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防护指南修订,您关心的问题在这里
发布时间:2021-08-26 09:30:21 来源:南川网
新闻摘要:     近日,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人群流行特征,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对三重(重点场所、重点
  

  近日,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人群流行特征,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对“三重”(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防护指南进行了修订,与之前的防护指南相比,这次修订的“三重”的种类由原来65类增加到85类。新的防护指南有哪些变化需要大家注意?针对大家关心的重点问题,重庆市健康教育所特邀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主任医师夏宇做出了如下解答:

  问:商场、游泳、健身等生活服务类场所防控措施有何变化?

  答:一是增加了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核验,体温和健康码正常者方可进入;二是细化了管理措施,提出对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群体做好服务引导等人性化管理措施;三是提升工作人员防护等级,工作人员要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护级别口罩。

  问:对棋牌室(麻将馆)等有哪些防控的新要求?

  答:棋牌室(麻将馆)人员密集、空间相对密闭,针对此类场所,一是提出对进入场所的人员检测体温和核验健康码,防止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进入场所;二是降低棋牌室(麻将馆)的顾客数量和停留时间,增加牌桌之间的距离,减少人员的聚集。三是要求棋牌室(麻将馆)的人员戴口罩。

  问:对旅游景点开放或半开放演出场所有哪些防控要求?

  答:近期一些城市的疫情与旅游景点开放或半开放演出场所密切相关。可能的原因是在此类场所公众放松了个人防护,同时场所未有效控制观众数量,增加了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

  因此,针对这类场所一是做好入场检测登记,严格门岗管控,对入场人员实行核验健康码和体温检测“双登记”,正常者方可进入。二是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有症状及时就医。三是严格执行人员预约限流措施,推广在线实名制购票及电子票,鼓励使用在线支付,尽量减少直接接触。四是加强现场巡查,安排专人做好演出现场管理,提醒观众正确佩戴口罩,对号入座,保持安全距离。取消演出前后的现场互动环节。

  问:对农集贸市场等场所有哪些防控要求?

  答:农集贸市场人员流动性大,易聚集,可能存在防护不到位的情况。因此,这类场所一是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手套和着工作服上岗,禽畜肉类和熟食区的员工还应当佩戴工作帽,生鲜宰杀等特殊摊位的经营者除工作服外,按防护要求需穿戴防水围裙、橡胶手套等。二是对进入农集贸市场的顾客和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核验健康码,正常者方可进入。三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加强地面、摊位、公共厕所等清洁消毒。四是推荐顾客采用非接触扫码付费,购买商品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间距,建议采购时间不超过两小时。五是加强垃圾的卫生管理,产生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不污染道路和周围环境,地面和下水明沟无污水、无积水淤积物。

  问: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出了哪些新的防护要求?

  答: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高风险人群,主要对养老机构和居家的老人两个方面来提出防护要求。

  对于养老机构:一是入口处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对探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并进行登记,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二是封闭管理期间,不允许探访。非封闭管理期间允许探视的,控制探访人员数量、活动区域和探访频次,必要时可实行预约管理。

  对于居家的老人:一是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有慢性肺病、心脏病的老年人应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戴口罩。二是避免前往人员聚集、空间密闭的场所,如棋牌室(麻将馆)等。

  (转自华龙网)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