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防疫防火抗旱工作

    南川网讯(记者 罗苑瑜)8月23日早上7:30,楠竹山镇显龙村,区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办公室主任赵永刚一行五人和镇村干部一道,开始了一天的下沉巡逻宣传工作。  与此同时,在乾丰镇顺丰村,区生态环境局五名党员干部走进田间地头,向正在劳作的村民宣传森林防火、疫情防控等知识。  他们,是我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下沉乡镇(街道)参与防疫防火抗旱工作的一个缩影。当天,全区共有1057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下沉一线。  据了解,为坚决打赢防疫防火抗旱攻坚战、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和生命财产安全,区委组织部发出通知,组织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下沉乡镇(街道)参与防疫防火抗旱工作。  从8月19日开始,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推动干部按需下沉、有序下沉,一线履职、实干担当。  区卫生健康委、区交通局组织党员医护、交通执法人员24小时坚守重要防疫卡口,全覆盖排查外来车辆、检测重点地区来南返南人员。  区林业局下沉干部深入重点林区、森林公园实地检查森林防火通道及消防水池建设情况,全面开展野外用火巡查,切实加强野外火源管理。  区农业农村委下沉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查病情、查灾情,参与小喇叭志愿服务队宣传,指导农户抢收大春粮食作物,全力降低群众财产损失。  在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下沉乡镇(街道)的同时,我区严格落实“五包一志愿”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全力以赴战高温、斗酷暑、抗疫情,最大限度降低灾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山王坪镇、三泉镇党委联合成立封山防火交通劝导站临时党支部,组织15名镇村干部、8名志愿者24小时轮流值守、严守卡点,有效劝返外来车辆600余辆、宣传教育群众2000余人次,构筑起森林防火的坚固防线。  峰岩乡组建40人的党员应急队伍,按照“分组包村、落实到点”原则,分为7个工作小组,“一对一”包联指定村社,为群众提供送水上门、饮水管道检修、森林防火宣传等相关服务,确保群众困难及时有效解决。  河图镇组织106名驻村干部、村(社区)党员干部以夜间院坝会为载体,采取“院坝会+共谋思路+政策宣讲”的形式,同群众一起讨论森林防火、疫情防控、抗旱救灾等工作思路,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一起共织“安全网”。  面对各项急难险重任务,全区广大党员攻坚克难、连续作战、冲锋在前,用坚守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水江镇党员、退休干部黄代娥带领30余名党员群众自发组建党员小分队,积极配合镇村开展巡山巡林、防火宣传、疫情排查等重点工作。  民主镇22名农村党员自发组成森林防火志愿宣传队,利用自己的摩托车、私家车,插着五彩旗、载着小喇叭,每天深入到重点林区、穿行在田间地头,宣传森林防火相关要求,不断提高村民森林防火意识。  庆元镇龙溪村党支部老党员韦宗信主动加入党员突击队,协助镇村干部进家入户开展森林防火、防溺水宣传工作,积极参与防火卡口、露营地值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的初心和担当。

2022-08-25

20家汽修企业增设有机废气处理设施

          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在检查汽修厂有机废气处理设施运行使用记录。记者 刘晓娟 摄   南川网讯(记者 刘晓娟)近日,在南川区远恒汽车修理厂,工人在对有机废气处理设施安全检查后,随即打开开关,待设备开始抽排,工人便戴着护具进入喷漆房,开始给车辆喷漆。   今年两会期间,区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南川区汽修厂喷涂废气治理的建议》,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人大常委会对建议办理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督办。就汽修厂喷涂废气治理工作,我区申请了中央大气专项资金310万元,支持全区20家重点企业增设有机废气处理设施,完成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有机废气排放浓度降低到汽车维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   “这套有机废气处理设施是修理厂新增设的漆雾废气处理设备。”区生态环境局大气科科长金增介绍,我区大多数汽修厂都配有喷漆烤漆房,并开展喷漆烤漆维修业务。过去这些汽修厂的喷漆烤漆作业受工艺和设备老旧的影响,喷涂废气排放不达标,严重影响大气环境。   据了解,汽修厂在进行汽车喷漆烤漆作业时,油漆中的有机溶剂不会随油漆附着在喷漆物表面,在喷涂和固化的过程中将全部释放形成有机废气(VOCs)。VOCs是造成大气中臭氧等污染物浓度增加以及向二次有机颗粒物转化,最终形成PM2.5的重要原因。VOCs在光照条件下能与氮氧化物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同时也是PM2.5二次颗粒物的重要前体物,能够通过氧化、吸附、凝结等过程最终生成二次有机颗粒物。   “安装了有机废气处理设施后,漆房产生的漆雾废气经管道收集后,进入喷淋塔,采用循环水雾喷淋预处理漆雾,然后进入光解设备,最后通过活性炭吸附箱内的蜂窝活性炭进行深度吸附处理,进一步处理有机废气,达标后经引风机通过烟囱高空排放。”南川区远恒汽车修理厂总经理吴忠强说。   除了对喷漆产生的废气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治理外,区生态环境局还加强宣传引导,每年春夏季向企业发放《重庆市防控PM2.5和臭氧污染告知书》,对企业污染防治进行提醒告知。同时加强执法,联合区交通局对区内汽修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情况开展现场检查指导工作,督促企业按照市、区的工作部署要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VOCs防治措施落实,细化操作规程,提高废气收集效率,确保废气稳定达标排放。

2022-08-08

“稳”有根基 “进”有动力

  “稳”有根基 “进”有动力     ■ 记者 刘晓娟   又到中流击水时。   回顾上半年,全区打好“退、减、降、缓、免”组合拳,“真金白银”助企纾困,累计办理退税减税降费7.9亿元、缓缴税费0.9亿元,新发展市场主体4477户、增长9.2%;六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88.5亿元、增长18.2%,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17.3%、6.4%;19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17.4亿元,达年计划的107.5%……   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与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区深入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紧扣“1256”总体思路,科学部署,认真落实,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工作呈现出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势,实现GDP193.96亿元、增长4.7%,增速快于全市0.7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回升。   强化服务助企纾困   市场主体信心显著提振   今年以来,我区凝聚各部门合力拧成“一根绳”,细化各领域政策织成“一张网”,深入开展助企纾困政策大落实专项行动,出台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八大类139项政策措施,实施服务重点企业现场办公制度,坚持抓大扶小,全力推动助企纾困政策精准滴灌市场主体,尽心尽情为企业发展“输气补血”。   南川区昌隆集装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塑料编织袋和集装袋的生产销售,当前企业正在扩大规模,修建厂房,加上建筑装修材料涨价,企业资金压力较大。在我区出台一系列纾困政策后,该企业享受到增值税退税40万元,对复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补助10万元,企业所得税减免9万元,缓交税费20万元。   “政府的纾困政策为我们送来了‘及时雨’,减轻了我们很大的资金压力,‘一对一’上门服务更是帮我们解决了实际难题。”区昌隆集装袋有限公司负责人袁国玉说。   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主任夏小金是该企业的“一对一”结对联系人。7月下旬,他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的实际困难,经多方衔接、协调,为该企业节省了近6万元的天然气开户费用。   为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我区建立健全结对帮扶制度,全区区级部门处级以上干部和全区487家“四上”企业“一对一”结对,乡镇(街道)处级以上干部和全区471家“四下”企业“一对一”结对,深入企业生产经营一线走访宣传,化“企业找政策”的被动为“政策找企业”的主动,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为企业排忧解难。   截至目前,全区各单位处级以上领导累计梳理所结对的“四上企业”问题诉求202件,已协调解决112件;累计梳理所结对的“四下企业”问题诉求138件,已协调解决75件。   项目建设大比拼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区水利局牵头项目6个,投资完成率79.9%;区民政局牵头项目1个,投资完成率79.1%;区农业农村委牵头项目7个,投资完成率73.1%……8月1日,区发展改革委发布第二十二期“项目建设大比拼”清单,含重点项目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建设的排位表。   “清单里责任单位牵头项目数量、投资计划、投资进度以及每一个项目建设进度都一目了然。”区发展改革委投资科科长杨翠松说,针对多次排名靠后进度滞后的重点项目,区发展改革委发出“温馨提示”和任务“催办单”。   “项目建设大比拼”是我区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举措,主要聚焦重点项目、中央预算内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围绕签约率、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投资完成率、资金支付率等关键指标,差异化开展项目大比拼,实行周通报、月约谈、季督查,定期发布“排行榜”。   在“项目建设大比拼”的带动下,我区经济实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截至7月29日,154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4.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5%。   为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我区结合实际,突出“奖罚并重、过程管理”,对《南川区重点项目管理办法》(2019年版本)进行了修正完善,为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同时,围绕13项营商环境考核硬指标和软环境,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并聚焦营商环境难点、痛点和堵点,开展营商环境视频督查活动,围绕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招标投标、政务服务等主题,通过暗访拍摄、访问企业实际感知等形式,查找问题短板,督促职能部门切实整改,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为项目建设、企业生产、招商引资等创造良好条件。   培育“新”动能   新兴业态不断涌现   6月底,南川至道真天然气管道完工通气,标志着我区页岩气又一条外输管道建成投用,同时也打通了“渝气入黔”的通道,让渝气入黔进入实质性阶段。   如今,页岩气田几百口气井点缀南川大地,从地下几千米深处迸发而出的气体,在蜿蜒的输气管中静静流淌。   截至目前,全区建成开发平台56个,开钻井232口,完钻井201口,完成压裂井180口,接入管网采气井179口,日产气500万立方米。2022年预计产气20亿立方米,实现产值30亿元,贡献税收将突破2亿元以上。   上半年,我区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新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市级科技型企业64家、“专精特新”企业36家、数字化车间4个;   山水村风电场、香树岭风电场、风吹村风电场3个风电项目,53台机组,装机容量177.9兆瓦,年发电量达4.5亿度;   文旅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亿元,冰雪运动、万卷书台等成为南川旅游新的引爆点,东街获评市级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南茶春韵”自驾游线路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上半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4.3亿元。   新增“3+2”特色产业3500亩,带动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7.7亿元

