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在区人民医院铂金鸟巢小区核酸采集点,市民登记做核酸检测。 记者 李崎君 摄
区人民医院PCR检测室,检测师在开展样本检测工作。 记者 李崎君 摄
南川网讯(记者 李崎君)11月2日,区疾控中心发布疫情防控紧急提醒,疫情重点地区和中高风险地区来南返南人员及时开展健康排查。当天下午起,10月22日以来从市外、主城区以及有确诊病例区县返南来南人员自发前往各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自我排查,共同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鼻子做过手术没有?”“有点难受,坚持一下,不要怕。”11月4日晚8点,在区人民医院铂金鸟巢小区核酸采集点,该院护士冯小炼“全副武装”手拿棉签,有序为市民进行核酸采样。标本采集、封装、消毒、放入转运箱、再次消毒。同样的操作,冯小炼每天要做数百次,对这个与病毒“面对面”接触的工作早已习以为常。“近几天前来做核酸检测的市民陆续增多,我们现在实行3班倒,24小时开展核酸采样服务。我是16:00来接的班,现在已经采了差不多200人次。”冯小炼说,作为一名疫情防控的医务工作者,把核酸检测工作做好,是他们的责任。
出示行程码、测量体温、登记、采样……在区中医医院,工作人员将待检测市民按10人一组进行分组,分批到检测点有序采样。
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核酸采样看似简单,但是需要工作人员有娴熟的技术和足够的耐心、毅力。有些市民在核酸采样时有畏惧心理,为了保证采样到位,工作人员要耐心地为其作解释,并快速、准确地完成采样。
前方在不停地进行核酸采样,“幕后工作室”的检验师也没有休息。夜幕下的区人民医院PCR检测室依旧灯火通明,检测师们在紧张有序地开展样本检测工作。
防护服、口罩、医用手套、护目镜……这是医学检验科PCR检测室工作人员每次“作战”的标配。在实验室内,检测机器不停机,工作人员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24小时轮番上阵。“采集、前处理、检测,分析扩增曲线、得出分析结论,从标本进入PCR检测室,2~2.5小时能够得出结果。”医学检测科工作人员杨潇说,检测过程看起来简单,其实每一步操作都要小心翼翼。
“我们科室30多名工作人员实行轮班连轴转,大家都加班加点,放弃休息时间,连续奋战。”医学检验科主任汪文明说,近期疫情形势复杂,来医院愿检尽检人群增多,工作量成倍增加,为了提高检测速度和质量,工作人员都会主动加班,力争尽快为市民提供准确的检测报告。
晚上10点多,PCR检测室新得出一批检测结果,工作人员立即将数据上传到各大平台,平台再匹配到个人渝康码。市民随后在微信小程序、支付宝渝康码等平台上就能查询到自己的检测结果。
夜深人静,很多人都已经入睡,而核酸检测采集人员、采样运送人员、检测科检验师,这些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还在和新冠病毒赛跑,昼夜不停歇坚守在工作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