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吃早饭没?如果下雨,要注意地质灾害的观察和防范,有什么异常要给我说。”3月2日,位于西城街道沿塘社区3组的地质灾害监测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王学秀一边巡查,一边和村民拉家常。
身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王学秀每个星期都要对重点位置,比如山坡、道路两侧等地,至少巡查一次,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和处理。
“你看,这里周围土质特别松软,尤其在雨季,强降雨很有可能引发泥石流,每次巡查都要多加留意。如果看到水沟被堵了,就要用锄头疏通水沟。”王学秀对社区的每一寸土地都很熟悉,沿塘社区地处光谷地带,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她所说的这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关系着周边47户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从东到西,有3个观测点,都是我的巡查范围。”深知肩上责任重大的王学秀每次巡查都格外用心。这片区域,王学秀每星期都要走上一两个来回,山体的缝隙是否扩大、位置是否发生移动,都是她巡查的重点。
虽说距离不远,可她要边走边查,并把当日隐患巡查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这一圈转下来至少要花费一个半小时。巡查之余,王学秀还要时时关注天气变化,并通过社区的广播站及时向村民播报天气情况,提醒村民们注意安全。
按照规定,群测群防员在非汛期,每星期至少巡查1次,汛期每星期至少巡查2次,如果出现强降雨天气,则会加大巡查密度,随时观察。如果发现问题,就及时通过手机上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向片区负责人和地环站工作人员报告。
在我区,像王学秀这样的群测群防员共有268名,他们守护着313处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村庄的平安,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数说
2020年,我区及时处置各类灾(险)情90起,紧急撤离196户495人,无人员伤亡。
落实“四重”网格员320名,优选更换群测群防员12名,修改单点防灾预案316份,发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2800余份,12名驻守地质队员全部驻守到位。
在头渡镇玉台村建成专业监测点1个,在金山镇李家湾滑坡、水江镇大岚垭滑坡建成二级监测点2个。
片区负责人、驻守队员和群测群防员监测上报率均达99%以上。
南城街道大石煤厂、西城街道冒米垭和新田榜、兴隆镇板凳垭沟等8个滑坡纳入工程治理。
启动东城街道七星堰滑坡、大有镇牛角塘危岩等8个乡镇12个小微地灾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8个,其余项目正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