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你走过的路
发布时间:2024-10-29 09:24:26 来源:
新闻摘要:

  

  □ 信鸽

  “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岁月的列车,不为谁停下……”不知不觉间,女儿已成为一名小学生。

  每天放学后,我都试图通过询问来了解她在学校的情况。我会问她:“宝贝,老师今天讲了什么内容?今天中午饭菜合不合胃口?”起初,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女儿认真的回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回应变得越来越敷衍。

  比如,第一次,她会仔细地描述饭菜,什么味道,好不好吃,并加以点评,有鱼香肉丝,甜甜的,真美味,黄豆烧肉,黄豆很软,炝炒黄瓜,一点也不辣,糖醋白菜,有点酸,紫菜蛋花汤,跟妈妈做的一样好吃……慢慢地,鱼香肉丝、冬瓜烧肉、红烧豆腐、素炒莲白、土豆汤;最后,直接以“二荤二素一汤”代替。显然,她对于重复的提问感到厌倦了。

  女儿的反应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改变交流的方式。于是,我尝试着以一种更加有趣的方式来开启对话。

  一天,我问道:“女儿,你们班上的座位是怎么安排的呢?是不是按照身高排列的?”女儿惊讶地看着我,好奇地问道:“妈妈您怎么知道?”我接着说:“女儿,当老师提问时,同学们是怎么做的?是不是有的小朋友会大声呼喊‘老师’,生怕你不出声老师就看不见;是不是有的会在桌子上制造声响,引起老师的关注;是不是还有的甚至把手肘抬得比头顶还高,挡住后面的同学看黑板?”女儿笑着说:“妈妈,您咋又知道了。”其实,你走过的路我都走过,这些都是我童年时代的亲身经历,我又怎会不知呢。

  女儿告诉我,刚入学的前几天,老师一直在教他们练习坐姿:“头正、肩平、臂开、足安,眼睛平视前方,不东张西望,小嘴巴紧闭不讲话。”

  正确的姿势代表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头歪、目斜、弓背就不像读书的样子,况且姿势不正确,不仅影响脊柱发育,还会影响视力发育等。其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谈道,“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对于刚刚步入小学的女儿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学习识字或数学。

  老师还要求班上的孩子们每人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到学校,午读时间与老师一起阅读。女儿每天都会更换不同的书籍,并且她认为,“得学习新知识”。看到女儿如此自主地学习,我心中满是欣慰。我想告诉她,“只要你愿意,所有的知识都可以通过阅读的途径获得。那么,课堂讲授将是你获取知识的辅助,而不是你汲取知识的源泉。”但我意识到,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来说,这句话可能过于抽象。于是,我会对她说:“宝贝,你喜欢阅读就行。”

  回想起自己上学的日子,每天与小伙伴一同上学的情景历历在目。那些关于分座位、举手发言、练习坐姿、每日阅读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如今,当我看到女儿经历这一切时,仿佛也在重温那段青涩而又美好的时光。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