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肩挑重担  平凡载亲情
发布时间:2024-05-21 11:33:45 来源:
新闻摘要:
(南川好人) 弱肩挑重担  平凡载亲情((99185)-20240521101026

“妈!来,把牛奶喝了。”

每天早上6点,骆小栎便赶紧起床,给全家人做早饭。

——给卧病在床的婆婆妈洗脸梳头。

——给患有重病的二伯哥打水洗水,穿外套。

——室内和院坝打扫一遍。

——匆匆吃完早饭,送儿子女儿到镇上学校上学。

出门前,她把米淘洗干净放进电饭煲,按上预约键。再把中午要吃的蔬菜淘洗干净放在一边。

“这样中午就能迅速的做出午饭,不耽搁时间。”

——然后到村委会开始繁忙的一天,到残疾人家中、困难群众家中服务。

……

近年来,这就是大观镇金龙村骆小栎的日常。

悠悠岁月系亲情

“你看,这毛衣就是弟媳给我新买的!”韦会强翻开外套说。

骆小栎丈夫的二哥韦会强今年50岁,年轻时就患有强直性脊柱炎。

“本来我就患有强直性脊柱炎。2012年的元月8号,我开着三轮车运东西,又出车祸,伤到了腰,更是雪上加霜,变成现在这个样子。”韦会强说,现在不但身体不能弯曲,上至脖子,下至髋关节、膝关节都不能弯曲,不能坐,只能站着或躺着。想走几步,只能像木偶人似的叉开腿以小碎步的方式慢慢移动。

早上起床要有人拉,才能站起来,洗脸漱口要有人帮忙才能完成。由于脖子不能转动,也不能低头或抬头,吃饭时完全看不见桌子上的菜,只有靠别人给他碗里挟菜。

提及弟弟、弟媳对自己的好,韦会强眼里泛起泪花:“身体上的病痛还能承受,生活上的不便,让我痛不欲生。亲弟弟照顾我,是因为我们是兄弟,有血缘。但弟媳这么照顾我,我要吃什么就给我做什么,口渴了就给我端水,就像我自己的亲妹妹一样照顾我,太难得了!”

“屋漏偏遇连夜雨”,2018年,骆小栎的公公病逝,一向好强能干的婆婆妈精神受到打击,开始是间隙性的神智不清,到后来越来越严重,会无缘无故骂人,大小便失禁,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今年元宵节一过,73岁的婆婆妈病情突然加重,一天除了下午扶着坐一会,一直都是倒卧在床。骆小栎除了每天把饭和水按时端到床边,换衣、按摩、翻身,也正是无微不至的照料,婆婆妈虽然长期卧病在床,但从来没有生过一次褥疮。

骆小栎不但要照顾肢体2级残疾的哥哥,还需要照顾生病的婆婆,照顾孩子学习,同时还要田间地头劳作,但她却从来不喊一声苦,一声累,洗脸擦身,洗衣做饭……不厌其烦、体贴入微的照顾着生病的亲人,用无私的双手托起了整个家。

骆小栎丈夫韦会彬说:“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2000年时,骆小栎嫁给了我时才20岁。结婚时,她就知道我的家庭条件并不好,我二哥有二级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饮食起居全靠人照顾。我又长年不在家,家里的一切都让她承担。能讨到这么好的媳妇,是我的福气!”

骆小栎却说,虽然生活不富裕,但有家人的陪伴,孩子的笑脸,一天很累但也很快乐,生活辛苦但也有光。

和睦坚守见精神

如此的繁重的家务,骆小栎却把家经营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在门楣上贴着“最清洁”和“文明户”的标志。

如果的家庭重担由夫妻承担,是否会好一些?

骆小栎说,丈夫韦会彬是一名厨师,已经在外打工11年了,现在在江津的一家餐厅当厨师。

“原来我和他都在外打工,后来要照顾小孩,加上婆婆妈患病,我回家挑起这个担子。没办法,一个家庭总要有经济来源支撑,何况我们这样有老有小,有病有残的家庭,更加需要老公在外挣钱。”骆小栎说,夫妻两人就是要懂得互相承担。

在骆小栎女儿韦灵熙的书柜上,摆着一摞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考级证书,还有几本荣誉证书。

骆小栎说,女儿从小喜欢跳舞,她也非常支持女儿学习跳舞,只要有时间,都要陪伴女儿去学舞。女儿也很争气,如今正在上小学5年级的女儿已经拿到了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六级考级证书。

“妈妈既要照顾婆婆和二伯,又要在村上上班,还要辅导我们的作业。看着妈妈疲惫的身影,我真想替替她。妈妈是是和蔼可亲的,也是严格的,在妈妈身边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安全感……”这是骆小栎的女儿在作文中写的一段话,充满了对妈妈的敬爱。

骆小栎说,如今大儿子大学毕业已经参加了工作,女儿也各方面发展很好,她很为儿女感到骄傲和自豪。

骆小栎认为,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在生活中,她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女们,发现不当就及时耐心教育、引导,让他们学会明辨是非,将“爱与孝顺”的家风传承给孩子。

平凡大爱留初心

“没事不要一天窝在屋头,到村里的健身室去锻炼一下对你有好处。还有耍手机的时候不要被骗了,现在的电信诈骗多得很……”一进莫寿平的家门,骆小栎就一边“数落”着他,看到沙发上有些乱,就开始给他把衣服叠好,收拾起屋子来。

56岁的莫寿平是金龙村3社村民,11年前,因脑溢血导致偏瘫,被评定为二级肢体残疾,是居家托养人员。只要一有空,骆小栎就要到他家去查看。

   “村里面管民政的事就是千头万绪,我觉得最困难的是疫情这几年,既要照顾家庭,又参与疫情防控。”说起自己的工作,骆小栎很是轻描淡写。

8社的罗大林家庭情况特殊,本人患精神残疾,岳母又是侏儒症、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每周星期三骆小栎都会组织志愿者为他们家打扫卫生,为他们做一桌可口的饭菜。像罗大林这样的家庭情况在金龙村还有很多,在残疾人居家服务中,她组织志愿者走进76名残疾人家中送温暖,依托市里“残疾人之家”建起的“渝馨家园”,让像莫寿平、罗大林这样的残疾人享受到日间照料、社区康复、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等,让他们得到社会的关爱。

今年43岁的骆小栎是一名党龄2年的党员,也是大观镇金龙村村委会民政专干。她瘦弱的身体里似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骆小栎说,现在实行的是网格管理,她是第二网格的网络员,管理着200多人,邻里纠纷,困难求助,都要她去解决。

 “我的娘家就在隔壁的龙川村,大家知根知底,父母时常叮嘱我,闺女!好好工作,家里的事要搞好,服务好居民群众更要搞好。”骆小栎说,是父母教导她把困难群众当亲人,孝敬公婆如父母。

“从事金龙村民政工作以来,她扎根群众,干事特别踏实。在家里孝老爱亲,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家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骆小栎把困难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可他却在平凡中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不平凡的品德。”金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春兰如此评价骆小栎。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