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南中学举办“非遗·蓝染”课程交流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09 16:01:00 来源:
新闻摘要:

传统文化浸润校园 匠心传承点亮青春

——道南中学举办“非遗·蓝染”课程交流展示活动

 

4月8日,重庆市道南中学的校园内绽放出一抹独特的靛蓝——该校市级普通高中精品课程“非遗·蓝染”举办课程交流展示活动,以沉浸式体验、创意化实践,让千余名师生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活动通过作品展示、技艺讲解、现场创作等环节,生动诠释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成为一堂鲜活的“文化自信”思政课。

素雅灵动的蓝染作品让非遗技艺“活”在指尖。 展示区内,课程组成员制作的蓝染方巾、服装、布包等50余件作品甫一亮相,便被同学们争相收藏。“蓝染的纹样每一幅都是‘孤品’,扎结的松紧、浸染的时间,甚至天气都会影响最终效果。”课程负责人包彬杰老师一边指导同学体验扎染技法,一边讲解蓝染“天人合一”的智慧。活动现场,师生围坐在染缸旁,随着棉布浸入染液,氧化反应下青黛渐染的奇妙变化引发阵阵惊叹。“从‘一抹白’到‘千层蓝’,我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温度。”高二学生周诗瑜捧着自己的扎染作品感慨道。

非遗传承的课堂实践是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解。 此次活动是道南中学践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校将蓝染技艺引入校本课程,构建起“非遗进校园”长效机制,通过“理论+实践”“传承+创新”模式,让学生在浸染、氧化、晾晒的完整流程中体悟传统工艺的精妙。课程组深度挖掘蓝染技艺中的工匠精神与美学价值,将植物染色的自然哲学与纹样设计的人文意蕴融入教学,让非遗传承从“技艺传授”升华为“文化浸润”,在青年学子心中播下守护文化根脉的种子。

创意实践区的青春表达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光彩。 在徐瑶、刘洺利、刘玲、李智等教师团队的指导下,学生们将现代设计语言注入传统工艺:几何图形与草木染碰撞,扎染技法与环保布袋结合……短短1小时,20余件充满青春气息的作品跃然眼前。师生们以蓝染为媒,在STEAM教育理念引导下探索工艺背后的科学规律——从染液配比中的化学变化,到纹样折叠中的数学逻辑,传统技艺被赋予新的表达维度。正如人民日报所倡导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场校园里的非遗实践,正以青春创意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活动落幕时,许多同学仍围在染缸旁交流心得。这抹跨越千年的靛蓝,不仅染出了布帛上的云纹水波,更浸润着年轻一代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道南中学以非遗教育为支点,撬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双重使命,为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鲜活范本——当青春与匠心相遇,文化自信的种子便在这蓝白相间的艺术叙事中悄然萌芽。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