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融媒讯(通讯员 徐茂权)近日,在东城街道三秀社区的稻田里,拖拉机带动秸秆打捆机将秋收后的稻草压实成捆。这批稻草即将跨越1500公里,运抵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用于当地防风固沙工程,实现从“田间废料”到“治沙材料”的绿色转变。
以往秋收后,稻草露天焚烧问题突出。今年,我区创新推出稻草资源化利用模式,通过引进专业收购商,实施“统一收割—田间晒干—打捆外运”一体化流程,将废弃稻草转化为治沙材料,既减少环境污染,又为农户增加收入。
稻草覆盖沙地不仅能有效抑制扬尘,还能逐步改良土壤结构,发挥其生态价值。目前,三秀社区500余亩水稻田已率先试点该模式。据了解,通过稻草打捆外销,农户每亩水稻可额外增加50元收入。
下一步,我区计划扩大试点范围,推动更多农户参与这一绿色循环模式,助力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