2022-08-03

我区多措并举筑牢森林防火“铜墙铁壁”

       区综合应急救援队队员在山中巡逻。记者 甘昊旻 摄  南川网讯(记者 李崎君)近日,在西城街道永隆山森林防火检查站,区综合应急救援队队员们背着灭火枪、拿着柴刀,准备进山巡逻。  “巡山是每天要做的事,进入夏季后,我们会提前制定巡护计划,如果出现连晴天气,便会加大巡护频率。”区综合应急救援队1班副班长何枭说。  沿山路而上,看到路边杂草,队员们马上就会清除,厚重的工作服再加上持续工作,队员们身上不断有汗水滴落。“夏天树木生长速度快,几天就得清理一次,不然枝条就把路堵了。”何枭说,巡山主要是看是否有野外用火和消防水池蓄水情况,巡山途中遇到村民也会及时给他们宣传森林防火知识。  “和去年相比,今年连晴高温天气提前了一个月,高温天数也异于往年,预计多10天左右。”区应急救援中心森林消防救援科科长唐忠表示,进入夏季森林防灭火紧要期,在原有的336名巡护人员的基础上,现在还增加了村、社干部为巡山护林人员,加大了巡护密度,并严格落实扫码进出林区制度,加强对入山车辆、人员的检查,收缴暂管各类火种和用火器具,防止一切火源入山。  同时,依托区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系统,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会及时将发布的森林火险“橙色预警”“红色预警”信号,结合预警响应的具体工作措施发送到基层和护林员,“一地一策”做好预防工作。  在应急准备方面,已形成森林火灾“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国有林场森林消防队伍每周不少于1次深入林区开展带装巡护,同时对防火公路、防火线、生物阻隔带等防火阻隔系统进行清扫和林下可燃物清理,变被动预防为主动防范,防火于未“燃”。  “防火设备、物资已经靠前储备到村社,确保应急状况下随时调用。”唐忠说,在橙色、红色预警发布后,每天都会有人员进入林区开展带装巡护,达到火情打早、打小、打了的目的。未进入林区人员也会进行业务培训和实操演练,确保拉得出、用得上。

2022-07-25

区城市管理局开展垃圾治理“回头看”行动

    南川网讯(记者 聂灵灵 通讯员 张延)“这里这么快就清理干净了,看着舒服多了。”近日,区城市管理局在东城街道北固垃圾场至茶土坎沿线公路开展乱倾倒建筑装饰垃圾治理“回头看”时,听到附近居民如是说。   日前,区城市管理局在该处巡查时发现存在乱倾倒建筑装饰垃圾现象。区城市管理局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科负责人谢碧婷说:“建筑装饰垃圾的随意倾倒,不仅破坏道路景观,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环境,还存在因管理不及时形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隐患。”   针对此问题,区城市管理局及时下发问题交办单,东城街道办事处收悉后立即开展现场调查取证、梳理研判问题、形成解决方案、积极实施整改,通过清扫清运、泥土掩埋、竖立警示牌等方法,清除建筑装饰垃圾。目前,茶土坎沿线公路乱堆乱放的垃圾得到治理,现场变得干净整洁。   连日来,区城市管理局持续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6月以来,累计发现农村垃圾保洁不彻底、清运不及时、垃圾箱摆放不规范等问题42处,已全面完成督促整改。接下来,针对乱倾倒建筑装饰垃圾问题,将定期开展“回头看”,杜绝问题“反弹”。同时,举一反三强化农村公路沿线、景区沿线日常巡视检查力度,防止问题新增,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落实落细,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助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2022-07-12

不断深化人才工作 营造聚才育才环境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区委人才工作会议后,各相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大家表示,要充分激活人才活力,持续优化人才生态环境,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出用产业造就人才、用环境聚集人才的良好环境。   区文化旅游委:   创新“三聚” 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   强化智库建设聚“智”。邀请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规划设计及咨询机构聘请规划发展类、文艺创作类、文物博物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专家教授和资深专业人才,对文旅融合发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度假区创建、景区评定、活动策划、品牌塑造、宣传营销等进行精准指导,为我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加强人才交流聚“力”。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流合作,与峨眉山、乐山、都江堰等友好城市加强干部交流,互学互鉴促提升,促进遗产管理、旅游开发、文创IP、业态培育、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为管理机构、企业和人才学习、交流、培训提供平台和便利条件,为建设山清水秀旅游名城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建立人才信息库聚“才”。筹备举办导游词讲解大赛,选拔储备一批导游、讲解员;支持区山水公司、惠农文旅集团、悦景文旅公司等主要景区经营企业大力引进一批职业经理人、旅游专业技术人才;推荐评选一批市级、区级非遗传承人。为全区文化旅游发展储备高素质人才,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神童镇:   以党建引领人才工作   神童镇通过积极培养人才、引进致富人才、为人才提供精准服务等措施,推动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党建引领,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紧紧抓住党管人才原则,层层压实责任,把人才工作纳入书记责任清单,广纳贤才,加强镇、村干部人才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充分利用书记工作室开展书记大讲堂,不断集聚技能人才、团结各类人才、培育新型人才。   二是出实招,引进致富人才。发挥网格化管理机制作用,坚持“沉下去”,开展人才信息摸底、完善神童籍在外人才库,开展人才走访;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党政主要负责人带队外出考察、招商,引进中林油料科技有限公司致富人才,高标准创建山桐子种植示范园200亩,打造微循环有机生态产业示范基地,让引进的山桐子“专家人才”培养新人才,壮大集体经济。   三是优服务,解难题,让人才安心。加强“一站式”服务,为人才在社保、办税、贷款等方面提供绿色直达通道和“一对一”精准服务,致力解决人才在服务乡村振兴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才服务发展的信心和满意度。

2022-06-23

我区开展助企纾困政策大落实专项行动

我区开展助企纾困政策大落实专项行动 8大类139项政策“干货”助企纾困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日前,我区印发《南川区2022年助企纾困政策大落实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本次专项行动坚持以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为导向,通过建立全方位集成政策合集、全覆盖结对辖区企业、全流程帮扶企业发展等机制,扎实开展政策大落实、企业大走访、服务大提升、环境大改善等活动,切实解决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兑现,以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渠道不畅通、争取不到位、服务不及时等问题,帮助企业获得“真金白银”、享受“优质服务”,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坚定发展决心,携手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幸福感,营造亲商爱商浓厚氛围,牢牢稳住全区经济基本盘。   记者从《方案》中看到,我区将各层级、各行业、各领域涉及到的税收减免缓缴、社保就业、金融信贷、产业扶持、要素保障、科技支持、放管服改革等系列政策进行了全面梳理,摘取政策“干货”和核心条款,集合形成了全区助企纾困政策清单,一共包括减税降费、金融支持、促进就业稳定、保障产业链供应稳定、优化涉企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强化要素保障、支持产业发展等八大类,共计139项。   减税降费类共29项,包括延期补足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延长困难企业失业保险降费政策、实施文旅企业贷款贴息、延续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减免困难企业“房土两税”、落实国家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等。   金融支持类共计13项,包括强化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服务、加大技术升级改造项目支持力度、中小微企业定向授信贷款、融资担保费奖补、持续实施金融惠企等。   促进就业稳定类共计19项,包括促进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支持企业“共享用工”、职业能力培训补贴、优化技能培训模式等。   保障产业链供应稳定类共计7项,包括巩固产业链合作体系、稳定外贸发展、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生产服务保障等。   优化涉企政策类共计10项,包括优化企业信用修复、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落实落细惠企政策、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推行网上“不见面”服务等。   促进科技创新类共计9项,包括支持建设科技研发机构及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创新平台高效运行、支持引育创新主体、支持科技型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引进和转化科技成果等。   强化要素保障类共计17项,包括优化创新主体要素保障、确保疫情防控项目用地、做好重大项目用地规划保障、加强土地出让调度、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等。   支持产业发展类共计35项,包括促进“首店”“首发”经济、支持线上线下消费、强化成渝两地协同消费、支持旅游业营销、景区旅游享优惠、激活夜间经济消费、携手开展惠民购等。

