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规划自然资源局:“一码管地”实现“交地即交证”
南川融媒讯(见习记者 卢娅玲)近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来到位于工业园区水江组团的大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地现场,为企业发放《不动产权证》,实现“交地即交证”。 “以前我们拿地拿证要跑很多次,材料也要交来交去,现在只需要交一次就不用再跑了,速度很快,非常方便。”重庆大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行政工作人员娄小红高兴地说。 据了解,“一码管地”是今年我区发布的打造营商环境标杆城市10条措施之一,旨在全流程优化土地供给管理,大力减流程、减时限,减材料,大幅压缩土地要素供应成本,方便企业拿地施工、及时投产。 作为首批改革区县,我区积极探索,在调查摸清辖区土地资源要素基础上,给工业用地设置二维码,力推“码上赋能、码上供地、码上审批、码上服务”。这个“码”是指为规划地块赋予唯一身份识别“土地码”,通过“一码”打通土地全生命周期业务流和数据流,串联规划编制、土地供应、规划许可、竣工验收及不动产登记全过程,实现一个编码赋能审批应用。同时,这个“土地码”会在后续环节中不断更新地块的相关信息。在规划编制阶段,用地企业可以通过扫码掌握该地块的业务办理进程;在交地时,相关数据会自动推送至不动产登记系统,同步发放《不动产权证》,实现“交地即交证”。目前,我区已为7960个地块赋予“土地码”。 据统计,通过“一码管地”改革,我区在用地审批环节由13个优化到6个,企业提交的审批材料由36件减少到12件,从拿地到办理土地首次登记,企业仅需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跑一次,达到“减材料、减环节、减跑路”的效果。 接下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将进一步加大“一码管地”改革力度,精准服务企业用地需求,为市场主体、产业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2024-11-26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办证服务送上门 助企纾困促发展
南川融媒讯(记者 王婷婷)11月12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走进工业园区水江组团,深入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主动沟通,积极协调解决,为企业后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是日,重庆优钛实业有限公司、重庆百辰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市大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参与座谈交流。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围绕企业提出的用地审批手续、不动产登记等相关问题,一对一进行政策宣讲,为他们答疑解惑。 “现在我们的用地手续已经办理完成,后续建筑工程规划和施工许可、融资等可以顺利进行了。”当天下午,重庆市大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行政工作人员娄小红就在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服务窗口顺利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书”。她说,正是因为政府职能部门的上门服务,主动了解企业诉求,才让公司节约了办证时间。据了解,该企业实施的高铝熟料项目占地218亩,建设年产40万吨高铝熟料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预计建成达产后可提供就业岗位150个,拉动南川及周边地区的天然气、物流、电力及服务业发展。 重庆江南化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人刘红则表示,以往办理相关手续需要到行政审批大厅咨询工作人员,由于不了解具体政策要求,可能会跑几趟,费时费力。现在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将“企业国有建设用地首次登记”“企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需要的相关材料明确告知他们,并根据特定问题给出解决方案,节约了企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今年以来,我们累计为辖区企业上门服务23次。”区规划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张静静说,他们会持续做好企业上门服务,助力优化全区营商环境。
2024-11-21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土地整理助推乡村发展
□ 记者 黎明 6月28日,记者走进马鬃村2组,只见稻田里,嫩绿的稻苗整齐排列,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仿佛是大地的绿色绒毯。新修的沟渠水流清澈,映照着蓝天白云和岸边的绿树、村庄。它们既是农田的灌溉之源,又成为了乡村风光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得益于在该村实施的市级土地整理项目。近年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积极探索土地整理助推乡村振兴路子,在田地整理的基础上实施村庄环境提升、自然生态修复,取得良好效果。 土地整理 / 助力乡村振兴 一年前的马鬃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由于产业道路缺失、生态环境退化、产业势能不足、土地撂荒严重,让这个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面临着产业欠缺、发展滞后的现实瓶颈。 “我们这里虽然耕地较多,但都很零碎、不规整,耕作不方便。”马鬃村党支部书记田孟刚介绍,以前村里的耕地不仅田块小,而且田间配套设施不完善,如排水沟排水不畅、生产路主要为土质田坎路等。 改变源自市级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 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副主任李建斌介绍,马鬃村市级土地整理项目严格尊重当地自然条件和既有地形地貌,以耕地保护为主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主要解决马鬃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存在问题,同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情况下进行综合考虑。 李建斌说,在福寿镇总体规划中,马鬃村为全镇重要粮食产区,产业定位为以有机水稻为主的特色农业。优质有机水稻是福寿镇的特色支柱产业,近年来福寿镇探索发展的“水稻私人定制”更是深受消费者青睐。 基于上述情况,区规划自然资源局通过布设田间道、土地平整工程、灌溉设施等,让马鬃村竣工后的项目区耕地更集中连片,生产更宜机化,土质更肥沃,为当地持续打造优质生态水稻种植、优质蔬菜等奠定基础,促进产业发展。 环境整治 / 重塑乡村容颜 走进马鬃村一处居民点,“市级土地整理项目,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几个大字跃然在一家农舍的墙上。环视一圈能看到,居民点的中心是一个新落成的小广场,小广场用石面铺地,周边种植了绿树和鲜花,村容整洁漂亮;小广场边修建有一座仿古石墙,墙上砌有陶罐、青瓦、磨盘等,古朴有趣,独具特色;小广场另一侧原有一个废弃的蓄水池也维修结束,现在池水清澈;居民点里石质砖铺道,石板小道与房舍相连,一直延伸到村头,。 李建斌介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以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节约优先为原则进行规划科学,以“土地整治+村庄环境治理”为抓手,推动打造整洁、舒适的农村生活环境,如此才有了马鬃村这一处美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不断探索土地整理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全域土地整理新格局,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致力于留存地方特色和农村风情的物质形态、人文景观。以福寿镇马鬃村国土空间规划为例,将该村土地整理项目区定位为以水稻产业为主,村道定位为骑行旅游观光路线,将其打造成为典型示范农业观光区。 “土地整理项目给马鬃村带来的是改头换面、升级再造。”眼前这一切,让马鬃村党支部书记田孟刚由衷感慨,他说马鬃村市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还包括院落整治和广场院坝整治,其效果不但体现在地力的提升上,还体现在村容村貌的变化上。 “田园、村庄变美后,结合镇上每年开展的西瓜节,还有定制水稻文旅项目,村里的农家乐、民宿等产业都可以慢慢发展起来,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道路。”田孟刚对马鬃村未来发展充满了希望。 生态修复 / 不负绿水青山 走进水江镇大燕村2组257县道旁的一处历史遗留矿山,只见曾经废弃的采石场矿坑,经生态修复后,如今已种植了绿色植物,绿油油的光叶紫光苕和周边的刺槐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 该历史遗留矿山于2023年12月动工复垦,2024年5月完成生态修复,实施面积15亩,工程投资30万元。整个修复工程包括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地形地貌重塑工程、土壤修复工程、植被恢复工程、配套工程。 在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和水江镇政府的合力推进下,这片曾经千疮百孔的历史遗留矿山,如今已焕然一新,披上了绿色的新装。整个矿山区域修复后的土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我区大力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立足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大溪河流域系统性,实施好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程,每年均超额完成市级下达的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目标任务。 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土地复垦科负责人张成焱介绍,我区自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以来,共实施了5个批次13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项目区1275亩被损毁土地得到及时修复,产生矿山生态地票134亩,预计可获得地票资金收益2600余万元。生态修复效果明显,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修复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2024-07-04我区入选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典型示范案例
南川融媒讯(记者 黎明)日前,国家自然资源部发布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典型示范案例,我区入选该名单。 自开展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以来,我区对标国家部署要求,坚持守住底线红线、审慎稳妥推进,锚定“完善规则明晰、程序规范、监管到位的入市流程”目标,围绕“试制度”和“试项目”两条主线,探索建立了入市全流程管理“四个一”工作机制,即规划“一张图”、资源“一本账”、服务“一条链”、监管“一盘棋”。 具体做法为:规划“一张图”,实现管控引领有章可循。已实现全区184个自然村村规划全覆盖,48个村编制完成实用性村庄规划,规划成果纳入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平台。资源“一本账”,实现地块项目清晰明了。立足特色资源禀赋,以三调及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开展入市土地摸底调查,明确“有多少”。服务“一条链”,实现入市流程规范高效。制定《入市指导手册》及28项格式文书,重点对乡镇(街道)、村社干部开展政策宣讲培训,在发挥集体经济组织主体作用的同时,政府部门做好全链条服务保障,明确“谁来干、怎么干”。监管“一盘棋”,实现主体责任落实落地。构建从准入到退出全生命周期闭环监管体系,以入市合同和三方监管协议为基础,细化监管内容及程序,充分调动政府部门、乡镇、集体经济组织力量,完善监管机制,明确“谁来管、怎么管”。 截至目前,我区已通过出让、出租方式入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3宗13.92亩,实现入市收入418万元,创收政府调节金95.1万元。
2024-06-06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优化营商“软环境” 提升服务“硬实力”
