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劳作忙

  立春后,我区春耕备耕工作迎来关键时节。2月21日,在福寿镇大石坝村,辛勤的农民在田间忙碌,播撒新的希望。记者 喻梵 摄

2024-02-26

福寿镇瓜农张碧林:抱团创品牌 价高仍好销

   □ 记者 黎明  眼下,正值西瓜上市时节。福寿镇农胜村4组的程张家庭农场里,张碧林忙着采摘西瓜。与我区其他西瓜不同的是,其家庭农场的西瓜都贴上了“梽楸”商标。  张碧林介绍,今年他和其他5户瓜农抱团种了15亩西瓜,都打上了“梽楸西瓜”品牌。目前,头批瓜已经上市,虽然一斤西瓜比别人贵0.5元,但有品牌的“加持”,很受欢迎。  市场领悟到的“痛”  “我们这里海拔800米至1000米,白天夜晚温差大,土壤是油沙地,很适合种植西瓜,以前只要一提起福寿西瓜,就是好瓜的代名词。”张碧林介绍,当地村民也有种西瓜的传统,西瓜也是当地农户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张碧林直言,以前村民种植的西瓜都是自己留种,渐渐地,瓜农种出的西瓜皮厚、瓜小、口感差,消费者并不喜欢。  后来,福寿镇政府引进优质巨宝白花皮西瓜品种,因这种西瓜外观不好看,瓜农对这个品种不认可。但张碧林夫妻二人了解到了其优质的品质,决定主动带头种植。  通过几轮品种改良,张碧林的西瓜品质得到保障,但销售仍是问题。在他看来,说服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对方尝一口自己种的瓜。于是,他带着西瓜,四处推广销售,让人先试吃再买,但销售效果依旧不好。  参加培训开了“窍”  问起最终如何解决了销路问题,张碧林打开了话匣子。  张碧林说,2019年他参加了由区人力社保局主办的“渝创渝新创响南川”培训。培训课上,老师以山东寿光农产品的成功逆袭为例,讲到了创立品牌的重要性,让他顿时开了“窍”。  痛定思痛,贵在行动。2019年3月,他给家庭农场的农产品注册了“梽楸”商标,把品质作为品牌的根本,铁下心要在品质上下功夫,创品牌。  “有了商标,上面还有二维码,别人就可溯源,找得到‘上家’。我们就是提高西瓜的品质为主,塑造‘梽楸’西瓜独特影响力。”张碧林说。  抱团发展贴了“牌”  在多年的西瓜种植中,张碧林深知,要想在市场站稳脚跟,靠自己单打独斗终究不行。于是,张碧林把种植经验分享给周边村民,带动村民加入种植队伍。今年,张碧林把周围5户瓜农组织起来种植西瓜,并统一使用“梽楸”商标。  “我们是‘五统一’,这样才能有竞争力。”张碧林指着商标和包装盒说,农场按市场需求发展种植面积,带动地方瓜农共同参与种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商标,统一包装,按市场合理价格统一批发零售。  张碧林说,虽然他们的西瓜价格比其他西瓜贵一些,但由于品质好,仍然很畅销。  记者手记  种田也要有品牌意识  我们时常看到,曾经很有市场的农产品怎么卖不动了?不注重品质和品牌打造,势必会被市场所淘汰。  程张家庭农场通过提升品质,注册商标,打造品牌,就是很好的尝试,总结其经验,可归纳为:  首先,要着力提高产品品质。农产品品牌的核心是产品品质,只有产品质量优秀,才能树立起品牌形象。  其次,要强化知识培训。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市场意识,提高农民的品牌意识。  再次,要加强品牌推广。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需要积极开展品牌推广活动,包括广告宣传、市场营销、品牌推介、网络推广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品牌,认可品牌,从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要加强农民的合作意识。农产品品牌建设需要农民与供应商、经销商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产品销售的可持续性。  希望有更多的农民创出自己的品牌,加快农村产业升级,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2023-08-01

