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街道:融合发展 城乡共美
发布时间:2022-04-11 09:19:04 来源:南川网
新闻摘要:    ■ 记者 黎明  春风十里,桃李花开,走进西城街道永合社区的水果基地,白的是李,红的是桃,
 

  ■ 记者 黎明

  春风十里,桃李花开,走进西城街道永合社区的水果基地,白的是李,红的是桃,满山遍野是花的海洋;站在永隆山上,俯瞰西城,只见秀美的凤嘴江穿城而过,街道宽敞洁净,凤嘴江亲水休闲公园沿河两岸绿草如茵。

  近年来,西城街道以党建引领全局,高质量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力打造“红色家服务”党建品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描绘出一幅宜居宜业宜游、幸福蓬勃发展的美好画卷。

  乡村振兴 桃李芬芳

  近日,西城街道永合社区5组村民李先琼正在管理她家的晚熟李。“你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定是个丰收年。我家有10多亩李子,去年毛收入5万多元。为了保存李子,我们这里还要建冷藏库呢。”

  “这几年社区发展了李子1700多亩,但基本上是村民散户种植,难成气候,现在我们要打造永合桃李综合产业基地,主要内容为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村治理、农旅融合。”永合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文祖华介绍,基地规划建设千亩晚熟桃李基地、万米李花大道及万米油菜花观赏带;发展桃子和李子共3000亩,蔬菜、玉米、猕猴桃各200亩,花椒400亩;建设蔬菜采摘体验家庭农场、千亩采摘玉米体验基地,构建种植、观光、采摘、度假一体化的乡村旅游产业链。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该社区还同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对李家坝30余户农舍进行改路、改房、改厕等“五改”,规范家禽养殖,建立村规民约,实施垃圾分类。加强基层治理,打造法治小院。

  山上是满坡桃李,山下是碧绿的蔬菜。沿着蜿蜒的通村公路前行,只见民居亮丽多彩,硬化的道路四通八达,乡村已换新颜。

  治理共振 繁荣城乡

  走进龙济桥社区的“金佛山小课堂”,志愿者正为学生辅导功课、开展实践活动……

  “龙济桥社区原为城郊农村社区,随着社区由农村变城市,村民变居民,逐渐成为社区治理的难点和矛盾的焦点。”龙济桥社区党委副书记苟朝彬介绍。

  2020年,龙济桥社区围绕“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目标,在全区率先开展“三事分流”工作机制试点,探索形成“龙济有约、龙济议事、龙济回音、龙济服务、龙济课堂、龙济公约”的“六个龙济”治理路径。

  “龙济有约”集需求。龙济桥社区变被动为主动,以“走访约+网络约+来访约”三种模式,收集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实现群众事有地说、群众难有人帮、群众怨有人解。

  “龙济议事”解难题。针对“龙济有约”形成的“治理清单”,按照“小事网格议、大事多方议”的机制,将问题化解在一线基层。

  “龙济回音”架起连心桥。对居民反馈的意见问题,按照“三事分流”方式,以“点对点”“面对面”“键对键”的形式逐一回应,形成回音。

  “龙济服务”送温暖。社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党群一家亲”志愿服务队为主阵地,招募小区内热心大妈、退休党员、文艺爱好者、学生等成为志愿者,常态化开展金色宣讲、红色温暖、绿色新风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龙济课堂”提素质。社区聚焦辖区儿童、青年及成人群体,以社区文化室为“龙济课堂”阵地,分门别类开设家庭助教班、青年提升班、家风建设班,逐步提升居民素养。

  “龙济公约”聚合力。“龙济公约”共有18条,每一条都详细地公布了社区与居民的文明约定,龙济公约实现了居民相处更和谐、居民生活更幸福。“公约”的推出受到小区居民的点赞,实现了促和谐、促文明、促幸福“三促进”。

  党建引领 提升发展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西城街道以党建引领全局,高质量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抓住基层治理这个‘牛鼻子’,推动西城各项工作上台阶。”西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杜仕敏介绍。

  近年来,西城街道全力打造“红色家服务”党建品牌,深入实施“示范”敲门行动,成功创建东方红社区南商新天地红色家园,城市小区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垃圾分类对小区卫生有好处,我们还可以用积分兑换礼品,我很支持。”家住坤罡龙都小区的居民钱昌志说。

  西城街道是我区垃圾分类覆盖面积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示范片区。如今,西城街道城区垃圾分类全覆盖推进,以实际实用的举措积极作为,解决了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

  同时,该街道依托坝坝加油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通过“好声音”宣讲队、“一家亲”文化志愿服务队,开展文艺进社区、技能培训、政策解读等文化志愿活动。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