“为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情系企业的服务态度和高效的办事效率点赞!”近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为重庆市泰日建材有限公司的融资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该中心高效、专业的服务精神得到了企业的称赞。 优化服务 “绿色通道”提质效 3月29日,星期五,下午5点,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接到一宗紧急业务。重庆市泰日建材有限公司因经营发展需要资金周转,遂向银行申请了抵押融资,可当时该企业虽已拿到法院对于其名下土地、房屋的解封手续,但并未办理相关土地、房屋解除查封业务,所以还需当天一并办结抵押登记,用以获取银行放款。 了解情况后,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立即与相关银行开展紧密沟通,并落实专人为该企业开通“绿色窗口”,加班加点为企业办理相关手续。 窗口接件后经过初审、复审并登薄,经过紧密配合后,在当天下午5:48银行系统关闭前,成功办结了3套房产和一宗土地的解除查封及抵押登记手续,让企业获得了银行的放贷资金,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据悉,自2月21日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以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出台了“企业事‘一窗办’”措施,设立“企业服务专区”,围绕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把企业和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一把尺子。 该中心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加班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加快业务办理速度,解决企业抵押融资问题,赢得企业一致点赞。 热情规范 “一窗办理”更便民 走进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只见温馨舒适的待办区内坐满了前来办事的群众。整齐划一的受理柜台、先进完善的办公设备、服务热情的工作人员,一切井然有序。 “现在办理不动产权证真是非常方便、快捷。”前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不动产权证的杨女士说,以前办理不动产权证,需要来回跑好几次,现在只需排一次队,一次性提交材料就可以办完。 近年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解决办事规范化问题,要求从事登记的干部职工做到“生人熟人一样和气,干部群众一样尊重,忙时闲时一样耐心,早来迟到一样接待,受理咨询一样热情”。对已到下班时间又正在办理的业务,规定工作人员延迟下班,直至相关业务办理完毕。 据统计,一季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共办理业务11699件,其中“不动产+水”办理640户,“不动产+气”办理592户,满足群众不动产与水电气过户“一窗通办”的需求,让优质便民服务深入群众心坎。 “互联网+” “数据跑路”少跑腿 “以前一个人要跑登记、税收、缴费……好多个窗口,好几天才能办完,现在当场办理完就可以拿证。”市民张女士说。 为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对涉及营商环境的业务科室进行培训,提升工作人员对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工作的了解。 “以前,企业和群众办理抵押贷款要分别跑银行与登记机构才能完成。现在,企业和群众可以在申请贷款的同时向银行递交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资料,无须再在银行和登记机构间来回奔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向光碧说。 为了让“数据多跑路”,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推出“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向银行窗口延伸,目前,我区已与区内外多家金融机构启用不动产登记专网抵押登记系统。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张静静表示,接下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服务方式,努力打造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惠民便民 “带押过户” 买卖双方只跑一次 “真没想到,不用还贷款,这么快办理完成了交易,真是既方便又快捷。”近日,二手房交易的买方梁先生和卖方刘先生完成“带押过户”登记时高兴地说。 去年以来,我区全力推广落实存量房双预告“带押过户”惠民政策。对群众买房预告、转移、抵押等登记事项和银行贷款、还款、尾款支付等房款结算事项实行集成办、智能办、网上办、一次办,有效防范“一房二卖”、抵押权悬空风险。 过去,有抵押的二手房交易过户,卖方需要先向银行申请提前还贷,待银行审批同意提前还款后,再由卖方自筹资金或买方支付一定金额首付款将原贷款还清,最后由卖方办理原抵押权注销登记。同时,如买方需申请按揭贷款,首先需银行审批通过,然后由买卖双方办理过户,再由买方申请新设抵押权首次登记,最后银行基于抵押权登记后才放款。这样不仅流程复杂、环节多、交易周期较长,买卖双方需要在银行往返跑、多次跑,而且存在一定交易风险,给买卖双方造成较大经济和心理压力。现在,“双预告登记+带押过户”将上述多个流程归集为线上申办“转移预告”、线上申办“抵押预告”、现场办理“转移登记”、系统自动将“抵押预告登记”转为“抵押登记”和银行线上申办“原抵押权注销”,绝大多数流程均通过“网上跑”,买卖双方实现到现场最多“跑一次”。 张静静介绍,今年一季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完成“带押过户”业务169单,有较大幅度增长。市民如有“带押过户”的需求,可前往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咨询了解。
2024-04-23区规划自然资源局:“一码办”赋能优化营商环境
“目前我们正全力推进‘一码办’工作,实行‘一码办’之后,全流程审批环节由13个减少至6个,时间压缩54%,企业提交审批材料由36件减少至12件,工作压缩66%。”4月18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审批科负责人周翔骥介绍。 “一码”赋能审批应用 2月21日,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发布了2024年南川区打造营商环境标杆城市10条措施,其中一条措施是由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牵头负责的用地审批“一码办”。 该项业务主要是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最新成果为规划地块赋唯一身份识别“码”,通过“一码”打通土地全生命周期业务流和数据流,“一码”串联规划编制、土地供应、规划许可、竣工验收及不动产登记全过程,实现一个编码赋能审批应用,打造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生态,提升用地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周翔骥介绍,用地企业通过“一码办”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可同时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在用地企业缴清土地价款、税费后,交地时还能一并领取不动产权证(土地证),实现“成交即拿证”和“交地即交证”,大幅压缩办理时限。通过如今的数字化手段,该局大幅提高规划用地审批环节服务质效,有效解决用地企业来回跑、多头跑的问题。 “一窗”提升服务效能 近年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始终坚持把为企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全局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主动服务、积极服务、精准服务、有效服务。 今年初,区规划自然资源局邀请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项目业主代表等召开座谈会,并定期到工业园区、平台公司、各部门、乡镇(街道)对接工作,主动收集问题74个,解决了诸如“油榨房水库”、北湖村委会等项目用地的重点难点问题。 在服务机制上,该局进一步优化调整科室职能职责,单独成立“行政审批科”,牵头优化营商环境和审批服务工作,并对规划自然资源领域所有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所有办理事项实行“一个窗口进,一个窗口出”,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结制度。 一季度,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行政审批窗口共办结企业和群众行政审批事项530件,进一步提升了办理质效。 “一包”提升要素保障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甘当“店小二”,服务“不打烊”。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科室两次到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对接,为我们解决了多个问题,真正做到为企业服务。”中石化重庆页岩气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我区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建设点多面广,为此,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搭建工作专班,安排人员蹲点落实“手续代办”,全程跟进项目用地审批等工作。截至一季度,共解决该企业100余宗土地2000多亩临时用地和报批问题。 今年初,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提前收集统计各企业用地需求,逐一核实项目用地位置和规模,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业主单位反馈信息,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提前参与各企业开展的前期工作,采取可能可行的方式和措施,指导企业合理选址、及时完善用地手续。按照“分类保障用地、多争计划指标”的思路,该局综合使用计划指标、地果、存量建设用地等途径,解决企业项目用地周求。 此外,该局还帮助用地企业解决报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跟踪资料审批进展情况,为项目畅通绿色通道、及时开展服务。落实专人每天跟踪项目进度,对报批中遇到问题及时反馈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缩短报批时限。
2024-04-23转变工作作风 提升服务效能“三步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转变工作作风 提升服务效能“三步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黄美均 2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时强调: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的重要举措。2024年,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将从三方面着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服务发展时甘当“公仆” 一是在思想观念上,秉承“把为党工作、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全局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否则就是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对不起良心”的总体价值观。二是在具体工作上,坚持快节奏,时刻保持等不了、拖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紧扣企业和群众需求,做到主动服务、积极服务、精准服务、有效服务。三是在思维方法上,树立闭环思维,每一项工作都做到细化、实化、条目化、节点化、责任化,实行台账管理、闭环管理,真正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四是在解决问题上,做到历史性问题不能事不关己,普遍性问题不能习以为常,苗头性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突发性问题不能束手无策。 