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运娇
近日,西城街道召开首届议事代表大会,会议室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72名议事代表将基层民情民意带到会上,积极推动街道倾听人民呼声、回应群众期盼。
至此,我区3个街道均已召开首届议事代表大会,产生议事代表共计214名,他们将通过日常走访、视察调研等方式,为街道决策提供民意支撑。一场关于吸纳民意、汇聚民智、改善民生的实践正悄然发生。
议事平台向基层延伸
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印发《关于推行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的指导意见》后,区人大常委会迅速贯彻落实,出台《关于探索推进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街道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通过民主推荐和协商产生议事代表,定期召开议事会议、开展议事活动。
《实施意见》明确,街道议事代表会议一般每年举行两次。议事代表产生实行民主推荐、协商确定制度,主要履行听取人大街道工委、街道办事处年度工作计划和街道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重大事项的通报,围绕街道年度议事协商重点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组织开展议事协商等职责。
为何要推行该项制度?“由于街道没有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代表,在民意反映渠道、监督工作等方面存在不足。”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相关负责人说,制度的实施弥补了这一短板,将搭建街道居民议事协商、民主管理平台载体,推进街道各项决策更加科学、更符合民意,进一步延伸和强化基层人大监督工作。
“这项制度为辖区群众提供了一个更加有效、便捷的监督议事渠道。”西城街道议事代表刘练说,她将积极建言献策、反映民声,为助力西城街道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关键小事”成“民生大事”
表决通过了街道议事代表会议议事规则,收集教育工作、乡村振兴等意见建议13条……西城街道的首届议事代表大会不仅开得“热热闹闹”,更“实实在在”。
在会上,还有一场“重头戏”——票选西城街道本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议事代表充分发挥根植于基层的天然优势,把基层群众的呼声诉求收集上来,通过手中的选票,票选产生了10件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贴近实际的年度民生实事项目。
同样的,前不久召开的南城街道首届议事代表大会上,与会代表从街道推荐的12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中,票选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10个项目。
“民生实事项目的最终确定,究其原因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后续我们还将组织代表对项目进展进行视察,推动重点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南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向应华说。
办好“关键小事”,解决“民生大事”,借助议事代表会议制度这一有效路径,一大批急难愁盼问题将得以推进解决,真正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民主渠道不断拓宽、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南川大地展现出蓬勃生机。
制度优势变治理效能
议事代表会议制度建立起来,发挥作用是关键。
为此,区人大常委会围绕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制度、充实工作力量等方面强化了议事代表会议制度的工作保障,确保议事代表履职有力。
东城街道组织代表视察了辖区部分企业和物业小区消防通道建设;南城街道制定了议事代表吸纳民意、联系群众、学习培训等制度;西城街道针对代表意见建议类别实行限时闭环反馈。
“我们还将打造代表联络站,并以议事小组为单位,深入社区和企业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到位。”西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曹正中说。
下一步,区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推进街道居民议事协商、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选好议题、开好大会,增强代表意见建议办理质效,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