这样,她总想着为留守儿童做点有益的事。  2009年,她打算从较为偏远的乡镇做起,由远及近地关爱留守儿童。  她帮扶的第一位留守儿童叫“欢欢”。第一次见到欢欢的时候是在头渡镇中心校,人群中,个子小小、眼神清澈、开朗健谈的欢欢让夏瑀印象深刻。欢欢和她无话不谈,临走时,还从书包里掏出两个无花果塞到夏瑀手中。  再次见到欢欢的时候,是第二周的周末,那时,她正在煮猪食。灶房里,灯光昏暗,小小的她搭着板凳,像大人一样熟练地翻煮猪食,时不时往灶眼里添一把柴。爷爷奶奶年过八旬,一位卧床、一位拄拐,行动不便,爸爸妈妈长期在外,小小的欢欢撑起了一个家。  “欢欢”,夏瑀轻轻地呼喊她,忙碌的欢欢抬头看见了夏瑀,飞奔过来抱住她。这一刻,“小大人”又变成了孩子。那个周末,夏瑀和欢欢一起做饭、洗衣、聊天,还带着邻居的孩子们一起去摘果子、烤烧烤,欢欢的脸上终于重现了初见时的笑容。  夏瑀深知,在农村地区,有无数像欢欢一样的留守儿童,他们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物质、精神生活匮乏,独自度过了漫长、枯燥的童年。而童年,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占有无比重要的角色,都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往后的无数个周末,夏瑀都来陪伴留守儿童,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玩游戏,当起“爱心妈妈”,让山里娃不再孤单。  在帮助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时,夏瑀发现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于是,她便想组建一支爱心团队,让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进来,一起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2017年,夏瑀牵头组建金佛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志愿服务队伍从最开始的5人,增加到如今的500多人,在各项公益活动中,累计捐款100余万元,捐衣捐物20000余件,对口帮扶2000余户困难家庭。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2017年,夏瑀和家人一起照全家福时,她发现爷爷看了好久照相馆里的婚纱照样片,“过了大半辈子,我们老两口还没有一张像样的合照”。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爷爷的这番话启发了夏瑀,她想到由于当时条件有限,很多老一辈都没有举行过婚礼,更别说照婚纱照,于是,她开始准备给老人们补办婚礼、补拍婚纱照,帮他们圆梦。  资金怎么来,夏瑀想到了爱心义卖。次年端午节,夏瑀组织志愿团队一起包粽子,开展爱心粽义卖活动,义卖收入全部用来给老人办集体婚礼。  2018年重阳节,夏瑀为老人们办起了第一场集体婚礼。之前,他们面向社会征集了9对有意愿参与的老人,帮老人们量身定制服装、精心筹备婚礼仪式。在浪漫的音乐伴奏和大家的共同见证下,9对老人身着统一的中式服装,在志愿者搀扶下手牵手走上舞台。  老人们不善言辞,面对相互陪伴了几十年的人,大家以茶代酒,向对方表达最深的爱意,为后辈们树立长长久久婚姻的榜样,幸福的笑容绽放在他们的脸上,感动的暖流流淌在群众心间。  转眼间,集体婚礼已举办了6年,为54对老人圆了婚礼梦。看到老人们脸上幸福的笑容,夏瑀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因为自己淋过雨,她为别人撑起伞。回顾夏瑀的二十年公益之路,她用点滴善举成就了大爱,在金山大地留下满城芬芳——  发起“爱要有你才完美”的爱心倡议活动,为几位重病患者募集善款7.5万元,为身患重病的人带来了生的希望;  为福寿镇住房失火的匡大爷募集爱心款近1万元,并多方联系帮助销售梨子1000余公斤,折算经济价值约1.5万元,让他重拾了生活信心;  为卖报的残疾男孩张力募集轮椅善款5000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率先在西城街道沿塘社区探索实施特色项目“童真童趣·绘色童年”儿童成长课堂,帮助辖区内50名留守儿童走出心理困境……  只要有人需要帮助,夏瑀和她的志愿服务工作就不停歇。

2024-03-07

我区形式多样开展学雷锋活动

   隆化一小学生为东城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老人按摩。特约通讯员 罗 川 摄  南川融媒讯(记者 陈姗 刘晓娟)3月5日是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连日来,我区开展“学雷锋纪念日”系列活动,重温雷锋故事,学习、传承雷锋精神。  3月1日,东城街道“学雷锋纪念日”普法宣传进社区活动在东街文旅小镇方竹广场开展。志愿者现场为市民宣讲宪法知识,还通过法治文化节目演出穿插有奖问答的方式与观众互动,引导大家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活动现场,来自东城街道灌坝社区的9个党支部还分别设置了9个学雷锋普法宣传点,邀请居民群众和游客现场品尝油茶、听法治宣传,让群众近距离接触法律,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  3月3日,团区委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黎香湖镇敬老院,开展“学习雷锋 青年接力 敬老爱老树新风”“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弘扬雷锋精神,传递温暖与关爱。  活动中,志愿者为老人提供修剪指甲、梳头等服务,还有摄影志愿者为老人们留下一张张“幸福照”。随后,志愿者开展了义务植树,为老人们种下桃树、李树、桔子树等。志愿者还和老人一起分享现场制作的蛋糕,并为老人们送上了米、油、水果等慰问品。  3月4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训基地开展“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追‘锋’少年”主题活动,通过学习《雷锋日记》、学唱雷锋歌曲、阅读雷锋故事等方式,引导青少年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  3月4日,隆化一小在三月文明礼貌月中,以劳动为起点,以献爱心为目的,以多学科融合的方式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  是日上午,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鼓楼广场,将自己在校园阳光农场里采摘的绿色蔬菜进行义卖,将劳动成果转换成“爱心基金”。随后,同学们带着用“爱心基金”购买的生日蛋糕等爱心礼物,来到东城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为老人们过集体生日。

2024-03-07

我区开展“文艺快递”下基层志愿服务活动

村民“下单” 志愿者“派送”我区开展“文艺快递”下基层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为村民讲述革命烈士韦奚成的英勇事迹。 记者 李佳遥 摄  南川融媒讯(记者 李佳遥)3月4日,一辆满载“文艺快递”的大巴车来到位于合溪镇的韦奚成旧居,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志愿者将为村民们“派送”大家下单的“文艺快递”。  合溪镇是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第八批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该镇抓住“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和红色旅游的重要契机,大力挖掘丰富红色文化,拓展改造红色阵地,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对此,村民们向志愿者下了一单红色“文艺快递”,希望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讲好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是日,村民们早早来到韦奚成旧居,翘首盼望志愿者送来的“文艺快递”。红色歌曲、剪纸技艺、法律宣讲、相声评书……村民们这次下单的“文艺快递”可谓是丰富多彩。志愿者们也各施所长,积极接单,加快派送。  一袭长衫、一块醒木、一把折扇,志愿者为村民们绘声绘色地讲述革命烈士韦奚成的英勇事迹,并为大家讲授评书的要点和技法。“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另一位志愿者带着村民们下单的红色歌曲款款走来,现场响起阵阵掌声。随后,志愿者一句一句地教大家演唱这首经典曲目。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一双巧手,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等呼之欲出,剪纸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常用来寄托祝福、装点家居,深受百姓喜欢。志愿者结合村民需求,为大家制定剪纸技艺课程,循序渐进地传授技艺。先从最简单的五角星、“囍”等开始讲解、示范,再逐步进阶,一步一步地带着大家领略传统工艺的魅力。  最后,志愿者为村民们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微宣讲,倡导大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植于心、践于行。  “志愿者们的讲解很专业,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欢迎他们经常来‘送快递’。”村民王世强说。  “志愿者们充分尊重我们的意见,所有的‘快递’都是我们自己下单订的,每一个都符合我们的胃口,这样的活动我们很喜欢。”村民张秀梅夸赞道。  据介绍,近年来,我区整合文化文艺、科学普及、技能培训等资源,打造文明实践云平台,推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精准配送模式,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4万场次,打通凝聚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今年,我区结合文明实践178城乡融合发展品牌建设,创新开展“文艺快递”下基层工作,通过“1个协会+1个村(社区)”的方式进行结对共建,选聘优秀文艺志愿者担任驻村(社区)“文艺快递员”,实施艺术特色村培育发展工程、村民艺术素养提升工程、乡村题材文艺精品哺育工程等,着力用文艺方式激活乡村资源、赋能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增强乡村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培育一批文艺特色村(社区)和乡村文艺特色团队,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南川建设贡献文艺力量。

2024-03-07

他们,让古村吐出新韵

  他们,让古村吐出新韵  ——记2023年度“感动南川人物”“陶坪人家”志愿服务队         志愿者和村民一起上山开路。受访者供图  □ 见习记者 王婷婷  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带动土特产就地销售30多万元、农家乐收入150余万元……从2022年到现在,德隆镇陶坪村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依靠“天壶”“地缝”“海螺沟”和“洞砦”等奇特的风景,实现了从只闻鸡鸣犬吠到而今游客如织,从寂寂无名的偏僻村落,到耳熟能详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蝶变。  这样的变化离不开一群特殊的人——“陶坪人家”志愿服务队。该团队在2023年荣获“感动南川人物”称号。  因为情怀,所以相遇  “陶坪人家”志愿服务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早期的10人“探索队”,另一部分是由当地村民组成的后期“热血青年群”。2022年6月,两者合二为一,统称为“陶坪人家”志愿服务队。  早期10人“探索队”成员中,有资深驴友、摄影爱好者和媒体从业者,大家齐心协力各展所长,经历无数次跋山涉水探索出当地有特色的景点。起初,他们陆续加入该探索队,既有爱好驱使,也有乡村发展情怀使然。  陈渊是探索队成员之一,喜欢探索历史文化遗迹。他说,当他第一次去陶坪发现当地有洞砦文化,内心十分激动,也正是凭着初见陶坪便心生欢喜的情怀和自身爱好,他才开始了这场探索之旅。成员之一的陆清华则说,作为摄影和诗歌爱好者,他在探索陶坪村独特自然景色的过程中可以寻获创作灵感。  彼此感动,互相坚守  陶坪村属于“两山夹一沟”地形,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该村正式“火”起来之前,当地年轻人普遍外流,只剩下少部分老年人坚守在沉寂的老家。  “当我们了解到探索队成员自己出钱出力挖掘这里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奉献自己的力量,他们这种精神让人很感动。”村民韦猛说,作为陶坪人的他们这个时候也应该有所行动,于是组织家乡人成立“热血青年群”,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村民自发进入山里开路,风雨无阻;漂泊在外游子闻讯也纷纷行动起来,捐款建设景点步道。  “感谢探索队,他们不是陶坪人,却胜似陶坪人。”村民梁院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在老家陶坪开起了农家乐。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他免费为家乡制作景点广告牌和指路牌,并带领游客游览参观。  在大家的互相帮助和感动中,陶坪乡村振兴的道路被慢慢开拓,一切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因为信念,所以坚持  洞砦依山而建,隐于悬崖峭壁之上,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探索队成员需借助专业的攀岩工具一路向上攀爬。  陈渊说,是情怀和意志让他们战胜了这一路以来的诸多困难,当然还有村民“自发加入”的行为,让他们备受鼓舞。  探索的过程虽然告一段落,但他们始终“心向陶坪”。  陈渊说,他会继续为陶坪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宣传提供文字和图片资料。陆清华说,他希望“陶坪人家”志愿服务队身上的精神可以辐射到更多村镇和团体,一起为乡村振兴赋能。韦猛说,获评“感动南川人物”称号后,感觉身上责任更大,压力更重。  因为这个背后的故事,沉寂的陶坪村“活”了起来:农产品有销路了,乡村道路拓宽了,新房子盖起来了,在外的游子重回家乡了……  据介绍,德隆镇今年将把通往陶坪村的道路拓宽,把通往各景点的步道修好,完善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引进“秘境陶坪”定向探秘公园,开展野外求生能力培养,提升游客参与性互动性体验;进一步提升接待服务能力,引导当地有实力的村民或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来团队,培育3家以上相对高标准的农家乐或民宿,满足游客吃住需求;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当地配套设施,改善生活环境。

2024-03-05

感动南川人物夏传红:推动板凳龙舞走上更大舞台

学生在操场上练习舞蹈动作。人物简介:夏传红,男,56岁 石溪镇中心校教师 板凳龙舞第十四代传承人  夏传红出生于板凳龙舞的故乡石溪镇。这些年,他发现板凳龙舞即将面临传承断代问题,便立志做好板凳龙舞的传承。2003年起,他连续8年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冒着严寒酷暑、披着星星月亮,带着一群伙伴骑着摩托车前往南川城区拜师学习板凳龙舞的编排艺术。为推动非遗进校园,2016年开始,他自学电脑排版、图书编辑等技能,从零开始编撰板凳龙舞校本课程,历时多年,几经改版,如今,他所创建的非遗校本课程已从最初的二十多页扩写至两百多页。近年来,他带着板凳龙舞走出重庆、走向全国,他所编排的板凳龙舞节目,也先后获得全国第四届群星奖节目“二等奖”、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汇演“银穗奖”、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竞技展最佳“编排奖”等。  翻山越岭腾空起,一条金龙穿山行,翻、腾、滚、跳、跃、跑……在1月10日举办的重庆市首届和美乡村才艺大赛(重庆村晚)南川专场“达人争先赛”现场,夏传红带着石溪镇中心校的老师和学生在舞台上表演石溪板凳龙舞,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石溪镇板凳龙舞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夏传红是板凳龙舞的第十四代传承人,所以面对每一次舞台表演他都会根据人数、舞台来编动作、选音乐,力求每次都不一样。因参加这次比赛,从报名到突围赛再到本次达人争先赛,间隔时间非常短,只要不上课,夏传红几乎都在研究动作,放学后常常组织学生排练。为了更好地在比赛时呈现板凳龙的舞台效果,他在排练中边练边调整动作,十分严格。  短时间内,学生们能将动作练得非常熟练,这也得益于学校打造的板凳龙文化。学校成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溪镇板凳龙舞文化传承基地后,便着力打造板凳龙文化校园。作为传承人的夏传红也持续不懈探索创新,开发了区级精品校本课程《凳龙飞舞》《竹编板凳龙》,结合大课间,提取板凳龙舞的基本动作,编制适合学生表演的板凳龙舞和板凳龙操,还在课后延时服务的兴趣课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充分发挥板凳龙舞文化传承基地的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小龙人”。  如今的石溪镇中心校,每一个孩子都是板凳龙舞的传承人。夏传红更是带着小传承人们通过比赛、表演、服务乡村振兴等方式,带着板凳龙舞走进区级、市级、国家级的舞台,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板凳龙舞。  在节目的编排中,他将学生作为板凳龙舞新一代传承人。夏传红说,作为一名传承人,将板凳龙舞传承下去是他的责任,他会继续探索研究,争取更多的展演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石溪板凳龙舞,让更多的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将板凳龙舞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记者:刘晓娟/文 甘昊旻/图

