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连续16年保持地灾“零伤亡”
发布时间:2021-03-25 09:10:15 来源:南川日报
新闻摘要:       地环站会同参建各方检查我区地灾隐患点专群结合和群测群防智能化监测预警项目推进情况。 
  

  

 

  地环站会同参建各方检查我区地灾隐患点专群结合和群测群防智能化监测预警项目推进情况。

  

 

  驻守队员指导群测群防员通过手机app上报隐患点相关数据。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地质灾害自动化实时监测报警系统 记者 黎明 摄

  

 

  举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记者 甘昊旻 摄

  近年来,我区时刻绷紧地灾防治这根弦,加强组织宣传动员,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全面摸清地质灾害隐患点位,严格隐患排查整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和应急演练,做好人员转移避险和应急抢险准备,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2020年,我区及时处置各类灾(险)情90起,紧急撤离196户495人,无人员伤亡,实现了连续16年地灾防治“零伤亡”的目标,防治工作成效明显。

  健全责任体系

  织牢防治网络

  2020年汛期,我区降雨量增加,部分区域降雨量达到有记录以来的降雨量极值,地灾险情频发,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020年6月22日,兴隆镇群测群防员在雨中巡查时发现金禾村板凳垭沟发生一起滑坡险情,于是立即上报,接到报告后,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立即组织重庆107地质队驻守队员对滑塌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对前缘受威胁的5户23人进行撤离,划定威胁范围,拉上警戒线,将受威胁房屋贴上封条,并落实专人值守巡查监督,严禁人员进入。

  2020年7月2日晚,我区三泉镇三泉社区7组,小地名叫方丘的地方地面出现裂缝、下沉等现象。7月3日,在自然资源部3名支援重庆地灾防治的地质专家指导下,我区立即将险区群众紧急撤离。由于预警准确,处置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我区属山地为主的丘陵地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现共有32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为了加强地灾防治,我区出台了《南川区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强化属地政府主体责任,加强组织保障、措施保障、制度保障和资金保障,明确相关部门防治责任和防治任务,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构建地灾防治综合责任体系。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持通信畅通,确保信息迅速、及时、准确地上传下达,并由局领导带领纪检监察室对地灾值班值守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同时,该局对驻守地质队员和群测群防员的工作进行了量化考核。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全覆盖,定期开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三查”工作,及时上报巡查结果。

  在汛期,该局全系统干部一律进入“战备”状态,组织驻守队员、群测群防员及专家,会同乡镇(街道)相关人员对全区已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和突发地灾隐患点进行全面巡查,及时掌握辖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

  强化监测预警

  严格落实措施

  “进入汛期后,我区严格落实险情灾情速报制度,确保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环站负责人张旭介绍。

  我区通过地环站、乡镇(街道)片区负责人、驻守地质队员、群测群防员的地质灾害“四重”网格化体系,落实“四重”网格员320名,优选更换群测群防员12名,修改了单点防灾预案316份,发放了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2800余份,12名驻守地质队员全部驻守到位。片区负责人34名、地环站工作人员5名,明确“四重”网格员防灾工作职责,组织网格员开展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地灾防治水平。

  我区着重提升监测水平,在头渡镇玉台村建成专业监测点1个,在金山镇李家湾滑坡、水江镇大岚垭滑坡建成二级监测点2个,实时发送监测信息,形成监测报告,提升科技防灾水平。此外,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还联合各相关部门,做好信息的传递和天气的及时预警。健全的地灾防治网络,就像编织了一张大而密的网,信息通过这张大网跑得通畅,不遗漏任何一个人、一处角落。

  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四重网格员通过群测群防监测预警软件全面正常监测,片区负责人、驻守队员和群测群防员监测上报率均达99%以上,发布天气预警信息30余次。

  综合统筹推进

  提升防治能力

  “地灾防治主要是要依靠科学监测,一方面是避让搬迁,另一方面就是工程治理。”张旭说。

  2020年,我区有序推进地灾治理项目。向上争取地灾防治专项资金3001.84万元。完成头渡镇玉台村三组滑坡应急治理项目初步验收,完成金山镇沙沟泥石流治理项目。

  我区加强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经大力争取,目前已确定的有南城街道大石煤厂、西城街道冒米垭和新田榜、兴隆镇板凳垭沟等8个滑坡纳入了工程治理,涉及东城街道、西城街道、白沙镇、三泉镇等13个乡镇(街道),共76户291人,纳入搬迁避让项目。启动东城街道七星堰滑坡、大有镇牛角塘危岩等8个乡镇(街道)12个小微地灾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8个,其余项目正有序推进。这些举措,为我区连续16年保持地灾防治“零伤亡”打下基础。

  据介绍,目前我区正编制南川区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为我区下一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勾画出蓝图。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