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走进我区

  模拟星空观测激发同学们对天文知识的兴趣。记者 陈蕗颖 摄  南川融媒讯(记者 陈蕗颖)近日,2023年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走进北师大南川实验学校,为青少年带来一场充满科技感的视觉盛宴。  据了解,“中国流动科技馆”以“体验科学”为主题,由“地球奥秘”“去往远方的远方”和“AI,超越人类?”三个主题展览组成,共计47件(套)展品。展览主要围绕地球奥秘、航天科技、AI技术与应用进行展示,从地球奥秘的探索之旅开始,到航天科技的研究前沿,再到AI技术的探讨与应用,全程以“好奇心和想象力”为展示线索,激发公众探知未来的科学兴趣,引导公众建立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意识。  当天,在北师大南川实验学校内,一件件充满科技含量的产品让同学们眼界大开,通过现场亲手操作、亲眼观察、亲身体会科学的神奇,零距离“触摸”科学,体验科学的神奇魅力。当人类的太空之家被展现在眼前时,同学们看到了航天员的“天宫”生活场景;当岩石标本被扫描识别时,同学们知道了古老的地球究竟有多老;当与能画画会写诗的AI亲密互动时,同学们感受了人工智能技术给生活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最喜欢的就是展览中展示的这些矿物标本,平时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大部分都是黑色或者灰色的,但是今天我见到了各种五颜六色的,还认识了许多的矿物和岩石。”北师大南川实验学校四年级学生周雨晨说,通过当天的活动,她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学到了课本里没有的知识。  据了解,本次巡展将持续到2024年1月12日,展出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2:00,下午2:00~5:00,地点在北师大南川实验学校,双休日照常开放。除了城区各中小学校的集中观展外,水江、南平、大观、鸣玉、金山、大有等各片区学校可以提前预约进馆参观,中小学生还可以在家长陪同下双休日到巡展点观展。

2023-12-11

学科学 赛课程

   近日,区电大进修校举办2023年“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型探究”小学科学教师培训暨优质课竞赛活动。全区近100名小学科学教师参加。  课堂上,老师们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学生们参与性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了科学实验的魅力。通过激烈角逐,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  特约通讯员 罗川 摄