2024-02-29

骑龙镇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

志愿者讲解文明办宴的要求。记者 刘晓娟 摄  南川融媒讯(记者 刘晓娟)为引导群众摒弃不良办酒风气,合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尚,近日,骑龙镇开展“弘扬新风 文明过节”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一边向群众发放《文明办宴倡议书》,一边详细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的危害性,号召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封建迷信等陋习,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等,引导大家做新风正气的传播者、倡导者、实践者,共建文明南川、共享文明新风、共创美好生活。  “这个好,每年我们花在吃无事酒上的钱可不少。”听了宣传后,村民金吉美竖起大拇指连连点赞,在她看来,红白喜事可以办,满十搬家酒就不用办了。  村民李方华说,无事酒尽量不办,红白喜事就简办,减轻大家的压力,不形成恶性循环。  “今天我们利用集镇赶集日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规范村民操办宴席行为。”骑龙镇宣传统战委员程方勇介绍,下一步,他们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有效提高村民对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知晓率,引导村民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不断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

2024-02-26

文明旅游让假期更美好

  志愿者为游客讲解景区情况,规划旅行线路。特约通讯员 胡波 摄  南川融媒讯(记者 李佳遥)春节期间,天公作美,连续多日的晴好天气吸引市民、游客携亲带友出门踏春赏景,我区各大景区人气火爆、游人如织,文明志愿者入驻景区,积极宣传文明旅游公约、为游客提供暖心服务,绘就文明旅游“风景线”。  2月15日,在金佛山北坡索道上站口,游客有序停车、排队乘坐索道,工作人员耐心引导游客。进入景区,随处可见的“文明旅游行为公约”“小心摔跤,注意安全”等指示牌和标语非常醒目。  “你好,我们是志愿者,很高兴为您服务,如果在游览中遇到问题,随时可以向我们咨询。”在金佛山北坡,身穿标有“大美南川 文明同行”黄马甲的志愿者,热情地为游客提供购票帮助、线路引导、游览途中的答疑解惑等服务。  同时,我区在游客服务中心利用提示牌、电子屏、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文明旅游出行须知,播放文明旅游宣传片和文明标语;向市民、游客发出文明旅游倡议书,积极引导广大市民、游客恪守公德、文明旅游,争做文明的传播者、引导者和践行者。  记者在景区发现,不少游客自带垃圾袋,自觉将游览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放到垃圾袋中,游玩结束后再丢至垃圾桶。近年来,随着文明旅游观念的逐步深入,大部分游客都能自觉履行文明旅游公约、遵守景区秩序、爱护环境卫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

2024-02-20

文明办宴倡议书

    市民朋友们: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家人团聚、幸福平安的欢乐时刻。随着春节假期临近,各类宴席明显增多,为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遏制“办无事酒”等陋习,坚决抵制大操大办、借机敛财之风,确保全区人民度过一个文明祥和的春节,现发出如下倡议:  一是婚事新办,崇尚节俭。鼓励结合传统文化、民族传统婚俗,举办集体婚礼、纪念婚礼、家庭婚礼等特色突出、文明节俭的现代婚礼,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低俗婚闹等不良风气,提倡一天办清婚事。  二是丧事简办,恪守孝道。鼓励举办追思会等文明治丧方式,自觉抵制大操大办、铺张祭祀、低俗表演、噪音扰民、沿街抛撒纸钱、封建迷信、“活人墓”等陋习,不占用城区街道、主要公路、公共场所随意搭建灵堂等。  三是余事不办,倡树新风。提倡“满月酒”“谢师宴”“搬家酒”“生日酒”“参军酒”“开业酒”等一律不办,坚决抵制滥发请帖、收受礼金、大摆宴席、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不良风气。  四是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鼓励身边亲戚朋友倡导文明节俭办喜事办丧事,带头不办或不参与除红白事外的一切宴席。  五是市场参与,共建文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是回应社会关切、顺应群众期盼的好事实事,社会各界要主动响应、投身其中。餐饮企业、农家乐经营者以及“一条龙”服务商,要遵守从业道德,文明经商,诚信经营,不承接、承办各种形式的违规酒席。  新年新希望,新节新风尚。文明新风,全民共育;幸福生活,全民共享。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清朗的社会风尚,是你我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自觉抵制滥办宴席之风,为建设文明南川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庆市南川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2月2日

2024-02-18

东城街道:开展文明旅游宣传

   2月4日,东街文旅小镇,灌坝社区“好邻居”志愿服务站的志愿者向来往游客发放文明旅游宣传单,并针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和劝导。  见习记者 王婷婷 摄

2024-02-08

青春志愿者助力春运“暖冬行动”

   志愿者帮助旅客购票。 记者 李崎君 摄  南川融媒讯(记者 李崎君)近日,在客运中心站,穿着“绿马甲”的青年志愿者不时在人群中穿梭,根据旅客需求开展服务。  在安检处,志愿者主动上前,帮助乘客搬运行李,一路将乘客护送到乘车点;在候车大厅,志愿者为乘客解答疑难问题,提醒要登车的乘客及时检票上车,以免错过班车;在检票口,志愿者提醒乘客提前拿出车票排队等候,避免耽误行程。  “叔,这里可以自助购票,我来帮您查询就近车次。”自助购票机前,志愿者贴心地帮助乘客赵云强购买了前往贵州省道真县的车票,并把他指引到检票口。赵云强表示,他不太擅长使用电子支付,有志愿者帮助,安全高效。  “我们的服务可以让返乡人员感受到温暖,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大学生周汛在寒假回家后就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在春运中的作用,服务好回乡人员。  据了解,春运期间,团区委在客运中心站和客运西站都设立了“暖冬行动”志愿服务点,招募青年志愿者免费为乘客提供出行引导、行李搬运、送站服务和为有需要的乘客赠送矿泉水、面包等物资,为广大乘客营造温馨、舒适、便捷的出行和返乡环境。

2024-02-08

公益寒假托管暖心化解“看护难”

    南川融媒讯(通讯员 赵忠康)1月22日,团区委在区青少年宫“青少年之家”和东方红社区“青少年之家”开设的“七彩假期·情暖童心”公益托管班开班。  “同学们,你们知道冬天有哪些用电注意事项吗?”“电炉子是大功率设备最好享受‘专插专用’待遇,使用时一定要有人看管,做到人走开关断。”志愿者结合PPT展示、动画、问答等形式,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解安全用电、科学用电知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习安全用电知识,养成安全用电习惯,增强安全用电自我保护意识。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踊跃举手答题,气氛活跃。随后,志愿者还为孩子们进行寒假作业辅导。  “我们既可以在这里完成假期作业,还可以学到丰富的课外知识。”学生胡潇说,自己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很开心也很有意义。  志愿者袁仕珺表示:“这个假期来到寒假托管班,不仅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为孩子辅导寒假作业,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还可以和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收获良多,自己的假期也变得更加有意义。”  据了解,团区委通过招募“返家乡”大学生开设托管班,不仅为孩子们营造丰富多彩的假期氛围,也为大学生们提供社会实践平台。接下来,还将围绕思政引领、爱国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安全教育、传统文化等进行学习,让孩子们通过既“托”又“管”还“教”的方式,在快乐学习中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

2024-01-25

百本好书送你读丨阳光正好,书香粽香皆芬芳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Y1Mzc5OQ==&mid=2651276492&idx=1&sn=17f69c2557128b798f0c77da5f4b1983&chksm=80f9f6c4b78e7fd29ab14974212ad392d0d6b96b921c15ac6e8bcc9d3124deeadd731f5d0bc2&token=1299906297&lang=zh_CN

2024-06-01

百本好书送你读︱花红柳绿春意浓 书香袭人沐春风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Y1Mzc5OQ==&mid=2651267906&idx=1&sn=5d793bafffba9eee2118248145eed21c&chksm=80f9914ab78e185c378537663cb300223eb6da0d294828c6f594934632a2b706a599bcce464c&token=1299906297&lang=zh_CN

2024-03-29

百本好书送你读丨万物复苏 让书香点亮新征程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Y1Mzc5OQ==&mid=2651264321&idx=2&sn=2a02f263e8df554fa3e39b59be9df410&chksm=80f9a749b78e2e5f47f63c9e5abe7085624ddd08137c5fa3ceebfa4d4f29c82affd7a07b7a7b&token=1299906297&lang=zh_CN

2024-03-03

百本好书送你读︱天寒岁暖春将近 围炉夜话好读书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Y1Mzc5OQ==&mid=2651259033&idx=2&sn=a71a3c28a0556ac7d4ad45dc21b369d8&chksm=80f9b291b78e3b87c94f30fe913f9efef00af5843f6be4b85d0d202c0100671107eb3ea5031b&token=1299906297&lang=zh_CN

2024-01-24

百本好书送你读︱冬有书香不觉寒 新年收获好风景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Y1Mzc5OQ==&mid=2651255168&idx=2&sn=f9913d4f294dd123199a1e257482422e&chksm=80f84388b78fca9e1fffe3417eafd4e7fb4ac34fabc63f094a8290546cffd83208fb05fe3957&token=1299906297&lang=zh_CN#rd

2023-12-29

百本好书送你读︱初冬好辰光,天寒日暖有书香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Y1Mzc5OQ==&mid=2651251075&idx=2&sn=6b156465cad5d12f0e2ccdb36c1f2539&chksm=80f8538bb78fda9d1d34b63ae2aefff52a337c252570a72ccf312e39f02d617c702a3821940f&token=1299906297&lang=zh_CN

2023-12-01

百本好书送你读丨秋深意浓 书卷芬芳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Y1Mzc5OQ==&mid=2651246364&idx=1&sn=202ce83d1feb6306f669caaf1ac41bb8&chksm=80f87d14b78ff40240f069ad3a762809f35cc8aa3f7bb41dd064558803f4dfeaf4b85c15f404&token=1299906297&lang=zh_CN

2023-10-27

百本好书送你读︱共赏中秋月 最宜是书香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Y1Mzc5OQ==&mid=2651243008&idx=2&sn=553b8909fb930b0c583891638738690f&chksm=80f87008b78ff91e3790545b30e31370a94ceac2b20983ccf5f21e2121526070a8f12336d7d0&token=1299906297&lang=zh_CN

2023-09-29

百本好书送你读丨开学至,读书忙!送你这份书单→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Y1Mzc5OQ==&mid=2651238621&idx=2&sn=32bde73263cf30df83aa33cc91259989&chksm=80f802d5b78f8bc3f04c685c9b8e8d6c71af39dfdbfd6321b6d44467b7545c216f04bf1016e6&token=1299906297&lang=zh_CN

2023-09-01

百本好书送你读︱夏读书 日正长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Y1Mzc5OQ==&mid=2651233744&idx=1&sn=ddcffbce574256204c98249fd002f4eb&chksm=80f82fd8b78fa6ce6c5dd9d69458eb59760f1ea21d58303d3cc162738b96d125e003928485ca&token=1299906297&lang=zh_CN

2023-07-29

百本好书送你读︱与书做伴,拥抱夏天!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Y1Mzc5OQ==&mid=2651228431&idx=3&sn=16ac32fb8247858143f0100139fde10e&chksm=80f83b07b78fb21159fc602307c070f361be16d9a9cbd229e5d1ee2876dd68219a1f33359172&token=1299906297&lang=zh_CN

2023-07-03

百本好书送你读丨绿槐高柳咽新蝉 最宜相伴是书香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Y1Mzc5OQ==&mid=2651221741&idx=2&sn=c649c3b5db116086c0ab78e59f28a572&chksm=80f8dce5b78f55f3ba8a090770b3906df75e99e03f61ab2ba6f21209c8df0c0a28f918f18f7b&token=1299906297&lang=zh_CN

