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渡镇推动基层治理从“分而治之”向“联动联处”转变
发布时间:2022-04-18 09:04:11 来源:南川网
新闻摘要:     南川网讯(记者 邓的 通讯员 李毅)有什么事情需要调解的,需要跑城里法院、司法局的,有什么

  南川网讯(记者 邓的 通讯员 李毅)“有什么事情需要调解的,需要跑城里法院、司法局的,有什么政策需要咨询的,只要到这里,都能讨到公道,弄个明白。”近日,来到头渡镇综治中心,提起镇里的治理环境,在这里办事的村民都把“安稳”挂在了嘴边。近年来,头渡镇把综治中心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战平台”、平安建设的“坚实底座”、便民利民的“服务窗口”,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率和精细化水平,走出一条镇域治理有效的特色路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综治中心是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工作平台。在头渡镇综治中心,设置有信访接待、矛盾纠纷受理、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公益诉讼线索受理、一站式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法律咨询等6个受理窗口,建立了矛盾纠纷综合调处中心,内含区法学会会员工作室,开展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一站式”调处服务,设立有平安稳定分析研判室,开展研判分析、调度指挥,是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工作平台。

  该中心由镇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和政法委员分别任综治中心主任、副主任。采取平安办、信访办常驻,派出所、司法所、妇联等与群众诉求反映密切的镇级部门轮驻,“一镇一法官”、驻镇检察官及区级调解专家随叫随驻等三种入驻方式,整合专业化人力资源。此外,该中心强化触角延伸,吸纳村社干部、优秀党员、乡贤名士等全镇精英力量为29个网格配齐配强网格员,推行党员与网格员联户、党建网格与平安网格融合的创新格局,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延伸到乡村最末端。

  柏枝村村民周祥就是其中一员,自从担任网格员后,不论晴天雨天,还是清晨傍晚,根据村里情况,他不定期入户,及时掌握群众生活情况,同时将民法典宣传册带到农户家中,让每家每户知法懂法,提高群众法治意识。

  “我们主张小事不出村,乡亲邻里之间如果发生什么矛盾纠纷,基本上网格员入户协调就能解决,比较复杂的到综治中心就能调解,在基层就能解决问题。”头渡镇党委书记、综治中心主任晏清云介绍。

  今年3月,村民罗某两兄妹因父亲赡养问题、分户问题及两家房屋之间的灶炕的使用问题发生争议,向综治中心申请了调解。经过司法调解员、法律顾问、派出所民警等人用不同的案例分别给兄妹二人做了大量劝解,同时告知如果不能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不仅会受到社会谴责还将遭受法律的惩处等,最终兄妹俩达成一致意见,矛盾得到化解。

  可见,头渡镇综治中心实行的是“中心摇铃,部门报到”,可以调动派出所、司法所等政法力量,整合民政、林业等部门力量,发挥村居网格优势,开展法规宣传、推动依法治理,优先诉前调解、推动诉源治理,加强人文关怀、推动疏导稳控,形成优势互补、力量统筹、集中发力、及时化解的联动机制。

  数据显示,2021年,头渡镇综治中心召开联合调度会议79场次,开展联合执法31次,联合处置纠纷24件,做到第一时间“一揽子”化解,防止矛盾外溢上行。与此同时,该中心及时调整充实镇、村、社三级调解组织,现有调解员14名,落实定期排查、研判制度,排查纠纷64件,预防了一批隐患。定期开展平安建设专题调研,梳理分析近年来人民调解案件、涉头渡镇诉讼主要纠纷类型,针对性开展矛盾纠纷主动发现、预测预警能力和调解技能培训;组建重点项目纠纷化解突击队,建立领导包案机制,聚力聚智解难题化积案;对疑难复杂或专业性行业性问题提请区级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增援。调解成功化解率达100%,切实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头渡镇综治中心与移动公司合作安装视频监控171个,与电信公司合作安装视频监控144个,加大了联网运用水平,提升镇、村、社三级联防联控安全风险隐患防治能力。同时,将法院易诉易解系统、信访办网上信访系统和司法局人民调解案件审核系统、刑满释放人员管理系统延伸到镇综治中心,分社组建微信群,及时收集并处理相关信息,实现了“地上网格与云上智慧”的相辅相成,不断提升传递速度和处置效率。

  据了解,我区将以头渡镇综治中心作为试点,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形成纵横贯通的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水平。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