2023-11-27

我区发挥资源优势构建创新平台体系

坐拥“天下第一桌山”“地球生物基因库”“中华药库”等集诸多美誉于一身的金佛山;拥有空气富氧、土壤富硒、水源富锶“三富”资源;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国家气候标志;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  生态,是南川最厚实的“家底”。近年来,我区着力抓特色、扬优势,全力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带动提升全区科技创新能力,用科技创新之笔绘就“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美丽画卷。  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金佛山野外观测站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个,川渝重点实验室等市级科技创新平台64个、区级科技创新平台64个,规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达62.8%。  厚植绿水青山底色 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  去年,生活在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遭遇饮水问题,我区遵循“自然保护为主,不过度打扰”的原则,采用人工实地查勘与无人机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探查黑叶猴主要栖息地及周边区域内的水源分布情况,并在水源干涸处就近就便设置临时补水点15处,增派生态监测员早晚巡查并及时补水。  日前,我区建立首个银杉监测样地。为了更好保护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银杉,科研人员安装了物候相机和微型气象站两组监测设备,不仅可以对银杉细微的生长变化进行光谱监测,还能对所涉及的生长要素进行24小时监测。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生物物种,区系复杂,垂直带谱完整,过渡特征明显,有着和谐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发挥着保存种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护环境等重要生态作用,对周围地区农业生产起着重要保护作用,在植物学、森林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加强金佛山保护,我区通过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利用智能化设备监测,让山中各类资源都尽在掌握。  2004年起,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的推动下,我区与西南大学、市药研所等单位开始在金佛山及周边喀斯特槽谷地区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为解决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推动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支持。2011年,金佛山被纳入自然资源部第一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重庆金佛山科普教育基地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9年,金佛山野外观测站被纳入教育部第一批野外观测研究站;2021年,金佛山野外观测站被纳入科技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多个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依托金佛山野外观测站开展观测、研究和示范工作,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共性产品真实性检验关键技术研究与标准规范编制”项目提交地面观测类、产品生产类以及真实性检验类团体标准29项。  近5年来,金佛山野外观测站承担了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7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标准3项,发明专利和软著10余项。  夯实“两山”转化根基 共建川渝重点实验室  南川木波罗曾是“极危”树种,差一点就绝迹了。经过科学家10余年的不懈努力,南川木波罗最终得救,有了现在欣欣向荣的景象。  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特色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团队,就是南川木波罗的“救命恩人”。  2012年,由四川大学、重庆金佛山高等研究院以及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共同组建的特色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这是国内首个省际共建重点实验室,由知名生命科学家、四川大学教授丁显平担任实验室主任。他说:“成立实验室的目的,就是想把川渝两地的科研力量整合起来,推动特色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据了解,该实验室是全国首个省际共建重点实验室,是川渝两省市实验室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重庆部分落户于南川区,占地30亩,以我区特色生物资源与生态、特色生物资源与大健康、特色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研究方向,推动了特色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成立以来,该实验室顺利完成世界级濒危植物南川木波罗的全基因组测序,化解了南川木波罗“传宗接代”的危机;完成方竹基本遗传多样性分析,解决了金佛山方竹低海拔规模化种植问题,让金佛山方竹从海拔1400米“下了山”;开发了烂果“变身”高端液态有机肥,每年为四川耙耙柑产区处置烂果20万吨,节约资金6000万元。  据了解,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川渝两地正加快共建重点实验室,以“1+1>2”之力,推动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增强生态发展动力 组建多能级创新基地  风过南川闻药香,金佛山“中华药库”的自然优势,造就了南川药材资源富集、种植优势明显、科研底蕴丰厚的优势特色,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的生动实践在这里加速上演。  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原所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郭巧生曾谈到,南川不仅拥有金佛山得天独厚的药材资源和康养资源,还拥有重庆第一个中医药产业园。“要把这种社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利用专家资源,进一步推动南川中医药产业发展。”  早在2015年,我区就把中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第一优势特色产业进行培育,建成30万亩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5平方公里中医药产业科技园区,成为全市唯一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目前,园区引进了上海医药、华润三九、河北金木等23家知名企业来此落户,在我区发展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中药制剂、中医药保健品,建设道地药材示范基地,构建起“种、加、销、医、养、研”全产业链发展格局。2022年中医药全产业链产值实现36.82亿元,成为全国中医药产业投资热土。  数据显示,全区拥有中医药大健康类市级创新平台4个,区级创新平台5个,高新技术企业4家,科技型企业20家。上药慧远与市中药研究院实验室重组方案已纳入市科技局实验室优化重组初步方案。  除此之外,区级科技创新平台——页岩气研究开发中心“复杂构造区常压页岩气富集规律研究”、超群工业研究开发中心“搅拌摩擦焊接工艺汽车轮毂制造”和优钛实业研究开发中心“一步法低温还原超纯超细铁粉生产”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方略精控研究开发中心“碳钢钢丝加工工艺生产产品—SCM440光丝”和睿宇时空研究开发中心“激光雷达制图系统v1.0”等创新成果行业领先。  依托各类创新平台,我区汇集了一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引育了一批高水平创新主体,取得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成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力量、增添了活力和动能。下一步,南川将聚焦中医药大健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配套、绿色装配式建筑、现代服务业等主导、特色、优势产业,精心培育、优化布局、创新制度、分类管理,全力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我区页岩气富集资源,努力推动西南石油大学与我区创建下一个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搭建高水平中医药大健康技术创新平台,启动建设中医药大健康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全市中药制剂中心和药用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支持“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向国家实验室迈进等,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为南川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记者 邓的

