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 文
乡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召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人代会),是乡镇人大履行职权的主要方式,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安排。
2007年4月,水江镇开始探索建立人大“季会制”(一季度一次人代会制度),2016年5月,南川区人大常委会印发《关于推行乡镇人大季会制的指导意见》,2016年7月,南川区委印发《关于在全区推行乡镇人大季会制的实施意见》,全区各乡镇党委、人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推行季会制,取得良好成效,使季会制成为南川人大工作标志性成果。
2023年8月,为更好发挥全市乡镇人大功能作用,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报经重庆市委同意,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印发《关于探索推行乡镇人大“季会制”的指导意见》(渝人发〔2023〕13号文件)。
为进一步提升乡镇人大工作水平,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建强用好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根据地方组织法、重庆市乡镇人大工作条例相关规定和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探索推行乡镇人大“季会制”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2023年12月,南川区人大常委会印发《关于深化实施乡镇人大“季会制”的指导意见》。
这些政策的出台、文件的印发和季会制探索推行、深化实施,都源于季会制本身的生命力即根本意义——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力求用好过程求得好结果,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季会制将乡镇人代会从“一年一次”改为“一季一次”,通过常态化议事决策,强化基层人大的监督职能与代表作用,是乡镇人大探索加强履职、推进基层民主的一种实践模式,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制度化安排提升人大代表的监督权和参与度,逐步改变乡镇人大履职虚化现象,推动基层民主治理效能提升。
一是强化监督质效:季度人代会能更及时地审议乡镇政府季度财政收支、重点项目进度等阶段性工作,避免年度会议“一次性监督”的滞后性,将代表的柔性履职转变为刚性监督,让监督更精准、更具约束力,增强了乡镇人大行使职权的实效性。
二是激活代表履职:季度人代会为人大代表提供了常态化履职平台,将代表的监督权、建议权制度化,增强了基层治理的民主参与度,便于代表及时反映群众诉求,解决民生问题,避免代表“一年只开一次会、会后代表无事干”的现象,引导和督促代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三是完善基层治理:通过高频次的民主议事,将乡镇政府工作置于人大监督和群众视野之下,推动决策更贴合乡镇实际需求,助力基层治理规范化、民主化、现代化。
季会制从三个维度展开,更加注重过程,在过程中下足功夫、做好文章,契合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民主的基本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人大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职能优势、组织优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政治制度保障,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相信季会制的探索推行、深化实施,将聚力打造更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着力建设人民当家作主区域实践新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