二、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服务方式上精益求精 一是变坐等办事为主动上门服务,定期不定期到园区、平台公司、部门和乡镇(街道)对接工作,建立上门发现问题台账和问题解决台账,收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二是树立“一盘棋”的观念,凡事都要站在全区的高度、全生命周期的维度思考,不能只顾自己这一个环节,还要考虑到前后两个环节甚至多个环节,不把问题留给下一个环节,不增加办事难度。三是改变话语体系,常问“该不该办”,少问甚至不问“能不能办”;多为“该办”想办法,不为“不能”找理由;多说这事已对接、几天能办好,少说甚至不说不知道、这个件没有交起来等。四是针对国庆、春节等长假,主动开展加班、延时服务,确保返乡群众和有需要的企业、群众能办成事。 三、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服务效能上持续提高 一是全面落实南川区打造营商环境标杆城市10条措施,牵头做好用地审批“一码办”,开通“供地绿色通道”,实现“成交即拿证”“交地即交证”,大幅压缩办理时限。持续推进建设用地预审线上办理,实施工业项目“标准地”供应,取消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的放线、验线手续,打造不动产登记“不难(南)登”服务品牌等系列便民利企举措。二是将相关基础数据、图件按块分发到各乡镇(街道),将乡镇(街道)、村社关注的高频事项,以政策问答和业务思维导图的形式印发宣传并接受监督。三是进一步优化科室和基层规划自然资源所的职能职责,将农房发证、乡镇规划管理交由基层所负责,让老百姓少跑路。四是对于服务对象到局系统任何一个科室、单位咨询或者办理业务,两次没有办成或者没有明确路径的,及时报告局领导组织研究,不能让服务对象多次、无序跑动。 下一步,我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好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持续优化工作流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再加服务力度、再严服务作风、再优服务质量,用优质高效的服务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2024-03-04我区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
承租人填写不动产登记申请书。 记者 李崎君 摄 南川融媒讯讯(记者 李崎君)10月18日,在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我区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公开出租方式成交,标志着我区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 本次入市地块位于石溪镇五星村3组,土地面积4.02亩,原为闲置用地,规划用途为工业用地,成交租金为34170元/年,租期20年,将用于建设家禽屠宰场。 成交当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与竞得人签订《成交确认书》,出租人、承租人共同签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租合同》《交地确认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为承租人现场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实现“拿地即交地,交地即交证”。 “拿到不动产权证书之后,就可以开工建设了。”承租人陈泽红表示,拿地、交地、交证三步无缝对接,有助于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 “闲置土地得到利用,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同时,也能助农增收。”五星村村委会副主任文晓明说,租金将会注入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产业发展、村民分红等用途,同时企业落户,也将带动村民务工,增加村民收入。 据悉,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以有偿方式进入土地市场交易的行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公开出让、出租,可以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今年3月,国家正式启动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我区成功入选入市改革国家试点地区。为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我区专门出台了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6方面22项改革试点任务。 在试点过程中,我区坚持优先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大力挖掘闲置、废弃、低效利用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目前已梳理筛选出符合入市条件的乡镇企业、闲置村校等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230余宗,共计600多亩,下一步,将结合特色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对项目进行包装策划,积极推动入市交易。 “我们将持续探索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方位保障、多渠道匹配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机制,持续挖掘优质土地项目,全力保障乡村振兴建设。”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王学全说。
2023-10-24我区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
2023-10-23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推进“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一件事一次办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近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城市管理局等部门以及水电气公司,召开“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一件事一次办业务协调推进会,并对相关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吴小琴介绍,日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完成对接,发布了“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事项,为全市增设了“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一件事”入口及功能模块,支持申请人登录“渝快办”APP发起授权并填写联动过户信息,同时对全市各区县部署了统一规范的数据查询接口。 为保障该项工作在我区的顺利推进,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相关部门及水电气公司开展“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一件事一次办业务协调推进及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便民利企水平。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区水电气公司已全部完成入网注册,这意味着我区范围内的所有用户均可实现联动过户。办事群众只需登录“重庆市政府”APP,进入“服务专区”中的“一件事一次办”点击“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即可办理。 吴小琴说,目前,“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知晓率还不高,办理的群众还较少。接下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会同水电气公司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提升政策知晓率、便捷度和满意度,让企业、群众通过数字化变革得到实惠、看到变化、见到实效。
2023-09-04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土地整理项目助推乡村美丽蝶变
记者 黎明 文/图 近年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深耕土地整治,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乡村振兴持续输入内生性、精准性“原动力”。 土地整理换来“良田沃野” 近日,福寿镇马鬃村,只见推土机、运输车来回穿梭,现场繁忙有序。这是正在实施的马鬃村市级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现场。 优质水稻是福寿镇的特色支柱产业,近年来探索发展的“水稻私人定制”更是深受消费者青睐。而在福寿镇总体规划中,马鬃村为镇里的重要粮食产区,产业定位为以有机稻为主的特色农业。 “我们这里以前虽然耕地较多,但田块零碎、不规整,耕作不方便。”马鬃村党支部书记田孟刚介绍,以前村里的耕地不仅田块小,而且田间设施配套不完善,如排水沟排水不畅、生产路主要为土质田坎路等。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村里的产业经营规模将得到扩大,农业生产条件也将得到改善。 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土地整理科科长董永成介绍,马鬃村市级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以及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等。整治规模325公顷,预计新增耕地34公顷,新增水田28公顷,“旱改水”潜力19公顷,且改后能与周围已有水田集中连片。 董永成说,项目以“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做实新增耕地”为核心目标,竣工后的项目区将打造优质生态稻种植、优质蔬菜等,促进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助力乡村产业“立足长远” 除了福寿镇马鬃村市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今年,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还实施了6个区级土地整理项目,分别在西城街道会峰村,大有镇石良村,德隆镇陶坪村,兴隆镇金星社区、永福村,楠竹山镇谢坝村、杨柳村、水鸭村,黎香湖镇西湖村和太平场镇河沙村,实施总规模1385.52公顷,实施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及其他工程。 走进西城街道会峰村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现场,只见挖掘机、混凝土搅拌车轮番上阵,场面有条不紊。 “这条路是会峰村连接木凉镇的村道,全长2.5公里,由原来的2.5米宽扩建为4.5米,现在正在进行混凝土路面浇筑。”会峰村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负责人黄乾坤介绍。 在另一处施工点,工人正用红砖砌筑水渠渠道,放眼望去,一条排灌水渠蜿蜒延伸。在水渠两侧,是一片已经完成的29公顷土地整理典型区域,这片土地已经种上了水稻,蓝天白云下,长势正好。黄乾坤说,秋收后,他们还将实施200多公顷的土地非典型区域整理。 据介绍,会峰村的项目改造地块原来是旱地和荒坡地,土壤贫瘠,耕种效益低下。通过项目实施,不仅把浅山坡地平整为保水保肥且适合机械化耕作的水平梯田,还提高了耕地质量。同时,通过完善灌溉沟渠和田间道路等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改善了生产条件。 改善农村环境“锦上添花” 土地整理项目的效果,不但体现在地力的提升上,还体现在村容村貌的变化上。 近年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不断探索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新格局,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致力于留存地方特色和农村风情的物质形态、人文景观。 以福寿镇马鬃村空间规划布局为例,该村将土地整理项目区定位为以水稻产业为主,村道则定位为骑行旅游观光路线,将其打造成为典型示范农业区。 “我们还将在村里建设小广场,计划以青石砖铺筑,配套小池塘、花台、凉亭等,以供村民休闲娱乐。”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工作人员熊军介绍。 看着正在修建的小广场、乡村村道,田孟刚充满希望,“路修好后,结合我们镇上每年的西瓜节,还有定制水稻文旅项目,村民们的农家乐、民宿等产业都可以慢慢发展起来,这可是一条增收致富的路!”
