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残联助残就业让梦想落地生根
□ 记者 张朴 就业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价值的重要途径。在我区,残疾人就业的故事生动上演,无论是技能培训,还是访企拓岗,实实在在的机会正不断落到残疾人身上。 吴小雨: 按摩店成了“助残岗” 在我区一家盲人按摩店里,老板吴小雨正忙着接待顾客。从依靠启动资金独自创业,到如今拥有两家店、带动十几名盲人员工就业,源源不断的客流让生活更有奔头,也给他带来了积极的心态变化。 像吴小雨这样通过技能实现就业的残疾人不在少数。按摩店步入正轨后,出于运营需要和帮助残疾人走出就业困境,吴小雨开始吸纳更多残疾人加入。“我们这个群体就业很受限,我当初也是在区残联和社会爱心人士帮助下才创业成功,现在有能力了就希望能帮到更多人。”他坦言。 学员小成之前从事餐饮业,感到辛苦且前景有限,便通过技能培训转行加入盲人按摩。“学了大概两个月,现在可以独立操作了。收入能满足日常开销,打算长期做下去。”小成表示。 杨来生: 指尖编出“灵活路” 如果说自主创业让残疾人实现了经济与精神的双重收获,那么灵活就业则为更多行动不便者提供了生活保障。在非遗手工编织课堂上,曾经的学员杨来生如今已成为助教老师,帮助更多残疾人学习技能。“这让我找到了自信和成就感,也希望能帮助更多人就业。”杨来生说。 她回忆,几年前参加区残联组织的非遗编织培训后,回家练习半年,编织的成品就能变现了。想起第一笔订单带来的收入,她依然感动:“非常高兴!学了手艺做的东西能换成钱,心里特别满足。” 精致的手工编织不仅带来精神慰藉,还有实实在在的收入。“订单多时,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平时订单少也有几百元。这种就业方式比较灵活,还能照顾家里。”杨来生介绍道。 罗道欢: 家门口有了“稳收入” 助残就业,企业也在行动。重庆赛纳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定人定岗”机制,为残疾人量身打造岗位,既解决了特殊群体的就业适配问题,也满足了企业用人需求。“公司123名员工中,残疾人约占30人。我们根据其残疾等级和状况,合理安排到修边、打包、打字等岗位。”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况敬于介绍。 敞开就业大门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而贴心的保障则让这份责任更温暖。“我们为有需求的残疾员工提供套间宿舍,改善其工作和生活环境,并给予一定的福利倾斜。”况敬于表示。 对在该企业工作的罗道欢而言,这份工作带来了稳定收入与家庭兼顾的可能。“离家近,方便照顾家人;在本地就能获得可观收入,不用出远门。”罗道欢说。 据了解,我区现有持证残疾人20063名,其中就业年龄段9890人,已就业4271名。已就业人员以灵活就业为主,其次为企业用工,另有残疾人自主就业等形式。区残联相关负责人王懿表示:“我区促进残疾人就业主要分两步走:一是激发内生动力,对农村有土地的残疾人送训下乡,设立田间课堂;对有就业意愿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定期选送人员赴重庆、成都参加就业指导、创业及盲人按摩高技能培训。二是访企拓岗,了解用工需求,依据残疾人意愿整合推送岗位信息,鼓励其进企就业。” 下一步区残联将深入市场调研,建立残疾人求职台账和企业需求库,整合就业信息,实现精准对接与及时发布,助力残疾人与企业“双向奔赴”。
2025-08-26区残联搭建桥梁残疾人农特产品直通餐桌
南川融媒讯(记者 刘晓娟)近日,区残联举办乡村振兴扶残助残特色农产品推介会,搭建产销对接桥梁,让残疾人农特产品直通机关民宿餐桌。 本次推介会由区残联联合区农业农村委、区供销社、区机关事务中心共同主办,旨在推动扶残助残农产品与本地特色农业产业深度融合,为残疾人群体开辟稳定增收渠道。 推介会精准搭建起产销对接平台。区机关事务中心,区民宿协会、区餐饮协会会员企业及青匠汇重庆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主要采购方,供货方则汇集了澜玉轩工艺品有限公司、锦官果树专业合作社、馨苗梓煜生态农场等9家单位及助残组织,现场展销手工编织品、花椒、禽畜、羊肚菌、圆黄梨等特色农产品及文创作品。 经过积极沟通与交流,采购方与供货方达成了初步协议,后续双方将进一步深入交流,供货方将根据采购方的具体需求供货。
2025-08-12助残就业 托举人生新希望
2025-08-05
区残联开展“书香润心 爱暖残障”读书分享会
2025-04-24
我区在重庆市第七届残运会上斩获10金9银3铜
南川融媒讯(见习记者 张朴)10月16日,重庆市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闭幕,我区运动员共获得10枚金牌、9枚银牌、3枚铜牌。 本届残运会于10月11日举行开幕式,设有田径、羽毛球、游泳、跆拳道、硬地滚球等15个大项,共有42个代表团组团参加比赛。我区共派出45名运动员参加了羽毛球、特奥轮滑、聋人篮球等9个项目,获得团体道德风尚奖,6名运动员获得个人体育道德风尚奖。其中特奥轮滑项目获得8枚金牌。 据了解,本届残运会是我区参赛人数最多,成绩最优异的一次。区北固初级中学教练余强表示:“我们在训练工作中严格按照训练计划进行指导,关注每个学员的个体差异,定期进行技能评估和心理辅导,确保训练效果最大化。” 区残联工作人员王琳君说:“我们通过多渠道深挖人才,配备专业的教练,为本次比赛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旨在通过体育事业鼓励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2024-10-21区残联:金融助残添动力