2022-06-21

年轻人回村:不同平台 同样精彩

          解晨晖与父亲一起检查兔子生长情况。 记者 聂灵灵 摄        朱文平子承父业开办了茶叶加工厂,正在制作今年的古树茶。 记者 刘晓娟 摄        宋建正在了解赤松茸生长情况、品质和等级。 记者 聂灵灵 摄   ■ 记者 聂灵灵   如今,南川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筑巢”,他们带回新技术、好项目,为乡村发展注入一池“活力”。   拓展思路增收益   回家乡还是在外发展?这或许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选择。有的年轻人认为在大城市有更多“天高任鸟飞”的机会,有的年轻人认为回到家乡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对鸣玉镇明月村的解晨晖来说,回到家乡是实现自己创业致富梦的起点。   “我大学学的市场营销,毕业后也一直从事销售工作。”今年29岁的解晨晖说,他们一家原来是贫困户,那时一心想着摘掉“贫困帽”的他,总觉得大城市挣钱机会多,能帮助家里脱贫。可是,父亲解朝碧每次和他通电话总会提起,村里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好,创业政策也有很多倾斜,希望他能回家发展。   2018年解晨晖回村看望父母时发现,村里原本泥泞不堪的道路变成柏油马路,家家户户房屋整改一新,产业发展蒸蒸日上……这些变化让他惊叹,也让他萌生了回乡的欲望。   经过多番考察,加上之前从事销售工作积累的人脉和经验,解晨晖决定回乡发展肉兔养殖这个投入少、风险小、回报快的项目。随即,他着手学习兔子养殖规范、建设兔场、联系销售渠道等,2019年底,200多平方米的兔场建成,解晨晖购进120只兔子试水,同时一家三口齐上阵——解晨晖负责销售、母亲张儒会负责兔子的饮食、解朝碧负责兔子繁殖和养殖技术,半年后,120只兔子就发展到2500余只。2020年底解晨晖算了自己的收入账,出栏1万只兔子,平均每只兔子2.5公斤,收购价为每公斤13元,收益达到32万余元,除去人工和成本,一年轻松收入10万元。   “现在兔子养殖技术相对稳定,只要有兔子出栏,就有商家上门收购,销路一点不愁。”解晨晖说,养兔行情越来越好,不比在外打工挣得少。   2020年6月,解晨晖到明月村担当起本土人才,负责部分乡村振兴工作,他计划着一边帮助村子发展,一边为乡亲们寻找更多更好的发展项目,让大家能一起增收致富,过上好生活。   发展技术辟新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德隆镇茶树村就靠着古茶树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人。近年来,随着古树茶知名度的提升,古树茶产品销量持续增长,村民逐步扩大了古树茶栽种面积,茶树逐渐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   村民朱正雄在村里流转80亩土地发展古树茶,但光靠卖鲜茶价格起不来,把鲜茶拿去加工又担心成本过高,为此朱正雄有些犯难。   儿子朱文平30多岁,一直在外工作,面对父亲的担忧他给出建议——建一个自家的茶叶加工厂,销售古树茶鲜叶的同时也销售古树红茶和绿茶。茶厂经营需要人手,朱文平便回到家里与父亲一起发展古树茶。他说:“村里古树茶发展起来了,作为年轻一辈,也想用自己的双手让古树茶走上产业化道路。”   朱文平回到家乡后,与父亲一起在离自家茶园不远的地方建起了茶厂,购置了茶叶加工设备,学习机器制茶加工方法,每年第一时间对采收的古树茶叶进行深加工,不仅免去了代加工的时间和人工成本,还保障了古树茶的品质。目前,朱文平家的古树茶已经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年产量达1000公斤,年产值达50万元。   与此同时,与茶树村一村之隔的隆兴村村民肖金虎看到这样好的发展势头,2017年回到村里流转400多亩地发展古树茶。肖金虎说:“野生古树茶数量有限,要发展就得育苗、扩繁。”于是,他研发了一套独有的古树茶育苗和古树茶加工技术,通过采摘古茶树茶籽、以土钵育苗的方式实现了古树茶人工种植。经过不断探索,肖金虎成功实现古树茶苗规模培植,并开始规范化种植。经过5年的精心管护,古树茶长势越来越好,目前已发展到650亩。   如今,古树茶的发展不仅引来年轻人“返乡潮”,更是吸引他们接过老一辈的手艺开辟新路返乡创业,一起发展壮大古树茶产业。   返乡创业带民富   去年底,“85后”小伙宋建在黎香湖镇和白沙镇交界地带发展赤松茸。起初,大家都对他持有怀疑态度,认为年轻人哪能吃得下干农业的苦?短短数月过去,村民的看法却发生了变化。   正在田间忙碌的白沙镇黄阳村村民谢长明说:“年轻人回来,不仅带来新发展,还让我们有事情做。”谢长明今年1月起就在赤松茸基地务工,根据工作内容不同,每天工资70~120元不等,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同时还能学到赤松茸的栽种、管护等技巧,这让他很满意。   据了解,赤松茸在我区属于新种植品种,少有人种植,该基地在去年11月种下,今年3月开始采收,每季采收期为20天,中间间隔3天再次采收,采收期将持续到6月,单日采摘量500公斤到2000公斤不等。目前,基地已与上海、江苏等一线城市搭建起销售渠道,与重庆38家连锁餐饮店和4家星级酒店签订赤松茸销售合同。   宋建说:“只要我们保证赤松茸品质,就不愁销路。”赤松茸基地发展稳定,日常管护、采收、包装等都需要工人,村民也就跟着受益,附近村民近30人在此长期务工,每人每月人均工资达到1800元。   近年来,随着我区乡村振兴工作不断推进,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乡村环境日益变美、村民素质得到提升、人才队伍不断完善……为广袤的农村夯实发展基础,为大家搭建发展平台,一个个有想法、有勇气、有担当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开创新天地,他们走进农村,直播带货、创新农产品、改房建厂,用实际行动为农村发展铺路搭桥,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2022-06-13

端午假期我区接待游客55.67万人次

         6月3日,游客在黎香湖国家湿地公园泛舟,放飞心情,乐享假日。 瞿明斌 摄   南川网讯(记者 邓的)今年端午假期,全区共接待游客55.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4亿元。全区景城乡全域旅游热闹不已,东街游园会、黎香湖亲子龙舟赛、大观原点欢乐节、金佛山民俗体验活动等备受青睐,露营、探险以及金佛山178环山趣驾火爆不已。   惠民预热揽客来   端午前夕,我区围绕“端午南川,隆‘粽’登场”,邀请知名主持人、重庆本土喜剧演员、业界人士对南川景城乡进行宣传推广,引导康养房产企业、民宿酒店、景区全行业参与全域营销,发布了50个相关视频,形成了一体化营销的良好氛围。   端午期间,东街举行了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南川分会场)活动,并发布了梅花园免票,金佛山景区门票5折、东街文旅项目5折、神龙峡漂流免门票、天星温泉城门票7折,大观原点酒店民宿5折,香颂风物集、原点咖啡、杉野里米粉、亲子空间5折等一系列优惠活动。同时,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开展了文旅商联合折扣游,市内外游客游金佛山还能享受34家酒店、餐饮8.8折。   在良瑜国际养生谷,无边泳池、万亩森林公园、登山步道、森林吊床露营、萌宠乐园、山地儿童游乐园等深受广大游客喜爱,不少游客在良瑜生态农场、大观蓝莓基地、白沙生态桃园体验采摘的乐趣,黎香湖儿童乐园、趣味跳蚤市场等深受亲子家庭喜爱,杉语、银杏树下、花田小院、懒懒山谷、古韵廊桥、毛坪山民宿、金山云溪、金山红院子等民宿(酒店)提前满房。康养游、体验游、深度游趋势更加明显。   丰富活动民俗热   端午期间,金佛山景区开展“粽香金佛山”民俗活动,着汉服、沐兰汤、包粽子、佩香囊、祈福……以金佛山野生艾草、中草药熬制而成的沐兰汤,端午时节用以净手、菖蒲草沾水拂拭额头等,祈求安康。在天星温泉小镇,包粽子比赛、猜歌词接龙、非遗糖画互动、端午送香囊受到游客喜爱。   在东街的端午游园会现场,游客手工制作中草药香囊、糖画,看变脸、粉红豹、小熊猫等人偶游街表演,逛复古玩具展,进行旧物置换,在小时候的游乐园,袋鼠跳、贴鼻子、套圈等亲子互动游戏热火朝天。此外,区文化馆也在东街非遗文化产业园举行了“品味浓情端午感受传统文化”2022年端午节民生文化体验活动,在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喜迎二十大·童心向党”少儿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唱响“我们的节日·端午”。   在大观园里,大观原点持续举办大观园欢乐节,“端午节互动体验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包粽子、悬艾草、投壶,逛原乡集市。夜间的大观原点,原乡音乐会热闹非凡,歌手驻唱,伴着音乐、喝着美酒、吃着美食、轻轻起舞,感受别样的乡村之夜。在黎香湖,举行了别开生面的亲子趣味龙舟赛,来自重庆的亲子龙舟队伍,在黎香湖湖面上飞驰逐浪。   露营戏水成热门   6月3日~4日,区文化旅游委、重庆高速ETC、重庆高速南方公司、重庆文旅协会自驾分会举办金佛山178环山趣驾公益行活动。游客们欣赏着龙岩飞瀑、金山湖、烛台峰、锦屏峰等喀斯特地质地貌和秀美的山川美景。在德隆镇陶坪村,探险的游客们感叹海螺沟、天壶、芝麻开门等热门景点的鬼斧神工,参加公益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在头渡镇的金佛山飞拉达,游客们有序地在金佛山南坡的绝壁上攀岩,欣赏绝美的湖景。   端午假期,露营、探险、耍水仍是主流。在金佛山万卷书台,观石、游湖、登山、溯溪等满足游客的差异化需求;在神龙峡,泉水漂流,让人酣畅淋漓;黎香湖草坪露营,赛龙舟、玩皮划艇、路亚垂钓、露营烧烤耍事多多;金山文旅小镇星空露营,音乐派对,让人乐此不疲;乐村兴茂露营基地房车露营,天星树屋露营、星溪露营基地、睡佛山森林公园的森林露营也是一位难求。