2023-08-29我区防治滑坡上榜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成功预警典型案例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日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整理了一批成功预警典型案例,我区峰岩乡金兴村滑坡防治案例上榜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成功预警典型案例。 2022年4月14日,峰岩乡金兴村兴隆塝滑坡监测点(非库区群测群防点)发生滑塌灾情,因普适性监测设备提前预警,提前撤离群众2户2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金兴村兴隆塝滑坡监测属我市普适性监测项目,去年1月到2月,滑坡体上的地裂计先后发出4次预警信息,在该点驻守的地质工程师均赶赴现场核实,发现该点未发生变形迹象。但出于安全考虑,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将该点纳入重点巡查范围,加强日常巡查。之后,群测群防员在巡查时,发现该点局部出现变形迹象,为确保安全,区规划自然资源局会同峰岩乡政府对坡体上受威胁的2户2人进行撤离,且考虑到2户房屋已经老旧,经乡镇动员后对2户房屋进行拆除。去年4月14日11时,该滑坡监测点发生局部滑塌,造成2户被拆房屋地基露出,无人员伤亡。后经调查,该次滑塌体积约350立方米,残余体约200立方米。 针对滑坡监测点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残余体处于欠稳定状态,区规划自然资源局采取了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不仅会同驻守地质队扩大范围对周边区域进行调查,指导峰岩乡划定危险区范围,设立警戒线和警示标志,还对受威胁居民实施永久性搬迁,做好撤离群众的安置工作。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在剖析这起地质灾害防治成功预警典型案例时指出,在滑坡体缓慢蠕动、监测数据异常、预警系统提前多次发出预警信息时,该区群测群防员与驻守专业地质队伍加强巡排查,发现风险及时上报,政府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受威胁居民撤离,并划定危险区域。在这一避险事件中,预警系统提前预警,群测群防员与专业地质队伍加强巡排查及时发现风险,组织撤离,为成功预警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05-22抓好三项工作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抓好三项工作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荣臻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市委的“一号工程”、是全市工作的总抓手,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规划自然资源系统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使命和责任,紧紧围绕“六个能级大幅跃升”,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为推进现代化新南川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更多贡献。 开展重大城市规划统筹专项行动。一是深化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关重大规划。完成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和大观田园新城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立科学高效的“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细化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推进高铁新城城市设计,提升城市空间艺术品质。二是优化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空间格局。启动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落实分区规划要求,按中心城区和大观田园新城、重点镇、一般镇街的顺序适时启动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为我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规划基础。三是推进重要基础设施规划统筹。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基础设施的引领作用,积极向上对接,将涉及我区的市域铁路C6线、渝铜城际、渝南水资源工程等重大项目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开展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专项行动。一是指导超前重点项目前期基础工作。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项目和市级重点项目,加强区域基础设施空间统筹,强化国土空间协同论证,提升项目涉及深度与质量,提高项目审批速度和效率。二要抓实抓好重要项目用地保障。紧盯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梳理年度用地计划清单。强化重大项目用地前期审查指导,加强与市级各部门沟通对接,及时保障重大项目开工用地,强化产业用地支持保障。三要抓好矿产资源要素保障。深化矿业权出让方式改革,大力推进“净矿”出让,有序开展绿色矿山创建,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持续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全力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守护自然资源和群众安全专项行动。一是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压紧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红线18条硬措施,深化“两平衡”机制落实,加强督察执法,全力稳住全区耕地保有量。二是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开展南川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持续稳步推动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三是筑牢地质灾害防治防线。强化“人防+技防”,抓实“点线面”一体化风险管控、强降雨避险搬迁转移撤离等机制落实,加大预警预报力度,做好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不断提升综合防治能力。
2023-02-23交房即交证,100余业主接房时喜领产权证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对于老百姓来说,买房是件大事,以前买房要过很长时间才能拿到产权证,现在接房就能拿证,真正实现了买得放心、住得踏实。”8月26日,手拿新房钥匙和不动产权证书的何女士激动地说。 当日,我区“交房即交证”颁证仪式在新东邦晓悦湾项目举行,这标志着我区正式启动“交房即交证”新模式。 在现场,许多业主对“交房即交证”的做法表示认同。晓悦湾项目24栋业主郑先生开心地说:“以前住进了新房还是怕遇上领证难、拿证晚等问题,今天我们接房同步领取产权证,高效又便民,心里很踏实。” 晓悦湾销售总管黄海介绍,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接房100多套,均已实现接房即交证。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张静静说,交房即交证服务,是社会关注、群众期盼的民生热点,更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 今年以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突出助企疏困,通过与企业座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提前进行指导,靠前服务,全力打通“交房即交证”的“最后一公里”。 张静静说,这次试点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实现住权与产权同步,实现业主一手拿钥匙,一手拿产权证,同时也助力企业更好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下一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将全面落实“交房即交证”工作常态化。
2022-09-01全区315处地灾监测点群测群防全覆盖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8月30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工作人员对我区地质灾害监测点进行拉网式巡查监测。 “墙裂有变化没有?”“没住人的房屋主人回来没有?”在金山镇玉泉村1组张家屋基地灾监测点,巡查人员同地灾监测点住户及群防群治监测员交谈,了解相关情况。据介绍,该地灾点有12户53人,每年都进行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这段时间每天都要实地巡查监测,并建立台账。 随后,巡查组深入农户,对房屋墙体裂缝程度进行详细查看,听取每户日常监测情况,并对明白卡、信息卡的发放情况进行了检查。 巡查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环站站长张旭指着一台装有太阳能发电板的设备,一边查看监测仪器是否正常工作,一边询问该仪器的运行情况。 “如果有异常,这个仪器就会发出警报声,提醒村民要时刻关注地质灾害。”张旭介绍。 一家门牌号为“玉泉村大庄寺组67号”的农房无人居住,房前水泥地坝和房屋侧面的土地均出现开裂。驻守地质队队员拿出皮尺等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据介绍,驻守地质队对这些隐患,坚持汛前、汛中、汛后“大三查”和雨前、雨中、雨后“小三查”,严防死守。 巡查组又来到金山镇城(集)镇地质灾害调(勘)点。该镇周边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6处,主要类型为滑坡,被纳入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2年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控制性勘查和重点城(集)镇地质灾害调(勘)查项目清单。今年6月9日开始,便实施了调查勘探。 巡查组叮嘱项目负责人,要特别加强监测和巡查,做好安全防范。检查组还对部分非煤矿山进行了检查。 张旭介绍,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特别是金山镇、头渡镇、大有镇、古花镇、山王坪镇等。7月以来,我区持续连晴高温天气。据气象部门消息,近日又有明显的降温降雨天气过程,形成洪涝急转。 此前,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已向34个乡镇(街道)送达了《关于做好旱涝急转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函》,开展了拉网式的排查巡查。目前我区309名“四重”网格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实现全区315处地灾监测点群测群防全覆盖。
2022-08-31“税费同缴”提升效率方便群众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现在太方便了,在一个窗口可以办理,税和费一次就缴清了。”近日,市民谭女士在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办完业务后,对新上线的“税费同缴”改革举措赞不绝口。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张静静介绍,“税费同缴”包括企业群众办理存量房转移登记时涉及的不动产登记费、契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税费。“税费同缴”将契税、印花税等税款与不动产登记费等非税收入款项合并为“前台一次缴纳、后台自动清分”。 张静静介绍,为解决群众办理存量房转移登记需要多次刷卡(扫码)支付的问题,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全国首创线上线下“税费同缴”模式。通过该模式,我区企业群众在办理存量房转移登记时,税务、不动产登记、财政及银联等业务系统将涉及的核税、缴税、缴费等信息“自动提取、自动汇集、自动清分、及时入库”,企业群众只需扫一次码或刷一次卡,即可缴清存量房转移登记涉及的不动产登记费和各项税款。