福寿水稻探索农业提质增效新路径

    南川网讯(记者 邓的)5月18日,在福寿镇康茂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2022年社员分红和2023年水稻定制签约仪式上,大石坝村7组村民韦邦民领到了2022年的分红。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我有3.3亩稻田加入合作社,种植定制水稻,收入比过去高,还领到了662元分红!”  “腰包跟着稻谷鼓起来了哦!”“这才是致富‘稻路’。”……在大会分红环节,看着社员代表们领到了分红,大家纷纷感慨。  据了解,康茂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半以上的水稻都是采取定制销售。定制的水稻主要有两种种植模式,一种是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种植,农户只收取流转费;另一种则是农户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子、管护、技术、价格等,农户按要求进行种植,收成时保底收购。和韦邦民一样的社员共546户,2022年,该合作社以高出市场价0.7元/公斤以上的价格收购社员稻谷,据概算,定制水稻种植户每亩增收650元左右,当天他们还领到了共计13.2万元分红。  福寿镇大石坝村地处海拔800米左右的浅丘地带,光照充足且昼夜温差较大,是天然的优质稻产地,村里种出的稻谷一向以硒含量高、口感好而闻名。2017年,依托富硒土壤资源与高海拔生态环境优势,康茂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尝试种植优质富硒水稻,并推出水稻“私人定制”服务。“定制水稻”客户需在水稻栽插前缴纳每亩2180元的定制费,缴费后视为认领了一亩“定制田”,其定制田里的收成全部归定制者所有,同时保底亩产250公斤。此外,合作社还会通过微信向客户发送水稻种植期的施肥、养护信息。整个种植过程透明化,客户可以全程跟踪。  梁光凤是定制水稻客户中“吃螃蟹”的人,已经连续定制了7年,签约仪式上,她又为今年定下了一亩水稻。她说,她来自万盛经开区,已经连续定制7年福寿水稻,主要是吃起来安全放心,种植过程随时都能了解,而且确实“南川米好”!  “截至目前,今年已经定制了1200亩。”康茂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文奇介绍,“今年,我们还新推出了福寿镇康茂水稻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水稻种植亲子体验产品,已经迎来了重庆中心城区32户家长带领小孩现场耕作体验,效果很好,我们将积极探索乡村度假、避暑、耕作的农旅活动,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福寿镇党委书记冯艳表示,福寿镇将进一步扩大水稻定制的规模,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加强社会化管理服务,提高水稻种植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同时多渠道宣传营销,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23-05-23

一职等你 贴心服务

       1月28日,在福寿镇开展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活动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为求职者介绍岗位信息。据了解,此次招聘采取区镇联动,通过现场招聘、“一职等你”网络平台等形式,为求职者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信息。  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摄

2023-02-06

油稻轮作一田双收

       12月8日,在福寿镇农胜村4组,农技服务志愿者为农户讲解越冬前期油菜管理。近年来,该镇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优质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将“农闲田”变“效益田”,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摄

2022-12-14

我区“水稻私人定制”上榜

  全市农民合作社十大典型案例发布  我区“水稻私人定制”上榜     南川区绿色优质稻米定制基地。(资料图片)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摄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近日,市农业农村委发布我市农民合作社十大典型案例,我区康茂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私人订制”有保障 “精耕细作”创品牌》上榜典型案例。  位于福寿镇的康茂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5年成立,种植优质稻2500余亩,2020年被评定为市级示范社。  其主要做法为:聚焦“优”字,重“服务”,实行全程托管模式,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提供烘干加工服务,开展技术培训服务,组织订单生产收购。聚焦“统”字,促“增收”,统一选用优质品种,统一采购生产物资,统一开展生产服务。聚焦“定”字,讲“诚信”,一次性定价,一口气保底,一条龙服务。聚焦“绿”字,保“安心”,保证品质,保证质量,保证管理。聚焦“新”字,创“品牌”,打造“福寿米”品牌,同时进一步探索预订水稻的发展模式,依托“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引入“福码”质量可溯源系统,确保福寿大米质量安全、品牌可靠。  通过该模式,合作社取得了显著成效,合作社进行全程社会化服务,有效降低20%种植成本,提高5%的产量。2022年合作社以高出市场价0.35元/斤以上的价格收购社员稻谷,据概算定制水稻种植户每亩可增收650元左右。同时,整合生产要素,实现农机、飞防等设备的充分利用和人力资源的充分调配,打通产、供、销等各环节的信息链,实现了粮食生产环节各要素的组合效应,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2022-11-14