南川融媒讯(见习记者 雷子欣)1月18日,区残联开展金融助残活动,为残疾人现场普及就业政策、提供金融普惠帮扶。 活动现场,宣讲人就最新的残疾人就业政策进行解读,并发布了2024年残疾人专场招聘信息。此外,活动还邀请银行相关负责人解读金融信贷助残政策,主动了解残疾群体贷款需求和意愿。记者从现场获悉,在场的20余名残疾人代表,大多数是我区各乡镇的残疾人创业大户,他们根据自身情况对相关政策进行了面对面咨询。 王胜荣是楠竹山镇锅厂村的黄桃产业大户,她向银行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贷款事宜。“以前我们也没具体咨询过这些问题,今天了解到了很多信息,跟银行工作人员互留了联系方式,他们说后面会到我们基地现场看一下。”王胜荣说。 据了解,金融信贷扶持是帮助农村残疾人发展生产、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下一步,区残联还将持续推进”党建+金融”助残模式,动员扩大助残规模,积极开发就业岗位,辐射带动更多残疾人劳动增收。
2024-01-25区残联开展爱耳日宣传

3月3日是第二十四个“全国爱耳日”,区残联前往大有镇开展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社会公众学习听力健康知识。图为工作人员为群众开展免费听力筛查。周蜜 摄
2023-03-06区残联:人性化开展无障碍改造
南川网讯 近日,区残联启动2023年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联合乡镇(街道)残联、第三方机构一起入户走访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调查其无障碍改造需求情况。 据了解,区残联将根据每户不同家庭环境和残疾人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摸底,以便提供改造项目菜单,并拟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满足残疾人个性化、人性化、精准化需求,将工作做到残疾人的心坎上,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让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本月底,区残联将完成25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的走访。(周蜜)
2023-02-23区残联组织残疾人观看《长津湖》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10月10日,区残联组织残疾人及其家属观看影片《长津湖》。 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扭转战场态势,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 区肢残协会主席胡小勇介绍,观影活动是区残联以读一本书、看一次电影、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为内容的“五个一”文化活动的一部分。今年以来,区残联在“助残日”“肢残人节”等已经开展了系列文化活动。“残疾人士平常出门不便,‘五个一’文化活动能帮助他们开拓视野,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胡小勇说。
2021-10-12区残联无障碍改造让残疾人居家无碍

施工人员为残疾人家庭改建无障碍厕所。 记者 李崎君 摄 南川网讯(记者 李崎君)近日,在兴隆镇金禾村6组村民袁容家中,一间改建的无障碍厕所即将完工。 “姐姐是肢体二级残疾人,平时走路都没办法独立完成,而家里是一个蹲式的厕所,姐姐上厕所时一定要人扶着。”袁容的弟弟袁远芳说,区残联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就着手帮他们改建厕所。 “每位残疾人有不同的情况,我们也会采用相对应的改造方案。”现场施工负责人韦东介绍,针对坐轮椅的残疾人,他们会在行走的通道做一个护坡,让轮椅能够自由进出;如果家里的厕所能满足残疾人基本如厕功能,他们会在厕所增加无障碍设施,让残疾人如厕更方便。 针对袁容的具体情况,区残联不仅帮她重新架设电线水管,改建了一间厕所,而且坐便器、热水器、淋浴、扶手等设施也一应俱全。 袁容家的无障碍改造,只是我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区残联为最大限度满足残疾人的日常生活需要,让残疾人的生活更加便利,根据困难残疾人居住条件和实际需求,按照“一户一策”改造措施进行无障碍改造。 “今年全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涉及22个乡镇共300户,除了添置无障碍智能生活产品、康复辅助用品的,涉及施工改造类的有114户,10月底前将全部完工。”区残联工作人员梁昱昊说。 除了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今年以来,区残联还参与了150名贫困重度精神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50名重度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并向困难重度肢残人士免费发放手动轮椅50台,持续实施下肢残疾人机动三轮车燃油补贴、C5驾照考证补贴,推动落实下肢残疾人专用车免费停放制度。 此外,还为85名轮椅残疾人捐赠了成人尿不湿等个人护理品,为30名贫困肢体残疾人进行假肢免费适配,为0~6岁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和辅具适配共计176人次,为300余名贫困轻度精神残疾人提供免费服药救助,为3100名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为有需求的贫困重度肢残人士配发基本辅具。