2023-11-23

我区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

    工作人员向群众展示科技助农的无人机。记者 陈姗 摄  南川网讯(记者 聂灵灵)9月20日,我区全国科普日活动暨防范邪教宣传活动在鼓楼广场启动。  启动仪式上,我区为第六届南川区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先进集体获奖单位、2023年重庆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支持项目实施单位、重庆市第3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人员等颁奖。  在活动现场,区科协、区教委、区农业农村委等19个部门设置宣传台,向群众普及科技的重要性。在区工程师协会展台前,工作人员向群众展示了科技助农的无人机产品,只需要一人操作无人机,便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几十亩甚至几百亩的农药喷洒工作,省时又省力。另一侧,区反邪教协会工作人员向过往市民发放“崇尚科学 防范邪教”宣传单,还为市民一一讲解反邪教内容,告知他们邪教的危害。  据了解,本次活动我区设置了区级主场活动、部门主场活动、乡镇(街道)主场活动、系列联合行动、科普专项行动共90余场次活动,内容包括反邪教科普、青少年科普、农村科普、科技咨询、技能培训、科学家精神展演等。

2023-09-21

南川区无偿献血科普系列第六期《延续生命之光》

2023-08-31

南川区无偿献血科普系列第五期《血液检测》

 

2023-08-31

南川区无偿献血科普系列第四期《血液制备》

2023-08-31

南川区无偿献血科普系列第三期《单采血小板》

2023-08-31

南川区无偿献血科普系列第二期《血液采集》

2023-08-31

南川区无偿献血科普系列第一期《您了解献血吗?》

2023-08-31

我区开展“科技下乡”志愿服务活动

  我区开展“科技下乡”志愿服务活动      培训送到家门口 解决问题在田间     农业专家为当地茶叶种植户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和咨询。记者 盛余多 摄   南川网讯(记者 盛余多)近日,区科协、区农业农村委“科技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冷水关镇茶园村,为当地茶叶种植户讲解茶苗管护技术,帮助村民解决栽种及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冷水关镇茶园村从2018年开始发展茶叶种植,至今已有两千余亩规模。原本茶山由茶厂统一进行管护,后来为了带动农民增收,便将其中一半茶山承包给当地村民种植,谁知今年却遇上了虫害。   “茶树里面有绿色的小虫,打药也不起作用,慢慢的茶叶底部开始长斑点。”村民卢文英承包茶山已经快两年了,没想到临近收获的季节,茶叶却快被虫子祸害完了,让她心里焦急万分。   得知消息后,区科协、区农业农村委结合“科技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农业专家来到茶园村开展实地调查,现场查看病虫状况,诊断茶叶生长不好的原因,为当地茶叶种植户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和咨询。   “这种虫叫茶小绿叶蝉,是危害较大的茶园害虫。你们没有治住它,主要是因为用药太杂,药物之间产生了拮抗作用;其次就是没有统一施药,打了这块地,虫就飞到那块地了。”经过仔细观察,专家志愿者李久焱指出了病虫防治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治理方法。“以后用药不能混合,而且最好相互之间通个气,大家一起打药,免得虫子和你们打游击……”   得到专家的“把脉开方”,卢文英感激连连:“现在病根找到了,我心里就不慌了,回头就买药治虫。等明年出茶时,还要再请专家给我们详细指导指导。”   “茶树的修枝剪叶要正确到位,来年才能长出更优质的茶叶。”当天,专家志愿者还为当地村民培训茶叶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详细讲解茶树种植管护、识别病虫害种类、明确用药种类和搭配比例等,通过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交流,解决村民遇到的问题,真正满足大家对实用技术的迫切需求。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中药材、方竹笋、蓝莓等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实用技术和疑难杂症问题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在今年内继续开展6~8期培训,助力全区乡村振兴。”区科协负责人说。