2022-06-07

山乡蜕变绽芳华 文明乡风扑面来

  山乡蜕变绽芳华 文明乡风扑面来   ——走进市级文明村镇河图镇   ■ 记者 黎明   沿鸣大路走进河图镇,只见在绿水青山掩映下,房屋整齐有序,村道干净整洁,刚插满秧苗的稻田波光水影,茶叶、蓝莓、无花果,成片的农作物长势喜人……与这美丽景致交相辉映的,还有掩映于村落之中的一面面宣传文明、倡导礼仪的“文化墙”……产业旺、环境美、民心齐、百姓富的新农村正在展现。   产业振兴 激活内生动力   “产业是空白,一天都遭决。”长坪村党支部书记李秋明提起以前村民调侃村干部的话感叹道。   如今的长坪村,宽敞的柏油路纵横交织,上千亩茶树生长茂盛,100多亩无花果基地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近年来,河图镇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主导,着力打造“图个吉栗”万亩板栗村项目、万亩优质稻基地、万亩茶叶基地,在此基础上,实现板栗、水稻、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产业发展。如在长坪、冒水两个村打造2000多亩茶叶基地,明年将进入丰产期,预计年产鲜茶50万公斤,实现年产值约3200万元。   “镇里引进这么好的企业,让我们在家门口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还包中午一顿伙食,太好了。”河园社区居民陈智原来在外地打工,今年回乡,在河图镇河园社区利华鞋面厂务工,照顾家里很方便,让她很满意。   近年来,河图镇通过引进企业、技能培训、新增公益岗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等,解决城镇就业、贫困劳动力就业,用既“输血”又“造血”的方式,让群众既“富”了脑袋、又“鼓”了口袋。   改善面貌 乡村展露新颜   “房屋立面整修一新,周围环境也进行了整治,村子变漂亮了。”中图村1组村民孙成华和邻居坐在他改造一新的房子前聊天,称赞农村人居环境现在的好。   近年来,河图镇对鸣大路沿线农房及周边环境进行“五清一改”。家里的厨房贴上瓷砖,柴煤灶改用天然气;以前没厕所的农户单独新建厕所,有厕所的农户将以前的厕所改造成冲水便槽,并对房屋旁边的檐沟进行硬化,提升房前屋后整体“颜值”。同时整治提升旧房919户,义务植树6万余株,公共绿化面积达3万平方米,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近年来,该镇河福路、上河环龙川江旅游公路、虎头提档升级路相继建成投用,全镇实现“村村通炒油路”;去年实施的人饮管网工程惠及群众800余户、3000余人;大力建成高标准农田约5000亩,实现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在骑坪、虎头两村启动9000亩国土整治项目;在长坪、冒水实施2000亩水土保持项目,上河、中图实施3000亩宜机化土地项目,该镇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共享发展 提升幸福指数   蓝天白云下,婆娑的树影,潋滟的水光,古旧的窗棂……走进骑坪村“漫居·有点田”民宿酒店,仿佛走进世外桃源。该项目依托骑坪村板栗种植基地,打造精品民宿,为游客带来农旅融合新体验。   目前,该镇正着力打造玉带悦意生态园、顺春农旅园项目,启动墨翠湖民宿文化村建设,为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奠定坚实基础。   乡村美了,美好生活成为更高追求。河图镇组建“板栗树下”理论宣讲队12支,常态化宣讲村规民约、礼仪规范等;广泛开展“卫生双月评比”“道德模范评选”和“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大操大办专项整治行动,把严禁大操大办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润物无声,该镇通过常态化开展系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树立道德榜样,用榜样力量带动,让乡风好起来、群众富起来,文明之花在河图镇尽情绽放。

2022-05-27

我区各部门多措并举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南川网讯(记者 邓的)受疫情多点散发等不利因素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出现堵点卡点,大宗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也出现了一些困难。为此,我区各部门围绕纾解难题、促进发展,聚焦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数字化转型和管理提升、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多措并举,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   区财政局:   带动金融资本投向中小微企业   设立应急周转金助中小微企业渡难关。我区出资3000万元设立“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周转资金”,为符合银行信贷条件,还贷出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按期还贷、续贷提供短期周转资金,帮助企业度过困难时期。兑现中小微企业挂牌奖励,通过现场走访,收集企业需求,核实企业真实性相关资料,现拟兑现10家中小微企业版挂牌企业奖励资金,鼓励企业继续开展股份制改革,面向社会募集资金,加速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   清理中小微企业相关上级和本级政策。目前区财政局对涉及重庆市和我区的产业政策进行了梳理,合计237+42条。其中市级237条主要包括重庆市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39条、重庆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23条、重庆市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方案11条、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30条、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3条、2022年重点专项资金项目申报41条等。我区政策42条中涉及高新区创建23条,即叠加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金融人才政策23条。   针对市级237条政策,该局正沟通协调各行业部门,积极向上对接政策争取资金,配合行业部门组织申报,后续会开展审核等相关工作,保障上级资金的及时支付,及时落实各项稳企惠企政策。   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金融服务23条政策,帮助受疫情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燃眉之急,为全市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等受困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加快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加强信息共享,建立市场主体融资需求清单,了解其融资需求,全力助企纾困发展。   区国资金融发展中心:   认真落实金融助企纾困政策措施   深入推动政银企高效对接,区国资金融发展中心坚持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融资对接交流机制,及时将相关部门、行业商会(协会)搜集到的企业资金需求信息反馈给银行机构,落实专人跟踪办理进展情况。针对疫情持续影响,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线上信贷产品推广力度,促进银企高效互动。   同时,区国资金融发展中心组织辖区金融机构认真落实《重庆市金融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方案》,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等受困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强化跟踪督办机制,坚持每周一调度,组织辖区银行机构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随时跟踪中小微企业贷款落实情况,定期排解堵点问题。今年以来,共计为2995家中小微企业放款21.1亿元,其中抵押担保贷款12.9亿元、信用贷款8.2亿元。   持续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持续开展“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大力推广“特色农业产业贷”“乡村旅游升级贷”“农业供应链金融融资计划”3个金融产品,通过“风险补偿金+担保+银行”模式,大力支持辖区中小微企业发展。目前已累计发放1209笔、总金额4.5亿元,其中今年一季度发放289笔、金额1.41亿元。   落实企业上市(挂牌)扶持激励机制,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的培养辅导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区级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全力培育企业挂牌上市,为企业直接融资搭建桥梁。

2022-05-17

国内首个水平段长度突破4000米页岩气井在我区完井

     南川网讯(记者 李彬)近日,中石化重庆页岩气有限公司胜页9-3HF井顺利完井,该井水平段长度达4035米,刷新了国内页岩气井水平段长度的最高纪录,成为国内首个水平段长度超过4000米的页岩气井。   据了解,页岩气存储在地下岩层缝隙,它的开采与常规天然气不同,需要先向地下垂直钻进,达到一定深度后,便会向水平方向钻进,将蕴含在页岩裂隙、微细孔隙中的页岩气汇聚起来。因此,水平钻井的长度影响着页岩气井的开采范围与产量,水平井的钻井技术直接关乎着页岩气井的开采成本。   中石化重庆页岩气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室钻井主管师陈士奎介绍:“根据测算,1口水平段长4000米的超长水平井相较于2口常规水平井,总体成本可以降低20%以上。”   2020年开始,中石化重庆页岩气有限公司启动超长水平段水平井先导试验,去年3月,胜页9-2HF井首次实现了水平段3000米的突破,去年10月,胜页9-6HF井再次探索,让水平段长度达到了3601米。此次胜页9-3HF井则踏上了水平段长4000米的新台阶,为我国深层页岩气的产量突破提供了技术创新示范。   据介绍,该公司成立了技术攻关党小组,全程采用国产工具进行提速降本,并通过技术创新,逐步克服了长裸眼水平段地质导向难、定向扭方位困难等技术难题,形成了超长水平段钻井技术体系。接下来,该公司还将向水平段长超5000米的超深页岩气水平井发起技术攻关,推进深层页岩气效益开发。

2022-05-10

我区推行竣工联合验收制度

     南川网讯(记者 梁向红)4月28日,通过区规划、建设等部门的现场联合验收,翡翠蓝山项目负责人收到了即将交付的6栋房屋的《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这是我区首次在项目现场开展联合验收,不仅大大缩短了企业办证时间和流程,也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新动力。   据区住房城乡建委行政审批科科长李茂海介绍,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是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前的“最后一公里”。过去,因验收工作涉及的审批环节多、审批时间长、审批流程复杂,成为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老大难”。   “以前,项目竣工备案,需要在规划核实、质量监督、消防验收、档案验收等多个环节提交申请,逐项验收之后,才能获得竣工备案证。这样一来,项目虽然竣工,但离交付使用还要等很长一段时间,还需耗费一大笔人力物力财力。”翡翠蓝山项目总经理陈东告诉记者。   今年3月,我区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制度,将多部门分别验收流程,合并为一个竣工联合验收,由审批大厅一个窗口受理。联合验收通过后,直接出具《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   “我们建立联合验收专班,主动靠前服务,每个月月底形成工程竣工清单,提前指导企业作好竣工验收工作。打通部门职能限制,以项目办理流程为主线,由审批大厅窗口一窗受理。这样一来,将竣工验收阶段办理时限从以前的12个工作日,缩短到7个工作日,大幅提升了办事效率,让企业办事更便捷、更轻松。”李茂海说。   据介绍,本次申报联合验收的翡翠蓝山项目,在向审批大厅区住房城乡建委窗口提交申请后,由该委将申请转送至竣工规划核实、消防验收(备案)、人防验收及档案专项验收等验收机构,并于4月28日组织各专项验收部门对项目进行了联合验收,并现场为项目发放了《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该项目通过验收后,即可实施下阶段的交付等内容。   “让我们少跑路,从原各单项验收,变成现在一站式办理,效率得到非常大的提高,既省时也省力。”陈东说。   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行竣工联合验收,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服务的重要举措之一。接下来,还将继续探索更多优化审批的创新举措,助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2022-05-07

区科技局举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4月21日,区科技局举行2022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会议,70家企业分管科技负责人参加培训。   培训会上,培训讲师解读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从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主体、申报要求、申报程序等方面向企业讲解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实务,帮助企业规避申报中常出现的问题,并围绕高新技术企业系统操作及申报资料准备,详细讲解了实际操作流程,帮助企业提高申报工作的效率与成功率。   在互动答疑环节上,企业代表们积极讨论、踊跃提问,讲师就提出的问题逐一梳理归纳,解答企业在申报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助力企业在申报过程中少走弯路,提升认定质量。   今年,我区全力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启动了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工作,推动我区企业更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区已有45家企业有申报意向。

