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农蓝莓产业种植区。
工人在蓝莓产业种植区管护蓝莓。
标准化苗木组培科研基地。记者 甘昊旻 摄
■ 记者 陈蕗颖
近日,记者走进重庆嘉蓝悦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兴隆镇金花村的蓝莓基地,工人正在对蓝莓进行除草管护作业,忙个不停。
2016年9月,重庆嘉蓝悦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落户南川,在兴隆镇金花村建立了第一个蓝莓基地。60岁的周文焱负责管理的区域占到金花村蓝莓基地的四分之一,管理的工人有40多名。
“这40多人属于长期务工,每个月的收入能达到2000元左右,如果是采摘时候请的人,每天的工资大概在80元至150元,采摘工期从5月中旬持续到8月中旬。”周文焱说,在基地务工的大部分都是附近的村民,不仅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了稳定租金收入,还能到基地务工挣钱。
与一般的蓝莓种植企业不同,嘉蓝悦霖公司从2016年入驻南川以来,先后在兴隆镇金花村永福村和大观镇、南城街道三汇村建成标准化优质蓝莓科技种植示范园,从育苗、栽种、精深加工、冷链储存、休闲采摘、市场销售等方面入手,着力打造蓝莓全产业链,先后与业内巨头建立了合作关系,同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人才培养关系,创建了组培育苗中心和重庆浆果健康食品研究中心,蓝莓产量从5万多公斤增长到30万公斤。
蓝莓产业的飞速发展也为村民致富带来了一条新路,从日常管护到采摘鲜果,蓝莓基地产生大量的用工需求,如今,到基地务工成为当地村民的一项可观收入。
“目前,长期在基地务工的村民大概有200人左右,到了蓝莓采摘的时候,仅金花村的蓝莓基地就需要300人,按照今年的生产情况来看,用工人数可能要达到400人。”重庆嘉蓝悦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向可怀说。仅2019年,嘉蓝悦霖就吸纳农村劳动力300余人在种植基地与加工车间务工,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约450余万元。
针对蓝莓保鲜期短、不耐储存的问题,嘉蓝悦霖科技通过建设冷链仓储中心,采用定制化的温控冷链系统,保鲜期从几周延长至半年以上。
同时,为强化蓝莓果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嘉蓝悦霖公司还与大连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四川农学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蓝莓院士工作站,在为育苗、田间管理提供科技支撑的同时,还开发出蓝莓果汁、果酱、果酒等休闲食品。目前全市32家蓝莓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了蓝莓产业发展联合体,嘉蓝悦霖公司作为理事长单位,为其联合体成员提供优质种苗、技术、加工、销售等服务。
“目前,我们正在打造蓝莓精深加工建设项目,能够有效解决区域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的农产品加工与营销问题,为蓝莓的销售和加工提供保障。”向可怀介绍,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加工蓝莓鲜果3万吨,作为二产加工业,上联一产蓝莓种植,下联三产营销服务、文旅融合,为全区蓝莓基地的鲜果提供销售加工保障的同时,有效解决区域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的农产品加工与营销问题。
除此之外,位于大观农旅融合产业园的惠农蓝莓产业示范基地已完成67公顷蓝莓种植,基地计划有序拓展至667公顷的种植规模。该项目拥有标准化苗木组培科研基地和蓝莓科技展厅,是集种苗繁育、基地种植、采摘销售、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景区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旅融合示范基地。预计2年后进入丰产期,达产后年产量可达150万斤,年产值可达3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