2021-09-08区残联:无障碍改造让残疾人生活更便利

上厕所、洗澡这些对于常人来说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对于一些残疾人而言却是难题。针对这一情况,近年来,区残联持续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不断让残疾人的生活更加便利。在兴隆镇金禾村村民袁远芳家中,厕所即将改建完工。袁远芳的姐姐从小患小儿麻痹症,平时走路需要人搀扶,上厕所就更加困难。【同期声 村民 袁远芳:以前是个蹲式的厕所,上厕所不方便,反正要人扶到起,今年六月份他们就下来了解了情况,现在就把东西拉下来做了,我们没花一分钱,现在政策还是很好。】针对袁远芳家的具体情况,区残联不仅重新架设了电线水管,坐便器、淋浴、镜子等洗漱设施也是一应俱全。【同期声 施工负责人 韦东:针对这种残疾人不同的情况,我们也采取不同的改造内容,比如他以前卫生间弄好了的,我们就跟他增加无障碍改造,装一个马桶,装个扶手,让他上卫生间方便,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坐轮椅的,(所有)行走的通道我们都要做一个护坡,让轮椅能够自由进出。】据了解,为最大限度满足残疾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从2017年开始,区残联根据困难残疾人居住条件和实际需求,按照“一户一策”改造措施,进行无障碍改造,截至2020年,已为664户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改造。【同期声 区残联工作人员 梁昱昊:今年全区残疾人无障碍改造涉及22个乡镇300户残疾人家庭,我们从八月份开始动工,预计十月底以前完工,为残疾人家庭创造更好的无障碍生活环境。】
2021-08-31区残联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
南川网讯(记者 聂灵灵)7月28日,区残联为东城街道、西城街道、南城街道辖区内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我家李子一到成熟期就长虫。”“哪些水果适合在南川生长?”……培训现场,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峰以《如何做一个新型职业农民》为题,为参训学员讲解了我区水果种植的优劣势、如何提高水果基地效益、现代农民应具备的素质等内容。培训中,学员就日常种植中遇到的问题现场与授课教师进行深入探讨,针对他们遇到的产业技术问题、难题,王峰一一进行解答。此次培训为期两天,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畜禽、果树、蔬菜、水产等。 据了解,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实行全免费,主要针对户籍在我区的农村残疾人或其家庭成员,处于就业年龄段、有劳动意愿且具备接受培训条件和能力的人员。区残联聘请农业专门机构认可的授课教师或同等级别有专业知识的专家担任培训教师,采取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参观交流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种植养殖业实用技术或技能进行授课,同时辅助开展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营管理常识、政策法规、文化知识、道德素质等农业农村公共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引导性培训。 截至目前,该培训已在民主镇、庆元镇、东城街道等地为100余名残疾人及家庭成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
2021-08-04区残联开展“七彩明天”残疾儿童特长培训

7月22日,肢体残疾儿童在老师指导下和其他同学共同完成《山海经》创意画。 记者 李崎君 摄 南川网讯(记者 李崎君)“我觉得它的尾巴应该比身体还要长。”“它的身上应该有五种颜色。”7月22日,在天籁少儿·雅诗艺术培训室内,肢体残疾儿童张强(化名)在老师指导下和其他同学一起共同完成《山海经》创意画。“孩子来培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现在越来越喜欢画画了。”张强母亲表示,绘画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还激发了他的想象力,对孩子成长很有帮助。 据了解,张强参加的是区残联开展的“七彩明天”残疾儿童特长培训项目,此项目面向城区中小学残疾儿童免费开放,目前开设有美术、语言两门课程,每周一节课,现有5名残疾儿童参与培训。 区残联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阳丹说,培训的目的是让残疾儿童接受艺术的熏陶,引导他们建立自信、拥抱希望、自强不息、快乐生活。 区残联提醒,凡南川区户籍、持有残疾人证且有文艺特长、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城区中小学残疾儿童,均可向区残联、区教委申请参加培训。
2021-07-26全市残联组联工作会议在南召开
