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中的张健。受访者供图
□ 记者 王婷婷
40年前,在晨光初破的县城里,一所占地28亩、800人的“南川县隆化职业中学”成立了。张健从2004年任学校校长,至今已经20个年头,在他带领下,隆化职中先后成功创建成为国家重点中职学校、国家中职示范学校、重庆市高水平中职学校,重庆A类双优中职学校。
以志为舵,逆境担当任校长
2004年,张健是一所初中学校的副校长,而当时的隆化职中面临着诸多问题,组织决定召回在隆化职中工作过15年的张健任校长。因为对职业教育的情怀与执着,他毅然接过了隆化职中的接力棒,带着满腔热情与坚定信念,踏上了带领学校重焕生机的征程。
坐在办公室那张一只扶手和底座都烂了的藤条椅上,这个新校长翻开学校账本,一脸惆怅,回到家想着马上到来的“五一”节,也是皱着眉头一言不发,妻子一再追问得知了他的困境,二话不说,给出建议——借。在当时,许多学校也有向社会借款的例子。于是张健动用各种关系借钱,多的十几万元,少的几千元,统统约定好利息和还款期限。就这样,张健上任校长的第一次火烧眉毛的危机解决了。而这只是张健要克服的第一个难题,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以学为光,引领教师不断进步
如何跻身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第一方阵?张健思量再三,得出的结论是扩大办学规模。招生规模大了,自然需要扩大教师规模,他主张让能干事、会干事的老师都有用武之地,亲自面试新教师,亲自培养年轻教师,当年的许多年轻老师现在都成了隆化职中的骨干力量。
另外,他十分注重学习,学习是隆化职中的主旋律,是干部队伍的必修课。把专家“请进来”,带领队伍“走出去”,老师们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理论水平,申报的各类项目、成果也多了起来。张健主持的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除了学,他还注重老师们在项目上“练”,将师生比赛作为最重要的抓手,每年组织团队开展攻关,近5年师生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6个,二、三等奖40余个。
2010年,中央财政决定重点支持1000所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他敏锐认识到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建设是国家职业教育名校的一次重大布局调整,间接影响该地区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与能力,进而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经过一年的准备,学校于2012年成功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跻身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第一方阵,开启了隆化职中的新征程。
以爱为帆,助力学生梦想远航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体学生终身发展”不仅刻在学校的墙上,更是刻在他心里的办学理念。在学生管理上,推行准军事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把“三全”育人落到了实处。“管炼润”协同育人模式入选全国职业院校管理育人16个典型案例,在教育部全国中职学校校风学风建设工作会作大会交流。
2014年至今,学校还承担国家“内地西藏中职班”项目,实施各族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十年实践,为玉树藏族自治州累计培养2685名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奖102项,升学236人,参公、入伍65人。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重庆市民族教育特色学校”。
2023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张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4年9月,张健受邀参加教育部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的表彰活动,并作为“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奖者”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深耕职教守初心,匠心育人担使命。张健今年60岁了,教育工作是他毕生追求的事业,“一生择一事成一事”是他的信念,职教耕耘者是他无悔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