学习狮舞操传承地方文化

       近日,福寿镇中心校学生正在练习狮舞操。近年来,该镇不断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以社区教育学校为主要阵地,通过学生推广练习,带动群众参与普及,让地方特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摄

2022-10-21

农机社会化生产效率高

       10月12日,在福寿镇大石坝村6组,康茂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手正忙着为农户翻耕土地,为小春作物种植提前作准备。据了解,合作社拖拉机每台每天可为农户耕地40~50亩,农机社会化服务不仅降低了广大农户的劳动强度,也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摄

2022-10-14

捡拾稻穗 倡导节约

       近日,在福寿镇大石坝村收割后的稻田里,村民在捡拾散落的稻穗。  目前正值秋收时节,在福寿镇的田野,除收割机在不停地忙碌外,还能见到捡拾稻穗的老人和小孩,他们将辛勤耕耘获得的稻谷颗粒归仓。  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摄

2022-09-06

战酷暑保供电

       近日,福寿镇大石坝村6组,鸣玉供电所电力工人冒着酷暑更换变压器。连日来,持续高温天气,用电负荷激增,供电部门通过加强输变电设备的运维管控、及时排除故障隐患、确保电网安全等措施,全力做好保供电工作。  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摄

2022-08-24

送水解民忧

          8月9日,福寿镇白岩村3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送水分队为缺水村民送去生活用水。   连日来,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福寿镇部分区域出现阶段性生活用水困难。为解决村民生活用水,该镇组织车辆、人员为缺水村民送去应急生活用水,解决缺水燃眉之急。   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摄

2022-08-12

福寿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大手拉小手一起学文明

          近日,福寿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与小朋友一起学习《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共享文明幸福生活 致南川市民朋友的一封信》。近年来,该镇组织志愿者通过赶集日文明劝导、坝坝加油站集中宣讲等方式,引导村民革除生活陋习、提升文明素养、共创文明家园,为“金佛山·福南川”增光添彩。   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摄

2022-08-04

物理防控助力生态农业

          近日,在福寿镇大石坝村优质稻定制基地,康茂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文奇正在清理杀虫灯上的害虫。   近年来,福寿镇大力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用安装太阳能杀虫灯、信息素诱捕器等设施,对水稻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助力生态农业。   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2022-07-20

