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林芮
为什么人人都说中秋好?因为“八月十五月儿圆”。这一晚的月亮,皎洁圆满,是一年中不可多得的美丽。
中秋夜,怎能不看月?倘若在中秋之夜不看月,可算不上过了个完整的中秋。
提及这节日,常让我忆起小时候在老家院子里看月亮的场景。
老家的院子一共有六户人家,房屋紧紧相连,形成一个环状,中间是一块宽敞的坝子。院子的周围散布着几棵梨树和桂花树,坝子的正前方是一个小池塘。中秋夜晚,院子里的这块坝子就成了赏月的最佳地点。
晚饭过后,家家户户都会搬出桌椅,摆上柚子、月饼、瓜子、花生,围坐在坝子中央,形成一个大圆圈。大人们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看月亮慢慢升起。我们小孩子一边守着吃食,一边好奇地观察月亮。
桂花馥洁、柚子酸甜、月饼香醇,别提多惬意了!
这时,我的玩伴突然冒出一句:“我看见月亮上的嫦娥仙子嘞!”
我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好奇地问他:“真的吗?嫦娥仙子在哪呢?”
玩伴兴奋地指着月亮,说:“就在那儿,你看,那不是她的玉兔吗?旁边那个影子,肯定是嫦娥在跳舞呢!”
我们一群小孩子立刻围了过去,争先恐后地想要看清楚。
在儿时的我们心中,真的相信月亮上有广寒宫,广寒宫里住着嫦娥。
当月亮爬上高高的树梢,我们这些孩子的游戏正式开始了。抓子儿、藏猫儿、123木头人……小池塘中映着月亮,要是没有微风相助,水面波澜不兴的话,我们就拾起几片柚子壳,使劲儿投向水面,这时水中的月亮就会碎成无数闪烁的银光。
在院子里玩耍,我们并不依赖灯的光亮,而是那一轮明月,它的光足以照亮我们的游戏。我们跑到哪里,月亮就跟到哪里;我们停下,月亮也跟着停下。
午夜时分,月亮已爬到天心,格外明亮。天空竟然可以比白日的晴空看上去还要湛蓝,月光像是从周围的草木、屋檐、墙垣内部渗出的一样。此时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纷纷收拾桌椅回屋。以月光为被,枕着月光入睡,梦里梦外一片皎洁。
我怀念儿时中秋看月。我时常将这些记忆化作一粒糖,藏在脑海最深处,只要自己想,随时都可以找出吮吸,自个儿好好再品一番。
现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天真又快活的孩子,奔走于工作生活,专门停下来看月亮的次数少之又少。
其实,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它像一面镜子,我们在看月亮的同时,实际上也是映射我们自己的内心。它更像一切事物的隐喻,所有的本体都是我们自己。在白天,我们努力将自己的光亮展示给别人;然而在夜晚,又有多少人能够静下来看看月亮,审视内心的真我?
今夜又是“八月十五月儿圆”。那就停下脚步,一起看月亮爬上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