2022-06-08

科技助农增收

        近日,河图镇骑坪村板栗园,一架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   无人机具有精准喷洒、高密度雾化、作业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我区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升科技助农效应。   记者 喻梵 摄

2022-05-20

我区举行第五届科普讲解比赛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4月12日,我区第五届科普讲解比赛暨第九届重庆科普讲解大赛预赛在东街剧场举行。   中国空间站的机械臂有哪些黑科技?橘子吃过了为什么会变成“小黄人”?天气是怎么被预报的……比赛中,38名选手通过多媒体展示、现场互动等手段,深入浅出地解读科学原理或科学现象,将一个个深奥的科学课题变成了浅显易懂的知识。   本次比赛选手根据自主命题进行讲解,讲解内容为自然科学类或技术知识类的相关科普知识。   比赛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最终将综合优选7名选手代表我区参加第九届重庆科普讲解大赛复赛。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正忠、区政府副区长李玉梅、区政协副主席郭江涛出席活动。

2022-04-14

区科协:蜂农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蜂农在现场进行养蜂技术交流。记者 聂灵灵 摄   南川网讯(记者 聂灵灵)近日,区科协在大观镇龙川村举行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培训暨养蜂实用技术培训,我区养蜂技术人员、合作社成员、养殖大户、村民等参加培训。   培训现场,养蜂技术人员结合蜂场春繁管理要点进行讲解,重点对春繁场地选择、蜂群春繁饲料、蜂群适当保温、培育蜂王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蜂王如何培育得更好?”“蜜蜂头朝内是什么情况?”“蜜蜂飞逃的诱因是什么?”……培训中,蜂农提出自己的疑问,技术人员一一解答,大家也纷纷结合自己的养蜂经验进行探讨。   据了解,区科协以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乡村振兴书记工作室、科普示范基地为载体,聚焦大观片区、金山湖片区等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围绕中药材、方竹笋、茶叶、中华蜜蜂、优质稻和蓝莓等产业,整合市级有关学会、区农学会、区养蜂协会等重要科技力量,采取制定培训计划、编制培训课程、推进技术培训、搭建交流平台等措施,用3年时间打造2个以上科技培训基地和多个特色产业教学示范点,全面培养乡村振兴本土科技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据悉,该培训以课堂理论学习和田间实际操作两种方式进行,并建立科技专家与本土科技人才微信交流群,便于大家及时交流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022-04-11

冰箱冷藏室上热下冷 爱坏的菜要往下放?

     与开放空间不同,冰箱的冷热分布与冰箱的制冷方式及食材的摆放有关,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虽然空气会热胀冷缩,密度小的热空气将上升,而密度大的冷空气会下降,但在冰箱中存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不能简单地套用此规律。比如,风冷式冰箱由于循环较好,内部整体温度分布比较均匀,只有靠近出风口的区域温度会更低些。而冷藏室的门上隔挡,由于位置靠外,且经常开关门,温度常在5~7℃。   此外,大量食物紧挨着摆放,也可能影响冰箱内冷空气的流动,进而导致温度分布不均。

2022-04-07

请收下这份应急锦囊,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https://mp.weixin.qq.com/s/d9BpBZ-0zty3KHtKbEhQ4Q

2022-03-29

空气炸锅做菜健康吗?

     由于方便快捷,空气炸锅已经成为厨房新宠儿。使用空气炸锅烤制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时,能直接利用食物中的油脂,达到无须放油就获得良好口感的效果。   而且相较于传统油炸方式,空气炸锅的烹调方式可以保留更多的维生素B1。确实需要注意的是,空气炸锅烹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时,可能会产生丙烯酰胺(2A类致癌物),但致癌证据有限。而且不管以什么方式加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时,只要温度超过120℃都会产生丙烯酰胺,并不仅限于空气炸锅。如果有此顾虑,尽量减少使用空气炸锅烹调薯片、薯条等食物。

2022-03-29

防疫科普︱应对新冠变异毒株,做好三件事!

https://mp.weixin.qq.com/s/86LYX6p0ZDyZYKIBetZ2UA

2022-03-28

为什么有人一吃辣就拉肚子?

