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圆了大学梦
发布时间:2025-09-15 08:51:04 来源:
新闻摘要:

  

  □ 熊昕

  位于重庆东南的南川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早期人类活动及文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也支撑了当时当地经济与社会的繁荣。东汉时期,先贤尹珍开启教化之风,崇尚教育自此成为这片地域的文化基因。由此,南川文风渐开,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历代官绅重视兴办官学、书院与私塾,读书求学成为社会广泛推崇的价值取向。南川历史上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明清时期进士、举人层出不穷,近现代亦孕育了陆石、郑洪流、鄢国培、王鼎盛等名家,这些皆是尊崇教育结出的硕果。

  历史上,南川不仅为纪念尹珍修建了尹子祠,还兴办了隆化书院、道南学堂、川东师范学堂。1906年,川东师范学堂改为南川县立师范传习所,后又更名为南川师范学校。

  曾几何时,南川人以拥有这所师范学校为荣。它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无数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从这里走出了大批骨干教师,他们带着南川的智慧与情怀奔赴四面八方,为教育事业播撒希望的种子。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为优化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效率与质量,南川师范整合并入南川中学。但那份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早已融入南川人的血脉。

  闲暇之余,走进南川师范的老校门,时光仿佛在此凝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教学楼外墙爬满爬山虎,砖缝间藏着岁月的痕迹。当你在想象中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教室里用墨汁涂刷的深绿色黑板仍在,粉笔槽里积着一层白色粉笔灰。数学老师握着掉漆的圆规在黑板上画几何图形,粉笔灰簌簌落下,沾在前排学生的作业本上;语文老师领读课文时,学生们齐刷刷翻开泛黄的教材,书页上密密麻麻记着拼音与注解。

  蓦然回首,南川人眼看着培育师者的摇篮消逝,心里悄悄埋下了一粒种子:南川何时才能真正拥有一所大学?

  这念头起初如春日野地的地丁,零星几点,无人留意。但随着时光流淌,它竟如藤蔓般滋长,爬满了南川人的心壁。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人们渐渐谈论起来:“若是咱南川有座大学,娃儿们便不用跋山涉水去外地读书了。”“大学里的教授都是戴眼镜的文明人,咱们南川脸上也有光!”话越说越热闹,梦越做越真切,终成了全城上下的一桩心愿。

  南川区委、区政府的领导自然听到了这些议论。他们开会研究,将“引进大学”白纸黑字写入文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报告中细数南川优势:“地理位置优越”,距中心城区高速公路仅60公里;“生态资源丰富”,金佛山上的杜鹃花开时如云蒸霞蔚;“人文历史厚重”,尹子祠的古旧瓦当尚可作证。话语恳切,蓝图也绘了一张又一张。代表们听后鼓掌通过,百姓们见了额手称庆,都道曙光就在前头。

  然而,引进一所大学终究不是赶集买白菜,并非吆喝一声便能成交。年复一年,报告上的墨迹干了又湿、湿了又干,领导的承诺在嘴边滚瓜烂熟,大学却仍如镜花水月。但南川人骨子里有股倔劲,最终历经数年艰苦努力,区委、区政府举全区之力,在土地、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给予优惠,重庆工业技术职业学院最终决定在南川开办分校!

  消息传来,南川城如滚水泼入油锅,一下子沸腾起来。建筑工地上昼夜不息地喧腾,打桩机咚咚作响如擂鼓,塔吊的长臂划破天空。工人们汗流浃背,脸上却个个放光——他们大抵也知道,自己砌的不是普通砖墙,而是70万南川人几十年的梦想。

  这所学院自开工之日起,便似知晓自身承载的期望,新校区建设进展神速,仅用68天便实现首栋楼封顶,充分展现了“南川速度”。建设者们以“奋力拼搏,赶超进度”为口号,以近乎奇迹的速度,在不过年余光景里,让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片空地之上“生长”出学院的基础风貌。

  经过建设者们加班加点推进,承载着南川人民期待的首所大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南川校区迎来竣工验收。远远望去,这座位于南川区西城街道、永隆山下凤嘴江畔的现代化美丽校园,规划总占地1100余亩,全面建成后可容纳在校生12000人。校区设计理念先进,旨在打造一座与城市共生共荣、融合山水、产教融合、宜学宜居的新型学府,宛如一枚明珠,镶嵌在南川城的青山绿水之间。

  从最初的蓝图构想到如今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校园,这所院校不仅填补了南川高等教育的空白,更成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九月,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南川校区投用了。这不仅是南川人民翘首以盼的大事、喜事,更是南川区委、区政府对人大代表们的庄严承诺。新校区将依托南川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生态资源,打造产教融合的特色教育模式,为区域经济注入活力。代表们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百姓们奔走相告,欢欣鼓舞。小城终于有了大学!这喜讯乘着夏末的风,吹遍了南川的每一个角落。

  我想,当第一批学子拖着行李箱,好奇地走进这簇新的校园时,他们大抵不会知道,悠悠凤嘴江、巍巍金佛山,曾怎样被无数人的目光灼烧,被无数人的梦想浸润。他们只会看见窗明几净的教室、宽阔平坦的球场,以及潺潺流淌的凤嘴江与碧绿苍翠的金佛山。

  岁月悠悠,教育之树常青。从师范摇篮到工职院校,南川用行动诠释了“教育兴则城市兴”的深刻内涵。未来,这里将孕育更多创新人才,续写南川教育的新辉煌。

  凤嘴江记得,金佛山也记得!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