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镇中心校:德育浸润童心 文明涵养校园
发布时间:2021-11-26 10:18:48 来源:南川网
新闻摘要:       大有镇中心校将非遗文化融入课堂,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记者 罗苑瑜 摄  ■ 记者
  

  

  大有镇中心校将非遗文化融入课堂,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记者 罗苑瑜 摄

  ■ 记者 罗苑瑜

  11月23日,漫步在初冬时节的大有镇中心校,葱茏的大树和漂亮的教学楼相映成趣,校园里处处是欢声笑语,处处是文化气息。

  近年来,该校始终紧抓“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结合学校“童蒙养正 大有作为”办学理念,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春华秋实,文明已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深耕校园文化建设

  大有镇中心校位于大有镇集镇一隅。还未走进校园,文明符号已映入眼帘。

  在孩子们上学的必经之路上,“会做人、会学习、会健体、会实践、会生活”15个大字在校园外的围墙上,用浮雕的形式,镌刻着学校对孩子们的寄语,并用文字进行了诠释。来到学校大门处,高扬的门框乍看像一顶博士帽,细看又如张开双翼的小鸟。

  该校德育负责人万小勤说,该校是一所山区寄宿制学校,校园既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也是生活的家园。

  该校充分利用校园做文章,用文化赋予建筑灵魂。不仅打造了三个递进式的楼道文化,结合读书角创设开放式书吧,还建设了文涵廊和养正亭两个标志性区域,让校园内处处都有文化的符号,用文明涵养校园的每个角落。

  深化德育工作思路

  中午12时30分,红领巾广播站准时响起。这周的主题是“学会感恩、受益一生”,红领巾播报员分享了关于感恩的故事。

  红领巾广播站是大有镇中心校坚持了多年的德育教育品牌。该校积极引导孩子争当红领巾播报员,每周二是主题播报,周四是红色小故事分享,通过广播的形式,为全校师生传达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知识。

  万小勤说,近年来,该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方针,全面落实“四有八为”德育课程创建,将德育工作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大有镇正是非遗文化大有山歌的发祥地。为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让学生牢记故乡之情,该校将大有山歌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让学生在感知传统文化的同时,深化德育工作效果。与此同时,该校还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少先队主题活动、读书征文、志愿服务等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礼仪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的养成和提高。

  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

  在大有镇中心校,班班都有责任区、人人都是小主人,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校园建设和管理。

  中午12时,孩子们结束了上午的学习时光,开始自由活动。可三年级(2)班的学生们却有的提着水桶、有的拿着抹布,朝着校园各个角落走去,开始打扫卫生。孩子们打扫的动作很利索,一点不生疏。

  “我们给孩子树立小主人意识,划分了‘班级卫生责任区’,让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参与劳动,从而学会自我管理。”万小勤说。

  今年10月,学校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少代会,邀请少先队员代表针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学生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向学校建言献策。在本次少代会上,学校就充分采纳学生意见,设立了失物招领箱,方便学生们将捡到的东西集中统一到一个地方,丢失物品的学生也可以第一时间去那里找回。

  万小勤说,学校积极倡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从而提高学生主人翁意识,学会热爱生活,提高文明素养。大有镇中心校将学生习惯养成从学习、生活的点滴入手,为学生未来成长奠基。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