    辣椒中含有一种成分叫“辣椒素”,其进入人体后会与体内的“辣椒素受体”结合。而过多的辣椒素并不能被消化道完全分解和代谢。因此,当“辣椒素受体”激活后,为了赶快把辣椒素排出体外,胃肠道蠕动速度加快。但是胃肠道猛然“提速”的同时又无法兼顾“运动规律”,导致胃肠道蠕动无规律,肠道运动出现紊乱,使得排便也变得不规律。粪便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较正常情况变短,粪便中的水分被肠道吸收也变少,导致粪便因过稀而不成形,出现“拉肚子”的症状。

2022-01-26

最详细的暴雨自救指南,请收好!

https://mp.weixin.qq.com/s/fBANrKIwsUn9LjDgCp4N8Q

2021-07-21

应急科普 | 视频:城市内涝如何自救

https://mp.weixin.qq.com/s/UGM8Vc2xwK32Pnk1fV3-mg

2021-07-21

我区新增一批科普基地

     南川网讯(记者 邓的)日前,区科技局公布我区2020年度新增市级、区级科普基地,根据《重庆市科普基地创建及管理办法》,金佛山方竹文化科普基地被评为2020年度重庆市科普基地。   金佛山方竹文化科普基地位于西城街道创业环道8号,以方竹文化陈列馆、方竹笋生产加工车间以及金佛山方竹笋非遗体验馆三大板块为科普载体。   其中,方竹文化陈列馆现有资料分为5大板块,分别为:笋中之王——方竹笋概述、金山刀客——方竹笋采摘、千年传承——方竹笋制作、方竹盛宴——方竹笋饮食以及产品实物展示。展馆装饰以方竹元素围合而成,现场以文字、图片、产品实物等形式展示方竹文化。方竹笋生产加工车间建有专供游客和社会群众参观的通道,其展示方竹笋从原料到成品的加工过程,主要为方竹笋食材加工工艺和速冻方竹笋加工工艺。金佛山方竹笋非遗体验馆以体验还原金佛山采笋人的方竹笋饮食和现有方竹笋饮食加工为主,整个体验区布局以金佛山方竹饮食为主,现场有实物,也有场景写照,能完整体验舌尖上的方竹笋。该基地具有从“听说”到“观看”再到“实物体验”全方位展示功能。   根据《南川区科普基地创建及管理办法》,川军血战到底景区科普基地、嘉蓝悦霖蓝莓科普基地、大观茶业加工科普基地、稻博园科普基地、重庆慢谷花园科普基地、少年儿童中医药启蒙教育科普基地、沙景山茶叶科普基地、中石化重庆页岩气有限公司科普基地、南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普基地被评为2020年度南川区科普基地。