2023-06-01

百本好书送你读 风吹麦浪 芒种已至 耕耘美好 不负时光

ıllıllı芒种至🌱仲夏始ıllıllı 风吹麦浪 芒种已至 🌼耕耘美好 不负时光🌼   百本好书送你读  扫码免费看,扫码免费听

2022-06-06

百本好书送你读 27期 初夏时节 遇见美好

初夏时节  遇见美好     转眼间,初夏的六月天就要到了。六月是充满希望的时节,四野苍翠,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六月也是属于孩子们的,孩子是最快乐的天使,他们沐浴着阳光,在天地间自在徜徉、茁壮成长。   在如约而至的“百本好书送你读”新一期书单里,我们从高尔基的《童年》窥见美好正直的心灵,从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看到奋斗的勇气,从《童年的秘密》里反思与孩子的相处之道,也从朱自清的《背影》里感受汉语写作的至情至美……带上孩子一起阅读吧,就在这个初夏,让阅读为我们和孩子插上想象力的翅膀。   深刻体悟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 ●作者:韩毓海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通过马克思的三部作品《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作者引导读者沿着马克思的足迹解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货币、债务、道德等,并反思马克思对上述问题的剖析有哪些现实指导意义,从而鞭策现代人要想看懂并解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就要回归马克思。 荐书人说 ▶▶▶   张波(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编审):   这是韩毓海教授的代表作之一,用睿智而犀利的文字,带我们通过对现实经济、金融问题的追问,重访马克思。本书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出发,紧扣资本和金融两个核心命题,引导我们重温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金融、货币等问题的经典解读与批判,并关照着当下中国与世界的政治经济问题,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思想的桥梁,阅读中,一个鲜活的马克思正向我们走来。读罢,我们会对中国千年兴衰的动因和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之困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深刻体悟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真切感受到“人类只不过刚刚真正地迎来了阅读马克思的时代”。     至爱至美的传世童话   《夜莺与玫瑰》 ●作者:[英]王尔德 ●译者:林徽因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夜莺与玫瑰》是王尔德所著童话作品经典选集,共收录了他的《夜莺与玫瑰》《幸福王子》《巨人的花园》《忠实的朋友》《驰名的火箭》和《星孩儿》等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由著名才女林徽因翻译而成。林徽因的文字优美自然、富有灵气,充满了恬静的女性美。译文后面并附录了完整的英文原文,读者可以感受英国天才作家王尔德的语言魅力。 荐书人说 ▶▶▶   李姗姗(作家、重庆市作协儿童文学创委会主任):   “除了才华,我一无所有。”当美国海关人员问王尔德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他的回答堪称经典。这位天才作家拥有过人才华,虽然一生只写了九篇童话,但每一篇都是精华,被称为“童话王子”。   这本选集收录了王尔德的七篇经典,1888年首次出版问世后,引起轰动,载入英国儿童文学史。   不管是《夜莺与玫瑰》,还是《快乐王子》,王尔德的童话一如既往因美丽而感人,每部作品几乎都有一个因为至爱而变得至美的形象。不管是夜莺为了得到鲜红玫瑰而付出的巨大代价,还是学生为了等一支舞蹈倾注的煎熬等待,情感在层层上升的时刻,急转直下,瞬间坠落,这种反差让人痛楚又上瘾,体现了文字里巨大的情感张力。       中国近代史的开山之作   《中国近代史》 ●作者:蒋廷黻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本书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成为论述主线。本书所开创的学术传统,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被视为“对新史学思想最强有力的运用”,又被视为重分析、重综合、重整体理解的“清华学派”的代表作,1938年首次出版的该书也被视为“中国近代史的开山之作”。 荐书人说 ▶▶▶   赵国壮(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近代史》一书表达了作者在进化史观指导下,对之前近百年历史的系统审视,为当时正在进行的中国抗战提供了一个全新观察视角和思考方向。本书成书于1938年,它奠定了一个中国近代史全新叙事框架。全书分别剖析了近代中国在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内忧与外患,以及时人的自强与变革等。书中没有堆砌的史料、没有枯燥的考据,有的只是基于史料的理性思考和娓娓道来的叙事笔法。也正因如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把握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同时还能获得史学阅读的美感与乐趣。     “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   《背影》 ●作者:朱自清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朱自清的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文的典范”“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这本《背影》是朱自清的精选散文集,完美呈现朱自清散文的风格特色,令人饱览其散文之至情至美。 荐书人说 ▶▶▶   吴佳骏(作家、《红岩》文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朱自清的作品风格独特,情感浓郁,质朴恬淡,极具辨识度和个性,尤其是他创作的诸多散文名篇,如《背影》《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春》等,均以真实的见闻和切身的感受,书写人间至爱和风光人情,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人性之美、自然之美。读之,温婉动人、感人肺腑。而这本《背影》,囊括了他的散文精品。一册在手,佳构遍览,给人无尽的艺术熏陶和审美愉悦。       历史写作也能越来越有趣   《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 ●作者:赵冬梅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这是一本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国古代日常生活史的通俗历史作品。作者从古人的衣食住行、行走坐卧等视角出发,对古代历史中个体命运的境况进行了透彻解读,以经典的史实、新颖的史观、明快的写作,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的历史与文化的通道,诠释了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古代日常生活画卷。   该书具有丰富的史料性与轻快的趣味性,通过带有温度的讲述,还原日常生活中的“烟火气”。 荐书人说 ▶▶▶   丁伯慧(作家、重庆移通学院创意写作学院院长):   当今社会,历史的边界在不断拓宽,冷冰冰的历史也被写得越来越有趣,越来越有温度,从而越来越贴近大众。这本《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就是其中的典型。该书写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吃穿住行,充满烟火气,好玩,有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另一个很好的途径。     时代呼唤“先生”   《先生》 ●作者:《先生》编写组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先生》一书以十集大型纪录片《先生》为基础,结合《新周刊》的“先生”专题文章,以十位先生的个性经历为经,中国社会变革为纬,将他们的性格性情、命运经历、学术作为,以及他们的善良、无奈、焦虑和欢喜,在点滴中渐次呈现,充分反映了先生们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的独特全貌,让读者走近他们,走进那个时代,了解他们和那个时代,了解我们的民族风骨,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传承。 荐书人说 ▶▶▶   徐蓓(金鸡奖得主、纪录片导演):   让我们来看看书里的先生们的名字: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写下这些名字时,我的内心是亲切的。近年来,我创作的几部历史纪录片《大后方》《西南联大》《九零后》,以及正在创作的《卢作孚》,都与这些先生有关。《先生》这本书,便是为他们每个人专设章节,系统地讲述他们的人生传奇。   我与《先生》纪录片编剧邓康延是朋友。他的文字深沉又有华彩,阅读起来是极大的享受。前几日在昆明,他在《先生回来》展览上对我说,这十位大师级人物,合起来就是“中国的群星闪耀时”。他用“先生”而非“大师”来作书名,是因为这十位是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生,“先生”二字更加亲切隽永。我十分赞同并认为,“先生”更意味着山高水长,谦和敦厚的风范。而这,正是今天的我辈欠缺的。我们这个时代呼唤“先生”。     永远相信人性的美好 《童年》 ●作者:[苏]高尔基 ●译者:刘辽逸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通过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作者希望告诉读者,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怀着一颗向上的心,就能培养出健康、正直的心灵。书中,高尔基写出了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荐书人说 ▶▶▶   朱其英(重庆市沙坪坝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真实再现了高尔基的童年经历,更深刻揭露了生活的本质。书中的每个人物都不仅代表着其个体,更是一类人的缩影。我们从外祖父的家庭中得以窥见俄国小市民阶层普遍的自私残忍、野蛮粗暴;我们也从外婆、小茨冈、“好事情”等人物的身上,看到了美好的人格之花。《童年》告诉我们:愈是经历过苦难,愈是懂得坚强;愈是目睹过丑恶,愈是懂得美好;愈是遭受压迫,愈是懂得抗争。   特别把这本书推荐给新时代的少年,从高尔基的《童年》出发,更珍惜自己的童年,更热爱自己的祖国。     永恒的生命赞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美]海伦·凯勒 ●译者:李汉昭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海伦·凯勒是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她的勇敢震撼了世界。她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在她88年的生命历程里,经历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虽然幽闭在盲聋哑世界,她却从未放弃,从哈佛大学毕业后,用尽一生四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造福残疾人。她被《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本书正是她的自传。 荐书人说 ▶▶▶   赵登翠(拾己书局主理人):   海伦·凯勒说:“我们并不感激我们的所有,直到我们丧失了它;我们意识不到我们的健康,直到我们生了病——自古以来,莫不如此。”失明的海伦是不幸的,然而她幸运地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家教老师——安妮·莎莉文。她在莎莉文老师帮助下,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不但以勇敢而独特的方式度过了光明的一生,还造福了万千残疾人。她以真实、自然的笔触留下的文字作品,也是她为世人留下的一首首永恒的生命赞歌。如她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这些带给人光明、展示人性光辉的作品永远是人们心灵的慰藉。   法医学与现代考古学的碰撞   《遗骨档案:一位法医人类学家的告白》 ●作者:李衍蒨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李衍蒨的“遗骨档案”记录了一个个无名者的故事,带领我们从人骨学、现代医学、考古学、人类学等专业角度,分析各种与遗骨相关的谜团。作者在全书所引用的遗骨及其故事,并不以“知识”作为噱头,而是回归人本思考、摘记近代文明的变迁,并且尊重各种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脉络,来讲述白骨的传奇以及法医人类学的着眼点。 荐书人说 ▶▶▶   燕妮(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女子考古队长):   本书以几个典型案例展示了法医学与现代考古学异曲同工的严谨妙处,每一个案发现场就像一个考古现场,所有的抽丝剥茧都是基于罗卡交换定律,借助生物技术、材料科学等现代科技,由现场的遗留物品以及痕迹等实物证据进行推断,着重对人的遭遇进行了回溯和解读,达到复原时空定格之时发生状况的目的。差别只在于,考古学研究的时空跨度更长,因此,欧美还专门设有“考古学与法医学”专业。本书从法医学案例出发,通过科学的手段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拨云见日。案例中多学科交叉的技术手段或可对考古人员有思维启发,可读性的文风亦可成为考古科普类读物的一个发展方向。     成人可以向儿童学到什么   《童年的秘密》 ●作者:[意]玛丽亚·蒙台梭利 ●译者:马荣根/单中惠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童年的秘密》对6岁以下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及其特点进行了探讨,是对儿童行为与心灵成长规律的全新发现,所有的父母和教师都会从这本书的许多具体事例和理论阐述中得到深刻的启迪。更值得注意的是,蒙台梭利在书中所列举的许多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被观察到。 荐书人说 ▶▶▶   唐雪梅(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重庆两江新区金州小学教师):   这本书让我们知道:儿童自己才是自己的创造者,他们具有先天本能,具有一种成长的力量,就像一棵树生来就会吸收养分,茁壮成长。现实中,很多成人与儿童相处时,往往带着权威、傲慢、冲突,他们陷入了养育的迷宫,却不知道迷路的原因。这本书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成年人蹲下来,观察儿童、理解儿童、解放儿童,发现儿童的秘密,向儿童学习,也时时提醒自己,自己也曾是儿童……本书已出版了80多年,如今的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其中观点的闪光,我们应当用时代发展的眼光去重读,去反思与孩子的相处。

2022-05-27

百本好书送你读 果实飘香 丰盛在即 书韵人生 恰得美满

ıllıllı 长夏渐盛 ıllıllı 果实飘香 丰盛在即 📒书韵人生 恰得美满❣   百本好书送你读  扫码免费看,扫码免费听

2022-05-21

重庆市文明行为条例(第一章)

https://mp.weixin.qq.com/s/-NEj4pmrtEFWGckg9buOhQ

2021-03-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释义

http://theory.people.com.cn/GB/68294/384764/

2021-01-19

热心支书的小事大为

杨光秀是南川区楠竹山镇谢坝村支部书记。土生土长的她对脚下的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担任村支书11年间,她敬业乐群、甘于奉献,尽心尽力为村民解决路、水、气等民生问题,解决矛盾纠纷至少500起。手机壳里记村情,党员本中解民意折一方手机大小的白纸,一笔一划书写谢坝村的村情,群蚁排衙。从户数人口统计到民生所需的水电气和医疗,再到支书工作重点和注意事项,杨光秀把这方纸夹在手机壳中,随身携带。她常念,“村里除了几个年轻点,其余全是些老人在家里,70岁上下,至少60岁以上。年轻的都在外头打工,等外面不要了,他们就回来了。”心系民生,各方协调,2021年8月完成天燃气安装,2022年9月完成供水安装。至此,家家住楼房,户户通公路,130户通气,全村452户全部通水。随手翻开杨光秀的《党员记录本》,上面一笔一划简要记录的,不仅有村里重要事情,更多是村民各种纠纷。《记录本》上记着,村民李绍川在双河场集镇安装水管施工挖的沟没有及时修复,给村民曹恩菊带来事故的问题,也记着村民龙先珍与赵兴刚两人的林地界限矛盾,还记着村民刘一木修公路做堡坎要占刘平田地的问题,三起纠纷皆协调成功。看似村民“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杨光秀的大事,村民信任她,她热心村里和谐,顺民意、尽协调。像这样的纠纷处理,任职以来至少500起。水火无情人有情,丝丝不为我自己“‘妈,这么多年你都没好好陪过我,明天高考,我希望你来看看我。'那是2018年6月最让我纠心的话。”杨光秀回忆说。一面是女儿重要时刻的唯一请求,一面是村里一场突发的洪水。大雨瓢泼,浑水猛涨淹了大片稻田,漫过石桥,冲上双河场狭窄的街道,街道两边挨挤着房屋,村民恐慌,忙跑向村委会反应。杨光秀安抚慌张的村民,赶紧上报,又带上其他负责人前往现场,指挥附近村民疏散积水。洪水退却,水务局前来安置闸门,杨光秀号召村民一起清河道、垒堡坎,齐心协力完成工程。那两夜,杨光秀第一次失了眠。2020年正月初一,太阳很暖和,难得和家人一起的时光。下午三点多,杨光秀突然接到电话,被告知9队石垭口上面的国有林突发山火!以为是自己村的,洗的衣服都来不及清,就马上跑村委,和村委几个赶紧组织附近的人向山上跑。山路尽头是树林,林中没有路,可杨光秀疯了似的带着大家冲向山火的方向,她的脑子里大概还留着零三年楠竹山国有林那场可怕山火的阴影和损失吧。几十人见火就打,使劲打,直至将一片坐火扑灭,狰狞的脸上才有了笑,人才松了口气,可心还在“扑通扑通”厉害地跳。初心不改系群众,民心所向是大为育木整治工作,3队周德秀和4队王明英,两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没多少文化,不讲理,杨光秀不计较,从自己支书的角度,把政策讲给她们听。次日又安排去销毁病死的树,杨光秀进山抱树,她们就嚷,杨光秀依旧不计较,只喊村上的人给她们抱进屋放好。她们渐渐就不嚷了。“我和老百姓是平等的,不管老百姓说什么,都不要去计较,不然,做工作就不好做。她再怎么弯掰,我都跟她接触,要主动招呼她,主动济助她。”杨光秀这样总结自己的群众工作。“从来不觉得我是书记,用不着抬架子,自己该做的事就引大家做,村委成员商商量量,做好分工,两家伙做了就好。”一直以来,杨光秀都是以这样纯粹为老百姓着想的初心,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老百姓心里也都知道杨光秀书记的好。10分中的路程走半个时辰,是周德秀老人为自己的“刁难”到村委给杨书记道歉;笑脸直送杨书记到马路上,是刘维会一家表达对书记关心她家孩子录取情况的感谢;“现在的日子多好啊!”是90高龄的张雨会老人在通燃气后,对谢坝村越来越美好生活的赞美。

