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司法所获全市首批“枫桥式”司法所命名
发布时间:2023-03-22 08:58:05 来源:
新闻摘要:

  

  南川网讯 近日,重庆市司法局在全市命名30个司法所为首批“枫桥式”司法所,区司法局西城司法所上榜。

  2022年,区司法局按照“一所一特色、一所一亮点”思路,突出党建引领,聚焦基层依法治理实践平台、公共法律服务综合平台、维护社会稳定实战平台、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平台“四大平台”建设主题,实施“五个精准”,推动“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工作,切实把司法所建成人民群众找得到、信得过、离不开的最基层政法组织和品牌司法所,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精密规划,创建高标准规范化司法所。西城司法所按照重庆市“枫桥式”司法所创建标准,借助整合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法治宣传、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等职能,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设立公证协办点、法律援助工作点、行政复议咨询点、仲裁业务联系点、行政执法意见收集点、立法民意采集点等“一所六点”,建成规范化“枫桥式”司法所,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

  精准发力,开展“枫桥式”法治宣传。以满足辖区群众普法需求为出发点,配合西城街道打造法治文化公园和消防文化公园各1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5个、多个法治小院。在重要时间节点,以法治宣传月、疫情防控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党的二十大精神文艺宣传活动等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型法治宣传咨询活动。今年以来已开展法律宣传咨询服务活动13场次,免费发放民法典知识手册、宪法等宣传资料2万余份,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00人次。

  精确施策,开展“枫桥式”人民调解。配合街道大力推行“夜猫子”守护行动和“网格化”管理,加强对辖区内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开展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强化排查研判、跟踪回访和报告联控等措施,降低辖区范围内重大群体性事件、“民转刑”案件发生概率。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工作机制,聘用6名专职调解员开展驻所调解,各社区(村居)配备至少1名专兼职调解员和5名“法律明白人”,在龙济桥社区打造个人品牌调解室和法律诊所,形成“大调解”工作体系,切实将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今年以来,辖区各调委会(调解室)调解矛盾纠纷共计125件,调解成功122件,调解成功率达98%。

  精细管理,开展“枫桥式”社区矫正工作。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犯罪类型、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情况,实行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坚持日记载、周报到、月劳动、月学习、季总结“五个一”日常管控措施,每月开展走访教育和警示教育法治学习,落实困难家庭临时救助等措施,实行精细化、温情化管理,无社区矫正对象发生脱管、漏管和重大恶性案(事)件。

  精心服务,开展“枫桥式”安置帮教工作。严格落实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十个一”、重点人群“1+4”服务管理等工作制度,做好刑满释放人员信息核查和衔接工作,每天掌握新入狱人员和预释放人员基本情况,每季度对辖区刑满释放人员进行走访和电话联系,每月召开一次刑释人员风险研判会,分级落实出库、入库责任清单,落实困难家庭临时救助,未发生刑满释放人员参与群体性事件、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安全事件,确保辖区安全稳定。

  (特约通讯员 刘敏)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