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融媒讯(见习记者 卢娅玲)近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来到位于工业园区水江组团的大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地现场,为企业发放《不动产权证》,实现“交地即交证”。
“以前我们拿地拿证要跑很多次,材料也要交来交去,现在只需要交一次就不用再跑了,速度很快,非常方便。”重庆大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行政工作人员娄小红高兴地说。
据了解,“一码管地”是今年我区发布的打造营商环境标杆城市10条措施之一,旨在全流程优化土地供给管理,大力减流程、减时限,减材料,大幅压缩土地要素供应成本,方便企业拿地施工、及时投产。
作为首批改革区县,我区积极探索,在调查摸清辖区土地资源要素基础上,给工业用地设置二维码,力推“码上赋能、码上供地、码上审批、码上服务”。这个“码”是指为规划地块赋予唯一身份识别“土地码”,通过“一码”打通土地全生命周期业务流和数据流,串联规划编制、土地供应、规划许可、竣工验收及不动产登记全过程,实现一个编码赋能审批应用。同时,这个“土地码”会在后续环节中不断更新地块的相关信息。在规划编制阶段,用地企业可以通过扫码掌握该地块的业务办理进程;在交地时,相关数据会自动推送至不动产登记系统,同步发放《不动产权证》,实现“交地即交证”。目前,我区已为7960个地块赋予“土地码”。
据统计,通过“一码管地”改革,我区在用地审批环节由13个优化到6个,企业提交的审批材料由36件减少到12件,从拿地到办理土地首次登记,企业仅需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跑一次,达到“减材料、减环节、减跑路”的效果。
接下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将进一步加大“一码管地”改革力度,精准服务企业用地需求,为市场主体、产业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