2024-05-21

弱肩挑重担  平凡载亲情

“妈!来,把牛奶喝了。”每天早上6点,骆小栎便赶紧起床,给全家人做早饭。——给卧病在床的婆婆妈洗脸梳头。——给患有重病的二伯哥打水洗水,穿外套。——室内和院坝打扫一遍。——匆匆吃完早饭,送儿子女儿到镇上学校上学。出门前,她把米淘洗干净放进电饭煲,按上预约键。再把中午要吃的蔬菜淘洗干净放在一边。“这样中午就能迅速的做出午饭,不耽搁时间。”——然后到村委会开始繁忙的一天,到残疾人家中、困难群众家中服务。……近年来,这就是大观镇金龙村骆小栎的日常。悠悠岁月系亲情“你看,这毛衣就是弟媳给我新买的!”韦会强翻开外套说。骆小栎丈夫的二哥韦会强今年50岁,年轻时就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本来我就患有强直性脊柱炎。2012年的元月8号,我开着三轮车运东西,又出车祸,伤到了腰,更是雪上加霜,变成现在这个样子。”韦会强说,现在不但身体不能弯曲,上至脖子,下至髋关节、膝关节都不能弯曲,不能坐,只能站着或躺着。想走几步,只能像木偶人似的叉开腿以小碎步的方式慢慢移动。早上起床要有人拉,才能站起来,洗脸漱口要有人帮忙才能完成。由于脖子不能转动,也不能低头或抬头,吃饭时完全看不见桌子上的菜,只有靠别人给他碗里挟菜。提及弟弟、弟媳对自己的好,韦会强眼里泛起泪花:“身体上的病痛还能承受,生活上的不便,让我痛不欲生。亲弟弟照顾我,是因为我们是兄弟,有血缘。但弟媳这么照顾我,我要吃什么就给我做什么,口渴了就给我端水,就像我自己的亲妹妹一样照顾我,太难得了!”“屋漏偏遇连夜雨”,2018年,骆小栎的公公病逝,一向好强能干的婆婆妈精神受到打击,开始是间隙性的神智不清,到后来越来越严重,会无缘无故骂人,大小便失禁,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今年元宵节一过,73岁的婆婆妈病情突然加重,一天除了下午扶着坐一会,一直都是倒卧在床。骆小栎除了每天把饭和水按时端到床边,换衣、按摩、翻身,也正是无微不至的照料,婆婆妈虽然长期卧病在床,但从来没有生过一次褥疮。骆小栎不但要照顾肢体2级残疾的哥哥,还需要照顾生病的婆婆,照顾孩子学习,同时还要田间地头劳作,但她却从来不喊一声苦,一声累,洗脸擦身,洗衣做饭……不厌其烦、体贴入微的照顾着生病的亲人,用无私的双手托起了整个家。骆小栎丈夫韦会彬说:“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2000年时,骆小栎嫁给了我时才20岁。结婚时,她就知道我的家庭条件并不好,我二哥有二级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饮食起居全靠人照顾。我又长年不在家,家里的一切都让她承担。能讨到这么好的媳妇,是我的福气!”骆小栎却说,虽然生活不富裕,但有家人的陪伴,孩子的笑脸,一天很累但也很快乐,生活辛苦但也有光。和睦坚守见精神如此的繁重的家务,骆小栎却把家经营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在门楣上贴着“最清洁”和“文明户”的标志。如果的家庭重担由夫妻承担,是否会好一些?骆小栎说,丈夫韦会彬是一名厨师,已经在外打工11年了,现在在江津的一家餐厅当厨师。“原来我和他都在外打工,后来要照顾小孩,加上婆婆妈患病,我回家挑起这个担子。没办法,一个家庭总要有经济来源支撑,何况我们这样有老有小,有病有残的家庭,更加需要老公在外挣钱。”骆小栎说,夫妻两人就是要懂得互相承担。在骆小栎女儿韦灵熙的书柜上,摆着一摞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考级证书,还有几本荣誉证书。骆小栎说,女儿从小喜欢跳舞,她也非常支持女儿学习跳舞,只要有时间,都要陪伴女儿去学舞。女儿也很争气,如今正在上小学5年级的女儿已经拿到了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六级考级证书。“妈妈既要照顾婆婆和二伯,又要在村上上班,还要辅导我们的作业。看着妈妈疲惫的身影,我真想替替她。妈妈是是和蔼可亲的,也是严格的,在妈妈身边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安全感……”这是骆小栎的女儿在作文中写的一段话,充满了对妈妈的敬爱。骆小栎说,如今大儿子大学毕业已经参加了工作,女儿也各方面发展很好,她很为儿女感到骄傲和自豪。骆小栎认为,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在生活中,她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女们,发现不当就及时耐心教育、引导,让他们学会明辨是非,将“爱与孝顺”的家风传承给孩子。平凡大爱留初心“没事不要一天窝在屋头,到村里的健身室去锻炼一下对你有好处。还有耍手机的时候不要被骗了,现在的电信诈骗多得很……”一进莫寿平的家门,骆小栎就一边“数落”着他,看到沙发上有些乱,就开始给他把衣服叠好,收拾起屋子来。56岁的莫寿平是金龙村3社村民,11年前,因脑溢血导致偏瘫,被评定为二级肢体残疾,是居家托养人员。只要一有空,骆小栎就要到他家去查看。   “村里面管民政的事就是千头万绪,我觉得最困难的是疫情这几年,既要照顾家庭,又参与疫情防控。”说起自己的工作,骆小栎很是轻描淡写。8社的罗大林家庭情况特殊,本人患精神残疾,岳母又是侏儒症、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每周星期三骆小栎都会组织志愿者为他们家打扫卫生,为他们做一桌可口的饭菜。像罗大林这样的家庭情况在金龙村还有很多,在残疾人居家服务中,她组织志愿者走进76名残疾人家中送温暖,依托市里“残疾人之家”建起的“渝馨家园”,让像莫寿平、罗大林这样的残疾人享受到日间照料、社区康复、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等,让他们得到社会的关爱。今年43岁的骆小栎是一名党龄2年的党员,也是大观镇金龙村村委会民政专干。她瘦弱的身体里似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骆小栎说,现在实行的是网格管理,她是第二网格的网络员,管理着200多人,邻里纠纷,困难求助,都要她去解决。 “我的娘家就在隔壁的龙川村,大家知根知底,父母时常叮嘱我,闺女!好好工作,家里的事要搞好,服务好居民群众更要搞好。”骆小栎说,是父母教导她把困难群众当亲人,孝敬公婆如父母。“从事金龙村民政工作以来,她扎根群众,干事特别踏实。在家里孝老爱亲,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家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骆小栎把困难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可他却在平凡中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不平凡的品德。”金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春兰如此评价骆小栎。

2024-05-21

冬夜勇救落水群众 义举彰显人间大爱

2023年11月12日傍晚,丁明华在回家路上遇到车辆坠入鱼塘,他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水中,不顾自身安危,连续多次潜入水中,成功救出了被困的三人。尽管因此体力不支,感冒发烧数日,但他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只是举手之劳。”2024年3月1日,丁明华获重庆市南川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挺身赴险  奋勇救人2023年11月12日18时左右,兴隆镇金花村村民丁明华骑车沿着蓝莓大道往家赶。当他快进入老木沟水库的村道时,同村的陈洪华按住胸口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他指着道旁的鱼塘大喊:“丁华子,糟啦,前面出车祸了!我在家听到‘轰隆’一声响才跑过来的”。陈洪华的家就在蓝莓大道边上,距离出事地点约有500米远。丁明华一听,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他加速冲向出事地点。原来,小汽车是撞飞了道旁的两块水泥预制板护栏后,才翻进鱼塘的。夜色朦胧中,只见一辆小车头朝下沉入水中,只翘出一点车尾在水面。此时,有微弱的呼救声从昏暗处传来。“水里几个人?”丁明华大声问。“三个。”鱼塘里传来一个男人微弱而颤抖的声音。丁明华没有犹豫,他迅速脱下棉衣,对陈洪华急吼:“快去喊人帮忙!”话音未落,他已猛地纵身跳入鱼塘。顿时水花四溅,刺骨的寒冷瞬间侵袭全身,一股难以忍受的腥臭味扑鼻而来,几乎让他呕吐。但他强忍着,救人要紧。他奋力游向车旁,一个男人虚弱地靠着车身,水已淹到他的下巴处。他颤抖着说:“我没力气了,快……救他们。”丁明华二话不说,奋力将软成泥的男子一步步救到岸边,然后转身再次潜入水中。丁明华迅速游至车的一侧,车窗紧闭,他转到另一侧才发现车窗半开。他双手扒住车身,伸脚探触到人后立即潜入车内,用力想拉出男子,但对方没有丝毫反应。他心里一紧:“得抓紧时间救他出去。”于是,他又调整呼吸,憋足气弯着腰不停地调整位置,最后才发现男子卡在了前后座之间。他鼓足劲将男子的身子从后座顺到前面,再从车窗将其拉出去。也许是用力过猛,丁明华被呛了几口污水,剧烈的咳嗽让他的喉咙和鼻腔刺痛难忍。但他一刻也不敢拖延,抱住男子一步一步艰难地拖向岸边。瘦弱的丁明华已年过半百,饿着肚子连续游了几趟后,体力严重透支。又湿又重的衣服紧紧束缚着他,重若千斤;双腿冻得早已麻木,他靠在岸边喘着大气。一村民见状,两步跨过去蹲下身子,伸手想拉丁明华:“丁华子快上来,你不要命了嘛?再下水会很危险,等会让其他会游水的人去救。”明知鱼塘里还有一条生命在等待救援,丁明华摇摇头回答:“时间等不起了,救人要紧”。说完,他深吸一口气,又毅然扎入水中。丁明华潜入水底,艰难地爬进车内,他用脚探到女子在车后座,便伸出右手稳稳地托住女子的下巴,试图往外拉。但女子意识已经模糊,浑身瘫软,无法配合营救。车窗缝隙狭窄,女子身体较胖,丁明华感到十分棘手。他试图打开车门,但水里压力太大,一次又一次失败了。经过几番努力,他潜在水里不断调整角度和姿势,先将女子的头挪出车窗,再借助水的浮力,把女子侧身往外拉了出来。整个过程异常艰难,但他咬紧牙巴,拼尽全力,终于将女子拖拽到了岸边。此时,120急救车已经赶到。凡人善举  彰显大爱上岸后的丁明华瘫坐在地上,精疲力尽,他裹着湿衣服冻得浑身发抖,不停地打喷嚏。稍作休息,他穿上棉衣,默默地骑车回家。妻子得知丁明华下水救人后,鼻子一酸,抱住浑身湿透的丈夫开始数落:“看你冻得打摆子,一把年纪黑灯瞎火的下水救人,万一有个闪失,这个家啷个办?”丁明华摸着妻子的头说:“没事,我能见死不救吗?”说罢,他匆匆换了衣服,因放心不下被救者的安危,晚饭也来不及吃,又返回了事故现场。“多亏了你哦,丁华子!”“他平时就爱帮助人!”……现场的群众纷纷夸赞丁明华。而他却摆手谦虚地说:“这没什么,只是举手之劳。”事后,丁明华因感冒发烧在家静养三天。笔者前去采访他时,他回忆道:“当时看到车翻在鱼塘里面,人命关天,肯定要跳水救人。可惜,有一个人没能抢救过来。要是当时我能早到1分钟,也许这事就不会发生……”说到这里,他轻叹一声,露出深深的自责。“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人。”丁明华在他人生命危难的时刻,英勇地站了出来,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平民英雄。萤火虽小却能辉映星空,像丁明华这样的普通人,正以小小善举传递着人间大爱,用凡人义举谱写着世间美好篇章。

2024-05-21

坚韧 诚信 付出——记2023年度“感动南川人物”何兆平

    何兆平在养殖场内照看肉牛。资料图片  □ 记者 邓的  4月22日,和以往的每一天一样,何兆平在屠宰场忙到了早上六七点,便马不停蹄地赶回家接上孩子去“小何牛肉面”吃碗牛肉面当早饭。看着孩子的背影,何兆平有些骄傲地讲:“我孩子几乎每天早上都要吃牛肉面,我是个父亲,也是个养牛人,我能拍着胸脯说,我的牛肉,每块都是好肉。”  何兆平是区肉牛养殖协会会长、区铁谷坪养殖场负责人,前段时间还被评为了2023年度“感动南川人物”。有人会问一个养牛的怎么就能感动南川了?今天,记者就告诉一些你们不知道的事。  不惧怕困难扭亏为盈  何兆平的铁谷坪养殖场位于南城街道卢家湾,场区内干净整洁,阵阵牛叫声此起彼伏。走进牛舍,一头头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肉牛或悠闲地吃着草料,或趴卧小憩。饲养员在清扫圈舍路面、投喂草料、查看肉牛生长情况,有序地忙碌着。  2017年,当兵16年的何兆平退伍回到南川,他要实现他早就构思好的创业之梦——喂牛。  早在部队时,何兆平就利用休息空隙,广泛搜集、学习养牛知识,从书籍、报刊、网络,凡是看到有用的就将其打印、复印下来,几年下来装订成册的养牛资料足足有一尺多厚。到现在何兆平还保留着,并经常翻看,对哪种牛有什么特点,产自哪里,牛喜欢吃什么草等等,都了然于胸,可以说是酝酿了好几年。  一开始,何兆平激情满满,每天的精力都放在牛栏改建、草料发酵、牛犊护理上,一堆新鲜事让他忙得晕头转向。尽管每天勤恳照料,却还是遭遇了牛儿大量生病的问题,因为应急处理情况不到位,2018年他损失了四五十万元。  回忆起手忙脚乱的那几个月,何兆平心头涌上的滋味百味杂陈:“我无法说出自己经历了什么,但实在是太累了,累到躺下后就不想起来,体重从部队回来时的170多斤降到130斤。”  何兆平也彷徨过,可累归累,他不愿放弃。一段时间后,问题逐一解决,牛场渐渐进入有序运转状态。但何兆平丝毫不敢懈怠,怕再出岔子,于是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养牛上来,常常是一整天蹲守在牛场,打草、和料、喂牛,再到观察牛的吃喝拉撒、精神状态,每一样都详细记录。他还多次参加畜禽养殖培训班学习,通过学习和实践摸索,又积极请教专家教授,逐渐掌握了肉牛养殖及疫病防控知识。  凭着军人那股不服输的坚韧,何兆平扭亏为盈,逐渐打造出了“小何牛肉”品牌。  不诚信的事情他不干  其实,在何兆平喂牛之前市面上有偷摸卖注水牛肉的情况,但自从他开始卖牛肉,注水牛肉都卖不出去了,不良商贩也变老实了。  故事要从何兆平第一批牛出栏运去屠宰的时候说起。那天,何兆平第一次拉着自己的牛前往周边区县的屠宰场,老板告诉毫无经验的他说牛要注水才好杀,但何兆平不同意,何兆平回忆道:“这之后我了解到市场上确实有人悄悄注水,很挣钱,可注水之后的牛肉营养口感各方面都不‘纯’了,更是涉嫌犯法!”  作为一个退伍军人,何兆平是个正直的“实心眼”,他思来想去得出了一个理论:“自己杀最放心!最有保障!”  谁都没想到,何兆平直接凑钱开了个屠宰场,自己杀牛,偏就卖不注水牛肉。那一年多的时间里,何兆平的牛肉比市场上的牛肉每斤要贵5元,从最开始无人问津,到有回头客,再到顾客提前预订,因为他对诚信的坚持,他的牛肉每天最畅销,最先卖完。慢慢的,不良商家发现了品质大于价格的现实,直接让注水牛肉失去了市场,最后大家都做起了老实买卖。  很多人都觉得何兆平是歪打正着“整顿”了市场,可只有何兆平知道,不诚信的事情他不干,他就是要用自己的品质影响市场。  为人民服务是应该的  这些年随着“小何牛肉”深入人心,何兆平爱做好事也出了名。  2021年牛源紧缺,何兆平去到了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狮溪镇收牛。那天天气很热,何兆平忙了一天没有收获,开着车准备返程时看到一个背着背篓的老太太走得辛苦。何兆平停车说道:“嬢嬢,搭你一段不,我不是坏人,我是共产党员!”看着这个皮肤黝黑,讲起话来憨直爽朗的年轻人,老太太就搭了一段。  没承想,车上聊天得知何兆平是来收牛后,老太太直接把他带到了自己侄子家,这一趟何兆平收了37头牛,并和他们形成了长期合作。  “付出得到回报只是偶然,但是我付出没求过回报。”他说:“很多事情都是无心插柳。”  经过时间的积淀,何兆平养牛越发成熟,几乎成了“民间专家”,养牛的都说“有困难,找何兆平;不懂肉牛养殖技术,找何兆平;肉牛销售不畅,找何兆平”,而他也乐此不疲的在付出中得到了满足。  2020年12月,中央电视台“田间示范秀”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节目播出后,在全国各地引起了热烈反响,让他的手机成了“肉牛养殖技术热线”,他也总是毫无保留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养殖经验。2021年5月,他获得了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同年10月,他又成为了“重庆市劳动模范”;2023年又获评重庆市“最美退役军人”。  如今,何兆平牵头成立了南川区肉牛养殖协会,为区内肉牛养殖户降低了生产养殖成本,同时,带动当地26户村民发展肉牛养殖2000余头,全程指导农户喂养并负责收购,用实际行动带领乡亲致富。  何兆平说,未来,我要一如既往把牛养好,让大家吃上放心牛肉、高品质牛肉,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带着乡亲们继续前进。

