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东城街道永生桥社区的稻田里,村民机收水稻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记者 甘昊旻 摄
8月31日,在兴隆镇金花村的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田里,村民在收割水稻。陈 军 摄
8月31日,兴隆镇金禾村村民抓住晴好天气晾晒水稻。记者 甘昊旻 摄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 实习生 李苗)喜看稻田千层浪,又是一年丰收时。金秋时节,大片大片的水稻垂下沉甸甸的稻穗,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忙碌,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和稻穗的沙沙声,我区各地水稻陆续开始收割。今年,我区水稻种植面积为25333公顷,计划水稻机收面积19333公顷,机收面积占总面积的76%,预计9月中旬完成全区水稻收割工作。
8月31日,在兴隆镇金花村8组,村民尹清荣正在稻田里和机收工人谈价格,尹清荣告诉记者,机收价格要根据土地干湿、稻子生长情况来决定,每亩地价格在100元~150元。“机器收割节省时间,节约成本,减少了劳力。”尹清荣说。
“要是忙活起来,一天可以收十几亩地。”来自河南驻马店的收割手郭胜利说,他将在南川停留几天,待这里的水稻收得差不多时,便会前往下一个地区继续收割。
记者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机收工人纷纷出现在稻田里,和村民讲好价钱后便启动收割机作业。收割机驶过的地方,稻谷被收割脱粒,村民只需在一旁将脱粒的稻谷装进袋里拿回家翻晒,整个过程流畅省力。
“近年来,我区机械化农业水平逐年提高,机收面积较往年大幅增长,今年机收面积可以达到76%。”区农业农村委种子植保站站长赵亮说。
据介绍,目前我区引进的跨区服务组织主要来自河南、江西、浙江等地,为了更好地完成我区水稻机收工作,区农业农村委提前做好了机收后勤保障工作,收集了各乡镇的水稻收割时间,帮助机手制定作业路线和范围,同时还将引进外地联合收割机366台,适用于山地大坝的小型收割机40多台。
此外,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区农业农村委加大对外来机收人员的疫情防控管理和监督提醒,对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证、通行绿码和拖拉机牌照等进行检查,保障合法安全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