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融媒讯(通讯员 隆运娇)7月29日,区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这是区人大常委会实施“年中会议制”改革,首次召开年中人代会。至此,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年中人代会议制”、乡镇人大“季会制”、乡镇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4项人大会议制度改革在我区全面铺开、落实落地。
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4+2”系列改革文件要求,结合区级实际,积极主动作为,稳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3个街道完成街道议事代表推选,全部召开议事代表会议;全覆盖开展乡镇(街道)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议事代表)票决(票选)制工作;持续深入推进乡镇人大“季会制”;在全市首批实现电子化考试等。
民生所盼,改革所向。区人大常委会突出惠民有感导向,坚持以改革思维、改革举措推动“4+2”系列改革走深走实,以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不断提升基层人大工作辨识度。
在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工作中,区人大常委会围绕制度设计、项目确定、跟踪督办三个方面,积极履行监督职能,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着力实现票决范围全覆盖、代表参与全过程、人大监督全链条,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决策更加民主。今年来,全区通过人大代表(议事代表)票决(票选)产生民生实事项目212个,涵盖教育文化、医疗健康、惠民便民等方面,切实回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刚刚召开的区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三个增长极”培育情况报告和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积极动员代表紧扣全区“1343”总体思路集思广益、献计出力,并以形成报告决议的形式监督落实,切实把区委的最新部署,转化为全区人民的强大共识和自觉行动。
在持续推行乡镇人大“季会制”的基础上,区人大常委会进行了进一步强化和深化。例如,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区人大各专工委分片区联系指导镇街人大工作;认真贯彻重庆市区县人大常委会街道工委工作条例,听取各街道人大工委的工作情况报告等,让公众“有序参与”迈向“有效参与”,“全链条”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下一步,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锚定“4+2”系列改革目标,不断完善升级议题设置,进一步完善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的完整闭环流程,推动代表家站点迭代升级,以改革助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