2022-07-14“存量房转移预告”避免房屋交易风险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近日,记者从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为深度优化存量房登记,我区基于“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和“重庆市不动产交易登记平台”开发房产经纪服务系统,将存量房交易涉及的不动产登记事项纳入“一网通办”。 目前,我区已接入“重庆市不动产交易登记平台”房产经纪服务系统,可为社会公众提供转移预告登记申请填报服务。这意味着,我区存量房交易的转移预告登记业务从申请、委托、提交材料,到领取登记结果等事项均可在线办理,且存量房转移抵押预告登记也一并实现“网上办”。 近日,市民李女士在出售自己的房子时就享受到了“网上办”的便利。 “我在6月8日办理买卖预告登记,一开始,买卖双方都有些忐忑。”李女士表示,买方是以按揭贷款方式购房,她担心过户后买方不及时到银行办理抵押登记,自己收不到房屋尾款。而买方支付了房屋定金后,也担心李女士再将房子转卖他人,造成“一房两卖”。为避免风险,双方一致选择“网上办”。 6月8日上午,李女士在“渝快办”上授权中介公司工作人员通过重庆市不动产交易登记平台,申请存量房预告转移登记和预告抵押登记,随后,买方在网上签字确认。下一步,买卖双方向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在线提交存量房预告转移登记和抵押预告登记申请。20分钟后,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结不动产转移预告登记,并将信息推送至贷款银行。经银行确认,抵押预告登记于6月8日中午办理完毕。办好预告登记后,买方如约向李女士支付了全部首付款。之后,双方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了正式过户。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张静静介绍,李女士的存量房交易过程只经历了3个步骤。第一步,买卖双方网上申办预告登记;第二步,银行线上申办抵押预告登记;第三步,买卖双方线下办理房屋过户。“这样做可以‘步步留痕’,避免信息不对称,每一个步骤都有据可查,此举可以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防范金融风险。”张静静说。 据介绍,买卖双方通过“渝快办”在线申请存量房转移预告登记,就能第一时间获取准物权保障,能有效降低“一房二卖”“房屋查封”等交易风险。同时,对于办理抵押预告登记的,交易当事人在办结正式过户手续后,抵押预告登记自动转为正式抵押登记,有效防止买方过户后不及时办理抵押登记。如果遇到一方临时“反悔”也不用担心,因为买卖双方申请存量房预告登记后,单方不能撤销或注销,如果确实需要撤销或注销转移预告登记,买卖双方必须按照原申报登记途径进行申报,并共同到不动产登记机构现场核验后办理。这一过程可通过重庆市不动产交易登记平台进行监督,并提供全程办事引导和查询,在买卖双方、金融、房屋中介和不动产登记机构之间推送业务流程和办事材料、提示办事进度,确保预告登记全过程公开透明。 张静静表示,下一步,该中心将继续落实并不断优化存量房转移预告和抵押预告登记,“全链条依法依规、全过程公开透明、全流程可溯可控”,有效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相关链接 存量房转移预告登记办理流程 1.买卖双方线上申办预告登记 买卖双方共同申报转移预告登记。 双方共同申报 方式一:卖方登录“渝快办”填写申请材料,买卖双方确认签字;方式二:卖方通过“渝快办”委托房产中介填报,买卖双方签字确认。 登记机构办理 申报后,登记机构办理转移预告,办理后买方通过“渝快办”下载电子版不动产登记证明(转移预告)。 2.银行线上申办抵押预告 买方贷款银行线上申请抵押预告登记、抵押登记。 买方贷款银行线上申请抵押预告,登记机构办理后,银行通过抵押专网系统下载电子版不动产登记证明(抵押预告)。 3.买卖双方线下办理房屋过户 具备房屋过户条件后,买卖双方到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申请房屋转移登记。 买卖双方现场申请转移登记,买方领取不动产权证书。 办理转移登记后,抵押预告转为正式抵押登记。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提醒:存量房交易周期长、环节多,容易引发“一房二卖”“房屋被查封”等交易风险,通过办理存量房转移预告登记,可以有效保障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
2022-07-14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记者 黎明 异地办理、一窗受理、不见面登记、即时办结……越来越多的便民利企政策在不断地更新。今年以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紧紧围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目标,在“存量房屋登记、交易和税收‘一窗办理、即办即取’”“提升不动产非公证继承便利度”“对办理不动产登记涉及的部分事项试行告知承诺制”“试行有关法律文书及律师身份在线核验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出一系列便民利企举措,广受市场主体和市民好评。 实行一对一服务,跟服到底。针对前来办理各项业务的企业及群众对有关业务咨询、受理、办理采取一对一服务,用最短的时间、最简便的流程,使企业和群众更快捷地办理登记事项,实现跟踪服务。 在标准流程基础上,进一步压减时限、压缩环节、快速办理,一窗通办。提升存量房转移登记“一窗办理、即办即取”效率。 扩大线上业务受理范围,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业务流程,全面实现房屋转移登记缴税、登记线上办理,实现“零跑腿”与“不见面登记”,针对原本需现场办理的环节,以“无见面办理与审批”的方式方法进行推广,使市民办理业务登记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 优化绿色通道,开辟专门窗口。优化已有绿色通道,实现绿色专项通道直通办理登记。融资特办。为77家待融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受理抵押类业务164件,助力企业完成融资84.81亿元。对群众和企业通过银行申请的抵押业务实行专人负责“线上办、立即办”,线上办件率维持在88%以上。 下一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将进一步以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出发点,不断提高便民利民的服务水平,优化涉及企业和群众的不动产登记服务问题,以坚定的决心、务实的作风、有力的举措,进一步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努力打造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最优营商环境。
2022-07-14地灾监测提前预警2户群众安全撤离
南川网讯 近日,峰岩乡金兴村的一处滑坡监测点通过提前预警,灾情发生前,将受威胁的2户群众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环站站长张旭介绍,发生滑塌的事故点在峰岩乡金兴村兴隆塝滑坡监测点,正在实施重庆市普适性监测项目,已于去年4月通过验收并正式运行。 今年的1月、2月期间,布设在滑坡体上编号为DL1的地裂计就先后发出4次告警信息,驻守地质队员均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实情况,但未发现变形迹象,出于安全考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该点纳入重点巡查范围,加强日常巡查。 在3月25日的巡查时,群测群防员发现,该点局部出现变形迹象,为确保安全,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会同峰岩乡政府对坡体上受威胁的2户2人进行撤离,且考虑到2户房屋已经老旧,经乡镇动员后对该2户房屋进行拆除。 此前,我区多地降雨,发生的滑塌就是因降雨诱发,本次滑塌体积约350立方米,残余体约200立方米。 目前,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已会同驻守地质队扩大范围对周边区域进行调查,指导峰岩乡划定了危险区范围,设立警戒线和警示标志,下一步将对受威胁居民实施减灾降险工作。
2022-05-19我区构建地灾防治“四重”网格体系
工作人员向村民宣传避灾知识。 近日,一场夜雨,让庆元镇的天空清新透明,这里崇山峻岭,层峦叠翠,风光无限。 “看待事物要看到他的两面性,就我们的工作而言,在看到美丽的风景后,还要看到隐藏着的地质灾害威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环站站长张旭说,近年来,我区抓好地灾防治责任体系建设,由地环站工作人员、片区负责人、驻守地质队员、群测群防员组成“四重”网格体系,共同筑牢地灾防线。今天张旭来到这里就是巡查地质灾害隐患,验收2021年“金土工程”避险搬迁项目等。 十七年地灾“零伤亡”背后的秘密 汽车驶向庆元镇飞龙村3组堰塘坡滑坡点。 2020年,由于强降雨影响,造成该处地质滑坡,农房受到影响。只见农房已经拆除,黑色的瓦砾下,依稀能看到大院里留下的滑坡造成的裂痕印记。这里已经搬迁6户23人,村民韦会斋就在不远的安全地带建起了新房。 张旭在现场查看地灾点的群众是否搬离,原房屋是否拆除,是否有新的隐患等。 “有的村民防灾意识不强,说祖辈都在这里居住,不会有事,就是不愿搬离滑坡地点。但根据科学排查,有滑坡迹象,就必须进行避险搬迁。曾经有个乡镇的地灾点,村民不愿意搬,工作人员做了很多思想工作,最后村民才撤离,避免了地质灾害,村民自发给地环站送来了锦旗。”张旭说。 在龙溪村4组坪上危岩监测点,群测群防员韦延山带领大家一起查看了该地灾点情况。“去年7月,区里将群测群防员监测补助费用从每年1800元提高至3000元,并落实商业意外保险,配备充足应急物资,有效提高了我们群测群防员工作积极性。”韦延山说。 张旭介绍,目前我区有“四重”网格人员309名,实现全区315处地灾隐患点群测群防全覆盖。 去年,在“四重”网格员的努力下,全年共应急处置灾(险)情23起,应急撤离21户75人,实现连续十七年地质灾害“零伤亡”。 搬离危险迁出安全幸福生活 龙溪村4组村民张谷才一家三兄弟搬离了危险地带,重新选址共同修建了房屋。 只见三个排面两层的水泥楼房,青色的琉璃瓦,连地坝都是用钢棚遮盖,在青山之间很是亮眼。 张谷才的妻子罗碧柳正在院坝里打扫卫生,她说:“我们的房子原来就在危岩下面,全靠党的政策好,让我们远离了地质灾害的威胁,补助修建了新房,我们非常满意。” 去年,按照“轻重缓急、抓住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和我区制定的《地质灾害防治金土工程搬迁避让实施方案》,庆元镇已完成搬迁18户77人。全区共完成100户391人地灾搬迁。 随后,张旭来到龙马村1组窑孔湾滑坡地灾点,只见该地灾点村民已经搬迁,有的宅基地已经实施了复垦,种上了蔬菜。 村民黄安尧去年搬迁到新房居住。他说,工作人员经常到地灾点来巡查,宣传政策,动员搬迁。群测群防员也很尽职尽责,经常查看周边情况,毫不懈怠。 龙园村村支书梁永拾说,镇、村经常组织进行地灾避险演练,只要有预警,村民就按照既定的方案避险。 “人防”加“技防”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按每人1.8万元进行补助,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为什么不搬嘛?”在龙马村5组卢家岗地质滑坡监测点,庆元镇地灾防治片区负责人吴洪跃对村民进行搬迁政策宣传。该地质滑坡监测点,吴洪跃已来了不少于七八次。 吴洪跃2010年开始就任片区负责人,奔波在各个地灾点。每到一处,他就和群测群防员一起查看情况,向村民宣传地灾避险知识和搬迁相关政策。对于每个地灾点的情况,他会非常详细地手绘出村民房屋所在的位置、面积和滑坡地带相关的信息,做到了然于胸。他所在片内的群测群防系统录入上报率排名一直在全区前列。 在卢家岗地质滑坡监测点,张旭一边查看监测仪器是否正常工作,一边询问村民情况。 “如果有异常,这个仪器就会发出警报声,提醒村民要时刻关注地质灾害。”张旭指着一台装有太阳能发电板的设备介绍。 在一户村民住房的墙上,安装有墙体感应仪,只要异常,网格员的手机APP上就能收到报警。张旭有意用手搬动连接装置,测试该仪器是否灵敏。片刻后,他手机上就有了预警。 张旭介绍,根据市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化建设要求,2021年我区在310处地灾隐患点除已完成治理工作正开展效果监测外的300余处,实施了地质灾害智能化监测预警项目,布设各类监测预警设备1700余套,实现自动化监测预警全覆盖。 自动化实时监测系统的建设是对地灾隐患群测群防的有效补充,开展“科技防灾”,进一步完善了群测群防工作,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22-05-19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全力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河图镇虎头村新貌 农房整治后的中图村 记者 黎明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着力构建“天蓝、水清、景美”的农村人居环境,被确定为全市6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类区县之一。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乡村规划创新破题,在“蓝棚顶”治理上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无证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助推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天更蓝、地更绿、景更美。 规划先行 科学规划布局美 走进木凉镇汉场坝村,别具一格的民居,青山绿水原生态格局让人耳目一新,多种花卉绿植让人仿佛能“触碰”春天,这里已经是众多旅游爱好者争相打卡地,变得远近闻名。 汉场坝村的乡村规划和实践不是个例。近年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秉承“乡村即景区”理念,实施景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在规划示范上出新,在环境整治上求美,抓住规划这一“牛鼻子”,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示范,以点带面,形成联动效应。