2022-04-27

我区推出“统战+金融+协会”模式为中小微企业雪中送炭

     ■ 记者 李彬 唐湛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都是小微企业发展“硬骨头”,如何有效缓解融资难题,我区探索建立“统战+金融+协会”模式,让政府、银行、企业与商会(协)会共同互动,一起为中小微企业发展纾困解难。   周昭江是我区一家建材批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2020年时,由于业务的拓展,企业急需资金新开门店,就在他准备通过银行借贷缓解压力时,因为公司一直采用传统做账方式造成做账不合规范,导致无法借贷。   周昭江了解到,聘请专业财务,每年至少需要支出8万元,用代账的方式,以自己企业的工作量,一年也至少需要4万元。作为小微企业,周昭江遇到的这一困难,在统一战线“大走访大谈心”中被收集到。随即,区小微企业协会推出了会员账务管理服务,周昭江以一个月600元的价格,签订了专业记账服务,最终,理顺了财务数据,获得了贷款资金。   区小微企业协会会长谭强介绍:“在代账服务上,我们按照市场价格的70%为大家提供服务。”   代账服务的推出,是我区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搭建起融资对接、企业互助、银企合作三个平台,全力帮助小微企业修渠“引贷”。同时,还通过部门联动,协调推出了多个融资新产品、设立了民营企业风险补偿资金、转贷应急周转金,并将全市20条稳企惠企政策逐一梳理,落地形成了分部门、分行业,包含责任部门、具体联系人的55条政策清单,齐力助企纾困。   区工商联党组书记黄敏表示:“目前,我区已形成了统战+金融+协会的模式,即企业提需求、统战总协调、协会抓服务、银行抓落实的机制,2021年为9055户小微企业融资45.5亿元。”   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区小微企业贷款总额达到186.72亿元,占全区贷款总额的38.1%,比2020年末增长32.2%,共增加2360户、9.6亿元,小微企业的融资加权平均年利率为5.13%,比2020年降低0.37个百分点。

2022-04-22

南城街道半溪河村:绿叶变身致富叶

        加工完成的茶叶散发着茶的香气。记者 梁向红 摄   ■ 记者 梁向红   雨后的南城街道半溪河村茶山,空气清新,漫山的茶树吐露新芽,青翠嫩绿,一阵微风拂过,散发阵阵茶香。   4月15日一大早,村民们便来到茶山采茶,右手拿住芽头,轻轻向上一提,一芽一叶的茶叶便摘了下来。村民们常年在这里采茶,手法娴熟,动作轻快。   “我们每年都来采茶,在春茶采摘期间,可以收入五六千元。下半年我们还会来帮着管理茶园,施肥、除草,一年在茶山收入过万元。”年近六旬的村民符冬珍告诉记者。   村民增收,得益于茶山的不断发展。南城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华是当地有名的种茶人,这里的茶叶上市早、产量高、品质优,一直深受市场喜爱。   基地里每隔几梯茶树,便安装有管道。周华介绍,安装的是水肥一体灌溉用的管道,山上的蓄水池里,备有水、牛粪、油饼,通过管道将水肥引到基地灌溉茶树,保证茶树的营养和所需水分。经过有机肥的灌溉,茶叶品质和产量将得到提高。   这段时间,周华大部分时间在工厂制作茶叶。为了提高茶叶的加工品质,他还新添置了一台微波杀青设备,不同于传统的杀青机,新设备能做到不破坏茶叶的色泽,使成品茶叶的品质更加稳定。   近年来,周华成立专业合作社,现有茶园3000余亩,其中改良茶园1300余亩、老茶山1700余亩,主要品种为福鼎大白茶、名山131、巴渝特早、云南大叶种等。合作社有标准厂房2200余平方米,年产干茶50余吨,年产值约160余万元。   南城茶叶专业合作社是南城街道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城街道积极引导业主发展壮大茶叶产业,先后在半溪河村成立南城茶叶专业合作社、能健茶业有限公司和茂建茶叶种植股份合作社,茶山总面积扩大到8000余亩,新建厂房1500平方米,每年提供劳务用工2万个。   同时,改善半溪河村的交通条件和人居环境,新建和改造村级道路、产业路、便民路合计55公里,改厕471个,安装路灯350盏,安装天然气1000余户。建设“茶山花海”工程,建有观景亭,栽种桃树、李树,培育行道景观。   南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南城街道将发展体验式农业,打造集采茶、制茶、品茶为一体的茶文化体验基地,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022-04-20

第十三届金佛山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杜鹃花节今日开幕

       南川网讯(记者 邓的)4月16日10:30~14:30,第十三届金佛山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杜鹃花节在“金佛山旅游”抖音号线上直播开幕。直播中,游客有机会通过互动获得金佛山景区门票、天星国际温泉城门票、酒店代金券、文创产品等礼品。   据了解,今年杜鹃花节期间,将邀请市内外的主流媒体、自媒体大V、摄影爱好者到金佛山开展采风活动。举行“千年杜鹃 花开正艳”杜鹃花节沉浸式演艺活动,即日起至五一节的周末及节假日,景区将通过互动体验和趣味表演,为游客带来赏花观景游园之趣,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举行金佛山杜鹃花卉展,在渝南黔北花木批发市场杜鹃产业园展出杜鹃盆景、杜鹃老桩、高山杜鹃等系列小盆栽花卉展品。   金佛山杜鹃花资源丰富,是我国杜鹃花种类最丰富、数量最多的山体之一。每年春天,40余种、数十万株杜鹃花杂陈于原始丛林竞相开放,姹紫嫣红漫山遍野,好似红绸舞动,又似晚霞燃烧,美不胜收,吸引游客慕名前来,在金佛山大饱眼福。   值得一提的是,赏金佛山杜鹃花尤为不能错过弯尖杜鹃、阔柄杜鹃、金山杜鹃、树枫杜鹃等金佛山的独有杜鹃品种。其中,树形高大,分布广泛,数量最多的是金山杜鹃,最佳观赏地点在金佛山野生古杜鹃公园。花冠硕大,花型最好、最饱满的是阔柄杜鹃,最佳观赏地点在西坡索道上站观景台、绝壁栈道至金山之巅步道、药池坝。初开时为浓黄色,凋零时变成了草绿色,这难得一见的变色杜鹃花是树枫杜鹃,最佳观赏地点在西坡索道上站观景台、绝壁栈道至金山之巅步道。形如小喇叭,酷似百合的就是喇叭杜鹃,最佳观赏地点在西坡索道沿线。

2022-04-18

西城街道:融合发展 城乡共美

    ■ 记者 黎明   春风十里,桃李花开,走进西城街道永合社区的水果基地,白的是李,红的是桃,满山遍野是花的海洋;站在永隆山上,俯瞰西城,只见秀美的凤嘴江穿城而过,街道宽敞洁净,凤嘴江亲水休闲公园沿河两岸绿草如茵。   近年来,西城街道以党建引领全局,高质量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力打造“红色家服务”党建品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描绘出一幅宜居宜业宜游、幸福蓬勃发展的美好画卷。   乡村振兴 桃李芬芳   近日,西城街道永合社区5组村民李先琼正在管理她家的晚熟李。“你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定是个丰收年。我家有10多亩李子,去年毛收入5万多元。为了保存李子,我们这里还要建冷藏库呢。”   “这几年社区发展了李子1700多亩,但基本上是村民散户种植,难成气候,现在我们要打造永合桃李综合产业基地,主要内容为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村治理、农旅融合。”永合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文祖华介绍,基地规划建设千亩晚熟桃李基地、万米李花大道及万米油菜花观赏带;发展桃子和李子共3000亩,蔬菜、玉米、猕猴桃各200亩,花椒400亩;建设蔬菜采摘体验家庭农场、千亩采摘玉米体验基地,构建种植、观光、采摘、度假一体化的乡村旅游产业链。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该社区还同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对李家坝30余户农舍进行改路、改房、改厕等“五改”,规范家禽养殖,建立村规民约,实施垃圾分类。加强基层治理,打造法治小院。   山上是满坡桃李,山下是碧绿的蔬菜。沿着蜿蜒的通村公路前行,只见民居亮丽多彩,硬化的道路四通八达,乡村已换新颜。   治理共振 繁荣城乡   走进龙济桥社区的“金佛山小课堂”,志愿者正为学生辅导功课、开展实践活动……   “龙济桥社区原为城郊农村社区,随着社区由农村变城市,村民变居民,逐渐成为社区治理的难点和矛盾的焦点。”龙济桥社区党委副书记苟朝彬介绍。   2020年,龙济桥社区围绕“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目标,在全区率先开展“三事分流”工作机制试点,探索形成“龙济有约、龙济议事、龙济回音、龙济服务、龙济课堂、龙济公约”的“六个龙济”治理路径。   “龙济有约”集需求。龙济桥社区变被动为主动,以“走访约+网络约+来访约”三种模式,收集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实现群众事有地说、群众难有人帮、群众怨有人解。   “龙济议事”解难题。针对“龙济有约”形成的“治理清单”,按照“小事网格议、大事多方议”的机制,将问题化解在一线基层。   “龙济回音”架起连心桥。对居民反馈的意见问题,按照“三事分流”方式,以“点对点”“面对面”“键对键”的形式逐一回应,形成回音。   “龙济服务”送温暖。社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党群一家亲”志愿服务队为主阵地,招募小区内热心大妈、退休党员、文艺爱好者、学生等成为志愿者,常态化开展金色宣讲、红色温暖、绿色新风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龙济课堂”提素质。社区聚焦辖区儿童、青年及成人群体,以社区文化室为“龙济课堂”阵地,分门别类开设家庭助教班、青年提升班、家风建设班,逐步提升居民素养。   “龙济公约”聚合力。“龙济公约”共有18条,每一条都详细地公布了社区与居民的文明约定,龙济公约实现了居民相处更和谐、居民生活更幸福。“公约”的推出受到小区居民的点赞,实现了促和谐、促文明、促幸福“三促进”。   党建引领 提升发展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西城街道以党建引领全局,高质量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抓住基层治理这个‘牛鼻子’,推动西城各项工作上台阶。”西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杜仕敏介绍。   近年来,西城街道全力打造“红色家服务”党建品牌,深入实施“示范”敲门行动,成功创建东方红社区南商新天地红色家园,城市小区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垃圾分类对小区卫生有好处,我们还可以用积分兑换礼品,我很支持。”家住坤罡龙都小区的居民钱昌志说。   西城街道是我区垃圾分类覆盖面积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示范片区。如今,西城街道城区垃圾分类全覆盖推进,以实际实用的举措积极作为,解决了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   同时,该街道依托坝坝加油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通过“好声音”宣讲队、“一家亲”文化志愿服务队,开展文艺进社区、技能培训、政策解读等文化志愿活动。

