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文正通过电话和同事沟通工作事宜。记者 王婷婷 摄
□ 记者 王婷婷
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本带便签的日历、一个笔筒、几摞书……这些物件在书院中学校长李建文的办公桌上整齐有序地排列着。此刻,李建文打开记忆的闸门,向记者分享了过去三十多年职业生涯中,那些他自己探索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1992年毕业后,他先后在马嘴学校小河村点、马嘴实验学校、三泉镇中心校、南川一中等学校任职。2022年调入书院中学担任党委书记兼校长。
任职三泉镇中心校校长期间,他实施“自然美术”创新教育,以“自然作笔、家乡入画”的理念创建美术与德育的整合课程。为此,他在媒体上广发“英雄帖”,诚邀全国各地有意向的美术志愿者来乡村支教,培养孩子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促进乡村学校的内涵发展。
他曾被邀请去北京天安门广场,近距离观看升国旗仪式。他说,自己参加过无数次升旗仪式,但都没有这一次让人记忆深刻。当时现场的庄严肃穆拨动着心弦,爱国情怀顿时涌上心头,他落泪了。
“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能是空洞的说教,必须在具体活动与现实生活中落实,否则,就没有‘根’。”他说,这是那次近距离接触天安门升旗仪式带来的启发。
此后在学校的德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李建文一直秉持这一理念。用他的话讲,就是抓“有根的德育”。
于是,在南川一中,他倡导了“亮灯行动”“红袖标行动”;在书院中学,他以“闪光书院橙(诚、成)”为主线开展德育工作,并获评“市级德育品牌”。“校园里栽种了几棵橙子树,前年我发现果实成熟季节有学生私自采摘。”经过一番思量,他打算围绕“橙树”作德育文章。他倡导全校师生一起保护这些橙树,在它们生根、发芽到结果的全过程周期,教导孩子要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德育,得从孩子们可接触到的身边小事做起。”
书院中学今年的工作主题是“尊严工作,幸福书院”,在他看来,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都是奔着“幸福”去的。学校管理过程中,他始终秉持尊重人性的规律,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采访当天,陆续有教师和他商量工作事宜,几通电话打来,他就在便签上记下日程安排。
32年,他在教育行业一步一脚印,守正创新做着学校管理工作,从乡村迈向城市,真正印证了那句“择一业精一事终一生”。
过去多年,他和他所在的团队获得过诸多殊荣:“重庆市中小学第七批骨干校长”“重庆市最可敬可亲教师团队”“重庆市创新工作团队”“重庆市职工之家市域标杆”等。今年教师节颁奖典礼上,他的名字有了新的前缀:重庆市2024年度“新时代好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