在乡村规划上,突出建设与环境、个性与整体协调,坚持分类指导、一村一景、百村百态,着力打造“十里不同景,人在画中游”的乡村意境。 此外,该局开展避暑休闲空间规划研究,编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10余项覆盖乡村全域的专业专项规划,统筹谋划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和乡村规划建设。其中,大观镇金龙村村规划获评全国村规划评审第三名,成为第一批全国村庄规划示范,大观镇中江村、古花镇天池村等6个村规划评选为市级一等奖。 同时,重点聚焦沿旅游景区、沿高速公路、沿城郊环线周边区域,将北部片区6个乡镇和南部片区9个乡镇作为“五沿”区域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建成太平场—黎香湖—大观—木凉汉场坝—兴隆金花和大观—河图—石溪盐井两条整治示范带,在南北片区分别形成能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带动周边的辐射核心和发展态势。 在个性打造上下功夫,解决“规划无特色”难题。基于区位、交通、生态、民俗等特征,科学划定生态、生活、建设空间,合理布局村级建设用地,有效引导村民聚集点、乡村旅游服务点、康养体验点等选址。 如金山镇金狮村沿柏枝溪形成传统民居“三合院”“四合院”布局,形态疏朗有致、山水交融;大观镇梅花园古色花香,与周边亲子乐园、乡村酒店规划相得益彰;德隆镇茶树村、银杏村依托千年古茶树、古银杏打造现代民宿、热门景点。 同时,贴近地域建筑特点和民风民俗习惯优化建筑设计,简化地域建筑符号,融合现代建筑功能、材料,注重庭前院后乡土建筑环境营建,以乡风乡韵展现乡味乡愁。如古韵廊桥乡村酒店采用当地苗族建筑形式,别具民族风韵;天星小镇三线酒店利用工厂车间建筑遗址改造更新,风格简朴大方;黎香湖拙耕园采用青砖、黑瓦、灰墙等传统建筑元素,与乡村环境自然融为一体。 集中攻坚 村容整洁环境美 走进河图镇中图村,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道路,青瓦白墙的民居、青山绿水的田园风貌更为乡村增添了一份典雅精致的美,给大家留下了美丽乡愁。去年,中图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房屋里里外外都得到改造,庭院更加漂亮,大家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观,这一切,村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去年,该村清理了许多碍眼的“蓝棚顶”,改造农房和风貌塑造2500平方米。 “‘蓝棚顶’与农村自然环境极不协调,也影响乡村景观面貌,其中许多都是私自搭建。”区规划和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四大队大队长焦易介绍。 去年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了《南川区清理“蓝棚顶”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结合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行动,做到风貌塑造和强制拆除两手抓。 焦易介绍,“蓝棚顶”清理整治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在清理整治工作开始前广泛宣传“蓝棚顶”清理整治的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参与其中,积极配合“蓝棚顶”风貌塑造或自行拆除影响人居环境的“蓝棚顶”,共同营造干净、整洁、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 对于乡村的“蓝棚顶”治理,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采取的是风貌塑造,将楼房的“蓝棚顶”拆除,换成青色的瓦面,让农房自然融入环境。如在黎香湖镇的南湖村,进行风貌塑造达2290平方米。 而对于位于城乡接合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成片“蓝棚顶”则是坚决依法拆除。 西城街道新桥社区韦家湾片区位于城乡接合部,这里乱搭乱建的“蓝棚项”系当地居民利用原关闭采石场和部分集体土地私自搭建简易厂房并逐年扩大产生,形成了连片的“蓝棚顶”,无整体规划,建筑物无规划审批手续,安全隐患突出,严重影响城乡景观,是“蓝棚顶”的“重灾区”。 工作人员通过走访社区干部、当地群众了解厂房修建相关情况,查阅相关小微企业的土地、规划手续,对13户企业和个人调查取证,共制作调查笔录26份,斟验笔录23份,依法认定该区域29000平方米的建(构)筑物在建时未办理土地、规划许可。 在排查统计违法搭建的基础上,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及时联合相关部门对违建业主采取了分类处置。其中,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12家企业采取强制断水断电措施;调查核实22家企业和个人,下发限期拆除文书9份。拆除“蓝棚顶”23000平方米。达到了拆除一片、震慑一片、教育一片的目的。 在“蓝棚顶”清理整治工作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紧密结合全区生态环境“蓝天保卫战”专项行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打击矿产资源无证采矿专项整治行动等,形成工作合力,增强工作的连续性,整体推进“蓝棚顶”清理整治工作。 在各级部门的有效配合下,形成整治合力,去年,全区共拆除农村“蓝棚顶”约26000平方米,风貌塑造农村“蓝棚顶”约5800平方米。 规范整治 生态发展和谐美 “无证采矿是违法行为,必须立即停工,接受调查……”在打击矿产资源无证采矿专项整治行动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查处了位于南平镇的一处无证采矿点,现场暂扣挖掘机1台和运输矿产品货车1辆,并立案调查。 去年,我区启动打击矿产资源无证采矿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私挖乱采矿石资源。出动900余人次,对26家无合法用地手续和环评手续的来料加工点实施关闭措施。查处非法开采案件6件,其中一件移送公安机关,正在调查之中。罚没款项42万余元。暂扣挖掘机9台,运输车辆1辆。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马彬介绍,受利益驱动,部分企业逾越“红线”,无证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屡有发生,情况复杂、查处难度较大。 马彬说,“零容忍”是对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的处理原则。去年1月1日起,我区启动打击矿产资源无证采矿专项整治行动,坚持标本兼治,狠抓源头治理。 专项整治行动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区应急管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市场监管局等10个部门联合开展,重点对关闭及出让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矿山”、干线交通沿线等5类范围内的无证采矿行为开展严厉打击,对全区来料加工点、储存点进行全面摸排,实施分类处置。 马彬介绍,行动开始后,首先开展了宣传攻势,在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水江镇、南平镇等8个重点区域悬挂横幅,在矿山企业、来料加工点周边及项目施工现场等地张贴《关于开展打击矿产资源无证采矿专项整治行动的通告》,营造法治宣传氛围。 “无证采矿的情况复杂,形式多样,除了明显的无证采矿行为,也有一些较隐蔽的行为,如工程‘矿山’产生的富余石料对外非法销售,这些都存在监管难、取证难、执法难的情况。”马彬介绍,因当事人害怕接受行政处罚,会出现故意躲避执法人员,拒不配合调查取证。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区公安局、区经济信息委、区生态环境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局等相关部门和乡镇配合行动,对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 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变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还改变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一系列整治措施,“整”出了一幅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新画卷。
2022-02-21“山水林田湖草”显秀色 边远山村精彩蜕变
银杏村村庄一景 隆兴村红椿寺观景平台 改造后的通村公路和河道 银杏村乡村便道 初冬时节,寒风渐起。走进德隆镇银杏村、隆兴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油化的乡村公路在山林间延伸;整治后的坡地种满古树茶和中药材;一幢幢漂亮的农舍掩映在金黄的银杏林中,庭院里装点着各式各样的花台和庭院灯;安装了透水砖的小路直通各家各户,公厕、垃圾回收站等功能完善…… 去年年底,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两个村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项目,山村面貌焕然一新。 荒坡地变产业田 受益“山水林田湖草” 区土地整治中心负责该项目的工作人员熊军介绍,德隆镇银杏村、隆兴村是重庆市首批十二个部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之一,涉及2个村8个组,项目区红线面积及建设规模为5600余亩。项目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为主,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净、草绿的目标。 截至目前,两村土地平整工程共完成茶田整治2200余亩、口粮田整治200余亩、条田58亩;灌溉与排水工程完成蓄水池2口,囤水田3口,灌溉管道安装约8100米,安装涵管714米;道路挡墙5020立方米,溪沟生态整治1511米,生态修复植物栽植灌木16.4万株、乔木1.5万株。 得益于“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如今两个村的产业发展势头正旺。 站在隆兴村的红椿寺观景平台,放眼望去,是一大片层层叠叠的梯田,地里种植着古树茶和中药材。隆兴村党支部书记朱正权介绍,通过项目的实施,该村发展了古树茶1000亩、中药材1000亩,还有方竹笋、中蜂、高山蔬菜等产业。 银杏村在整治后的土地上发展了玄参800亩、中药材1000亩、中蜂800箱,项目区现有净泥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七上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超伦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依托专业合作社平台,发展培植本地大户,以大户带动的形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德隆镇依托金佛山南坡、金山湖旅游区位优势,以古树茶发展、古银杏观光、古村落民宿保护“三古”资源为引擎,开展体验、观赏、娱乐等旅游活动,呈现“特色农业产业兴旺、乡村整洁美丽宜居、乡村旅游业态持续、社会文明和谐富裕”的繁荣景象。 夯实基础设施 山村蜕变亮丽风景 要致富,先修路。解决通行难题,是偏远山村村民热切期盼解决的问题。如今走进银杏村和隆兴村,能感受到两村在通村公路升级改造后带来的便利。 新建成的一条油化公路穿银杏村而过,宽敞平坦,黑色的路面和黄色、白色的划线分明,村民将这条道路称为“银杏大道”。 “这条通村公路长11.6公里,以前是4.5米宽的泥结石路,道路坑洼不平,出行不便。”银杏村党支部书记张方礼介绍,随着“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该段路按照6.5米宽的三级道路标准进行了升级改造。 立春、雨水、惊蛰……在另一条油化的乡村道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标注了二十四节气,让朴素的路面多了一抹亮色。公路一边是整治后的稻田,另一边是整治后的河道,清澈的溪水潺潺而流。 据悉,项目实施通村公路白改黑道路12.2公里,完成生产路12.08公里、水泥路面田间道10.2公里,极大方便了当地村民出行,并为乡村旅游和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农村环境整治方面,项目进行村庄整治28100平方米,完成院坝、花园改造130余户,新建停车场3个、观景平台3个。 在隆兴村李家湾,只见新建的观景平台地上铺着红色的透水砖,形状像一个茶壶。每条村道的岔路口都有木制的标志标牌,突显乡村特色。 熊军介绍,银杏村和隆兴村属于我区旅游规划定位的“一山、一湖”区域,区内“三古”资源优势突出,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自然资源整体呈现“山高水好路环绕,古树名木村子老”的原生态生命体的特征。最终建成“古树茶产区、古村落民宿区、古银杏观光区”农旅融合发展的典型示范区,成为春季采茶悦心、夏季避暑爽心、秋冬观杏暖心的“三心”之地。 不负秀美山水 乡村旅游方兴未艾 银杏村保存着年轮结构完整、跨度最长、植株数量最多、单株树龄最高的古银杏群落。满村金黄的山坡、地上散落的银杏叶成为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近日,记者在该村看到,村里的院坝铺上青石板、小河沟两岸修起便民路、公路沿线新建了停车场……随着村里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改善,依山傍水的优美环境吸引了不少游客。 村民杨帮平返乡创业开办了“银杏林山庄”农家乐。“游客在这里能吃生态菜,还是正宗农家味。”杨帮平说,仅银杏村就开办了三家农家乐。 居住在银杏村杨家沟核心景点“三棵树”的村民肖仕华对环境的改善很满意。“我们院子居住有9户人,因院前有三棵需三人合抱的银杏树而得名。现在院子周围的地面安装了青石板,坡坎也安了护栏,房前屋后沟渠、院坝得到全面整治,环境越来越好。” 据悉,“三棵树”景点的院坝铺设了青石板300余平方米,距离院坝不到200米的河边修建了停车场,河边便道边是原木立柱的栏杆,间或还有石桌石凳供人休息,菜地边安装着低矮的竹栅栏。不远处是改造后的池塘,池塘边还有木制的水车装点风景。 熊军介绍,项目规划定位是围绕最具本土特色、最具旅游吸引力的“古树茶、古银杏、古村落”资源,以“一环(旅游交通环)、一区(低效农田治理区)、一园(千年银杏园)、三带(银杏观光带、茶海体验带、湿地避暑带)”的空间格局,提出“三古德隆”的规划主题,实施“低效农田治理区”“水源涵养保护区”“景观林培育修复区”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建成春季采茶悦心、夏季避暑爽心、秋冬观杏暖心的“三心”之地,成为我区乡村旅游及金佛山南坡旅游节点之地。 (本版文图由记者黎明采写或拍摄)