2021-05-25

东胜中学点亮乡村孩子创新梦

         学生在参观击球机器人展示。 资料图片     近日,东胜中学举办首届科技节,学生们在现场争先体验机器人制作、航模飞行、造纸等各类科技项目,以及参与水火箭、火柴大力士等科技项目比赛,让学生们在体验和实践中感受科技的魅力。据了解,去年开始,东胜中学通过设立科技课堂,不断拓宽山村孩子的科技梦。   提供硬件保障   东胜中学地处城乡接合部,学校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其中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占比较多,学生科技知识欠缺,科技意识淡薄,创新氛围不浓。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在成为课程改革实验校后,为我们创新发展创造契机。”该校校长郑勇说。   近年来,东胜中学功能室基本健全,理念体系基本成型,课程体系基本完善,学校育人体系构建已初步形成,为学校开展科技教学、提升科学素养打下了基础。   同时,该校还专门添置了100台电脑,设立科技室、劳技室,配备相应基础设施,打造研学基地,为科技教学提供硬件保障。   郑勇说,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教育还得有课程支撑,通过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传授,能使学生有效地展开学习。”郑勇说,学校根据实际,开设了“AI之窗”校本课程,编制课程纲要、配备专职教师,开设人工智能、编程、机器人、3D打印等课程,每周三、周四开设校本课程走班课堂。学校《AI之窗校本课程在城乡接合部学校的实践与应用的研究》获得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题立项。   “改变课堂、改善学生,关键要改变老师,对学生好奇心的激发和保护,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每名教师的事。”郑勇表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科创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形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合力。   学校强抓教师素质培养,提升教师跨学科课程设计能力、专业素养,使最新的教学思想、工具和方法能融入日常教学。   4月13日,该校初三年级研学旅行走进重庆自然博物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领悟自然发展的规律,体会生命的变化,认识了解万千世界光怪陆离的物种。   “一次活动胜过多次教学。”郑勇说,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分年级开展研学旅行,通过活动教学,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搭建展示平台   日前,东胜中学举办“乘科技翅膀 筑人生梦想”首届校园科技节,为学生们准备了众多有趣好玩的科技大礼包。   活动现场设置了水火箭、铁丝变陀螺、电流急急棒、巧移乒乓球等科技竞赛项目和造纸术体验及昆虫标本展示、火车运输沙盘、还原魔方机器人等实践展示项目和一系列动手、动脑的科学小游戏,让同学们体验科学不一样的奇妙之处。   “校园科技节既是对课程的展示,也是一个平台,学生在科技节上可以了解体验科技,对科技产生浓厚的兴趣。”郑勇说,在科技节前,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竞赛项目类的训练,在科技节当天进行竞赛展示,还会推荐优胜者参加区级、市级比赛,学校也将通过科技手抄报、黑板报评比等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展示平台。   在落实校本课程的同时,该校还探索有效的评价机制,在每学期期末开展校本课程考评,通过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综合评估学生科技素养培养情况,同时,学校督导室会开展日常监督,保障课程落地有效。   “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郑勇说,接下来学校将利用各种方式为同学们打造“润物细无声”的沉浸式科普环境,比如通过学校宣传墙、文化墙、主题班会等宣传各类科普知识,上好科技课,举办手抄报、黑板报评比活动;组织各年级的学生到综合实践基地参加研学旅行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QQ空间

2021-05-06

我区举行第四届科普讲解比赛

  南川网讯(记者 程伟)4月14日,我区第四届科普讲解比赛暨第八届重庆科普讲解大赛初赛在道南中学举行,36名选手各显其能,向大家传播科学知识,激发大家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比赛中,选手们通过多媒体展示、现场互动等手段讲科学,说原理。选手邹敬东用科学知识向大家解释“鬼压床”形成的原因,并传授大家如何科学治“鬼”;选手邓艳红向大家道出了,外形看似皮皮虾的雀尾螳螂虾,拳速能达到80公里/小时的惊人实力;选手胡光阳通过一组漫画,让大家跟着黄疸一同在人体里“游历”;小选手涂粤茜则通过俏皮的语言表达,向大家揭示了色彩的奥秘;选手张忆以人民币的“长寿”秘诀为题,讲解棉花在人民币制作中所起的作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有趣的漫画解读、声情并茂的演讲,让原本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邹敬东、张忆两位选手脱颖而出,赢得本次比赛的第一名,他们将和选手邓艳红、刘永佳、杨俊霞一起,代表我区参加第八届重庆科普讲解大赛复赛。

2021-04-19

区气象局举办科普开放日活动

          3月22日,为迎接第61个世界气象日,区气象局举办了科普开放日活动,邀请隆化五小学生走进位于花山公园的国家气象观测站,近距离参观气象观测仪器、人工增雨装备等设施,讲解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原理,让孩子们深入、直观地了解气象知识。   黄玉叶 摄