2022-04-11

韦玉国:指拇山下种出“致富草”

     ■ 记者 黎明   “你看,这是我去年撒的黄精种子,苗子都长这么高了。我已经进行了移栽试验,成活率也很高。”近日,大有镇指拇村1组,牛角塘家庭农场负责人韦玉国一边管护中药材一边说。   韦玉国的农场内种植了200多亩中药材,品种有黄精、黄柏、重楼等,亩产值最高达7万元,当地人都称他种出了“致富草”。   韦玉国的父亲爱研究种植中药材,也进行过人工种植,但都是小批量试种,没有形成规模。受父亲影响,韦玉国也对种植中药材有了兴趣,随着黄精收购价不断上涨,韦玉国萌发了把种植中药材作为创业的切入点的想法,从养殖业行业转换为规模化种植中药材。   为了摸清黄精的生长规律,韦玉国白天会上山采挖野生黄精,傍晚就将采挖回来的黄精种上,晚上还会在网络上查询资料进行学习,一学就是深更半夜。   前几年,韦玉国天天都在山上研究如何种中药材,比任何时候都用心,那时候也没有能力请人,就是他自己和妻子一起干。为了试验中药材的种植环境,他还特意建了两个塑料大棚。   韦玉国介绍,黄精本身就是野生的,抗病能力强,种植周期3到5年,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市场收购价每公斤20元左右,每亩产值可达4万元。除此之外,黄精种苗、种子也能单独售卖。黄精采收季节,收购商主动上门收购。   为将黄精产业稳定持久发展下去,韦玉国创办了牛角塘家庭农场,还参加了区农业农村委举办的“高素质农民”经营管理培训,收获了中药材种植和管理的经验。目前,韦玉国苦心经营的药材种植也有了回报,年收入达到30万元。他还养殖了100箱蜜蜂,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凭着一股韧劲和吃苦耐劳,韦玉国种出了“致富草”,他表示,下一步将以“农场+农户”的方式引导周边村民种植中药材,共同致富。

2022-04-08

兴隆镇:茶香四溢飘满园 村民采下“致富芽”

        3月20日,兴隆镇金花村茶园里,当地茶农迎来一年最繁忙的茶叶采摘季节。近年来,金花村大力发展白茶种植生产,茶叶生产已成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王伟冲 摄   南川网讯(记者 聂灵灵)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采茶季。近日,兴隆镇金花村白茶基地也迎来白茶的采摘高峰时间,村民们纷纷上山采茶,采摘开春以来第一批明前新茶。   走进白茶基地,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放眼望去,一排排茶树郁郁葱葱,一簇簇茶叶生长茂盛。茶山上,200余名采茶工在山间来回穿梭,忙着采摘开春以来的第一批明前新茶。一双双巧手在枝叶间舞动,一叶叶细芽飞入腰间篓中,不一会儿,嫩嫩的“一芽一叶”就装满了茶篓。   村民梁隆尧在基地工作了2年多了,今年他当上了茶山的管理员,每天固定工资80元,每月工作20天,他说:“以前年轻人外出打工,剩下年纪大的人在家,想发展产业没门路,自从企业来流转土地发展白茶后,年纪大的人也能找到工作。自己在茶山上班每月都领上固定工资,非常满意。”   据了解,我区在兴隆镇、南平镇、大观镇等地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白茶产业,截至目前全区有白茶4600余亩。“白茶的市场行情很好,今年市场售价能达到每斤2600余元,一亩地的纯收入平均能达到近2万元。”重庆市南川区巨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理甘江涛说,最近全区白茶产业的采茶工用工量达到700余人,预计每天将采收白茶2000公斤。   眼看着这样的好前景,村民尹家池一家也在去年发展了500亩茶叶,“近几年,通过在白茶基地务工,学到了不少白茶栽种、管护技巧,现在有公司带着我们,销路、技术都不愁,这比在外打工好得多。”尹家池说,儿子也十分愿意回到农村发展白茶产业。   随着白茶产业的发展,兴隆镇金花村家家户户靠着流转土地、就近务工实现增收,村里产业路、便民道、蓄水池都得到改善,他们朝着乡村美、百姓富的道路阔步前行。如今,我区以兴隆镇白茶基地为中心,向周边乡镇(街道)扩展该产业,预计明年全区白茶产业将发展到6000亩。

2022-03-24

《实干出实绩》我区发布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近日,我区出台《南川区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实现基础设施网络衔接顺畅,客运服务体系舒适便捷,货运物流体系高效经济,智慧交通体系智能先进,绿色交通体系生态集约,平安交通体系安全可靠,现代治理体系规范协同。   《规划》着眼于构建发达快速网络、顺畅干线网络、广泛基础网络、舒适客运体系、现代流通体系、智慧智能体系、绿色环保体系、安全可靠体系、现代治理体系等9个方面重点任务。   在着眼枢纽提升、构建发达快速网络方面:将提速建设铁路网络,实现铁路运营里程118公里。推进渝湘高铁建设,推进广涪柳铁路、渝桂高铁、重庆—铜仁城际铁路研究论证工作,研究论证南川—武隆市域铁路,研究论证川黔支线铁路扩能工程。推进城轨快线南川线研究论证工作,加快金佛山旅游轨道方案研究论证工作。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实现通车里程达209公里。推进渝湘高速复线、南川西环高速建设进度;推进万盛至正安高速、合溪至大有高速前期工作。   在着眼产城互动、构建顺畅干线网络方面:将在“十四五”期间改造国省道157公里,实现普通国道二级以上、普通省道三级以上100%。畅通毗邻区县公路,提质“产城景”公路。建设集疏运公路,建设昌达智慧物流园至南两高速北固互通、昌达智慧物流园至南涪铁路东胜互通连接线。   在着眼乡村振兴、构建广泛基础网络方面:畅通重要节点公路,建立金佛山东坡至金佛山南坡公路改建工程、大观经木凉兴隆至西城公路改建工程等储备库。提质升级农村公路。持续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争取新建改建“四好农村路”1000公里,其中通组路200公里、入户路550公里、单改双250公里。   在着眼普惠均等、构建舒适客运体系方面:建成渝湘高铁南川北站综合客运枢纽、南川城西客运站旅游集散中心;新改建水江镇、大观镇、南平镇、古花镇4个乡镇客运站,实现有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100%;新开5条农村公交线路,实施18条客运班车公交化改造;建成268个招呼站;协调周边区县共建旅游经济带、渝南黔北旅游精品环线。新建5处公交场站,规划1条公交专用道,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100%,公交车进场率达100%,公交分担率达18%。   在着眼经济高效、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方面:将推动多式联运发展,推进昌达智慧物流园“十四五”期间建成投用,推进水江、南平物流集散中心方案研究工作。完善农村物流体系,依托客运中心站打造承接中心城区、辐射全区、串联城乡的区级农村物流中心;科学布局重要乡镇和一般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充分利用村级小商超规划建设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发展农村物流网络,规划31条“以客带货”运输线网;规划打造2~3条特色货运示范班车。   在着眼创新驱动、构建智慧智能体系方面:推进交通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推动公路重大交通基础信息化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推进隧道自动化监测技术、特大桥健康监测技术等示范应用,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实时监测常规公交、出租车、农村客运车辆、12吨及以上营运货车等运载装备,督促“两客一危”企业按照标准技术要求安装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终端设备。推动智慧出行服务智能升级,推进建设公交车载计数系统、公交车扫码支付系统、公交客运车载智能监控视频系统、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公交智能电子站牌;推动汽车站实施智慧车站升级改造,推广应用“电子客票”和“无纸化乘车”。   在着眼集约节能、构建绿色环保体系方面:将建设生态绿色的交通设施,结合交通强国示范区建设,持续推动建设“绿色公路”。开展全面综合的污染防治,开展交通路域环境污染治理,推动路侧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加快推动淘汰黄标车、超标车以及安装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设施。推广绿色清洁的运输装备,推广纯电动车在交通运输装备中的应用,出租车新能源更新率100%;“十四五”期间建设公交车辆充电桩100套,在15个普通公路服务区建设充电桩100套;鼓励开展一批燃料电池货车示范运营。建设集约高效的运输组织,发展绿色货运和现代物流;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客运组织与服务模式;优化货运车辆运输服务环境,确保新增货运车辆全部登记落户南川。   在着眼保障有力、构建安全可靠体系方面:将强化安全基础设施维护,“十四五”期间规划实施公路安防设施工程200公里,危桥改造20座,全面构建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网络,同时从源头上严把市场准入关、车船技术关、从业人员资格关和严格落实道路运输源头安全监管。完善应急管理制度以及公路应急抢险物资储备,实现灾情发生2小时内处置,其中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应急救援响应时间不超过30分钟;布置汽车渡口监督站点,实现两岸安全隐患整治、车渡船舶安全运行监管和渡运值班值守管理。   在着眼深化改革、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方面:持续推进重大领域改革,提高公路网精细化管理和养护水平,加强交通重点领域的信用建设,建立完善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协作的现代交通运输治理体系。