南川网讯(记者 邓的)4月8日,全市残联组联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 会议总结了2020年市残联组联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组联工作及动态更新数据分析和运用相关工作;大渡口、江北、沙坪坝、江津、南川、巫溪作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密切联系残疾人、充分发挥“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要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会议要求,要切实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实施“夯基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区县残联为主导、乡镇(街道)残联为骨干、村(社区)残协为基础的基层残疾人组织网络;实施“育人工程”,进一步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实施“聚力工程”,不断凝聚实现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张青莉出席会议。 会前,张青莉一行还前往德康宏仁医院、瑞康宏仁医院、东城街道灌坝社区开展调研,区政协副主席胡晓陪同调研。
2021-04-09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赵如均来我区调研
1月8号,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赵如均来我区调研。赵如均一行走访了我区贫困残疾人家庭和残疾人阳光扶贫基地,并前往区人民医院安定分院和区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实地了解残疾人救助、康复托养等工作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区残疾人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各项普惠政策全面落实,5278名残疾人纳入低保,2004名建卡贫困残疾人脱贫摘帽,1293户残疾人家庭得到危房改造和无障碍改造。依托康复机构,有效实施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精神病患者救助等康复服务项目,惠及全区贫困残疾人11000多人次。同时不断加大残疾人技能培训,全区5158名残疾人实现就业,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赵如均对我区残疾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要加大对残疾人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力度,发挥好自强模范的示范带头作用,激发残疾人内生动力,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要不断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好各类服务平台,认真聆听残疾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切实增强残疾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区委副书记张孝卫、副区长冉庆国陪同调研。
2021-01-11市残联来南调研
南川网讯(记者 唐湛)1月8日,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赵如均来我区调研。 赵如均一行先后走访了我区贫困残疾人家庭和残疾人阳光扶贫基地,并前往区人民医院安定分院和区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实地了解残疾人救助、康复托养等工作情况。 “十三五”以来,我区残疾人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各项普惠政策全面落实,5278名残疾人纳入低保,2004名建卡贫困残疾人脱贫摘帽,1293户残疾人家庭得到危房改造和无障碍改造。依托康复机构,有效实施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精神病患者救助等康复服务项目,惠及全区贫困残疾人11000多人次。不断加大残疾人技能技术培训,全区5158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赵如均对我区残疾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残疾人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各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残疾人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力度,引导自强模范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激发残疾人内生动力,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要不断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好各类服务平台,认真聆听残疾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切实增强广大残疾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区委副书记张孝卫、副区长冉庆国陪同调研。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