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常委会2020年教科文卫重点工作掠影
■ 记者 盛余多
2020年,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和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区中心工作,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献血条例依法落实等重点工作,把握监督重点,依法履行职责,完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各项监督工作,为助力南川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疫情防控添砖加瓦
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区人大常委会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从深入一线调研加强监督建言,到动员代表积极履职推动防控工作落细落实,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坚决捍卫全区70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一线对我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调研,重点了解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与人员编制、财政投入等情况。召开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区人民政府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报告,指出其中的短板弱项,提出建议,对症下药,推动兑现村级编外医务人员补助,夯实公共卫生安全防线。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依法全力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全力支持政府统筹做好走访排查、联防联控、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课等工作,助力实现“零确诊”目标,全力保障全区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面对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不少地区出现疫情反弹趋势、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国内防止疫情反弹的复杂性也在增加的局面,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提出了“强化公共卫生投入,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强化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增强疫情防控和救治能力;强化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强化统筹协调,促进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四条针对性建议,为疫情防控添砖加瓦,助力南川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南川大健康特色产业。
助力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壮大
南川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优厚,土壤富硒、水流富锶、空气富氧,四季宜居宜游宜养,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进一步助推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区人大常委会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资料,积极开展建言献策,着力为文旅康养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区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关于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将审议意见交区政府办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提高监督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去年8月下旬和9月上旬,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通过对旅游发展先进典型的学习考察,总结了“精品景区立足传统文化、文旅依托文化演艺融合、民宿发展彰显文化魅力、旅游营销突出文化特色、文创项目弘扬优秀文化、康养产业依靠文旅融合”六个方面的经验做法报送区委,并抄送区政府及有关部门。
随后,调研组深入金佛·东麓森林旅游度假区、金佛山万卷书台花园等项目,实地调研在建的康养文旅项目,分析我区旅游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形成调研报告。在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根据调研报告和自己掌握的情况各抒己见,提出意见建议,形成审议意见,要求区政府办理落实。
审议意见明确提出,区政府要认真贯彻中央有关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文旅”和“康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把握,实现健康和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要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立足特色化、面向同城化,着眼“十四五”谋划工作,以文化为引领、旅游为主体、康养为支撑,加快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康养业态。
全力推动献血条例落地落实
献血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区自1999年启动自愿无偿献血工作以来,积极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重庆市献血条例》,2007年起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但是,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强、建设法治中国的步伐不断推进,原条例部分条款已难以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发展要求。2018年6月1日,新修订通过的《重庆市献血条例》开始施行。
2020年4月,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新修订的《重庆市献血条例》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先后到城区鼓楼广场现场献血点、南平镇现场献血点、南川中心血站等地,详细了解我区城乡现场献血点环境状况、采血流程和血液入库检验、成分制备、储存、出库等工作流程,与区卫健委、南川中心血站及部分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
随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听取了区政府关于新修订的《重庆市献血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加大无偿献血工作宣传力度、加大无偿献血工作履职监督力度、加大献血工作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力度等意见建议,进一步推动了条例的实施,为营造积极主动参与无偿献血的氛围、不断扩大献血队伍、尽力保证临床用血需求、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