2024-04-25

用一生铸就不凡医路——记2023年度“感动南川人物”陈述芳

   陈述芳在为村民测量血压。资料图片  □ 记者 聂灵灵  连日来,淅淅沥沥的春雨不间断地下着,这让七十多岁的陈述芳有些难挨,因为她年纪大了、身体臃肿,下雨天爬坡上坎、走家串户显得有些吃力,但她却放不下自己的工作,每天都想着去社区走走,所以她不怎么喜欢下雨天。  可即便不喜欢,但是几十年来不管什么天气,只要到了问诊的时间,陈述芳都会背上自己的挎包走进村民的家中,为村民量血压、送药、记录身体情况,从未落下。  上世纪60年代,14岁的陈述芳在鸣玉镇文化社区担任卫生员,16岁时,当上了“赤脚医生”,后来又成为乡村医生。作为一名老党员,陈述芳服务基层已经超过半个世纪,她在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倾注了大半生的精力和心血——主动将自家的两间屋子贡献出来作为诊疗室,方便村民寻医问药;为了确保村里的留守老人能够按时按量吃药,她每天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上门督促;为了收集齐全村民的健康监测数据,她随身背着装满各种测量仪器的“大肩包”,便于及时帮村民测量、记录身体情况……59年来,她一直扎根农村,立足医疗卫生岗位,奔波于田间地头,用崇高的医德、精湛的技术,悉心守护村民健康,成为村民最信赖的“医靠”。  在文化社区,通往每家每户的路上都有陈述芳的足迹,为他们送药、上门看病问诊。前不久的走访中,陈述芳就发现82岁的梁治英血压严重偏高。梁治英是一名常年服用高血压药物的患者,看了她近来的用药情况后,陈述芳帮她找到问题所在,原来这段时间梁治英都是一人在家,服药时间和剂量都不对。从那天起,陈述芳坚持每天走1个小时山路,监督梁治英正确吃药,并监控其每日血压和血糖,直到各项数据正常后,她才放心地把每天服药时间和剂量为梁治英写在药盒上,并嘱咐其家人监督其按规定吃药。  像这样的事,在文化社区几十年来并不少见,陈述芳总是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把每家每户每个人的健康情况、家庭情况都掌握在手中。  是什么支撑她坚守岗位?她坚定地说:“是责任!”59年前,14岁的陈述芳当起卫生员后,她就在心中默默许下承诺,守护好村民的健康是自己一生的责任。  要坚守好这份工作,并没有想象中容易。乡村医生工作多、工资低,两儿一女的家庭开销不小,丈夫杨伦华多次劝她放弃,好好在家带娃、种庄稼,她却“一意孤行”坚守岗位。家里的人等着吃喝,粮食少了却不行,陈述芳就自己想了应对之策。  七月天,别人家都是趁着凉爽忙完农活,日上三竿回家休息,她却恰恰相反,邻居回家时总能碰到她,头顶遮阳帽、扛着锄头、背着背篼上坡。为了不耽误看病坐诊,她总是在天气最热或者最冷,别人都不愿出门的时间段,去做家里的农活。  陈述芳的坚守也换来村民对她的信任。遇上头疼脑热,村民第一时间找到陈述芳;在医院看病后,村民将看病用药情况告诉陈述芳,请她帮忙提醒正确用药;摔伤、扭伤后,村民都习以为常地让陈述芳先为自己看诊……村民说:“只要有她在,我们就放心。”  陈述芳说:“不管年龄多大,只要还能走路,就会守好村民的健康。”  也正因为她的坚守,让她得到当地村民的认可,成为南川区2023年度“感动南川人物”爱岗敬业的榜样。

2024-04-23

于“别有洞天”中探寻喀斯特之美——记2023年度“感动南川人物”杨平恒

  杨平恒在金佛山核心区水房泉流域测喀斯特地下水水质。受访者供图  □ 记者 陈蕗颖  说到“喀斯特”,一般人总能想到雄奇多彩、陡峭多变的喀斯特地貌奇观,或是风景秀丽的险山、奇峰、异洞,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科研工作的艰苦,非亲历难以想象。为中国南方喀斯特资源的科学开发与保护,一位地理科学教授扎根金佛山近二十年的时间,往返南川上千次,他就是杨平恒。  2005年,还是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杨平恒跟随导师袁道先院士团队第一次走进金佛山,开展金佛山的喀斯特地下水方面的野外观测。  那时候交通很不方便,每次从学校去金佛山,杨平恒总是一大早就从北碚出发,中途转上好几趟车,直到天黑才能到南川城区;第二天又是天刚蒙蒙亮就从南川城区坐公交车到金佛山北坡,采集北坡山顶仪器里的数据以及水样、土壤样品;第三天还是一大早就出发去到金佛山西坡碧潭幽谷采集数据和水样,忙到下午两三点才开始往回赶,通常到学校时都是半夜了。“当时,我对南川的印象只有两个,一个就是在往返的车上,一个就是在采样的路上。”杨平恒说。  这些年,杨平恒的足迹遍布金佛山。陡峭的山坡、险峻的山峰是他最寻常的工作场所,他在曲折蜿蜒又人迹罕至的山林小路里走过了一遍又一遍,也曾在暴雨的深夜守在地下河观测站通宵采样……不管山多高、水多凉、洞多深,为了观测和研究,哪怕频频饮露餐风,常常星辰为伴,只要对研究有帮助,他就一往无前。  如果说走进金佛山,最初是出于科研的需求,被这片土地奇特的地理地质吸引,那么留下来,扎根大山深处,则是他听从这片土地深情召唤的选择。  博士毕业后,杨平恒本可以回浙江老家工作,但他舍不得金佛山和在金佛山的观测研究,毅然选择了留校。“留下来,我才能继续在喜欢的金佛山开展研究工作。”多年来,杨平恒不仅自己留在金佛山,也将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团队带进了金佛山,开展喀斯特地下水资源与洞穴熬硝考古方面的观测和研究。  科研始于金佛山,成果更要回到金佛山。杨平恒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无形的生产力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效益,留在了金佛山上。  2006年,金佛山景区开始进行整体开发。“当时,我担心旅游活动会对喀斯特地下水的水质有影响,所以想查清楚核心区域地下水的来龙去脉。”杨平恒说,那时候,他的导师正好引进了一项先进地下水示踪实验技术,他立刻就想到能够将这项技术运用到金佛山旅游景区的核心区域当中。  在进行实验的两个多月里,杨平恒每天都需要到地下水出口、洞穴和悬崖边采集水样进行现场测试,山里物资奇缺,工作环境很艰苦。“我不怕辛苦,高兴的就是工作效果很好。”杨平恒说。最终,他们顺利查清了山顶旅游核心区地下水的来龙去脉,划出了应该重点做好地下水污染预防的区域,这些建议也被相应的管理部门采纳。杨平恒和团队对金佛山进行的观测与研究,为金佛山进行世界自然遗产地申报、后遗产时代地下水环境预警提供了大量的一手数据和资料。2021年,杨平恒作为科研团队的骨干,成功申报了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助力我区生态文明建设。2023年,杨平恒牵头成立金佛山山泉水研究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山泉水为切入点,将金佛山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  长期的野外工作,让杨平恒时常默默忍受低血糖带来的不适,艰苦的工作环境,也使得视力不佳的他常感不便。“始终坚持,总是克服。”说起金佛山,杨平恒从未想过离开。

2024-04-22

说南川话办南川事做南川人的电力“点灯人”——记2023年度感动南川人物刘兵

  刘兵(左二)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 记者 刘晓娟  南川的夜晚,华灯初上,霓虹闪烁,电网四通八达,连接城市乡村,进入千家万户,送去了光明也照亮了幸福。  “来到这里,就要把这里当成家。”2021年底,刘兵来到南川担任区供电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来到南川后,他始终坚持“说南川话、办南川事、做南川人”。  于2012年投运的南平镇110千伏陈家场变电站承担着该镇工业和农业的供电任务,近年来,随着南平镇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负荷逐年呈上升之势,最大负载率达到80%。为更好满足该镇用电需求增长,服务地方经济高速发展,刘兵带领团队,提前谋划、科学研判,决定在该镇新增1台50兆伏安变压器。  去年4月,增容改造工程开工实施。为保质保量完成此次工作,刘兵亲自统筹调度,根据电网运行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可控。5个月后,增容改造工程顺利结束并成功投入电网运行。  增容改造后的变电站满足了南平镇负荷快速增长需求,保障了辖区工业和农业生产生活用电,解决了现有变电站负荷重过载问题。  “感谢你们帮助我们消除各类用电隐患,真正解决了用电之忧,让我们安心生产。”南平镇一家企业负责人对刘兵表达了谢意,感谢他们消除了用电瓶颈,解决了用电的后顾之忧。  两年多来,在刘兵的带领下,我区构建起“四特一芯双环两极”电网发展核心主线,建成110千伏姚家坝变电站,增容陈家场、城郊主变压器,极大地增强了我区供电能力,助推南川电网进入“超高压”“数智化”时代。同时他还围绕“电力增效”争取电网投资,启动220千伏南城站、110千伏水江站项目,落地500千伏开关站,使其成为渝东南片区电网枢纽。  躬身力行,实干担当是刘兵一贯的行事作风。“作为能源要素保障部门,如何更好地搞好服务,更好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必须要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从事电力行业以来,刘兵始终秉承“人民电力为人民”宗旨,他说,供电人不仅要让老百姓用上可靠、安全和优质的电力,还要让客户感到满意、快捷与方便,这也是时代赋予他们的要求和使命。  他常常要求员工要与客户换位思考,及时为客户排忧解难。为此他带头组建区供电公司“红岩先锋队”,要求队员注重深入一线,及时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并积极推行“一户一策”工作方法。  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带队走访企业,结合“峰谷电价”及企业生产情况,制定最优用电计划,帮助企业节约用电成本。  重庆铝器时代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主要研发生产铝合金新材料、汽车配件等产品,用电量较大。在了解了企业用电情况及设备运行状况后,区供电公司“红岩先锋队”来到企业,建议企业把大负荷的生产用电调整到20点之后,把辅助生产负荷调整到白天,通过分时分负荷生产,企业用电成本降低,盈利水平提升20%。  他注重队伍建设,不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夯实营销优质服务,形成内外勤协同,线上线下互补的管理模式,以卓越领导力带动有效行动力,使“获得电力”指标评价同比提升8位,客户服务感知率达99.13%,排名全市前列。  同时,他还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域特征,加快推进供区优化整合工作,成功将南川供电公司和綦南供电公司共同供电的局面,改革为南川供电公司实现区域内独立供电,更好地为我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更好更充足的电力资源。

2024-04-01

骆小栎:孝老爱亲承载浓浓真情

    □ 记者 黎明  每天早上6点,骆小栎便赶紧起床,为卧病在床的婆婆妈、身有残疾的二伯哥梳洗;送孩子上学,打扫家里的卫生;到残疾人、困难群众家中服务……这就是大观镇金龙村村委会民政专干骆小栎的日常。  骆小栎的婆婆妈患有老年痴呆,且常年卧床,骆小栎每天会喂婆婆妈吃饭,帮她换衣、按摩、翻身,也正因她无微不至的照料,婆婆妈虽然长期卧病在床,却从没有生过褥疮。骆小栎的二伯哥韦会强年轻时就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后又遭遇车祸,导致二级肢体残疾,基本的起床站立都要有人帮忙才能完成。  提及弟媳对自己的好,韦会强眼里泛起泪花:“身体上的病痛还能承受,生活上的不便,让我痛不欲生。亲弟弟照顾我,是因为我们是兄弟,有血缘,但弟媳这么照顾我,太难得了!”  骆小栎的丈夫韦会彬是一名厨师,长期在外工作,因此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骆小栎的身上,既要照顾二伯哥和婆婆妈,还要辅导孩子学习,同时还要承担家里的农活,如此繁重的家务事,骆小栎却打理得井井有条。  “夫妻两人就是要懂得互相承担,何况我们家情况这么特殊。”骆小栎说,虽然生活辛苦了些,但有家人的陪伴,孩子的懂事,夫妻间的扶持,生活虽然辛苦但也有光。  父母的行为就是最好的教育。也因为骆小栎的言传身教和乐观心态,她的两个孩子也很优秀。骆小栎说,如今大儿子大学毕业已经参加了工作,正在上小学的女儿拿到了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六级考级证书,她很为儿女感到骄傲。  除了管好自己的小家,身为大观镇金龙村村委会民政专干的骆小栎还帮着管好金龙村这个“大家”。  村民罗大林患精神残疾,岳母又有侏儒症、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每周骆小栎都会组织志愿者为他们家打扫卫生,做一桌可口的饭菜。像罗大林这样的特殊家庭,骆小栎非常能体会其中的辛苦和不易,于是在残疾人居家服务中,她便经常组织志愿者走进残疾人家中送温暖,依托市里“残疾人之家”帮助村里建起的“渝馨家园”,让罗大林这样的残疾人能享受到日间照料、社区康复、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等,持续得到社会的关爱。  两年前,骆小栎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这个身份让她的责任感更强了。骆小栎说,现在村里实行网格管理,她是第二网格的网格员,管理着200多人,邻里纠纷、困难求助、矛盾协调都要她去解决,于是“家里的事要搞好,服务好群众更要搞好”这句话便成为骆小栎常常挂在嘴边记在心里的话,而她在家孝老爱亲,在外把困难群众当成亲人的行为也彰显出她高尚的品德和浓浓真情。