2021-03-24

我区第四届科普讲解比赛开始报名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3月18日,我区第四届南川科普讲解比赛暨第八届重庆科普讲解大赛初赛报名启动,报名时间截止3月25日下午6:00。   此次参赛对象为我区各部门、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普基地等从事科普讲解工作的专、兼职科普讲解员,科普志愿者或科普讲解爱好者。2014年以来的“全国十佳科普使者”获得者不参加本次大赛。参赛要求使用普通话讲解,讲解内容为自然科学类或技术知识类的相关科普知识。   参赛选手报名前需要制作20秒的自我介绍视频:选手制作视频统一用MP4、AVI或MPG格式,画面比例16:9,像素尺寸1920×1080;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   报名方式为关注“创新重庆”微信公众平台,在页面下方点击自定义菜单“科普讲解”后进入重庆科普讲解大赛报名页面,按提示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拟参赛区县或部门、工作单位、联系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并上传免冠生活照和自我介绍视频。

2021-03-22

科研路上攀高峰 守护大自然珍宝

  科研路上攀高峰 守护大自然珍宝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20年亮点工作回眸        金佛山人工繁育成功并移栽野外的银杉最大已经有30多年。 记者 汪新 摄        在金佛山拍摄的红腹角雉和红腹锦鸡 瞿明斌 摄        保护区里安装的监控设备记者 汪新 摄        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良的生态环境 记者 汪新 摄        金佛山野生黑叶猴种群在全方位的保护下得以繁衍壮大李莉莉 摄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庆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着重庆最多最好的生物资源,主要保护以银杉、林麝、黑叶猴等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近年来,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全力守护珍稀野生动植物,着力为其打造适宜的生长、栖息环境。同时,加强监测与巡护,在金佛山陆续发现47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29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截至目前,金佛山观测记录的原产种子植物达到4543种,全国约有六分之一的种子植物都能在这里见到。   科研路上再创佳绩   2020年,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加强监测、巡护、管控,全面调查符合银杉生境的21个山头,新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野生植株100余株,对649株银杉大树进行身份确定和编号挂牌,启动银杉幼林抚育管护工作,培育银杉种子。   去年,通过对银杉原生境保护点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新发现银杉野生群落1个、野生植株187株,野生银杉大树植株增加至572株。同时,通过对1577株人工繁育野外回归银杉植株的调查,发现77株已健康存活了约30多年,1500株已健康存活了2年。截至目前,金佛山1米以上的银杉植株已达598株,位居全国第二。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加强科研合作,携手推进科研进程,力争再攀科研高峰。去年,与贵州林业科学院合作开展金佛山杜鹃花的调查研究工作,申报并实施2020年珍稀濒危植物繁育科普园地建设项目,完成科研基地的维修维护工作。   同时,积极开展智慧保护区建设。2020年,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完成标准化机房建设,在6个重点区域配备200台红外线相机和28部野外视频监控,实现了24小时实时监测,并将黑叶猴监控视频纳入“央视慢直播”直播宣传点位。   截至目前,取卡500余张,读出影像资料2000余段,监测到国家Ⅰ级野生保护动物2种、国家Ⅱ级野生保护动物7种,野生鸟类100多种。   恪尽职守巡查巡护   去年,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建立完善生态监测员巡护制度及管理办法,着力提高野外巡护质效。   组建一支由40名兼职生态监测员组成的巡护队伍,建设了1处生态保护点。同时,对保护区进行网格化巡查管护,对违法行为建立“一案一策”工作档案,并将其报告至区级相关部门和属地乡镇处置整改。去年,共发现、处置涉保护区内的违法违规行为19处。   为进一步确保林区安全,筑牢森林防火保护线,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建了45人的扑火队伍,配备了扑火工具;在重要时段开展森林防火专项检查,在进入保护区入口联合11个辖区乡镇村委设置防火检查点,对入山人员进行火种收缴;开展森林防火一码通,进行卡口设置和扫码登记。   同时,严格执行森林防火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明确工作责任,确保上下联络畅通。