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网讯(记者 陈蕗颖)寒潮来袭,气温骤然下降,秋冬季节本就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而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叠加流行的风险依然存在,防控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增加。
区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受种者罹患流感及流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减少患流感后传染给他人的风险。
针对市民关心的接种流感疫苗的几个热点问题,10月18日,记者采访了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余小容。
记者:流感疫苗是每年都要接种吗?
余小容:是的。一方面,流感病毒易变异,成分会根据每年流行的毒株进行调整。另一方面,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一般可持续6~8个月,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所以,每年都接种,才能获得持续的免疫力。
记者:流感疫苗什么时候接种?
余小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以下简称《指南》)建议:最好在10月底之前完成接种。
选择接种疫苗的时机有一个原则,就是在自然感染发生之前完成接种。接种流感疫苗后2~4周即可出现抗体,免疫抗体一般可保护6~8个月。结合考虑流感疫苗供应等情况,只要有机会就应该进行疫苗接种。
记者:流感疫苗能不能跟新冠疫苗同打?
余小容: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可在接种流感疫苗14天后接种新冠疫苗;也可以在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14天后接种流感疫苗;还可以在两剂新冠疫苗之间接种流感疫苗,即打完新冠疫苗“第一针”14天后接种流感疫苗,间隔14天后再打新冠疫苗“第二针”。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在两剂新冠疫苗之间接种流感疫苗,需同时遵循新冠疫苗接种剂次和间隔的要求。
记者:接种流感疫苗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余小容:接种流感疫苗前,应主动告知医务人员近期身体健康状况和疫苗接种情况,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疫苗和科学的接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