福寿镇水稻“私人定制”在南方省份粮食生产座谈电视电话会议上获点赞

            汪文奇将稻田的情况录制成视频发给客户。记者 陈蕗颖 摄   ■ 记者 陈蕗颖   6月26日,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委获悉,在6月20日召开的南方省份粮食生产座谈电视电话会议上,在谈到“要加快发展优质粮食生产,通过优质优价来提高粮食的综合效能”时,肯定了南川“发展绿色优质稻米私人定制”即福寿镇大石坝村试行的水稻“私人定制”的做法。   6月27日,记者在福寿镇大石坝村看见康茂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文奇时,他正在录制视频,将稻田的情况及时发到客户群里。   大石坝村地处海拔800米左右的浅丘地带,光照充足且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水稻糖分及淀粉积累,是天然的优质稻产区。“我们村种出的稻谷一向都以富硒含量高、口感好闻名。”汪文奇说,依托大石坝村的富硒土壤资源与高海拔生态环境优势,他开始尝试种植优质富硒水稻,并推出水稻“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水稻”客户需在水稻栽插前按每亩2180元缴纳定制费,缴费后视为认领了一亩“定制田”,其定制稻田里的收成全部归定制者所有,保底亩产250公斤,并且还会通过微信为客户发送水稻种植期的施肥、养护信息。整个种植过程透明化,客户可以全程跟踪。   家住万盛经开区的梁小凤是首批预订客户,每年的水稻种植期,她还会带着家人一起来体验农事。“每亩地都有定制客户的名字标牌,我都能找到自己的那块地,而且每个种植环节都可以通过视频、照片看到,不仅吃起来味道好,而且吃得更放心。”梁小凤说,自从第一年收到了自家定制的米后,全家人都给予了一致好评,他们也成为定制米的“回头客”,已经连续5年认领定制。   对于农户来说,水稻“私人定制”不仅增收,也更加省心。定制的水稻主要有两种模式种植,一种是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种植,农户只收取流转费;另一种则是农户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子、管护、技术、价格、防控等,农户按照要求进行种植,收成时保底收购。“原先一亩地的产值在1400元左右,算上农资和人工,也就挣个几百块,遇上天时不好,这一年就算白干了。”70岁的李代云告诉记者,参与水稻“私人定制”的种植后,合作社按每亩1800元给农户结算,并且种子、技术等全部由合作社提供,每亩地增收几百元。“现在,我能干得动就自己种,多挣钱,过几年,干不动了,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仍然是一笔稳定的收入。”   今年,康茂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接到的订单超过了200亩,其中100亩还是最新推出的稻鱼共生田,每亩定制费2380元,保底亩产200公斤,比起传统的稻田更加生态环保,定制最多的客户一口气定了5亩地。这段时间,汪文奇除了忙着鱼苗入田的事,还计划在稻田周边打造一套视频监控系统,以后客户就可以随时随地看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实地长势,从种植到收获感受“云种田”,亲眼见证大米从田间到餐桌。   “‘定制’水稻是我们探索出的农户增产增收的一条好路径。”福寿镇党委书记冯艳说,接下来,该镇将扩大水稻种植规模,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其中,并加强社会化服务,从而提升水稻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还将多渠道开展“定制”水稻的宣传营销,不断提升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

2022-06-29

新品种保增收

          5月13日,福寿镇大石坝村6组,当地村民用连枷脱离油菜籽。据了解,福寿镇发展的“庆油”系列油菜品种为市农科院培育的新品种,因荚果多、含油量高的特性深受种植户欢迎,该镇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25%。时下,油菜正陆续成熟,农民抢抓农时抢收、抢晒,确保颗粒归仓,实现增收。   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摄

2022-05-19

巾帼助力种粮兴粮

    眼下正是水稻育苗的关键时期,8日,区妇联邀请区农委女性农技专家走进福寿镇田间地头,指导村民做好水稻种植,确保农作物丰产丰收。   在康茂水稻专业合作社,周志淑正在指导农户水稻育苗的注意事项。由于稻苗经受不住冷空气,周志淑提醒农户在揭苗棚时要遵循要由下往上分时段的原则,让稻苗逐渐适应气候的变化。   农技专家 周志淑:特别是现在这个气候,今天这么热,还隔两天一降温的话,泥枯病就很严重,揭了过后就要打药,就怕有泥枯病这些。   种植大户:通过这个学习把我们以前不懂的知识今天弄懂了,特别是对秧苗的培育,在移栽以前的一个星期要给它施肥打药,防止病虫害。今天通过专家给我们的讲解,我们进一步的学到了科学种水稻 的知识。   据了解,福寿镇是我区的优质稻生产区,水稻种植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因土壤肥沃,大米富含锌硒,获得了全国首批“三品一标”认证。区妇联在“巾帼兴粮节粮”行动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我区有技术、有知识的女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引导农户科学管理。下一步,区妇联还将发动更多巾帼力量,深入更多乡镇,把农业科技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带动农村妇女积极“种粮兴粮、爱粮节粮”。