2022-03-23

我区发布物流业“十四五”规划

     南川网讯(记者 李崎君)日前,我区发布《重庆市南川区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区将不断健全物流基础设施体系、物流网络体系,提高物流业发展规模、行业发展质量和物流业技术数字化水平,全区物流业实现收入100亿元,社会物流量突破3000万吨,快递量突破3000万件,将南川建成市级物流园区节点、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和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以南川城区为核心,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多网点”的发展格局。东胜火车站公铁联运货运枢纽、商贸物流园和昌达智慧物流园三大板块,共同建设区域性公铁联运枢纽、公路货运枢纽、商品展示交易、快递物流、农产品冷链、城市配送、包装加工、电商孵化及配套设施;水江、南平两大生产资料集散中心和大观中医药物流集散中心,为全区制造业、中医药产业原材料成品提供物流及供应链支撑;整合全区乡镇客运站场、邮政快递、供销、物流等设施资源,建设集中性、集约性乡镇物流快递集配站,到2025年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同时推进村级综合物流服务网点建设。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南川物流发展的重点任务。利用包茂高速和三南铁路构通东西物流主通道,依托银百高速公路,构建银川、西安经南川至广州、南宁、钦州港、东兴的南北物流大通道,以及构建南川至涪陵、南川经綦江至江津、永川物流辅通道的“两主”“两辅”及多射线物流通道。   《规划》还提出,通过推动区内外多式联运设施互联互通,推广先进运输组织形式,丰富多式联运服务产品和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企业,发展多式联运;通过推广普及机械化、自动化物流设备,推动物流商业模式创新和物流业态创新来推动技术创新;通过推动全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和数字化改造,提升信息化数字化水平;通过制定合理土地价格,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和深化“放管服”,降低物流成本;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推动物流绿色发展;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物流业招商引资;积极培训物流经营主体;推动应急物流发展。

2022-03-22

河图镇:苗木基地劳作忙

        村民正在翻土,为种植苗木做准备。记者 黎明 摄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近日,河图镇河园社区的苗木基地里,村民正抢抓晴好天气,在基地里松土整地,有的则在移栽幼苗,大家有说有笑,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河图镇引进重庆多盟园林有限公司,在当地发展苗木产业200多亩,解决村民就业,带动村民增收。   据基地负责人李天恒介绍,苗木基地种植的苗木种类有红景木、海棠、桂花、金叶女贞等珍贵苗木。目前,已经种植了30多亩。   李天恒说,苗木场为周边村民特别是留守妇女提供了工作机会,据初步统计,至少2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人均月工资2000余元。   记者了解到,在该苗木基地务工的村民大多来自河图镇周边村社,而且基地务工的劳动报酬每日结算。此外,李天恒介绍:“公司按照租用农户土地和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实现了零散土地的集约化管理,村民在出租土地后还能以‘产业工人’的身份在基地务工。”   “我把自家的地都租给了公司,现在又到公司来务工,不仅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挣钱养家两不误。”河园社区村民杨永会高兴地说。   据悉,河图镇把培育壮大特色效益农业基地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农户+土地+公司”的模式,以土地为媒介搭建农户新的就业平台。目前,该镇已成功打造了茶叶、优质稻、板栗、蓝莓等产业基地,农户通过产业基地实现了就业,获得收入。

2022-03-21

河图镇:农旅融合拓新路 春风十里暖乡村

         村民正在管护蓝莓。记者 黎明 摄   ■ 记者 黎明   大棚草莓红艳欲滴,枝头桃李含苞待放,湖光山色交相辉映……3月15日,走进河图镇顺春农旅园,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河图镇的交通和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很好,通过‘四好农村路’建设,交通便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顺春农旅园负责人赵恒恒介绍,该园共占地1000亩,将新建独立民宿、接待中心、水上乐园、大面坡农场及相应配套设施。   近年来,河图镇着力打造“生态农业示范镇”,建设“宜居宜游小城镇”,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打造旅游品牌,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兴产业   拓宽强村富民路   “去年最多时一天卖出去600多盒草莓,除了网购,来现场采摘还要预约。”村民陈代碧已经在顺春农旅园务工3年。她说,能在家门口挣钱,很满意。   顺春农旅园除了有蔬菜种植基地和草莓采摘园,还有50多亩板栗树,林里还散养着土鸡。目前该园正在进行民宿打造,建成后,共有20多间北欧风格的房间。   在不远处的长坪村茶叶基地,村民正在管护茶苗。   该茶园是大观农旅融合产业园规划建设项目之一,已经种植了2000多亩茶树,下一步将建设茶叶加工、农旅融合配套设施等。   “河图镇交通条件良好,现有三条高速公路出口分别连接河图镇东、西、北部,距现已开通的渝湘高速公路大观出口9公里,距南两高速公路石溪出口仅2公里,正在修建的渝湘复线高速公路也将在这里下道。这里气候温和,空气富氧、土壤富硒、水源富锶,非常适宜茶树栽植与生长。”基地负责人郑秋华介绍。   近年来,河图镇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主导,着力打造图个吉栗万亩板栗村项目、万亩优质稻基地、万亩茶叶基地,在此基础上,实现板栗、水稻、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和农业体验,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美环境   田园风光入画来   汽车行驶在鸣大路上,沿线的河图镇中图村、上河村青瓦白墙的房屋错落有致,让人眼前一亮。   “房屋立面、顶棚整修一新,周围环境也进行了整治,我们的环境更漂亮了。”中图村1组村民刘贤能和乡邻们坐在一起聊天,他指着刚粉饰一新的房子,称赞房屋外立面改造得好。   去年开始,河图镇对鸣大路沿线房屋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共整治提升旧房267户,在两个村实施农村厨房、厕所改造,厨房内贴瓷砖,柴煤灶改用天然气,并对房屋旁边的檐沟进行整治硬化,提升房前屋后整体“颜值”。   中图村全部民房外墙采用白色涂料粉刷,斜面的屋顶改成青色的琉璃瓦,墙面再配以相应的装饰线,突显巴渝民居风格。如今,焕然一新的民房风格统一、颜色靓丽,加上龙川江水清岸绿,让该镇有了美丽乡村的底色。   与此同时,该镇在鸣大路沿线还建了三个公共生态停车区。停车区宽敞整洁,还建有卫生间等配套设施。   目前,鸣大路沿线正在种植蓝莓,并对道路两旁进行了绿化美化,给群众创造一个更加宜居休闲的生活环境。   善规划   引领未来谋振兴   “在打造乡村旅游时,要突出自身优势,避免同质化。”   “产业规划要有前瞻性,布局合理,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利用,壮大集体经济,又让村民增收。”   ……   近日,河图镇接待了这样一批客人,他们是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美术学院、新闻传媒学院等5个学院的9名专家,到河图镇调研相关产业发展、开展交流座谈,指导河图镇乡村振兴规划和产业发展。   据介绍,西南大学还将红曼农业纳入“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双方将在产业发展、乡村规划、人才实践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不断探索创新,加强校地合作交流。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邀请专家来指导产业发展、进行乡村风貌规划等,为农旅融合发展献计支招,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河图镇党委书记傅文镜说,下一步,河图镇将充分发挥河图的区位优势,着力把河图打造成别具风情的康养小镇,构建以景点串线路、以线路带区域的旅游发展格局。

2022-03-18

我区“三管齐下”整治农村面源污染

     ■ 记者 黎明   近日,水江镇劳动社区广财蔬菜种植股份合作社,负责人周碧云正和村民一起给地里的蔬菜苗子覆盖上地膜。周碧云说:“我们是可降解地膜推广示范点,这样的地膜可重复使用,并且可降解。”   截至目前,我区已有水江、金山、南平、大有等8个可降解地膜推广示范点,全区铺设面积已达520亩。   自2018年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来,我区累计回收废弃农膜398.9吨,全区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下降3.9%、2.6%。   加强防控 土地绿色治理   “普通地膜经过使用后,残膜难以清除干净,混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会破坏土壤结构,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影响下一季农作物生长。”河图镇长坪村品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永祥说,普通地膜使用后残膜难以清除干净,使用可降解地膜的价格虽然较高,但使用后便于再回收利用。   近年来,我区通过设立推广示范点,以点带面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户使用可降解地膜,充分促进农膜利用的“减量化、循环化、无害化”,助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顺利推进。   畜禽粪污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区关闭、搬迁禁养区内养殖场253家,连续2年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大力推广种养循环、生态养殖、“异位发酵床”等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新技术,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61%,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取得明显成效。   推广技术 减少肥药污染   “化肥农药用多了土地承受不起,容易酸化、板结,应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日前,太平场镇农服中心工作人员赵大伦来到河沙村蔬菜示范基地就农药残留问题进行抽样检测,并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该镇农技人员每个月都要对种植户施用化肥和农药进行督促和指导,使减少化肥、农药“双减”目标落到实处。   区农业农村委组织干部职工和农技人员深入大有镇、三泉镇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市控点例行监测现场勘探工作,全面启动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170个市控监测点位建设工作,落实落地化肥农药“双减”措施。   “我区农药、化肥使用量逐年下降,提前实现了农业部提出的‘到2020年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区农业农村委农技中心负责人介绍,减少农业化肥使用,我区重点在“精、调、改、替”上下功夫,精确控制施肥量、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我区正实施土壤酸化治理2.5万亩。   综合利用 秸秆变废为宝   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我区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相关知识,今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委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指导,推广秸秆还田等技术,提升综合利用效率,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   此外,我区正在兴隆镇金花村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由重庆朗沃农业专业合作社承担,将投资280万元,建设一座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厂,包含厂房、设备、厂区附属设施设备及秸秆收储点,其中包括生物有机质生产A区新建秸秆发酵车间2419平方米,采用秸秆综合利用专用设备和技术处理秸秆,并在项目地周边乡镇建立5个秸秆收储点。   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收集处理秸秆10000吨的秸秆综合利用能力,年生产秸秆基质4000吨。每年可为农户直接增加秸秆销售收入400万元,企业减少东北草炭土、进口泥炭等的采购支出,节支增收200万元以上,同时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2-03-17

