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常委会评议水污染防治工作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1-06-10 09:51:36 来源:南川网
新闻摘要:    看,每一处沉淀池分别对鱼塘排出的养殖尾水进行处理,最后一个池子流出的水,明显清澈透明了。近

 

  “看,每一处沉淀池分别对鱼塘排出的养殖尾水进行处理,最后一个池子流出的水,明显清澈透明了。”近日,南川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走进庆元镇龙溪村11组鲟鱼、鲈鱼、大鲵水产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高低分明的多级沉淀池,正在对鱼塘的尾水进行层层处理。

  这和2020年8月开展评议前调研时的场景有着天壤之别。

  “30亩以上规模水产养殖场47家,多数水产规模养殖场存在不同程度尾水直排现象,严重破坏水环境质量。”

  “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含有大量超标的氮、磷养殖尾水直排入河,影响我区出境断面水质。”

  在走访中发现的这些问题,让调研组十分惊讶。因为水产养殖在南川区未形成大规模产业化,社会对此关注度不高,尾水治理也容易被忽视。但涓涓细水汇入溪流,超标直排对水质有着一定的影响。

  2020年9月,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评议区政府《关于水污染防治工作自查情况的报告》,并提出意见建议和12条整改事项。其中一条整改事项清单明确要求:区政府要强化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管理,水产养殖尾水治理要正式启动。

  接到整改意见后,区政府高度重视,立行立改。一是全面排查全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情况,针对不同程度存在的尾水直排现象建立问题清单台账,并通过一场(塘)一策分别制定整改治理方案,落实乡镇(街道)属地责任和企业业主主体责任,明确整改任务和时限,确保取得实效。二是统筹各项资源,积极争取资金用于水产养殖尾水治理,计划把水产养殖尾水治理设施建设纳入2021年切块资金项目申报,并明确补助环节为养殖尾水设施建设。三是印制《水产养殖尾水综合治理技术指南》200册发放到各水产养殖场,并成立技术指导服务小组,每个养殖场落实到人;邀请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领导、专家对我区水产养殖尾水直排问题整改工作进行现场督促指导。

  目前,全区12家规模养殖场(面积1515亩)已开始以稻田综合种养、多级沉淀、种植水生植物、资源化利用等多种方式开展养殖尾水治理,完成了养殖尾水治理52万吨,均实现达标排放。养殖尾水治理工作的空白正被逐渐填补。

  与此同时,针对区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其他11条整改事项清单,区政府也都事项化、具体化,逐一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狠抓问题整改。

  5月20日,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听取区人民政府关于《南川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水污染防治工作评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了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为满意。

  同时,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水污染防治工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有机结合起来,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切实担负起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上游责任,进一步促进我区水环境质量改善。江振东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