2022-04-14

福寿镇中心校开展国家安全专题课

  4月12日,福寿镇中心校老师为学生讲解国家安全知识。在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该校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题课,向学生解读每个公民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义务和责任,提升学生国家安全素养和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意识。   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摄

2022-04-14

春捕鱼苗富农家

        3月28日,福寿镇大石坝村鱼苗繁殖基地组织工人起捕鱼苗,确保养殖户春放用苗。   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1000亩水面优势,引导村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产养殖,不仅促进村民增收致富,还助推福寿“鱼米之乡”品牌打造。   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摄

2022-03-31

春雨贵如油 植树正当头

        3月21日,福寿镇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在河福公路两侧栽植绿化行道树。在我区今年开展的国土绿化“四旁”植树活动中,该镇在辖区“路、水、村、宅”旁种植桂花、红叶石楠等树苗3万余株,预计于清明节前完成。   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摄

2022-03-29

朱远俊:鸵鸟养殖托起致富梦

     “来来来,欢迎,赶紧到凉快的地方。”近日,走进福寿镇白岩村朱远俊养殖场,一阵热情而浑厚的中年男声传来,他便是养殖场负责人朱远俊。   在养殖场内,一排整齐的圈舍下,标准化养殖场依次排开,孵化区、饲养区、工作生活区。红色的琉璃瓦,雪白的砖墙,一群高高壮壮的鸵鸟正在吃食。   朱远俊早年在家务农,卖过猪饲料、开办过养猪场,后外出至重庆沙坪坝、河南郑州、浙江绍兴等地务工,后返乡养鹅、种天麻。   随着时代变迁,养鹅、种天麻的利润已不那么可观。有一天,一则手机上的小视频吸引了朱远俊的注意——鸵鸟养殖。   朱远俊多方咨询,通过各种渠道打听,了解这个项目的可行性。想到老家正好有闲置的土地,鸵鸟适宜温暖、干燥、无梅雨、无大风暴的气候,白岩村的气候正合适,且鸵鸟价值大,皮、毛、肉、蛋都可售卖,鸵鸟肉营养价值高,正符合当下绿色环保健康的食用理念。朱远俊在征得家人支持后,立即联系了山东济南的业主,购买了第一批种苗——澳洲鸵鸟,开启了新的创业之路。   创业不仅需要胆识,更需要智慧。朱远俊除了向济南的业主学习养殖经验外,还自己购买书籍学习各种知识。在夜以继日的不断摸索下,他已经学会了自己给鸵鸟打疫苗,掌握了鸵鸟的生活习性,什么时候喂草、苞谷,几个月鸵鸟肉质最好……这些都已经被朱远俊深深记在心里。看着从嗷嗷待哺的鸵鸟苗到现在高出自己一个头的“大孩子”,朱远俊心中满是安慰。   养殖场已由最初的9只鸵鸟增至52只,品种由单一的澳洲鸵鸟新增了非洲鸵鸟,养殖规模由1亩多计划扩充8亩。据朱远俊介绍,去年,鸵鸟肉卖到130元/公斤左右,食用蛋150元/个,种蛋200元/个,粗略估计,一只鸵鸟纯收入约2000元,除去前期投入成本,去年创收10万余元。今年,他充实了自己的创业资金,到广西购苗,接下来,他将对养殖质量、繁育水平再提升,不断拓展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同时,他还想依托白岩村特有的地理资源,探索新的产业链。   韦怡

2022-03-28

福寿镇:指纹认证送上门

        近日,福寿镇统筹新冠疫苗接种与居民养老保险指纹认证工作,组织志愿者7人,手持终端设备到疫苗接种点为60岁以上居民认证指纹。图为志愿者正在为群众开展指纹认证工作。   冉林 摄

