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
发布时间:2023-04-11 09:04:09 来源:
新闻摘要:

  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

  ——区人大常委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监督综述

  我区境内的大溪河、蒲河、黎香溪3条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均稳定达二类水质,藻渡河金狮桥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一类水质;肖家沟水库和双河水库两个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为100%。近日,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全区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开展调研,水环境状况、水环境质量成为调研组倾心关注的问题。

  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最后一道关口,我区境内有大小溪河176条,其中流域面积超50平方公里的有27条。如何发挥人大监督作用,打好监督“组合拳”,护好一江碧水?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充分运用执法检查、工作评议、专题监督等监督方式,连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工作,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促进我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自2020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连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执法检查3次,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评议1次,提出针对性建议35条,推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治污、有效治污。

  在2021年,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明确提出要围绕磷石膏、赤泥等资源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以及整治工作,积极引导推进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污染治理达标等。相关部门及时采纳,对三个集中堆场进行了整治,堆场下游河段实现从劣五类水质到三类以上水质的蝶变,且再未造成一般及以上环境污染事件。

  在2022年,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执法检查时发现,受资金影响,城镇普遍存在雨污管网缺少和雨污混流,相关工作推进缓慢等问题。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及时将问题移交给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推动解决。2022年,区政府完成投资3000万元,更新改造城市污水管网约10.1公里,完成投资2500万元,进行乡镇污水管网建设26公里。

  除运用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监督方式以外,区人大常委会每年均开展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工作的专项监督,制定调研方案,明确调研内容、方法,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着力推动水环境保护工作走深落实,推动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此基础上,区人大常委会常态化跟进、督促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用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坚决扛起江河流域生态保护政治责任,率先在全市建立生态环境保护“6+1”责任体系,严格落实河长制网格管理,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同时编制了《南川区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南川区重要河流生态流量目标及保障方案》等,以规划引领,切实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推进我区江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

  “水污染防治工作点多面广,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发挥好监督促进作用,充分运用多种监督方式,提出建设性建议,助力我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此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3月23日,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听取区政府关于2022年全区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区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对此提出了工作要求。

  江振东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