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网讯(记者 刘晓娟)5月27日,我区开展以“科技助力节粮减损,创新保障优良供给”为主题的2021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
活动中,区发展改革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市场监管局、农发行南川支行、区储备粮公司等部门通过发放相关宣传单、知识手册、现场解答等方式,向现场群众普及粮油健康知识。
“看、抓、闻、尝”
选购好大米
大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粮食,那么如何来辨别大米的品质呢?区发展改革委经贸流通和粮食监督管理科科长李霞介绍,好的大米应当是品种好而且纯度高的大米,选购散装大米可用“看、抓、闻、尝”四法则。即:一看,利用视觉看大米的色泽和外观。正常大米大小均匀、丰满光滑,透亮,色泽正常,腹白少,无黑斑。二抓,利用触觉抓一把大米,放开后,观察手中黏有糠粉情况,合格大米糠粉很少。三闻,利用嗅觉闻大米的气味。手中取少量大米,用手摩擦发热,然后立即嗅其气味。正常大米具有清香味,无异味。四尝,利用味觉尝大米的味道。取几粒大米放入口中细嚼,正常大米微甜,无异味。
粗粮虽好
但也要适量
“有些人听说吃粗粮好,就很少吃米和面,这是不科学的。有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造成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李霞说,粗粮虽好,但也要适量。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由于他们的肠胃功能较弱,一次不宜吃得太多,可采用粗粮细作的办法来帮助消化,比如:可以将小米和大米煮成二米粥;用小米面做成煎饼、馒头;用小麦粉和玉米粉做成发糕等。
李霞说,市民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粗粮,血糖高、血脂高和肥胖的人适合吃荞麦、燕麦和豆类;贫血的人适合吃小米和黑米,有利于补铁;肠胃不好的人可以用小米煮粥,有健胃和中的作用;体质较热的人宜多吃绿豆,绿豆味甘性寒,有中和解毒和清凉解渴的作用等。
另外,由于粗粮大多含有较多的纤维素,一般来说多吃一倍的纤维素,需要多喝一倍的水,才能保证肠胃的正常消化,所以吃了粗粮要注意适当多补充一些水分,在饭后1小时饮用最好。
科学储粮
减少粮食损失
李霞介绍,粮食损失主要表现在粮食生产环节、生产后的管理环节和消费环节。其中,储存环节的重大损失是由于缺乏科学的仓储设施和技术。
如何科学储粮?李霞介绍,无论采用哪种装具储粮,装粮前均应保证装具清洁、干燥、无虫。居民家庭大米久存易劣变,家庭一次性购买大米不要过多,特别是在夏季购买的真空包装或充氮包装大米,开袋后要尽快食用。面粉尽量购买小包装产品,打开包装后应当尽快食用,切勿存放过久,影响食用品质。食用油一定要存放在阴凉干燥处,或用不透光的厚纸板做一个油瓶罩,罩扣在油瓶上,避免光照加速食用油氧化。塑料容器通常都具有一定透气性,不利于食用油的密封储存,所以尽量用玻璃瓶装。温度高于60℃时,食用油氧化速度显著增加,油瓶要尽可能远离火炉、暖气等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