2022-03-23

秧苗还没插订单已到手

  秧苗还没插订单已到手   南川区福寿镇大石坝村试行水稻“私人定制”     ■ 重庆日报记者 苏畅   “要得,我给你留一亩!”   3月8日,南川区福寿镇大石坝村,康茂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文奇又收到一笔水稻订单。电话那头,一位客户预订了一亩水稻,不一会儿,汪文奇就收到了2180元的订金。   “这段时间不少客户打电话来预订水稻。”汪文奇翻了翻手机里的订单信息,欣喜地比出三根手指,“已经有30多亩水稻被预订!”   而在汪文奇身后,水稻田里还没开始插秧,村民们正忙着用微耕机耕田。   “这么早就有了订单?”重庆日报记者有些惊讶。   “合作社共种植1600亩富硒水稻,其中200亩采取预订方式销售,预订价格是每亩2180元。”汪文奇介绍,合作社保证每亩产出250公斤绿色大米或者180公斤有机大米。   大石坝村地处海拔800米左右的浅丘地带,光照充足且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水稻糖分及淀粉积累,是天然的优质稻产区。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展的土地质量地质调查结果显示,南川区富硒土地分布广,全区富硒、足硒土壤面积占98.85%,其中就包括大石坝村。   依托大石坝村的富硒土壤资源与高海拔生态环境优势,几年前,汪文奇开始尝试种植优质富硒水稻。虽然优质富硒水稻也种出来了,但汪文奇却遇到了销售难题。   “优质没有实现优价。”汪文奇说,尽管富硒大米的品质更好,但市场却不“领情”,价格跟普通大米相比,没有明显优势。   一次外出考察学习,汪文奇发现不少果园采取果树认领的方式进行预售,客户可全程追溯认领果树的管护信息,市场反应很好。   果树认领给了汪文奇启发。   “我们也可以搞水稻预订,虽然硒元素看不见,但是我们可以向客户展示水稻绿色、生态的种植过程。”2017年,汪文奇拿出合作社的150亩水稻“试水”,采取预订的方式进行预售。客户在水稻栽插前缴纳订金后,便视为预订了相应的水稻,稻田里的收成全部归客户所有。合作社则定期为客户发送水稻种植过程的照片,让客户体验现实版“开心农场”。   市民陈彤是首批预订客户。在水稻种植期间,她还专程到大石坝村参观。“每一亩田都用展牌标识着客户的名字,基地用太阳杀虫灯,即使发生了病虫害,他们也是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大部分施用农家肥,水稻长势很好。”陈彤说,这样种出来的富硒大米不仅好吃,也吃得安心。第一年水稻丰收后,她便成了这里的“回头客”。   随着预订的客户越来越多,汪文奇又遇到了新难题:由于合作社没有加工厂,水稻收割后,他们就送到附近的加工厂一次性加工成大米,然后寄到客户家中。不少客户反映一次性收到的大米太多,短时间内吃不完,放久了还不新鲜,只有大量送人。汪文奇说,为解决这一问题,在2020年,合作社建起了大米加工厂,分批次为客户加工大米。   “我们还在进一步探索预订水稻的发展模式,今年我们推行了稻鱼养殖模式,未来我们还将打造‘福寿米’品牌,并扩大预订水稻的规模。”汪文奇说。   (原载《重庆日报》3月9日1版)

2022-03-10

福寿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3月3日,福寿镇开展“学雷锋献爱心”献血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   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摄

2022-03-07

农资检查 护航春耕

        3月2日,福寿镇农服中心执法人员对农资店销售种子进行检查。春耕在即,该镇组织执法队伍对辖区农资经营店储备及销售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摄

2022-03-03

铁牛闹春耕

        2月23日,在福寿镇,村民正忙着用微耕机翻耕田地。近年来,随着我区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加大、分类数量增多,农业生产耕、种、收机械化率逐年攀升,农业机械化在减小劳动强度的同时,节约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摄

2022-02-25

福寿镇: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走路

        1月18日,福寿镇社保所工作人员走上街头,指导居民使用“重庆智能就业”服务平台,实现网上政策咨询、求职招聘、职业培训、创业服务等业务,助推数据多跑腿,实现群众少走路。   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摄

