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网讯 日前,区教委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时间将从7月初开始。
公办小学实行对口入学
按照义务教育阶段依法入学原则,8月31日(含8月31日)前,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应当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和条件不具备的农村地区村校(点)的儿童入学年龄可放宽。因此,我区今年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期保持不变,小学入学仍需年满6周岁。
城区小学新生实行“三对口”入学方式,即学龄儿童与父(母)的户口、房屋产权证明(或房屋产权证、购房正式合同)和实际居住地一致,在对口学校入学。乡镇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以户籍为主要依据,在对口学校就读。
凡户籍在我区符合“三对口”就读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其法定监护人持适龄儿童与法定监护人的同一户口簿、房屋产权有效证件(或房屋产权证、购房正式合同)、提供预防接种证明和社区卫生院及以上医院出具的新生入学体检报告的原件和复印件,在7月4日~7月5日期间到划定区域的学校进行入学报名登记。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的,由其法定监护人持适龄儿童、少年与法定监护人的户口簿,适龄儿童、少年与法定监护人的合法居住证明、合法工作证明(签订合法的劳务合同、摊位租赁合同或营业执照,并有缴纳社保明细且无中断的证明或纳税证明)和公安部门出具的流动人口居住证明(市外户籍),以及预防接种证明,于7月4日~7月5日到居住地所在的教管中心进行入学信息登记。学区审核后报区教委备案,再统筹安排到有空余学位的学校就读。
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学生在招生范围内公办学校实行随班就读。患有严重生理缺陷,但能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残疾学生,由户籍所在地教管中心和招生范围内公办学校协助其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无法到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招生范围内公办学校必须实施“一人一案”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并纳入学籍管理。极个别情况特别严重的残疾儿童少年,必须按相关规定依法办理缓、免学手续。
公办初中入学实行电脑派位
在初中招生方面,城区“三对口”就读的小学毕业生,今年依旧实行电脑派位。其中,凡在志愿填报时放弃电脑派位资格和自愿就读北京师范大学南川附属学校且已被该校录取的城区小学毕业生,不再参加城区南川中学初中部、道南中学初中部和书院中学学位的电脑派位。
乡镇小学毕业生在所属片区内的初中学校就读,或者以户籍为依据,在户籍所在地的对口初中学校就读。沿塘小学的毕业生就读西胜中学。
在区外就读或未在城区就读欲申请回城区初中学校就读的小学毕业生,符合城区初中“三对口”就读条件且申请回城区初中学校就读的小学毕业生,须于6月30日前持相关证明材料到区教委基础教育科登记并填写志愿,与城区小学毕业生一起通过电脑派位获取城区初中学位。不符合城区初中“三对口”就读条件但符合就读乡镇初中条件的学生,按户籍所在地初中学校招生办法获取学位。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由其法定监护人持户口簿、合法居住证明或流动人口居住证明(市外户籍)、合法工作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到指定的初中学校登记,经区教委审核同意后方可就读。
全区公办初中学校一年级新生,入学时需提供社区卫生院及以上医院出具的新生入学体检报告和小学毕业证明。
民办学校将在6月底前完成招生
北师大南川附校是我区唯一一所民办学校,该校招生工作将在公办学校招生前开展。
凡自愿申报就读北京师范大学南川附属学校小学、初中新生年级的适龄儿童、少年,被北京师范大学南川附属学校初中已录取的城区小学毕业生,不再参加城区“小升初”电脑派位。
当填报北京师范大学南川附属学校人数小于等于招生计划时,采取登记注册的方式直接录取;当填报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时,进行电脑摇号,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录取。电脑摇号结果产生后,系统将发送手机短信通知学生家长登录系统查询摇号结果。经摇号录取的学生须登录系统进行确认;未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
未被录取的学生按照我区公办中小学相应的招生入学办法进行招录。就读北京师范大学南川附属学校的新生,入学时需提供预防接种证明、小学毕业证明和社区卫生院及以上医院出具的新生入学体检报告。
其他特殊情况就读办法
关于适龄儿童、少年因父母无自购房,自出生日起户籍一直挂靠祖父母(外祖父母),与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招生学校区域内常住的,视为符合“三对口”入学条件。
现役军人、公安英模、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军人、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援藏干部、政府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华侨、港澳台同胞、在区内工作的外籍专家及烈士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参照有关优待政策执行。
城市建设中拆迁户子女,配住廉租房、公租房的本市户籍人员子女申请接受义务教育的,区教委将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统筹安排入学。在招生入学中遇到重大建设等其他特殊情况的,区教委将依据国家和本市有关法规政策妥善解决。公办学校不得拒绝接收应当在本学校招生范围内就读的学生和区教委统筹安排就读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