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创新举措保障项目用地
发布时间:2021-06-04 08:48:10 来源:南川网
新闻摘要: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按照我区聚焦工业提质、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动对接相关部门、用地单位,为企业排忧解难。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助推乡村振兴。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按照我区聚焦工业提质、旅游升级、乡村振兴、城市提升“四个重点”,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把保障各类项目用地需求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科学规划 做好规划衔接保障

  今年以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过拓展用地发展空间、统筹调配规划空间指标、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等方式,做好规划衔接保障。

  一方面加快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以双评价和双评估为基础,摸清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良、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空间发展潜力充足的资源本底,为构建“一区一带两片”区域空间格局和“城依景、景融乡、乡伴城”的空间分布提供理论依据,合理统筹“三线”划定,为后期争取更大的建设用地空间打下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用好用活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前的过渡政策。国土空间规划尚未获得批准,全市总规无调整先例,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积极争取率先在全市开展城乡总规和土规修改工作。已编制完成《南川区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年)2020年局部修改方案》《南川区南城街道等25个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保障了良瑜、昌达货运物流园等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局部修改方案已上报市政府待获批。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牵住了这个‘牛鼻子’,就能走活发展一盘棋,赢得发展主动权。”基于这种认识,该局主动介入,合理选址。把用地保障服务提前至招商引资环节,主动对接相关部门、用地单位,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为项目选址反复推敲,确保迅速落地,为企业排忧解难。

  用活政策 疏通项目用地“堵点”

  目前,工业园区南平组团鸿路钢构三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为保障项目用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创新服务保障模式,为该项目提供“保姆式”审批服务,在后续服务上,建立“全面负责全程跟踪”的工作机制,对项目方提出的意见第一时间研究反馈。

  “我们紧扣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提前介入、全程跟踪,急事快办、繁事简办,确保每个项目不因用地问题受到影响。”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按照“分类保障用地、多争计划指标”的思路,该局通过综合使用计划指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标、地票、地票副本、存量建设用地等途径,在解决用地需求的同时节约用地成本。

  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用地,通过争取计划指标或地票副本报批新增建设用地;对经营性用地,通过指导业主购买地票或使用地票配给指标报批新增建设用地;对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接待的经营性用地,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标报批新增建设用地,拟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式保障用地。

  按照《土地管理法》(修正案)施行后过渡期征地报批的要求,完成现状调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由区政府发布《拟征地公告》,与拟征收土地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签订补偿、安置协议后方可开展用地报批。新法实施后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即将出台,企业大多持观望态度,加大了协议签订的难度,为此,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多措并举,在保障项目用地的同时,确保新旧政策平稳过渡。

  发挥“店小二”服务精神,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出,要加强项目“全链条”服务保障,充分利用我区“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牵头有关单位提前介入和指导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助推项目后续顺利落地建设。

  在政务大厅开设“绿色专窗”,提供业务咨询和进件服务。指定专人负责与建设单位“一对一”衔接,全程跟踪服务。对规划资源服务保障举措落实情况进行“线上+线下”全程监督,确保项目快速推进和落地建设。

  狠抓服务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走进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用途管制科办公室,能看见一摞摞堆积如山的用地报批资料和铺满墙壁的一张张重点项目用地报批进度表,表上用红、蓝、黑等不同颜色对项目报批进度作了详细标记。

  “我们对重点项目采取‘挂图作战’的办法,将项目的推进流程挂在墙上,一目了然。”该科负责人指着项目“工作推进图”说。

  为尽快获得市政府用地批复,该局通过专题培训、建群交流、主动对接等方式,构建相互交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问题共商。该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通过现场调研,实地了解用地需求与布局情况。在项目调规阶段提前介入,指导业主准备报批资料,同步对接征收中心发布拟征地公告、签订双2/3协议,为征地报批节约黄金时间。

  同时,该局落实专人采取“一对一服务项目、人盯人衔接报件、天对天追踪进度”的方式,及时跟踪申报资料审查进展情况,及时处理审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缩短报批时间。对资料齐备、资金到位,符合办理条件的项目,3个工作日报送区政府审核;区政府审核通过后3个工作日内报市局审查。市政府审批后,一周内取回用地批复。

  截至目前,该局共办理各类建设用地33宗26475亩,已获批4宗520亩,已上报待获批11宗863亩。对全区所有建设项目,只要用地符合土规、符合产业政策、供地政策、业主单位有资金,坚决保障用地。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