2022-01-25

康养福寿 鱼米之乡

  康养福寿 鱼米之乡   ——福寿镇五年工作回眸        ①        ②        ③        ④        ⑤        升级改造通村路,便利群众出行   五年来,福寿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镇呈现经济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福寿鱼米   刷出榜单新纪录   五年来,福寿镇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持续稳定增收作为农业发展的方向标,稳定发展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大以“福寿米”“福寿鱼”“福寿西瓜”“福寿乌鸡”为代表的特色种植养殖业,在提升品质和营销渠道上狠下功夫,成效显著。   做大做强“福寿米”。组织村民成立康茂水稻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12000亩优质稻,实行绿防与统防相结合,技术指导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公司+基地与合作社+农户”相结合,跻身全区三大优质稻种植基地之首,荣获重庆市第三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被纳入第一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名单。采取订单销售和网络直销等多种销售模式,实现“私人订制”150亩,与重粮集团签订年均500吨销售合同。新建精米加工厂,实现大米一、二产业完美结合,全镇通过水稻种植实现第一产业上千万元的GDP收入,为群众人均创收1000元以上。   做优做精“福寿西瓜”。该镇结合地域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在政策倾斜、资金投入、土地流转、产业布局、技术服务等方面扶持农户,引导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年均发展1500余亩。通过举办西瓜文化节、网络直播带货、定点销售等方式,多渠道解决销售难题。   打造“福寿鱼”示范养殖点。打造高桥水库为“福寿鱼”示范养殖点,引领全镇发展清水鱼养殖约1500亩,吸引众多垂钓爱好者前去休闲娱乐。依托休闲垂钓,发展水果园,种植高山晚熟李1200亩。   做特做优“福寿乌鸡”。以兴蜀家庭农场为引领,常年存栏10000余只,通过优化品种、技术改良,获得市农业农村委无公害产品认证、南川区“十大人气农产品”优胜奖。乌鸡与鸡蛋以订单形式直销重庆中心城区,乌鸡年销售量6000余只、鸡蛋80000余枚。   战贫战疫   交出满意新答卷   五年来,福寿镇党委政府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压实“六个责任”,做实“六个精准”,落实“十项政策”,推进百日大会战、收官大决战、十大专项行动,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和市级成效考核反馈问题以及各类考核检查发现的问题一体推进整改。   产业引领促增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增收措施,兑付补助资金,鼓励康茂水稻专业合作社、兴蜀家庭农场、鼓杰寨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白岩村花椒种植基地等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福寿镇农服中心获得南川区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集体嘉奖。   抓好“两不愁三保障”薄弱环节。投资建设人饮项目,实施C、D级危房改造225户,易地扶贫搬迁39户,拆除危房246户。集中开展岗位信息推介,聘用68名建卡贫困人员从事公益性岗位。坚持教育帮扶和医疗保障措施,切实开展教师家访和医生签约服务。   持续稳定推进脱贫。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实施6个致富带头人项目,投资20万元启动巩固拓展乡村振兴示范点勘察设计工作,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果断采取“每日调度”“四封管理”“回村扫码”“轨迹追踪”等一系列硬核措施,举全镇之力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精准高效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镇域保持“零疫情”。   强力惠民   跑出发展加速度   五年来,福寿镇依托重点项目,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交通方面。完成道路升级改造21公里、农村公路58公里、人行便道49公里,实现村村通柏油路、社社通硬化路,95%以上的农户通人行便道。交通建设的巨大投入,打破镇内交通不便的瓶颈,群众出行更加快速便捷,福寿镇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考核常年位居全区前列。   水利方面。新建人饮工程31处,新建水厂和延伸集中供水管网,采取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相结合,自来水覆盖率达100%。   重点项目方面。完成南川区2015年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福寿片区)项目;户改和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退地累计复垦52亩;完成国土整治、土地全域整治和水土保持项目;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   促进社会保障。年均发放低保金、残疾人护理和生活补贴、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临时救助等430万元以上。居民参合参保率常年保持在97%以上,高于全区水平,一并落实就业创业、小额贷款等惠民政策。   人居环境治理。整合人员力量,扎实推进“三清一改”,改造529户无害化卫生厕所,福寿镇大石坝村获评“重庆市第三批美丽宜居乡村”。   安全稳定方面。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监管网络,切实维护安全。强化源头治理,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面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抓实道路交通、烟花爆竹、建筑工地、农业生产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扎实开展大排查和专项整治。福寿镇交通安全办公室在2017年和2018年荣获“重庆市年度优秀交安办”荣誉。   教育医疗方面。认真落实中小学“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制度,同步做好学生资助,受助2570余人次,发放119.36万元。卫生院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2020年20个北部乡镇民调排名中福寿镇位居第四;在2021年上半年民调排名中,福寿镇位居全区第三。   此外,福寿镇还同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按规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按规定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等工作。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建好退役军人服务站,福寿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于2021年10月代表全市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   今后五年工作展望发展思路:   突出福寿镇特有的地理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整合资源、强化要素,坚持全镇“135”发展规划不动摇,即锁定1个目标:打造渝南片区美丽宜居幸福康养之地;突出3个主题:做大做强鱼米产业,持续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夯实党的建设;落实5条举措: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持续挖掘福寿文化,纵深推进党的建设。   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南川区“立足特色化、面向同城化、建设先行区”的目标定位,到“十四五”末,福寿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形成一定规模,建成全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鱼米之乡”;生态环境治理达到新水平,社会治理效能取得新成就,建设山清水秀美丽小镇;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改善,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打造渝南幸福康养之地;持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执政效能有较大幅度提升。   图①:开展技能培训,促进村民就业   图②:饮水工程升级改造   图③:福寿优质稻基地   图④:发展特色产业,做优做精福寿西瓜   图⑤:易地扶贫搬迁让群众居有所安   (本版稿件由记者梁向红采写,图片由福寿镇提供)