此外,与保护区辖区内经营单位签订《森林防火工作目标责任书》,与保护区11个乡镇(街道)以及森林公安支队签订属地共管协议,要求各单位对其所有权范围或经营权范围承担森林防火责任,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属地责任,共同筑牢森林防火保护线。   去年,该局与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签订了联防联控联保合作备忘录,双方就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开展合作;开展生态保护管理业务培训1次,森林防灭火安全知识培训暨消防应急演练2次,着力提高保护区工作人员的森林防火预警及救灾应急实战能力。   2020年,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保护区的陆生野生动物加强疫源疫病日常监测,坚持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加强野生动物的救助与放归,去年,共救助黑叶猴等野生动物1起,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角雉1起,并成功将其放归野外。   科普宣传提质增效   2020年,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推动主流媒体宣传报告监测成果,去年,新华社报道1次,中央电视台采用4次,点击率超300万。   同时,深入11个辖区乡镇开展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宣传。截至目前,利用大数据发送森林防火警示信息10000余条;召开森林防火会议4次;设置宣传标牌、标语150余处,界碑界桩300处,宣传栏30处、宣传条幅50幅;启动宣传车宣传115台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万余份。   去年,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自然教育机构进行合作,推出生态文明实践在行动——“遇见自然”线上共读活动,招募了100个亲子家庭,培育了20个阅读引导员志愿者服务图书馆和乡村文化书屋,深度传播保护自然的理念,助力科普宣传提质增效。   此外,积极开展以“野生动植物保护日”“世界森林日”“植树节”等为主题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活动,倡导绿色发展,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021年度工作计划   (一)优化整合保护地规划。以规划为引领,完善保护区野外保护站点、巡护路网、监测监控、应急救灾、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疫源疫病防控等保护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保护区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机制,实行多元化管理,提高保护区能力建设和生态安全管理水平。   (二)全力建设智慧保护区。加快保护区智能化建设进程,完善“人工监测、红外线相机、传感定位、视频网络、无人机”网格化的监测体系,建立灾害应急防控、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探索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健全共建、共管、共享模式,加强与周边自然保护地巡护、科研等的深度合作。   (三)全面提升资源保护质效。逐步建成金佛山保护区资源档案库,全面掌握保护区生态系统构成、分布与动态变化,及时评估和预警生态风险。积极开展以自然恢复为主,辅以必要的人工措施,分区分类开展受损自然生态系统修复。   (四)着力提高科普教育效能。结合保护地宣教场馆及银杉繁育基地的建设,打造以“科普、科研、研学”为一体的综合基地;创新科普教育模式,与科研院校、各类科普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打造金佛山科普教育品牌,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的特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科普教育效能。   (本版稿件由记者李佳遥采写)

2021-03-11

我区启动2020年度科普基地申报工作

     南川网讯(记者 邓的)日前,记者从区科技局获悉,我区2020年度科普基地申报已启动,符合条件的单位或组织可在2021年3月18日前自行申报。   据了解,我区科普基地分为场馆类、旅游景区类、教育培训类、传媒类、研发创作类五类。申报不同类别的科普基地,除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应符合《南川区科普基地创建及管理办法》规定的其他相关条件。   申报要求为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科普基地的推荐申报工作。申报材料为《南川区科普基地申报表》一式五份和相关证明材料一式一份胶装成册(包括单位营业执照及相关资质复印件,科普场地及设施设备照片,科普工作人员资质、学历复印件,近两年开展科普活动的照片等,以及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附电子文档报送区科技局。   截至目前,我区科普基地已累计达到16家,其中区级10家,市级6家。   联系人:裴云飞;   电话:71420013;   邮箱:327449838@qq.com;   地址:重庆市南川区新华路5号(区人民政府三楼)。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