2023-12-11

陈述芳:敬业奉献铸就医者不凡

    □ 记者 聂灵灵  12月5日,记者见到陈述芳时,她刚从鸣玉卫生院出来,提着一个大肩包,包里装着血压测量仪、血糖测量仪、健康监测表、体温计以及各种应急药、常见药。包里还有一个记录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文化社区1800多个村民今年每个季度每一次的血压数据、日常服药情况。  陈述芳,鸣玉镇文化社区的一名乡村医生,一个74岁的共产党员,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百姓的健康与平安,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曾许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前不久,陈述芳在日常走访中发现村民韦中孝的血压出现异常,为了确定韦中孝是否患上高血压,陈述芳连着几日都上门为韦中孝测量血压。这样的事情,在陈述芳的生活中并不少见。  有一次,陈述芳因身体不适,躺在床上起不来。儿子得知后立马从南川城区往鸣玉赶,但等他到家时,家里却不见人影,四处寻找才得知,陈述芳接到村民电话上门看病去了。  为了监督村里留守老人按时按量吃药,她可以每天走1小时山路只为确认他们能正确服药;为了村民随时能找到她,她的电话24小时开机,就连夜里的每一次急诊也不落下;为了准时准点记录好村民的健康监测数据,她随身提着大肩包,只为在田坎、在村道、在集镇,在任何一个能碰到村民的地方,帮他们及时开展检查做好记录。在文化社区,通往每家每户的路上都有陈述芳的足迹,她把每家每户每个人的健康情况都掌握在手中。  是什么支撑她坚守岗位?她坚定地告诉记者:“是责任!”59年前,14岁的陈述芳当起卫生员,为村里的小朋友发放糖丸、宣传卫生知识,16岁时当上“赤脚医生”,再后来成长为一名乡村医生。她说,这是她一生的责任,就应该在其位尽其责。  要坚守好这份工作,并不容易。乡村医生工作责任大又忙碌,但收入却并不高,两儿一女的家庭开销不小,丈夫杨伦华多次劝她放弃,好好在家带孩子种庄稼,她却“一意孤行”坚守岗位,可家里的人等着吃喝,粮食少了却不行,陈述芳就自己想了应对之策。  七月天,别人家都是趁着凉爽时段忙完农活,日上三竿就回家休息,她却恰恰相反,邻居回家时总能碰到她头顶草帽、肩扛锄头、背着背篼下地干活的身影,为了不耽误看病坐诊时间,她总是在天气最热或者最冷,别人都不愿出门的时间段去帮家里做农活。  陈述芳的坚守,也换来群众对她的信任。  几个月前,村民韦中秀的脸上扎进一根木刺,儿女带着她去医院治疗,但韦中秀就吵闹着要回家找陈述芳。“我相信她,没有她解决不了的问题。”回家后,陈述芳也不负韦中秀信任,帮助她取出木刺,每天定时为她换药,不到半个月韦中秀红肿的脸恢复如常,还未留下任何疤痕。村里人总说,有陈述芳在别怕。  在卫生室的柜子里装着陈述芳的各项荣誉“南川区人大代表”“优秀党员”,说起这些荣誉,她却笑着挥了挥手:“这都不算什么,大家健康才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荣誉。”关于未来,陈述芳说:“只要能走,就还要继续干下去。”

2023-12-11

诚信立业成就一片天地——记第二季度“南川好人”卢朝建

    □ 记者 聂灵灵卢朝健在精心烹饪食品。  初识卢朝建,听说他诚实守信13年,店里店外都是“活招牌”;见到卢朝建,他正在泥鳅基地挑选泥鳅并运送至饭店,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卢朝建说:“做人不忘根,作为土生土长的南川人,就该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年轻时,经过在外多年的打拼,卢朝建慢慢闯出了一片天地。2010年,他怀揣着返乡创业和改变农村产业落后面貌的想法,毅然决然地放弃中心城区生活,回到农村投身乡村振兴。  他用一年时间进行了市场调查和技术学习,最后承包了木凉镇200多亩土地用于泥鳅特种水产养殖,并坚持传统喂养。  泥鳅是肿瘤放化疗病人需要的食疗食材,所以卢朝建在泥鳅养殖初期有大部分的订单来自医院,他也在每次前往医院送货时接触了不少肿瘤病人,看到病人受到病痛折磨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当他得知,这些病人需要的泥鳅以生态喂养为优,如果食用了饲料泥鳅,可能会加重病情时,他在泥鳅喂养上就更加坚定了不掺杂一颗饲料,不用一滴杀虫消毒药的决心。  这样的坚持不容易,不仅周期长、产量低,而且因前期技术不成熟导致亏损了50多万元,有商家抛来橄榄枝,劝他饲料喂养,能让泥鳅肥大,而且喂养周期短,产量高。妻子也劝他说饲料养殖能弥补亏空,但卢朝建依旧不忘初心,坚持稻田饲养。  他起早贪黑地找原因,找问题,钻技术,尝试用农家肥替代药品化肥,最终探索出用培育田里生长的天然饵料替代人工饲料的方法,实现稻谷与泥鳅共生,慢慢地稻田泥鳅的优势彰显出来了。通过不懈努力,他获得了4项养殖稻田泥鳅实用新型专利,他养的稻田泥鳅经专业机构检测30多个指标均合格。他的客户都说:“卢朝建的泥鳅,放心吃。”  随着稻鳅养殖业快速发展和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卢朝建打造了从养殖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泥鳅山庄农家乐、稻田泥鳅王(大观原点店)应运而生,经过10多年的用心、诚心、细心经营,卢朝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诚信、健康、安全、担当。  为了给顾客营造良好的用餐体验,他坚持鲜菜加工,坚持原材料自给自足,杜绝冻货,杜绝三无产品,在购买食材、准备辅料、打扫店铺卫生等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  在他的带领下,大观田园新城一带形成了稻田泥鳅养殖基地,他还免费为150余家农户发放泥鳅苗450万尾,带领大家一起养殖稻田泥鳅,并无偿将稻田泥鳅养殖技术和经验教授给父老乡亲,帮助大家拓展产业之路,目前已实现户均产出120斤,年增收2400元。  中心城区的王先生是稻田泥鳅的忠实爱好者,每年都会来卢朝建店内用餐十多次,问起王先生特意开车到大观用餐的原因,他说:“在卢朝建店里用餐,从源头到餐桌都放心。在点餐上,他总引导我们适量点菜,从不铺张浪费;在菜品上,泥鳅、蔬菜都是自家的或者收购农户的,他是真正的良心商家!”  一直以来,卢朝建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行得到了村民、企业、顾客的赞扬。面对别人的夸奖,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说:“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我能做到的,就是先让自己诚信起来,当得到大家信任的时候,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就一片天地。”

2023-11-30

2022年南川区“最美家庭”刘奇贤家庭:用爱诠释幸福模样

       刘奇贤家庭合影。受访者供图  ■ 记者 盛余多  刘奇贤是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的民警,妻子张新焉经营着一家私房蛋糕店,两人十几年前来到南川落户,一起打拼,共同奋斗,用心用爱经营起了一个幸福温馨的四口之家。平凡的家庭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们用自我的真诚、善良换来了家庭的幸福、美满,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获得了2022年南川区“最美家庭”的荣誉称号。  从青梅竹马到相濡以沫  刘奇贤和张新焉是同事朋友眼中令人羡慕的一对夫妻,他们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最后走入了执子之手的婚姻殿堂。  1986年,在四川达州的一个小村庄里,刘奇贤和妻子先后出生。同一个村子、同样大的孩子,让两家人慢慢地越走越近,两个孩子也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成长。后来,张新焉跟着做生意的父母去了新疆,两个孩子被迫分开,但他们并没有忘记彼此,而是一直保持着联系,互相鼓励,互相加油,各自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大四,刘奇贤向张新焉表白,两人顺理成章地确立了恋爱关系,却也面临着毕业以后何去何从的问题。“我从小就想当一名军人或者警察,所以报考了南川区公安局。为了在一起,她放弃了高薪职位,跟着我到南川一起重新打拼。”刘奇贤说。  结婚以后,张新焉更是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她本来是一名专业的室内设计师,但是为了迁就刘奇贤的工作和照顾即将出生的孩子,她放弃了自己喜欢的职业,成为了一名全职妈妈,把家庭照顾得井井有条,让刘奇贤没有后顾之忧,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妻子的付出与努力,刘奇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报在行动中。工作之余,他谢绝多余的社交活动,下班后立马回家陪伴妻子,一起烧菜做饭,一起照看孩子。张新焉喜欢烘焙,刘奇贤就鼓励她开了一家蛋糕店。  就这样,夫妻二人相濡以沫、风雨同舟走过了十多年时光,用两人的共同努力换来了家庭的幸福与美满。  三辈人的共同奔赴  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刘奇贤的家庭中得到了深刻诠释。  刘奇贤和张新焉都是外地人,但是遥远的距离并不能阻碍两人对家中长辈的关怀与尽孝,他们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和远在四川和新疆的父母保持沟通联络,时不时给父母寄去各种生活物品,不定期去探望双方的父母。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中长辈身体不复从前。2014年,刘奇贤的母亲因病住院,但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刘奇贤不能陪侍在身边。于是,张新焉带着刚满周岁的孩子回到四川达州,承担起陪伴照顾老人的责任。  “都说婆婆和儿媳妇是冤家,但是我这个儿媳妇比亲生女儿还亲。”刘奇贤母亲说,生病的前几个月里,她连床都下不了,全靠张新焉无微不至的照顾,才好得这么快。后来,张新焉又多次往返南川和四川达州照顾婆婆,直到她完全康复。  感情的付出是双方面的事情,这样才能够收获幸福。当夫妻俩的二女儿出生后,婆婆立马带着退休的老伴从四川达州赶到南川,帮助小两口照顾孩子,让他们能够专心打拼事业。一家三辈人都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双向奔赴,共同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美满小家庭。  言传身教树立良好榜样  老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对待亲情的态度上,父母怎么做,孩子往往会在成长环境中耳濡目染,最终变成父母曾经的缩影。  所以,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刘奇贤夫妻始终坚持“有德才有福,有爱才有家”的家训,在言传身教中处处做好表率,帮助孩子正确树立起了人生观和价值观。  看到父母在生活中相亲相爱,各自包容对方、尊重对方,刘奇贤的大女儿刘怡岑懂得了体谅父母、帮助父母,在七岁的时候就学会了简单的家常菜,常常在父母繁忙的时候为他们准备好早餐:看到妈妈多次往返四川达州照顾奶奶,刘怡岑学会了孝顺,时不时就会为父母洗脚、按摩;看到爸爸经常帮助他人,刘怡岑又学会了助人为乐,经常把攒下来的零花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  小女儿出生后,温馨的三口之家变成了四口之家,刘怡岑也从小公主变成了大姐姐。没有失去父母独宠的失落和沮丧,刘怡岑反而照着父母的样子,学会了给妹妹换尿不湿、兑奶粉,用极短时间就进入了姐姐的角色。“我是家里的一分子,也要帮爸爸妈妈分担家务。”  家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和谐、友爱、互助的家庭,往往会影响和带动更多家庭,当所有的家庭都变好了,社会也会充满无限的爱和温暖。刘奇贤一家人用自己的经历和表现,生动诠释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为文明南川的创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23-03-21

我区青年余秋朋获2022年“重庆好人”特别奖

2023-01-31

他们用光和热照亮他人

   ■ 记者 刘晓娟  9月7日,第七批重庆市岗位学雷锋标兵、2015感动南川人物、区教委关工委副主任冯钧谦,第九届红樱桃“冬日针爱”志愿行动最美编织志愿者周锡容做客区融媒体中心《对话·南川榜样》直播访谈节目,传递他们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正能量。  冯钧谦 以赤诚之心教书育人  今年82岁的冯钧谦在教育岗位上已经有63年。63年里冯钧谦尽己所能,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  在做乡村教师时,冯钧谦带着山里孩子,走往通向梦想的路。在涪陵的龙圹山区角邦寨,他将学校从最初的1个老师、3个学生发展到了6个老师、6个班、300多人,甚至办起了初中班,这个初中班,后来成了山里娃改变命运的“钥匙”,通过当地招干考试,跳出了“农”门。  调回南川后,他担任初三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全班56名学生在他的努力下,从原本成绩不好,纪律涣散,到最后有42人达到预选线,其中被师范正式录取的就有28人,其余人都考上了高中。  2000年,做了40多年老师的冯钧谦退休了。退休后时间多了、节奏慢了,但他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几个月后,区教委关工委找到他,希望他投身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冯钧谦欣然答应。  教学生活再次启程,不同的是,他的上课对象不仅是学生、老师,还有家长。此后20年,冯钧谦走遍了区里所有学校,通过宣讲的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为青年教师提升教学基本功提供指导和帮助。  从事关工工作以来,冯钧谦撰写了师德师风建设、传承红色基因、家庭教育、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等宣讲内容数十篇。对于高度近视的冯钧谦来说,撰写宣讲材料十分不易,每篇内容都需要大量资料积累,高度近视的不便用电脑,他就用“土办法”一点一滴去积累,每次在书籍或报刊上看到有用的资料,他都会从中摘录,看电视时,也会在身边放一个记录本随时记录。像这样的记录本,已经被他密密麻麻写满了二十多本。  冯钧谦说,当了40年的教师,他感受最深的是教师是做人的工作,人情味最浓。当个好老师并不难,要记住教师的责任,要爱学生,当学生真诚的好朋友,彼此平等,敢说真话;善于沟通交流,真诚相待;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位置上,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你面前敢说真话。他说,只要力所能及,他必将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青少年做实实在在的事。  周锡容 愿做照亮他人的微光  2004年,周锡容退休后便成为了东城街道灌坝社区的一名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18年,疫情防控、创文创卫、交通劝导、扶贫助残、关爱留守儿童……几乎每一个志愿活动她都参与。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毅然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当中,积极活跃在社区的各个防控点上,开展排查、防疫知识宣传、劝导;2018年冬天,区妇联到社区组织志愿编织活动,周锡容加入了队伍,并主动承担起组织工作,号召社区志愿者一起参与;她还是一名交通志愿者,以前东街还没有拆迁时,解放路一带,经常能看见她忙碌在道路上拥堵的车辆之间,引导行人过马路。之后,她更是自学交通规则,只要在路上看到有交通拥堵,便会主动上前做“交通指挥员”。  周锡容不仅自己做志愿服务,她还带动身边的人加入。以前一起退休的工人,她带动她们一起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队。一次,周锡容在逛超市时,碰到一个年纪相仿的女士,闲聊中周锡容得知,这位女士平日里空余时间较多,周锡容便问她愿不愿意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还加上了联系方式,表示有志愿服务就叫她。后来这位还成为了社区的“好邻居”志愿服务队的一名骨干志愿者。  在十多年志愿服务工作中,周锡容持续不断地发挥自己的余热,做好示范带头作用,始终为社区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生活中哪家有困难和需求,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热衷于公益事业,全年志愿服务时长1000多小时,先后被评为“全国消防志愿者”“重庆市最美交通文明志愿者”提名奖、第九届红樱桃“冬日针爱”志愿行动最美编织志愿者等。  周锡容说,学习雷锋精神是她一生的追求,只要身体允许,她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2022-09-09

