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治后的公路整体路域环境得到提升。记者 陈蕗颖 摄
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修得好,自从边沟修好了,解决了我们太多的烦心事。”9月13日,鸣玉镇金光村2组村民谈邦伦告诉记者,他和邻居们这段时间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茶余饭后沿着刚完工不久的边沟散散步。
省道531是城区往鸣玉方向的主要通道,经过几次改扩建,路面宽敞平整,车辆行驶平坦舒适,但随着路面的改造扩宽,边沟的深度也逐渐加深。通常情况下,土石方边沟的深度只有40厘米,但是从城区到鸣玉路段沿线的边沟深度达到了70多厘米,最深处甚至达到了1米以上。过深的边沟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雨水也无法正常流到涵洞,边沟中长期积水也会对道路造成一定的损毁。
72岁的谈邦伦对于边沟堵塞给生活造成的影响,早已苦不堪言。谈邦伦家住在省道531城区往鸣玉方向的左侧,道路右侧就是边沟,边沟深度近一米,而且涵洞上方就是公交车招呼站,附近居住的200多户居民都要在这里乘车。“因为边沟太深,涵洞太小,下雨时流不出去的雨水会从边沟溢出,积在招呼站里能没过脚踝,根本没法在里面等车,只能站在一旁的上坡处,车辆经过还会被溅得一身水。”谈邦伦说。
“每次下大雨,边沟里的积水就会顺着马路流到院子里,然后又流进屋里。”和谈邦伦老人一个院子居住的蒋润兰告诉记者,有一次半夜突然下大雨,屋里的水都没过了小腿,整个院子的人一夜没睡,都在排积水。
今年,区交通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本着“解民忧、化民愁”的宗旨,积极组织实施了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边沟整治项目。
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本过深的边沟被填至合适的深度,涵洞进行了扩大,沟背墙加高到高于公路20厘米,能够有效将路边杂物挡在边沟外。在施工过程中,该局还充分了解了村民的日常需求,增设了盖板,既保障了边沟的正常排水,又解决了村民耕种的通行问题,同时提升了路域环境。“对于这个工程,我们是100个满意,前不久的雨季下了好几场大雨,可屋里一点积水都没有,现在哪怕下再大的雨,家里也不会进水了。”蒋润兰说。
目前,城区至鸣玉、南平至水江、大观至土乾路口等沿线边沟近60千米全部完成整治,不仅为当地村民解决了诉求,也使管养公路整体路域环境得到了较高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