2022-01-24

福寿镇:开展安全检查 消除安全隐患

        连日来,福寿镇对辖区学校、医院、机关、商户、易燃易爆场所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确保群众安全度冬、平安过节。图为1月12日,福寿镇工作人员对药店疫情防控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摄

2022-01-14

福寿镇水稻基地上榜全国“三品一标”基地名单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公布第一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我区福寿镇水稻“三品一标”基地上榜该名单。   福寿镇地处海拔800米左右的浅丘地带,是我区天然的优质稻主产区。据介绍,福寿镇水稻“三品一标”基地占地10000亩,由重庆万库粮油有限公司、南川区康茂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同经营。   康茂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向农民租赁稻田,并提供种子、种植技术等,让农民种植“定制水稻”,探索农民种田增产又增收的有效途径。“定制水稻”客户在水稻栽插前缴纳每亩定制费,其“定制田”上的稻谷全部归定制者。定制双方签订合同后,农户在水稻种植期承诺不施用农药、化肥,并使用太阳能杀虫灯、稻田养鱼等绿色方式消灭病虫害,整个种植过程定制者可全程进行跟踪。   目前,该基地在推进农业品牌创建工作中,扎实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商标注册申请等创建工作,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确保农产品质量有保证、更安全、更放心。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订单生产率达80%,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100%,肥料利用率42%,农药利用率40%。在品牌打造方面,打造“南川福寿米”品牌,区域公共品牌为“南川米”,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在标准化生产方面,该基地水稻有生产技术规程,有主推技术模式,有全程可追溯制度。曾入选重庆市2021年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推进应用补贴试点项目、农业农村部2021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获得2021年南川米产业发展资金支持。

2022-01-13

悟德立孝幸福家

        12月13日,在福寿镇“尊老爱幼”文化墙旁,白岩村4组村民陈义英为孙女讲解“德·孝”故事。近年来,该镇通过评选“文明家庭”“好儿媳”“好婆婆”等多种形式,加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让文明深入人心。   特约通讯员 李在华 摄

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