对话·南川榜样(第3期)

2022-09-08

“看中国·重庆行” | 影片展映《只此一生不够》

  《只此一生不够》 《One Life Is Not Enough》       √abdulsalam 也门 关键词坚持  一句话非常佩服刘正宇老先生对金佛山的守护,希望自己也能在喜欢的领域一直坚持下去。 √管韵 西南大学 关键词挑战不可能 一句话70多岁的老人,仍每天坚持爬山做调研。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挑战不可能的精神,希望大家也可以通过影片感受到这种精神,挑战人生中的不可能。 本片取材并聚焦于从父辈开始就扎根南川金佛山脚下的科研人刘正宇老先生的故事。老先生深入大山进行野外科学研究已经有50余年,期间遇无数次意外,食草充饥、野兽蛇虫、悬崖绝壁都是常态,更是多次徘徊于生死边缘。影片从外方导演的视角,希望寄画面惊呼出这无言的勇气与付出,同时思考人类共通的一种精神与本性。已经延迟五次退休的刘老先生仍然感叹于时间的无情。这份默默无闻的坚持与热爱已经超越时间的维度。  “我还想再活五百年”听起来像是一个不可能的愿望刘老师仍然感叹一生不足以回馈他的家乡他将自己归还于山间找寻他的生命意义与价值这份坚持爱和责任早已超越了时间的维度

2022-09-02

夏恩代:“90后”小伙勇闯火海救人

   一年来,在福建省福鼎市桐城街道,玉塘村委会综合治理管理员夏恩代见义勇为火海救人的事迹广为流传,乡亲们为这位“90后”平民救火英雄点赞,称其为勇救乡邻的最美逆行者。  经过康复训练,夏恩代被滚烫热油严重烫伤的双腿、面部、手臂等部位日渐康复,他业已回归工作岗位服务乡亲。回顾火海救人事件,他直言:“如果有下次,我还会义无反顾冲上去。”夏恩代在工作。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  为救邻居,油锅倾覆火焰瞬间将他淹没  “当时我刚跑完步回家不久,正在厨房和儿子吃晚饭,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探出头一看,就看见隔壁家厨房的抽油烟机孔正在往外喷火,隔壁刘女士在大喊救命!”夏恩代对发生在2021年正月初十晚上7点多的那场火灾记忆犹新。  见此情景,他想都没想,一下就冲了出去,跑上位于邻居家二楼的厨房。此时厨房顶部浓烟滚滚,让人窒息,他立马蹲下身子,一步步往前挪,这时才看到了六神无主大声哭喊的刘女士,还有一位正往着火的油锅里泼水的邻居。对于这一错误的灭火操作,他赶忙制止,并让大家都退出了厨房。  “高压锅正在往上喷火,非常凶险,感觉随时就要爆炸。我评估了一下,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先把油锅的火灭掉,它是最大的火源。”夏恩代让女主人找来一床棉被,因为时间紧迫,他只能将轻微打湿的棉被捂在油锅上,以阻止火势蔓延。  油锅的火暂时被扑灭了,但抽油烟机和天花板的火越来越大,火焰炙烤着夏恩代的头皮和脸颊,再加上呛入的浓烟,他本能地后退了一步。这时厚重的棉被突然从他的手下掉落,拉翻了油锅,滚烫的热油瞬时倾覆在他的两条大腿上。  油锅倾倒后随即发生了爆燃,火光直接笼罩了夏恩代全身。“我整个被火焰淹没了,眼前全是火光,让人晕眩,万幸只是1到2秒的时间,随后火就熄灭了。”这时他发现身上穿的那条尼龙运动裤已经直接融化。  顾不上身体的疼痛,夏恩代赶忙查看火势,看到大火已基本被控制,他便从厨房来到楼下,嘱咐其他人不要进入厨房。看到消防员已赶到并快速灭火后,他赶忙跑到家中用凉水冲洗伤口,热心的邻居帮忙叫了救护车,把他送到了医院。  “如果有下次,我还会义无反顾冲上去”  夏恩代在医院接受了双大腿坏死组织切痂植皮手术。住院两个月后,他的腿部出现了萎缩,特别是小腿,当时只剩下皮包骨。出院后他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一个多月后,基本能正常行走了。  “治疗的过程比较痛苦,做完切痂植皮手术后的几次换药,疼得我眼泪都出来了。我平时喜欢跑步锻炼,躺平两个月对我的心态也是很大的考验,看着伤口迟迟不能痊愈,心情很是焦躁。”他坦言。  刘女士虽然没有受伤,但被吓得不轻。据其丈夫夏先生介绍,事情发生后,妻子很是后怕,茶饭不思,也睡不好。虽然夏恩代严重烫伤,但他的父母却一直安慰他们说没事,还时常来看望她。“我们是多年的邻居,他人很好,我们就像兄弟一样。”  “家人都非常支持我的见义勇为行为,儿子6周岁了,他说爸爸是他的英雄。”夏恩代说,这次事件让更多人认识了他,他在村委会工作,村民更愿意和他沟通了,大家就跟一家人一样。在日常工作中,同事们也给了他多一分的关爱。夏恩代在跑步。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  现在,经过康复锻炼,夏恩代基本上可以正常跑步了。但因为腿部疤痕面积大,即使夏天,他跑步时也穿着长裤。由于右腿膝盖在植皮范围内,他的膝盖活动受限,也不能完全弯曲和深蹲了。  在夏恩代家中,悬挂着很多马拉松奖牌。对于此次重伤可能影响到运动生涯,夏恩代从未后悔,“如果下次再碰上这种事,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去。”(特邀报道:邱晓琴 光明网)2021年12月夏恩代入选“中国好人榜”

2022-09-02

“守松人”胡晓春:像守护亲人一样守护迎客松

    “老爷子,总书记给咱们回信了,您高兴吗?我真是太激动了!”8月13日下午,胡晓春站在迎客松前,在心里默默跟“他”说起了“悄悄话”,脸上浮现出开心又憨厚的笑容。当记者问起原因,胡晓春才吐露了心声。  作为第19任“守松人”,胡晓春早已把迎客松当成尊敬的长辈,人前人后都称之为“老爷子”。  “对我来说,迎客松不单单是一棵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总书记嘱托我要守护千年迎客松,我一定不负使命,全力以赴让迎客松延年益寿,广迎四海宾朋。”胡晓春说。  一个人守护一棵松,一守守了12年。  胡晓春有天生的“迎客松情结”。他出生在黄山脚下的谭家桥镇,2006年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应聘到黄山风景区成为一名防火队员。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迎客松,是2008年的那场大雪。从那时起,我的命运和迎客松紧紧地拴在一起。”胡晓春回忆说。2008年1月28日晚上,胡晓春和近百名应急小分队队员打着手电筒,扛着八九米长、重约百斤的毛竹,蹚着没膝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顺着模糊的石阶,往海拔1670多米的玉屏楼攀爬。  与时间赛跑、与风雪抗争,历经4天艰辛,他们完成了对所有古树名木的支撑保护。暴雪如期而至,看着迎客松安然无恙地挺立在青狮石旁,在冰雪中张开苍劲臂膀迎接四方游客,胡晓春心头涌上无限的喜悦和激动。  2010年7月,胡晓春光荣地成为了迎客松第19任“守松人”,开始了一个人一棵树的相伴相知生活。在迎客松旁边的“守松人”工作室,一张简易床、一副桌椅、一台监控电脑和一些监测工具,是他在山上的全部家当。  当班每天雷打不动地2小时一次巡检,主动向老同事学习,向技术专家请教,在实践中积累知识……胡晓春很快掌握了迎客松守护、保护基本工作要领。  他写了60多本迎客松日记。这些日记记录着迎客松开花时间、新梢头萌发时间、更换松针时间及恶劣天气的应急应对保护方案等情况。“每次撰写这些日记,就像我与迎客松的一次交谈,这就是一棵树与一个人的谈话。”胡晓春笑着说。  一年365天,胡晓春有超过300天住在山上,朝夕与迎客松为伴,不曾有丝毫懈怠。  没有开过一次家长会,没有陪孩子过一个儿童节,没有好好陪伴父母……每当想家、想亲人的时候,胡晓春都会站在迎客松下,仰望着满天繁星,向迎客松倾诉自己的思念。  “守护迎客松是我的幸运和幸福,因为这是我迄今为止最值得骄傲的身份——守松人。”胡晓春说。  守住一棵树,守住一颗心。胡晓春守住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恒心,也守住了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的决心。2019年,胡晓春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11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去年,他当选“中国好人”。

2022-09-02

李培生:22年“飞檐走壁”清洁环境

   一根钓鱼竿、一顶安全帽、一捆登山绳、一身黄马甲……身为一名放绳工,这就是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工作的所有家伙什。  看似简单轻便,却藏着日复一日的训练成果。胆识、技术、体能,缺一不可。  放绳工是景区环卫的一个特殊工种。需要在悬崖峭壁上去拣拾游客扔下的垃圾、随风落向山谷的塑料袋……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项既辛苦又危险的工作,不仅需要体力,还要胆大心细。在悬崖上拾捡完垃圾后,李培生一身轻松。侯晏 摄  今年,是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工作的第25个年头。从最初的检票工作,到后来的保洁环卫,2000年,李培生转岗到了放绳队伍,成为景区里的一名放绳工。  “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放绳既陌生又恐惧,悬崖垂直落差大的有十几层楼高,头一次下去身体直打哆嗦。”回忆第一次“飞檐走壁”,李培生至今难忘当年的“望而生畏”。  但李培生天生有股不服输的毅力。从第一次当“蜘蛛人”开始,他就暗下决心:“要么不做,要做就努力做到最好”。  在经过专业训练和实地操作之后,如今的李培生对这份工作已是驾轻就熟,凭借一根绳索,在悬崖峭壁上行走自如、如履平地。李培生在天都峰放绳索。关碧瑶 摄  绳索的一头以“8字扣”系在崖壁边的护环上,另外一头则系在腰间,打好结、扣上保险,然后李培生便手拉绳索,顺着崖壁向下滑去……  这一套流程对于李培生来说,再熟悉不过。到了旅游旺季,他每天要放绳七八次,上下一趟在一个小时左右,这对体力和耐力都有着极大的考验。  “很多事情都要亲自尝试,只有试过了才知道行不行。”这是李培生最朴实的想法,而努力上进的他,也会在闲暇时不断学习摸索,掌握放绳的技巧。  为什么会从事这么久的环卫工作?在悬崖上捡垃圾有害怕过么?是否想过申请调换一个岗位?……类似的问题,李培生曾被无数次问起过,但不论是20年前,还是今天,他的答案都是一致的,“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勇往直前。”  翻越、攀爬,再翻越、再攀爬……20多年来,李培生累计放绳高度达1800公里,相当于登上了200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李培生在悬崖上捡拾垃圾。余建辉 摄  在黄山风景区,像李培生这样的放绳工,共有18名,他们肩挎绳索,穿行在陡峭悬崖间,只为换来黄山景区的洁净如洗。在他们看来,维护好景区的绿水青山是最大的心愿,也是坚守的初衷。  这些年,李培生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也让他荣誉无数:2012年当选“中国好人”;2013年被授予“黄山市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2017年荣获“十大最美环保人提名奖”,同年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并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  荣誉面前,李培生总是保持着低调。他说,自己还要在放绳工这个岗位上继续干下去,用实际行动呼吁更多游客能自觉爱护景区的一草一木,让文明旅游成为旅游新风尚。(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皖高峰工作室)

2022-09-02

对话·南川榜样(第1期)

2022-08-26

传递榜样力量,做新时代好少年

 南川区新时代好少年 张雅楠    张雅楠,男,9岁,九鼎山小学四年五班学生兼中队长。他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积极向上。他小小年纪,却以良好的思想品质,优异的学习成绩,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成为同学们的好榜样。  一、勤奋学习、开阔视野  在学习上,他刻苦努力,一丝不苟,爱钻研,能够虚心请教。从入学到现在他作业工整、能及时完成,成绩优异,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他喜欢阅读,一有空就读书,一有书就爱不释手,饭后睡前总是手不释卷。从童话故事到历史读本,从自然科学到天文知识,他都读的津津有味。广泛的阅读开阔了他的眼界,同时也提高了他的写作水平。2022年6月参加的重庆市青少年科普小作家,获得二等奖。  二、兴趣广泛,全面发展  除了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外,他在体育、艺术等方面也取得很好的成绩。喜欢运动,是我们班篮球队的一员。对语言的发展除了天资聪慧,还特别刻苦,非常喜欢朗读,为后来参加各级比赛打好了基础。在2021年11月,参加南川区“中华魂”青少年读书活动获得南川区演讲比赛一等奖,并代表南川参加重庆市级比赛。2022年3月参加南川区首届“少年向上.我和我的家乡”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朗诵比赛获得南川区第二教管中心一等奖。其中书法比赛获三等奖。2022年6月参加南川区首届“中华经典诵写讲”比赛,诵读类获区级贰等奖。2022年6月在“喜迎二十大 迈向新征程”南川区第二届“书香南川 . 金佛山阅读之星”少儿诵读比赛中获得优秀奖。  三好学生的标准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一直以来这都是他努力的方向和目标。2021年5月被南川区第二教管中心评为“优秀少先队员”,2022年6月被南川区评为“新时代好少年”,2022年6月荣获南川区第二教管中心“红领巾奖章”二星章。小学的三年里,他一步步地朝自己的目标在前进、在努力,全面认识自己、提高自己,不断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在人生旅途中陶冶情操,在社会实践中磨练意志!