小草莓大作为 休闲采摘助力乡村振兴

        农场管理人员在管护草莓。 特约通讯员 胡波 摄   南川网讯(记者 聂灵灵)目前,正值草莓成熟季节,大观镇中江村纷禹蔬果种植家庭农场也热闹起来。“采摘的人多了,草莓都熟不赢,这段时间每天有200余人次来农场采摘草莓。”3月13日,农场负责人刘克建告诉记者,自从大观原点开放,农村环境变好后,一到春天来大观踏青的游客特别多,采摘草莓的游客也随之增加。   近年来,大观镇依托大观原点乡村旅游综合体,盘活现有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布局精品旅游线路,实现观光、打卡、互动、亲子等娱乐项目,大力发展果蔬采摘、亲子活动、沉浸式体验等项目,并利用农村闲置农房资源,吸引城市资本下乡,发展特色农家乐和精品民宿,做好“旅游+”文章,策划出樱花节,蓝莓、草莓采摘节等一批乡村旅游主题节庆活动,吸引游客,聚集人气。   当天,游客王小敏一大早就带着孩子和父母从中心城区驱车来到大观,一家人先到花田小院民宿办理住宿,休息一会儿后,就前往刘克建的草莓园。王小敏说:“大观镇离中心城区不远,随时都可以带着一家人来玩,而且这些年大观的民宿发展也不错,住宿相当方便。”   “大观发展一年比一年好,我们也跟着受益。”刘克建说,他从最初的几亩草莓园,到如今发展起纷禹蔬果种植家庭农场,他深有体会。“今年栽种了12亩草莓,亩产量500公斤,分越秀、枥乙女、红玉、红颜、雪里香5个品种,采摘时间将持续到5月底,今年草莓的采摘价格为每公斤100元,按照损耗50%计算,每亩地的收益能达到2.5万元。”刘克建一边与记者交流着草莓发展的情况,一边忙着为游客称售草莓,他说:“这一切都得益于乡村振兴带来的好处呀,游客多了,我们就得实惠,下一步,我计划扩大草莓种植面积,让游客在大观能吃到更多更好的草莓。”

2022-03-16

乾丰镇:茶香溢满致富路

          茶农正在采摘春茶。 记者 罗苑瑜 摄    南川网讯(记者 罗苑瑜)春茶开采,各地茶山忙着抢“鲜”。3月9日,在漫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乾丰镇九台村的茶山里,茶农正忙着采收今年的新茶。   “现在正是茶山大量用工的时候,每天有40多位工人在基地采茶。”该公司负责人李成禄向记者介绍。   公司根据茶农采摘数量,以每斤32元的价格支付工钱。   “一天能挣100多元,一个春茶季下来能赚到6000多元。”茶农陈小容从九台村邻近的农化村来,连续几年春茶开采季节她都来务工,已经是茶园的老员工了。   近年来,乾丰镇锚定“千亩茶乡”目标,全力推进全镇茶业提品质、扩规模。经过几年发展,全镇茶业种植规模已从3000亩扩大到6000亩,今年有5000亩茶园喜获丰收。   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该镇通过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施肥技术,实现了农药减量、茶园增产。“过去茶园依靠化肥来实现高产,但化肥的费用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李成禄说,“用养殖场的动物粪便做的有机肥替代高额的化肥,让茶园的成本降低不少,但茶园的产量反而有了提高,提升了茶园效益。”   该镇党委宣传委员李宁静介绍,该镇将在春茶的基础上提升夏秋茶产量,延伸产业链,拓宽业主收益面。一方面,通过加大技术培训,提升夏秋茶的品质和产量;另一方面,由政府主导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多方式打开夏秋茶销路。

2022-03-15

我区多措推进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工作

     南川网讯(记者 李崎君)3月9日,记者从区政务服务办获悉,在“十四五”期间,我区将以《重庆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四五”规划》为依据,不断推进全区公共机构绿色转型发展,充分发挥好公共机构在节约能源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绿色文化方面,结合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生态文明和环保宣传“进机关”“进学校” “进医院”“创全国文明城、做文明南川人”等主题,宣传有关法规、标准、知识,突出节约优先的价值导向,传递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动工作方式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方向转变。   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求,完善支撑保障体系,落实公共机构能源和水资源消费总量与强度双控目标,同时逐步推进电力替代天然气、燃煤等化石能源消费,进一步做好以电力消费为主的建筑用能设备设施节能降耗。   在绿色低碳生活方面,持续开展绿色出行行动,鼓励干部职工践行“135”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加大绿色采购,带头采购更多节能、节水、环保、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优先采购再生纸、再生铅笔、再生硒鼓等绿色产品,将能源资源节约管理目标和工作要求嵌入物业、餐饮、能源费用托管等服务采购需求。   在反食品浪费方面,鼓励提供“小份菜”“小份饭”等服务,建立健全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动态管理,制定实施防止食品浪费措施,鼓励采取预约用餐、按量配餐、小份供餐、按需补餐等方式,科学采购和使用食材。   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准确率。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和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办公用品,禁止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或者非塑制品。   在绿色办公方面,加速推行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推行纸张双面打印、无纸化办公,减少纸质文件印发数量,倡导使用再生纸、再生耗材等循环再生办公用品。加大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综合节能改造力度,进一步推进公共机构采用综合技术措施实施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降低建筑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强度。   “十四五”期间,我区结合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等活动,将制度建设、行为养成、文化培育贯穿创建工作全过程,到2025年末,全区党政机关创建成节约型机关,70%以上的公共机构建成节水型单位。

2022-03-11

秧苗还没插订单已到手

  秧苗还没插订单已到手   南川区福寿镇大石坝村试行水稻“私人定制”     ■ 重庆日报记者 苏畅   “要得,我给你留一亩!”   3月8日,南川区福寿镇大石坝村,康茂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文奇又收到一笔水稻订单。电话那头,一位客户预订了一亩水稻,不一会儿,汪文奇就收到了2180元的订金。   “这段时间不少客户打电话来预订水稻。”汪文奇翻了翻手机里的订单信息,欣喜地比出三根手指,“已经有30多亩水稻被预订!”   而在汪文奇身后,水稻田里还没开始插秧,村民们正忙着用微耕机耕田。   “这么早就有了订单?”重庆日报记者有些惊讶。   “合作社共种植1600亩富硒水稻,其中200亩采取预订方式销售,预订价格是每亩2180元。”汪文奇介绍,合作社保证每亩产出250公斤绿色大米或者180公斤有机大米。   大石坝村地处海拔800米左右的浅丘地带,光照充足且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水稻糖分及淀粉积累,是天然的优质稻产区。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展的土地质量地质调查结果显示,南川区富硒土地分布广,全区富硒、足硒土壤面积占98.85%,其中就包括大石坝村。   依托大石坝村的富硒土壤资源与高海拔生态环境优势,几年前,汪文奇开始尝试种植优质富硒水稻。虽然优质富硒水稻也种出来了,但汪文奇却遇到了销售难题。   “优质没有实现优价。”汪文奇说,尽管富硒大米的品质更好,但市场却不“领情”,价格跟普通大米相比,没有明显优势。   一次外出考察学习,汪文奇发现不少果园采取果树认领的方式进行预售,客户可全程追溯认领果树的管护信息,市场反应很好。   果树认领给了汪文奇启发。   “我们也可以搞水稻预订,虽然硒元素看不见,但是我们可以向客户展示水稻绿色、生态的种植过程。”2017年,汪文奇拿出合作社的150亩水稻“试水”,采取预订的方式进行预售。客户在水稻栽插前缴纳订金后,便视为预订了相应的水稻,稻田里的收成全部归客户所有。合作社则定期为客户发送水稻种植过程的照片,让客户体验现实版“开心农场”。   市民陈彤是首批预订客户。在水稻种植期间,她还专程到大石坝村参观。“每一亩田都用展牌标识着客户的名字,基地用太阳杀虫灯,即使发生了病虫害,他们也是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大部分施用农家肥,水稻长势很好。”陈彤说,这样种出来的富硒大米不仅好吃,也吃得安心。第一年水稻丰收后,她便成了这里的“回头客”。   随着预订的客户越来越多,汪文奇又遇到了新难题:由于合作社没有加工厂,水稻收割后,他们就送到附近的加工厂一次性加工成大米,然后寄到客户家中。不少客户反映一次性收到的大米太多,短时间内吃不完,放久了还不新鲜,只有大量送人。汪文奇说,为解决这一问题,在2020年,合作社建起了大米加工厂,分批次为客户加工大米。   “我们还在进一步探索预订水稻的发展模式,今年我们推行了稻鱼养殖模式,未来我们还将打造‘福寿米’品牌,并扩大预订水稻的规模。”汪文奇说。   (原载《重庆日报》3月9日1版)

2022-03-10

我区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开始申报

     南川网讯(记者 盛余多)3月8日,记者从区人社局获悉,目前我区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已经开始申报,符合补贴标准的人员可通过线上或者线下渠道申请该项补贴。   灵活就业社保是专门为自由职业者提供的一种缴纳社保的方式,可以让自由职业者在未来老了之后生活有一个保障。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则是国家专为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的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的一项福利补贴。   “目前,全区范围内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超过五千人,希望大家赶紧申报,以免耽误自己享受权益。”区就业和人才中心城乡就业统筹科科长郑永梅介绍,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报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进行,根据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倡导大家首选在网上进行申报,如因特殊原因不能进行网上申报,可前往就业所在地的社保所进行申报。   具体来说,申报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人员可以通过下载“重庆人社App”或“重庆智能就业官方平台”微信小程序进行申报。其中,App方式需进行实名认证后,在主页点击“我要办”,在“就业创业”板块中选择“灵活就业补贴申请”,按要求填报申请资料后提交,然后等待审核结果,申请人需关注审核信息是否通过。   使用微信小程序申报,则需要点击右下角“政策申报——办事大厅”,选择“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领”,个人注册登录后即可进入补贴申报流程。需要注意的是,申请人在填写补贴发放银行及账号时,其开户行和开户名必须填写申请人本人社保卡上标注的开户行和卡号。   “今年共有两次申报机会,第一次申报时间为3月,第二次申报时间为9月,符合条件的人员可以自行选择申报时间。”郑永梅说。

202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