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常委会持续助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发布时间:2024-06-17 09:32:35 来源:
新闻摘要:

  

  □ 隆运娇

  “萝卜秧检测结果如何?每天进行抽检吗?农残超标吗?”近日,区人大常委会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调研,在中心农贸市场实地了解蔬菜农残检测情况。

  萝卜秧作为市民特别爱吃的一种蔬菜,“萝卜秧农残超标吗?”的疑问在网上时不时地传出,不时拨动人们的“安全弦”。

  2022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重点监督议题,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贯彻落实,先后开展调研、视察、座谈,听取工作报告,积极回应群众关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呼声,确保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让菜篮更有安全感

  农贸市场里,检验人员抽取农产品速测,几分钟后显示,各种农药残留率均未超标;种植基地里,通过推广配方肥、绿肥栽培等技术,绿油油的蔬菜生态健康;农资销售点,工作人员发放食安知识宣传单,常态化开展宣传宣讲……

  调研中,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农产品生产、监管、销售全链条全环节,深入田间地头和农产品加工配送现场了解群众诉求,赴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察看检测设备配备和运行情况,到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查阅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进农资销售点与农户、销售人员广泛交谈,多方了解情况、探讨治理办法、吸纳基层智慧。

  调研组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看到了切实可行的举措、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了更接地气的可靠依据。

  此次调研只是区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一个缩影。在监督推动下,我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率先推行双认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及“南川农安”微信公众号,深入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全覆盖建立农产品质量网格化监管体系522个,建立284个农业种植养殖规模场监管台账,承诺达标合格证试行主体合格证开具覆盖率达到100%,农产品生产经营秩序日益规范。

  让品牌更具辨识度

  南川生态优越,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千年金山红”大树茶、金佛山方竹笋、冬水田金佛山贡米、南川鸡、金山李子等优质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名声响亮。

  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其核心就是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去年3月至5月,区人大常委会围绕推动茶产业品牌化发展,深入乾丰、兴隆、德隆等15个乡镇调研。调研发现,南川茶在深加工、市场营销方面亟待提升,建议持续做大做强品牌,以大树茶发展为重点带动其它茶业发展,重点突破夏秋茶深加工,强化抱团一体化发展,加大产品研发力度。

  人大对症开方,政府靶向施策。2023年,全区改造提升茶叶基地5000亩,茶业综合产值实现11亿元,茶产品远销新加坡等地,“千年金山红”“金佛玉翠”等茶叶品牌在国外唱响。

  此外,区人大常委会还相继提出了“要加快制定金佛山方竹笋的地方行业标准”“要引导种养殖户规模发展,提高其标准化生产、智慧监管,争创更多农产品品牌”等意见建议。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采纳。截至目前,编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规范,制订了35个食用农产品规范种养地方行业标准,创建绿色食品、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农业品牌共计118个。

  让产业更加可持续

  “目前还存在监管协作机制不强的问题。”“食用农产品范围广、种类多,对实行全程控管、全面监管尚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资源配置。”

  “要结合南川旅游,打造一批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食品安全规范化品牌。”“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创新食品安全治理,坚持共治共享形成治理合力。”

  ……

  4月29日,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区政府关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报告。会上,区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如实汇报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农工委负责人和部分区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整场会开得实在、有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接下来,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继续给予关注和监督支持,积极发挥人大优势,贡献人大智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要求新期盼。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