2022-06-22

冯秋容获评“重庆好人”

 冯秋容在管理大棚。      南川网讯(记者 聂灵灵)1月26日,记者从区文明办获悉,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发布的2022年1~2月“重庆好人”名单中,我区大有镇水源村村民冯秋容当选2022年自强不息重庆好人。  冯秋容生于农村,年少时家里生活拮据。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南下广东务工。不甘只是做苦力的他因为踏实肯干最终进入到广东汕尾市果树研究所当工人,学习到了先进种植技术。2014年,冯秋容怀着对果树蔬菜种植的热爱,回到家乡大有镇水源村发展蔬菜产业。创业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他曾屡次遭遇挫折,但他却从不妥协,坚持创业梦想,克服困难打好种植蔬菜的“翻身仗”。2017年,他的创业之路迎来转机,蔬菜品质和产量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平均亩产高达1.5万斤,年利润70万元左右。  冯秋容在蔬菜产业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心里秉承着“一个人富不算富,只有大家富才算富”的思想,不仅自己推动发展绿色大棚蔬菜产业化、规模化,还无偿把种植技术传授给蔬菜种植户,热情帮助周边村民种植蔬菜。目前,他的蔬菜基地累计吸纳25名村民务工,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现代农业技术骨干和农村致富领头人。

2022-01-27

7~8月“重庆好人”名单发布我区娄必琳上榜

     南川网讯(记者 罗苑瑜)日前,重庆市文明办发布了2021年7~8月“重庆好人”名单,我区居民娄必琳上榜。   娄必琳是东城街道长亭社区居民。1987年10月丈夫去世,留下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其中二儿子张勇重度脑瘫,丧失语言和行动能力,吃饭、外出、上厕所都得靠娄必琳。多年来,娄必琳靠在亲戚朋友处租借的一些地种菜为生,独自一人支撑起残缺的家庭。作为母亲,她44年如一日对脑瘫儿子张勇不离不弃,陪伴他渐渐成长。张勇在母亲的帮助下,通过一本词典学习识字,之后渐渐爱上阅读和写作。现在,张勇时常靠写作赚取稿费补贴家用,娄必琳照顾患病儿子的故事感动了很多身边人,成为远近闻名的“孝老爱亲”榜样。

2021-08-05

凡人微光︱表彰!向见义勇为的他致敬!

2024-09-12

来自重庆的他们 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执手育人 守护着彼此 也守护着格桑花开

2024-09-12

22年捐资180余万元助学纾困

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因贫辍学外出打工的南川小伙下定决心:有能力了,我也要帮助别人——22年捐资180余万元助学纾困  赵晓波(左一)到郑艺家家访,鼓励她好好学习。(受访者供图)  □ 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陈维灯  9月初,南川区政协委员、上海琥森五金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晓波抽空去了趟贵州道真县。  赵晓波此行目的,是去看望此前自己从未见过的周女士一家人。  自2021年7月开始,赵晓波已连续3年资助单亲妈妈周女士,除提供日常所需的米和油,还资助其上大学的大儿子每个月1000元的生活费。这一次,赵晓波不仅带去了米和油,还留下了2000元的生活费。  其实,不仅是周女士,赵晓波每个月都要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一笔钱无偿资助许多陌生人。  素昧平生,赵晓波为何如此慷慨解囊?  等自己有能力了一定要帮助别人  赵晓波1974年出生于南川区德隆镇马鞍村,因家里贫穷,18岁时无奈辍学外出打工,没有学历、没有技术的他跟着老乡去辽宁挖煤。“没有想到的是,挖煤是如此的艰辛与危险。”赵晓波说。  矿洞低矮狭小、潮湿阴暗,人只能侧卧在地上一边摸索一边挖煤,“挖了煤,再拖着160多斤的煤袋,手脚并用从洞里匍匐爬出去。”赵晓波说,膝盖和手掌时常在爬行过程中被划破,鲜血淋漓。  有一次,他戴着藤条编织的安全帽挖煤时,头顶一块石头突然坍塌,“石头直接砸在我脑袋上,我眼前一黑昏死过去。”幸运的是,身后的工友第一时间拖出了昏迷的赵晓波。赵晓波的额头被砸出了一道近8厘米长、深可见骨的伤口,血流满面。  挖煤固然艰辛,赵晓波也深深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房东姓沈,是个胖胖的东北女人,心肠好。”每次包饺子,房东都会给赵晓波留一份;没钱交房租,拖两三个月,房东也不会催,“想吃肉的时候就找房东赊账买肉,欠了300多块钱,她也不气恼。”  赵晓波有一次去菜园坝坐火车,穿的胶鞋破了洞,一个好心人就送了他一双新皮鞋。这双皮鞋,赵晓波穿了4年多。  “周围好多人都对我很好,帮助我、照顾我。”赵晓波暗下决心:等自己有能力了,也一定要帮助别人。特别是7年的挖煤经历,让赵晓波深刻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因此格外关注因贫困失学的学生。  22年累计资助60余名学生  2000年左右,赵晓波辗转到上海打工,在两年时间里攒下了5000元钱,“我存了定期,准备有时间回家看看。”  2002年8月,赵晓波偶然得知家住涪陵的贫困生王霞考上湘潭大学却交不起学费。  虽然有些不舍和犹豫,赵晓波还是取出5000元的定期存款,为王霞转去了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钱,并在此后陆续资助王霞3万余元学费和生活费。  2003年9月,赵晓波又从王霞口中得知:湖北十堰学生刘开君同样考上湘潭大学,却因交不起学费面临辍学。“我想着帮一个是帮,帮两个也是帮,就开始资助刘开君,一直到他研究生毕业。”  当时,赵晓波每个月工资只有2000元,但每个月资助学生的支出就超过1000元。  在此后的8年时间里,为了省钱,赵晓波都不曾回家。其间,赵晓波的母亲得了乙肝,急需治疗费用。  为了凑钱给母亲治病又不耽误资助学生,赵晓波从上海城区每月租金400元的出租房搬到了每月租金只需要80元的上海郊区,一家三口挤在一个面积仅有13平方米的小房间里,“白天正常上班,下了班就去找零工,多挣点钱。”  几年后,刘开君在十堰老家举行婚礼时,特意邀请赵晓波前去参加。原本,赵晓波只想坐在不起眼的位置为其送上祝福,不承想却被刘开君作为最重要的长辈向岳父母及亲朋好友一一介绍个遍。  “帮助别人,我不求什么回报,只要他们行得正、过得好就好。”在22年时间里,赵晓波陆续资助了60余名学生。  迄今已累计捐资180余万元  如今,事业有所成就的赵晓波,把更多的心力倾注到了公益事业中,迄今已累计捐资180余万元。  趁着休假或出差,他亲赴10多个家庭探访受助者,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给予最需要的援助;他还曾携手上海12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立“上海最爱儿童公益发展中心”,到西藏、贵州、青海、山东等多地贫困山区学校助学。  赵晓波随身的手提包里,随时备有现金,“就是想着遇到人和事,能及时提供帮助。”  河南一名14岁的孩子需要进行脑瘤手术,他捐助5000元;四川乐山蒋盈君胶质瘤手术,他先后两次共捐助20000元……  2018年春节,赵晓波得知初中班主任朱老师正在资助贫困大学生郑艺。  了解到郑艺家里的实际情况后,赵晓波从朱老师手中接过了资助郑艺的担子,每月资助其1200元生活费直到大学毕业。  如今,郑艺已组建了家庭并将迎来小宝宝的诞生。“我永远铭记朱老师和晓波哥的爱心,他们改变了我和全家的命运!我也会将这份爱心传递给更多人。”郑艺说。  2023年9月,赵晓波又开始资助父亲入狱、母亲改嫁、与70多岁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大学新生朱冰冰。  不仅仅是帮助困难学生,马鞍村一条机耕道损坏,村民上山耕种不便,赵晓波花费近4万元将路拓宽硬化;村里原有的蓄水池简陋漏水,他花费两万多元新修了两个蓄水池;村里没有公共厕所,村民如厕不便,他用5万多元新建了一个公共厕所;他向100多名留守儿童捐赠校服、补贴学校食堂生活费;他还坚持11年在春节期间慰问300多户乡亲……  (原载《重庆日报》9月9日15版)

2024-09-12

他们的无偿献血二十年

2024-06-14

图片新闻

    5月1日,金佛山药池坝,杜鹃王子满树繁花迎客,个别游客站到观赏椅子上拍照打卡,既不安全,又不文明。本报通讯员 摄

2024-05-07

图片新闻

  近日,在金佛大道,一市民横穿马路,翻越护栏。  本报通讯员 摄

2024-04-16

图片新闻

   在氮肥厂片区滨江休闲景观工程施工地,市民将印有“施工围挡 严禁攀爬”的铁皮扒开后,随意进出。融媒体中心记者 摄

2024-04-07

图片新闻

  近日,南商广场的盲道被随意停放的三轮车占用,影响群众出行安全。本报记者 摄

2024-04-01

图片新闻

    近日,市民在区体育场外的梅花树上摘花。本报通讯员 摄

2024-03-05

图片新闻

  市民在金山大道遛狗不拴绳。  通讯员 摄

2023-12-25

图片新闻

   近日,金科良筑小区内,有居民遛狗不牵绳,任由狗四处撒欢打闹。  本报记者 摄

2023-12-07

图片新闻

   近日,凤江南路,市民将树枝当单杠,肆意甩动身体进行锻炼,因不堪称重,树枝被拽得颤颤巍巍。  本报通讯员 摄

2023-11-30

图片新闻

    11月20日,一名市民不拴狗绳在庙堡顶小区遛狗。  本报记者 摄

2023-11-23

图片新闻

    10月17日,市民在渝南大道不戴头盔骑车载人。 南川融媒记者 摄

2023-10-19

图片新闻

   9月29日,中秋国庆长假第一天,金佛山万步游道老梯子段,有登山爱好者随手丢弃的垃圾。  本报通讯员 摄

2023-10-12

图片新闻

     9月12日,一辆汽车停靠在斑马线上,堵死了人行通道,给来往行人造成不便。  本报通讯员 摄

2023-09-21

图片新闻

   入秋后,市民广场的银杏果逐渐成熟,不少市民通过摇树、攀爬、拿棍子敲打等“野蛮”方式采摘,不仅行为不文明,还会损伤树木。  本网通讯员 摄

2023-09-12

图片新闻

  骑车不戴头盔,影响安全不文明。本网记者 摄

2023-09-05

图片新闻

   8月31日,在南大街,市民未戴头盔骑行。 本网记者 摄

2023-09-04

图片新闻

    8月28日,在南大街,市民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本网记者 摄 

2023-08-31

图片新闻

   8月28日,在南大街,一位市民横穿马路,翻越护栏。

2023-08-29

图片新闻

       6月23日,在大有镇指拇山,游客游览过程中打着赤膊,形象颇为不雅。  本报通讯员 摄

2023-06-29

图片新闻

    6月6日,金安大厦围墙一侧,市民爬上栏杆采果子,既不文明也不安全。 南川网记者 摄

2023-06-15

这样玩耍不应该

     4月29日,金佛山景区药池坝景点,游客为抄近路,擅自翻越景观带。  本报通讯员 摄

2023-05-05

损坏健身器材要不得

       4月4日,游客在花山公园游玩时,将雕塑当作健身器械使用,不仅磨损雕像,也不文明。  本报记者 摄

2023-04-10

险 逆行

       3月22日,一辆电动车在南大桥逆行。本报记者 摄

2023-03-23

图片新闻

       春节假期,在南川东街,部分游客不听劝阻,爬上围墙,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本报记者 摄

2023-01-31

吸烟应该看场所

 近日,一游客在我区金佛山西坡游客中心吸烟,志愿者上前对其行为进行劝阻。本报记者

2023-01-05

乱扔烟头不应该

      东街青年文旅小镇,游客将烟头随意扔在地上。 本报记者

2023-01-05

车辆不应乱停放

       中秋假期,部分市民为图方便,将电动车驶入花山公园内随意停放。  本报记者 摄

2022-09-14

这样休闲不妥当

          近日,花山公园,市民将垃圾桶内箱抽出当坐垫,既不文明也不卫生。本报记者 摄

2022-06-20

这样的行为要不得

          6月4日,一名游客裸露腰腹在神龙峡景区的全域旅游全景图前查看南川旅游产品。本报通讯员

2022-06-08

不文明旅游行为曝光-随意破坏草坪

端午期间,在黎香湖,游客将共享电动车乱停,随意驶入草坪破坏草坪。

2022-06-08

规范停放车辆 让文明“入位”

        交巡警在大观集镇整治乱停乱放车辆。记者 聂灵灵 摄   南川网讯(记者 聂灵灵)5月18日,本报刊登了题为《车辆乱停放 居民盼整治》的新闻报道,反映市民田女士对大观镇上南街一带有车辆随意停放,给往来车辆、出行市民、沿街商铺等带来较大影响,希望相关部门能及时整治的诉求。面对居民困扰,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大观公巡大队副大队长张涛答复,将全面整治上南街乱停乱放现象。   5月18日,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大观公巡大队对大观集镇主次干道占用斑马线、消防通道、禁停路段乱停乱放的车辆采取“宣传+处罚”的方式开展集中整治,对违停车辆先致电车主通知移车,并按要求停放在规定停车区域,对在规定时间内未停放在指定区域的车辆,该大队将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相关处罚。   “我们将在沿街商户、居民集中点全面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同时加大乱停乱放处罚力度,提高居民规范停车、文明行车意识,浓厚有序停车氛围。”张涛说。

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