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聂灵灵
12月5日,记者见到陈述芳时,她刚从鸣玉卫生院出来,提着一个大肩包,包里装着血压测量仪、血糖测量仪、健康监测表、体温计以及各种应急药、常见药。包里还有一个记录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文化社区1800多个村民今年每个季度每一次的血压数据、日常服药情况。
陈述芳,鸣玉镇文化社区的一名乡村医生,一个74岁的共产党员,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百姓的健康与平安,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曾许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前不久,陈述芳在日常走访中发现村民韦中孝的血压出现异常,为了确定韦中孝是否患上高血压,陈述芳连着几日都上门为韦中孝测量血压。这样的事情,在陈述芳的生活中并不少见。
有一次,陈述芳因身体不适,躺在床上起不来。儿子得知后立马从南川城区往鸣玉赶,但等他到家时,家里却不见人影,四处寻找才得知,陈述芳接到村民电话上门看病去了。
为了监督村里留守老人按时按量吃药,她可以每天走1小时山路只为确认他们能正确服药;为了村民随时能找到她,她的电话24小时开机,就连夜里的每一次急诊也不落下;为了准时准点记录好村民的健康监测数据,她随身提着大肩包,只为在田坎、在村道、在集镇,在任何一个能碰到村民的地方,帮他们及时开展检查做好记录。在文化社区,通往每家每户的路上都有陈述芳的足迹,她把每家每户每个人的健康情况都掌握在手中。
是什么支撑她坚守岗位?她坚定地告诉记者:“是责任!”59年前,14岁的陈述芳当起卫生员,为村里的小朋友发放糖丸、宣传卫生知识,16岁时当上“赤脚医生”,再后来成长为一名乡村医生。她说,这是她一生的责任,就应该在其位尽其责。
要坚守好这份工作,并不容易。乡村医生工作责任大又忙碌,但收入却并不高,两儿一女的家庭开销不小,丈夫杨伦华多次劝她放弃,好好在家带孩子种庄稼,她却“一意孤行”坚守岗位,可家里的人等着吃喝,粮食少了却不行,陈述芳就自己想了应对之策。
七月天,别人家都是趁着凉爽时段忙完农活,日上三竿就回家休息,她却恰恰相反,邻居回家时总能碰到她头顶草帽、肩扛锄头、背着背篼下地干活的身影,为了不耽误看病坐诊时间,她总是在天气最热或者最冷,别人都不愿出门的时间段去帮家里做农活。
陈述芳的坚守,也换来群众对她的信任。
几个月前,村民韦中秀的脸上扎进一根木刺,儿女带着她去医院治疗,但韦中秀就吵闹着要回家找陈述芳。“我相信她,没有她解决不了的问题。”回家后,陈述芳也不负韦中秀信任,帮助她取出木刺,每天定时为她换药,不到半个月韦中秀红肿的脸恢复如常,还未留下任何疤痕。村里人总说,有陈述芳在别怕。
在卫生室的柜子里装着陈述芳的各项荣誉“南川区人大代表”“优秀党员”,说起这些荣誉,她却笑着挥了挥手:“这都不算什么,大家健康才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荣誉。”关于未来,陈述芳说:“只要能走,就还要继续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