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瑜玲为患儿进行小儿推拿。

梁蕾为产妇讲解产后相关知识。

赵静为患者开展督灸。
记者 陈蕗颖 文/图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对生命的爱,践行着南丁格尔誓言,用温柔的话语,激励着人们战胜病魔的信心,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护理每一个生命,以心为灯,一次又一次点亮患者生命之光,被人们称作“白衣天使”。
在区中医医院,就有这样一群“白衣天使”,他们飞奔在病室之间,他们穿梭于医患双方,他们静听生命的召唤,他们用温暖量出温度,将付出和坚守演绎成无数个精彩。
“护”是常伴左右
针灸康复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秦瑜玲
作为针灸康复科的一名护士,通过小儿推拿减轻疾病带给孩子的痛苦,就是秦瑜玲的日常工作之一。
一天上午,伴随着幼儿的啼哭声,一名老年妇女抱着孩子焦急地来到小儿推拿按摩室。
秦瑜玲询问后得知,孩子是妇女的孙子,一直都有排便不畅的情况,已经有近半年的时间了。当天,孩子也是因为排便不畅一直嚎啕大哭。
了解清楚病情后,秦瑜玲轻轻抚摸着孩子的肚子,想要检查具体情况,小男孩却紧紧抓住奶奶的手,把头埋进家人的怀中,不愿意配合。“小朋友因为疼痛,再加之面对陌生人的原因,不配合是很常见的情况,我们一定要缓和孩子的情绪。”从事小儿推拿多年,对待这样的情况,秦瑜玲已经很有经验了。她一边摊开双手,向孩子示意自己并没有拿可以伤害他的物品,一边用轻柔的语气和他商量着摸摸肚子。
看着孩子的紧张情绪渐渐缓解,秦瑜玲从老人怀中轻轻接过孩子,根据他的不适症状以摩腹、揉龟尾等促进胃肠蠕动的推拿法进行小儿推拿,还不时跟孩子家长嘱咐:“今天主要是通过推拿的方式清大肠以清利肠腑,以后每天早上让他空腹喝200毫升左右的水,平时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定时排便,千万不要憋着,坚持推拿,情况很快就能有所好转。”
连续按摩两周后,孩子排便情况好转,不再觉得有疼痛感。
“小儿推拿这种中医特色疗法有别于传统吃药、打针的治疗方法,更易让患儿配合。”秦瑜玲说,每次当她看到孩子们不再因为疾病痛苦,露出真挚的笑脸时,她想这就是她坚持从事医务工作的初心。
“护”是贴心关爱
妇产科护士 梁蕾
对于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8年的梁蕾来说,每一次面对新生命的降临,心中都充满了喜悦与成就。
有一次,临近下班时间,梁蕾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经过一番询问,梁蕾才知道,打电话的是一名远在贵州的新手妈妈,刚产后30天,出现了双侧乳房胀痛难忍、奶排不出来的情况,并且形成了包块。为此,这位妈妈想了不少办法,不管是手动、电动吸奶器,还是催乳师都试过,可都没用,听说南川区中医医院有中西医结合理疗的方法,她想来试试。
“现在已经快下班了,我从贵州过来需要近3个小时,到了之后还能得到及时治疗吗?”“您别担心,我在医院等你。”听到梁蕾的回复,对方才放下心来。2个多小时后,一家三口匆匆赶到了医院。
经过查看,孩子妈妈患的是乳汁淤积症,通过2个小时的外敷疗法及手法排乳治疗,乳汁淤积得到了缓解,疼痛也减轻了不少。“特别谢谢您的帮助。我第一次当妈妈,什么都不会,什么也不懂,这次生病让我差点放弃母乳喂养。”孩子妈妈和家属连连向梁蕾道谢。随后,梁蕾又耐心地指导她正确的哺乳方法和婴儿含接姿势。
“我见过很多妈妈生产,更知道孕育生命的不易,而护理专业可以做很多事,陪伴新手妈妈完成人生的重要阶段就很有意义,所以我会尽最大努力,用心守护母婴健康。”梁蕾说。
“护”是时常治愈
针灸康复科副护士长、护师 赵静
在针灸康复科工作的护士,总有“十八般武艺”在身,她们不仅掌握西医护理的常规技能,还能通过各种中医护理非药物疗法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带给患者更好的就医体验。赵静,就是其中一员。
“大学时,我学的就是护理专业,工作后也是从事护理工作,在来到针灸康复科之前,对中医方面的知识接触相对较少。”面对新知识,赵静一方面在科室的日常工作中学习,另一方面她打算考取中医专科护士证,积极争取到重庆市中医院进行中医专科护理培训。那段时间,她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三个月后,赵静顺利考取了市级中医专科护士证,之后又通过努力取得全国中医专科护士证。
在市中医院进修学习时,赵静不仅掌握区中医医院现有的中医理疗技术,也学习了很多还没有引进的技术和项目。“我对督灸的印象特别深刻,据《黄帝内经》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赵静认为,督灸既有传统中医外治法的理论,又结合传统灸法特点,非常适合带回医院开展。
传统督灸是在病人后背的督脉上覆上一层纱布,将老姜打碎成姜泥铺于督脉上,再在姜泥上铺上艾绒点燃。但因点燃的艾绒和人体皮肤之间只隔着姜泥和薄薄的纱布,稍不注意就容易灼伤皮肤,存在一定隐患,必须进行改良。
“起先,我是在铺纱布前,先放置一块艾灸板,再进行督灸,可是艾绒点燃后的温度,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透过艾灸板传达到皮肤上,大大影响了督灸的疗效。最后,我们想到将姜泥加热的方法,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还能达到督灸的效果。”经过数次改良,赵静和同事们终于改良成功,督灸项目也得到病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