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
□ 何树林
“自从这里搬掉办公桌,放置了沙发,变成了‘会客厅’,感觉就像来到邻居家串门一样亲切。”近日,在大观镇金龙村便民服务中心,一位来此办理业务的村民和前来调研的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摆谈着。
如金龙村那样,社区虽小,却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区人大常委会监督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把目光聚焦到“小社区”,不断强化调研指导工作,助力我区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
联系指导,纳入重要监督议题
城乡社区治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按照区委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与发展同步、与人民同心,积极联系指导村社区工作,定期深入走访,经常与社区干部群众交流,听取基层意见建议,共同研究解决社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维护基层和谐稳定发展大局。
如何推动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这是区人大常委会在联系指导社区工作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今年,区人大常委会将城乡社区治理纳入重要监督议题,着力推动社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机制不断创新、治理基础不断夯实、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专题调研,深入掌握治理情况
“党建统领网格治理专项行动存在哪些问题?”“村级班子‘五色’管理机制推行情况怎么样?”“‘五社’联动效果如何?”……
9月上旬,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东城街道灌坝社区、西城街道龙济桥社区、大观镇金龙村、木凉镇汉坝场村等地,详细了解城乡社区党建统领网格治理、“五色”管理机制推行、清廉村居试点示范工作等情况。
“社区居民对社区组织的活动参与度不高,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不强。”
“个别专职网格员‘专职不专’、对‘6+1’日常任务不清楚、不熟悉,未做到‘5个一口清’,存在履职不到位、作用发挥不足的问题。”
“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支持和补充社区功能作用发挥不明显。”
“社区工作者参与社区治理动能不足,社工的就业吸引力、岗位认同度、队伍稳定性有待提升。”
……
调研组指出了当前城乡社区治理存在的一些短板,并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整改意见,共同把社区治理工作做好,为群众缔造美好和谐家园。
听取报告,推动治理效能提升
9月下旬,区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区政府关于城乡社区治理情况报告。
“东城街道灌坝社区金山丽苑小区实现从‘没人管、管不住’到‘有人管、管得好’的飞跃,充分展现了网格治理的突出成效。”
“大观镇金龙村居民办理业务得到‘客厅式’零距离服务的体验,是探索社区运转模式‘去行政化’的重要成果。”
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肯定了我区城乡社区治理工作,认为区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民众可及、可感的治理效能,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人大监督并没有停下脚步。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突出惠民有感工作导向,积极抓住数字变革机遇,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实现基层治理科学化、精准化、协同化、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