2021-12-03区土地房屋测绘队服务民生重点项目
“杆子尽量与地面保持垂直,GPS接收机会通过蓝牙与数据处理记录仪连接,然后确定房屋每个角的坐标。”10月13日上午,区土地房屋测绘队队员王丰南和同事盛成兵、徐海愉等来到上江雅筑安置还房小区,开展竣工实测。 他们在一幢楼房周围测量了一圈,并在转折和必要的节点上一一进行定位,之后相关数据就通过GPS定位系统记录到仪器当中。随后,他们又拿着图纸进入大楼内进行屋内实测。 王丰南说,不动产测绘涉及居民房屋的产权,在室内实测时,对房屋的形状、面积的详细准确记录,关乎群众利益。 走到:过硬服务民生担当 区土地房屋测绘队队长唐健航介绍,任何一项工程,前期的规划、设计、立项,直至开工建设,都少不了一项前置条件,那就是测绘。 区土地房屋测绘队由12人组成,主要负责我区行政区域内的土地详查、国土规划、土地开发利用、建设用地征拨管理及测绘、制图、建档等工作,还接受司法委托测绘和私人房产的变更测绘。 五七煤矿为国有企业,破产清算后资产为国有资产,现由区应急管理局统一管理。经过该局实地查看,发现五七煤矿有部分房屋大面积损毁,且有5户居民居住,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及时整治安全隐患,开展好下一步的房屋鉴定、整治及产权证办理等工作,今年5月,区土地房屋测绘队受区应急管理局委托,对现场房屋进行实地踏勘和测绘工作,并提供准确的房屋相关数据。测绘地点不仅面积大,而且地形复杂、杂草丛生,很多房屋又是危房,这给开展测绘作业增添了不少困难。 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队员们在无任何相关图件资料的情况下,在杂草、危房中进行了现场实地勘察、外业测绘和资料整理工作。从5月18日接到任务,到5月25日完成图形和数据报告,7天就完成该区域9幢楼的房屋实测。 看到:数据诠释工作责任 土地房屋测绘,不是一量那么简单。测绘队员的电脑上都有各种数据图形,这些都是房屋的平面图以及各种数据等信息。 据介绍,所有商品房在交付之前均需经过两次测绘,分别是预测和实测。 房屋预测是指在商品房期房销售中,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实地考察和国家测量规范对尚未施工或未竣工的房屋面积进行一个预先测量计算的行为,它是开发商进行合法销售的面积依据。 房屋实测是指商品房竣工验收后,参考图纸、预测数据及国家测绘规范的规定进行实地勘测、绘图、计算后得出的面积,它是开发商和业主的法律依据,是业主办理产权证、结算物业费及相关费用的最终依据。 据介绍,现场测量结束后,还要进入内业处理,按照施工蓝图以及现场测量数据进行CAD专业绘图,计算各项面积、分摊情况等,经审核后出具面积报告。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测绘图纸上一个数字的差错,就可以导致实际工作中不可估量的损失。 唐健航说,“走到、看到、量到”是测绘队的工作准则,同时还要兼顾时效性,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千万不能出错,对于老百姓来说,测量的“数据”就是钱。因此,测绘队制定了“四审一检”制度,确保数据百分百准确。 量到:脚印丈量城市发展 “随着城乡建设步伐的加快,测绘工作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展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测绘人精神风貌。”唐健航说。 今年以来,区土地房屋测绘队高效推进土地房屋测绘、地房籍管理系统和全区楼盘表各项工作,重点优先保障全区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土地和房屋测绘,共计完成了泽京南樾府、凤江晓月安置房、泽恺半岛北岸等9宗土地测绘,测绘面积23万余平方米,完成良瑜国际养生谷、晓悦湾、师大桐栖学府等42幢房屋预售和房地合一图的建立;完成了工业园区龙岩组团润和投资、化工制剂产品生产项目、30万吨废金属渣料再利用项目等40幢厂房房屋测绘,测绘面积16万平方米,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 在日常测绘工作中,共计完成南侨豪荣华都、贵博雅园、南欧书苑等18宗土地测绘,测绘面积13万平方米,完成九鼎峯境、芳草地金山阳光等25幢房屋外框入库,卫片执法测绘30宗;完成恒大滨河左岸、城投天元等194宗房屋测绘、房屋测绘面积109万平方米。 完成全区楼盘表的新建、变更和维护以及完成审批大厅测绘窗口测绘登记工作;完成全区国有土地二手房交易1662宗,测绘面积213198平方米;完成东、南、西三个街道办事处集体房屋测绘337宗、测绘面积7万多平方米。 唐健航说,下一步,测绘队将守初心、担使命,继续为民生工程、重点项目落地提供保障,推动南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10-27区土地整治中心让群众反映有“回音”
实施完成的灌溉渠解决了村民的灌溉问题。 记者 黎明 摄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以前没水用,种庄稼都靠‘望天水’。自从安装了输水管道后,解决了我们的灌溉问题!”近日,福寿镇白岩村村民韦延河说。 今年,区土地整治中心在福寿镇白岩村和打鼓村实施国土整治,整治土地面积300公顷,通过修建堡坎、平整土地、修建机耕道等改善耕作环境。在实施两个村的土地整理项目过程中,有村民代表到区土地整治中心反映,福寿镇白岩村3组有一条灌溉渠因为年久失修丧失灌溉功能,导致当地6.67公顷土地无灌溉水源,希望能在实施国土整治项目过程中,增加工程布设解决这一问题。 根据村、社诉求,区土地整治中心立即组织规划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福寿镇相关工作人员和社员代表到现场踏勘论证,协调土地权属,拟定变更方案并抓紧施工,安装完成DN200PE输水管道1100米,彻底解决当地土地无法灌溉的实际困难。 自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区土地整治中心聚焦解决民生实事这个靶心,采取深入调查研究、入户走访、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开门纳谏,广泛听取村社党员群众、工作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将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建立台账,逐一研究解决。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办结民生实事10件。
2021-10-20我区举行2021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抢险救援组根据搜索情况对被困群众进行救援。记者甘昊旻摄 9 月16日,我区2021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在大观镇举行。 此次应急演练模拟我区在遭受强降雨天气后,迅速启动地灾“四重网格”监测预警体系。 大观镇中江村群测群防员在巡查中发现险情后立即上报,镇政府相关人员赶到现场核查并立即组织群众撤离。此时山体出现滑坡,大量滚石从山顶滑落,2人撤离不及被困。接到人员被困消息后,我区立即启动IV 级应急响应,由区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调动区气象服务、治安防范、抢险救援、医疗卫生等各方力量,抵达现场实施救援。 演练涵盖“临灾会商、预警发布、监测巡查、先期处置、撤离疏散、启动响应、应急救援、医疗救助、善后救济等多个环节,完成了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全链条处置流程。通过本次演练,检验了我区地灾“ 四重网格”体系监测能力,属地先期处置能力以及区级地灾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反应能力。接下来,我区还将针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不足,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记者 程伟)
2021-09-22我区举行2021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16号,我区2021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在大观镇川军血站到底景区举行。此次应急演练模拟我区遭受强降雨天气后,迅速启动地灾“四重网格”监测预警体系。大观镇中江村群测群防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险情后立即上报。镇政府相关人员赶到现场核查时,险情愈演愈烈,立即组织群众撤离,而此时山体出现滑坡,大量滚石从山顶滑落,最终导致2人未及时撤离。接到人员被困的消息后,我区立即启动IV级(四级)应急响应,由区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调动区气象服务、治安防范、抢险救援、医疗卫生等各方力量,抵达现场实施救援。整个演练过程,涵盖“临灾会商、预警发布、监测巡查、先期处置、撤离疏散、启动响应、应急救援、医疗救助、善后救济等多个环节,完成了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全链条处置流程。通过本次演练,有效检验了我区地灾“四重网格”体系监测能力,属地先期处置能力以及区级地灾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反应能力。接下来,我区还将针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不足,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2021-09-17“全国巾帼文明岗”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平凡窗口展芳华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办理各种业务过程中,做到审查解答快,办理速度快,获得群众称赞。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办理各种过程中,办理速度快,获得群众称赞。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传帮带活动进一步提升中心整体业务工作能力。 记者 黎明 实习生 李苗 近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接受“全国巾帼文明岗”授牌。该荣誉称号是表彰在投身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该中心是我区唯一获此次表彰的单位。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现有职工64人,其中女职工44人。近日,记者走进她们中间,感受“娘子军”们在平凡岗位中的不一般的风采。 有责任、有耐心、有作为的集体 “高效规范办实事,热心服务为企业。”日前,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同时收到了我区3家企业送来的锦旗。 6月初,我区房地产开发企业陆续进入了办理不动产权证高峰期,重庆泽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南川区师大融尚置业有限公司、重庆泽恺实业有限公司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共有2300余户申请办理不动产权证。 该中心立即安排专人专组,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在白天工作时间,优先保障群众业务办理;在中午休息时间和夜间,采取延时服务为3家企业办理业务,加班加点保障工作任务完成。 这支“娘子军”以服务群众为基础、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在办理各类业务过程中,做到审查解答快、办理速度快,获得群众称赞。同时,该中心施行“不见面登记”新模式,办理专网抵押案件6562件。存量房屋转移登记实现“一窗办理、即办即取”,1~8月共办理业务2907件。 今年以来,该中心为企业和群众开通“绿色通道”200次,为92家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办理不动产土地房屋抵押类业务。 此外,8月1日起,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上线商品房电子化申报,在该系统申请的业务均在两个工作日内办结。由于流程更简便,更节省时间,受到企业交口称赞。 送温暖、助脱贫、有温度的集体 “才一天时间,我就收到了办好的产权证,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近日,水江镇龙现社区居民梁正先高兴地给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梁正先的房屋产权证于上世纪90年代办理,当时她误将名字中的“先”写成了“仙”。最近她打算将烟草营业执照过户给儿子,相关部门在审核时发现其房屋产权证和身份证名字不符,遂不予办理,于是梁正先向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提出申请,想办理产权人名字更正。 考虑到73岁的梁正先身患疾病,腿脚又不便,本人到区政务大厅现场办理有难度,该中心立即安排专人上门服务。“她的房屋产权证是上世纪90年代的老证,当时没有实行两证合一,现在产权人要办理名字变更,还需要补办不动产土地初始登记以及地址变更。”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向光碧说。 在前期与梁正先电话沟通让其备齐相关证件后,向光碧和同事上门一次性指导她填写、收集办证资料,三项业务并案办理,一天之内办结出证,之后通过邮寄送达,让梁正先足不出户领到了产权证。 今年以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群众提供业务咨询解答2万余次,上门服务63次,延时服务84次,为行动不便的特殊服务对象提供预约上门服务78次。 “我岁数大了,去一趟南川不容易,感谢她们这么远跑一趟,真的是为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说起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的上门服务,84岁的乾丰镇村民罗述芳感激地说。 已脱贫户罗述芳的儿子于2017年病逝,其名下的房屋要过户,需要享有继承权的罗述芳签字确认。按照常规,当事人必须到城区办理。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郑晓娟、广学梅了解情况后,带着需要本人签字的相关文件来到乾丰镇,上门帮助老人解决了困扰。 在脱贫攻坚中,“娘子军”们曾连续3个月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全力奋战在村社一线,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困难家庭送服务、送温暖、送帮扶。她们利用中午、晚上群众在家的时间进村入户,在院坝“摆摊”,现场梳理、解决群众的各类办证难题,将服务送到一线,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能吃苦、有担当、很团结的集体 “我坐车过来时已经过了9:00,排队号是20,以为当天办不成。结果工作人员在中午延时服务,为我办完了手续,非常感谢她们。”白沙镇分水村村民杜桂兴说。 杜桂兴说,从白沙镇坐车到南川城区要一个多小时,到区政务大厅时自己前面已经排了很多人,因此担心自己的事要很晚才能办,导致错过回白沙的班车,好在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延时服务,午休时间帮他办完了事情。 小小的不动产登记窗口,连接的是最大的民生。在中心,诸如延时服务、节假日加班加点帮群众办事已是常态,这支“娘子军”不叫苦不叫累,用优质的服务架起一座座便民桥梁。 6月是房交会后办理不动产登记的高峰期,中心的服务窗口为此推行延时服务。 “午餐时间,经常有办事群众在等候办理业务,这时加班办理业务的同事就不能按时去餐厅吃饭,常常过了饭点然后点外卖,但没有任何一人有怨言。”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吴小琴说。 正是这样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娘子军”队伍,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亮眼的成绩。今年1~8月,该中心共办理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43325件,办结率与办件准确率均为100%,群众满意度达到98%以上,这支“娘子军”坚守平凡岗位,用优质的服务展示了“娘子军”的风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记者喻梵摄)
2021-09-08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加强地产项目批后监管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 实习生 李苗)近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政交通规划科工作人员来到南鸥书苑、恒大滨河左岸等房地产开发项目,现场了解项目建设时序及工期安排状况,监督工程规划批后实施情况。 为确保项目按照规划许可内容进行建设,保障城乡规划有效实施,助推城市品质提升,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过验核放线报告、基础竣工测量报告、不定期现场巡查、图文数据技术核查和实地踏勘等措施,加强对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 按规定,在建工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采取“基础查验”“日常巡查”和“竣工验收”三种方式进行规划批后管理。若建设单位未按规定申请规划批后监督管理的项目,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不予竣工规划验收,并停止审批建设单位的所有报建项目,同时通过项目现场、网络等方式予以公告。批后管理期间,一旦发现建设单位存在违法行为,立即下达停工通知,责令整改。 按要求,各测绘单位要加强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和职业道德培训工作,严格按照规划审批总图、修建性规划及有关规定实施规划测绘工作,并对放验线报告等出具的测绘成果负责。 截至目前,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已开展现场巡查100余次,办理竣工规划核实35次,总建筑面积85.3万平方米。
2021-08-31区规划展览馆:纵览南川的过去现在未来
全域数字沙盘模型。 历史展区。 工业展区。 旅游展区。 今年以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依托区规划展览馆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科学素质,提升公众对规划自然资源事业的认知度、认同感。 据区规划研究服务中心负责人谢欣介绍,区规划展览馆作为城市整体形象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成为我区景城乡红色旅游研学线路的一个节点。 区规划展览馆分为区情介绍、历史展区、旧貌新颜、数字沙盘、规划展区、工业展区、商贸展区、旅游展区、现代农业展区、新型城镇化展区等模块。 通过全域数字沙盘模型,能清晰明朗地鸟瞰南川全城。多维大交通体系、“一带一心三组团”城市空间布局、“七横五纵”主干路骨架、“两轴三带”景观结构、“三江六岸”生态走廊。通过声、光、电三位一体极具科技感的完美结合展示城市规划建设的宏观前景,让参观者能直观明晰了解到我区的规划发展思路。 今年,区规划展览馆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科技活动周中,邀请了学生及家长来到规划展览馆,通过科普方式,让更多市民参与我区规划自然资源事业。 据悉,该馆日常以团队为单位组织参观,每周六免费向市民开放,开放时间为9:00~18:00。开放期间,中午不休息。此外,区规划展览馆内新增了无障碍卫生间,向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服务。 记者 甘昊旻 实习生 吕俊男 摄 稿件由记者黎明、实习生李苗采写
2021-08-26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近年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过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推进矿山复垦复绿等三项举措,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实效,让我区的生态更美。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致力科学发展 日前,在南城街道林堡社区,居民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的身影。 我区黑叶猴原来的栖息地位于金佛山灰阡河、后河一带,远离人居地。黑叶猴走出集中栖息地证明了我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人们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据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栖息在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黑叶猴种群数量已从最初发现的不足80只,增加到151只。 黑叶猴种群数量的增长,是近年来我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障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本着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的总体思路,按照应划尽划、应保尽保的原则,由空间规划科逐一核实调入调出图斑,牵头组织编制生态红线优化评估方案。启动了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原则,编制完成《南川区生态红线优化评估方案》,有效保护了黑叶猴、乔木杜鹃、古银杏、银杉等重要动植物的栖息地。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空间规划科负责人表示,通过科学的空间规划,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也保障了我区旅游综合体项目、大东坡旅游项目、水厂和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发展。 实施土地开发整治 美了乡村富了民 近日,走进德隆镇“山水林田湖草”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现场,只见河道整治接近尾声,预计9月全面竣工并通过验收。 该项目涉及德隆镇银杏村、隆兴村8个组,是全市五个市级示范项目之一。 据区土地整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按照一村一品,围绕最具本土特色、最具旅游吸引力的“古树茶、古银杏、古村落”资源,从实现优化“三生”空间,解决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村庄规划与整治规划融合、盘活利用资源等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落实专人、倒排工期、打表推进。同时从严把好设计关、施工管理关、工程监理关,严格落实原材料检测制度、工序报验制度以及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将质量安全的监管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工作中,我们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持续提升耕地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耕地效益。”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说。 推进矿山复垦复绿 废弃地变绿色“宝地” 8月4日,走进南城街道半溪河村鹰岩1组的高明焱矿山复垦地,只见土地上一片红彤彤的高粱和黄灿灿的玉米,其间穿插种植有小番茄、红辣椒和豇豆等蔬菜,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环绕四周,有便利的耕作道和用于灌溉的水渠。 “该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拆除工程、土地平整工程和配套设施,其中新修生产路403米、排水沟317米。”工程负责人张成彦介绍,该矿山实施复垦复绿后,新增耕地1.73公顷。耕地得以恢复,村民在土地上种植了高粱、玉米等农作物,矿山生态修复成效受到一致好评。 近年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按照矿山生态修复“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水则水、宜建则建”的原则,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使矿山损毁土地达到可利用状态并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截至目前,通过工程修复已初步完成南城街道和水江镇8个历史遗留矿山,关闭矿山修复面积约4.3公顷。其余20.65公顷修复任务,将通过自然恢复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治理。
202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