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开展野外用火专项治理
南川网讯(记者 梁向红)9月27日~10月10日,区林业局、区公安局、区应急管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委、区城市管理局等单位联合开展森林防火区违规野外用火专项治理执法行动。 9月27日下午5:30,联合执法组沿着南城街道万隆村林农交错地带巡查发现,万隆村4组的一处山坡上有村民在焚烧杂草和秸秆,执法组迅速赶到现场制止并将火扑灭,同时对村民进行教育。 据区森林草原火灾预防中心主任谈文伟介绍,我区是全国一级森林火险区,森林防火压力重,从近10年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分析,60%的森林火灾是由违规农事用火引发。当前正值秋收时节,农民野外烧杂草、秸秆以及烧灰积肥的情况十分普遍,特别是在森林防火区内开展农事用火,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森林生态资源安全。 “每年的1月1日至5月10日、7月10日至10月10日,是我区的森林防火期,距离林地及林地边缘100米范围内区域属于森林防火区,禁止随意野外用火。在此期间,禁止在森林防火区烧田埂、烧杂草、烧秸秆、烧灰积肥、烧垃圾、烧垦开荒等农事用火。未经批准擅自野外用火,将按照《森林防火条例》进行处罚。”谈文伟说。 据介绍,9月27日至10月10日,区林业局、区公安局、区应急管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委、区城市管理局组成的联合执法组,分成三个小组,对我区城周森林屏障区域和高速公路沿线可视范围森林防火区开展巡查,对违法违规农事用火行为进行依法打击,对违规者按照《森林防火条例》,处以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我们呼吁并倡导广大市民朋友,不要违规野外用火,如果发现违规野外用火行为和森林火灾,请及时拨打报警电话71646119,共同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谈文伟说。
2021-10-12我区安装130个森林防火太阳能语音宣传杆
南川网讯(记者 袁治卫)“您已进入重点防火区域,请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林区严禁吸烟,严防森林火灾。”9月26日,从城区驾车到永隆山,清晰的提示音从安装在永隆山各个路口的橘红色太阳能语音宣传杆上传出,提醒每个进入林区的人注意防范森林火灾。 区森林草原火灾预防中心主任谈文伟介绍,太阳能语音宣传杆实行红外线感应,感应距离为10米,语音传播范围大于30米,一旦进入感应区内,就将自动播放森林防火语音警示。目前,永隆山上已安装15个太阳能语音宣传杆,实现了进入林区主要路口全覆盖。 “过去,防火宣传依靠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拉横幅,方式传统。如今,在多个林区路口、景区,我们安装了森林防火太阳能语音宣传杆,及时提醒来往人员注意防火,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谈文伟介绍,太阳能语音宣传杆通过太阳能循环供电,针对进山人员进行语音提醒,既生态环保,又方便有效,可以随时充当护林员的角色,对进入林区的人员做到点对点、面对面地语音宣传,大大提升了森林防火工作效率、节约人力成本,有效提高人们护林防火的意识,还可以在乱捕乱猎、乱砍滥伐、公共安全等源头管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我区已在山王坪、乐村、金佛山等林区重点区域安装了130个太阳能语音宣传杆。
2021-10-12区林业局 管护技术送到笋林

李明正在对笋农进行管护培训。 记者 李崎君 摄 南川网讯(记者 李崎君)9月26日,在合溪镇草坝村,区林业局退耕办负责人、方竹笋产业重庆市科技特派员李明跟随笋农一边采笋一边开展管护培训。 “留了竹母没有,多宽的距离留一个?”“留了的,大概3米左右。”“留宽了,1米多就要留一个。”在和笋农卢天学的交流中,李明发现他留的竹母间距过大,当即告诉他正确的方法。 “你们要采笋径1厘米、长度10厘米,笋径2厘米、长度20厘米的,这样的竹笋最好最嫩,对于笋径较大的竹笋就不要采了,留作竹母。”李明说,采笋时一定要注意保留竹母,每亩要保留300个左右,留养好的竹母不但可以调整竹林结构,还可以更合理地利用竹林内光、水、温、肥等资源,达到稳产高产。 “老吴,你的竹林密度太大了,六七年的老竹都还有。”在看到笋农吴仕伦的竹林后,李明告诉他,竹林的密度大并不是好事,密度太大,每根竹子吸收的养分就不足,而且5年以上的老竹不但不会再产笋,反而还会吸收养分,所以要砍除老竹,每亩竹林保留1000~1200根方竹为宜。 李明告诉记者,金佛山的笋林平均亩产能到250公斤以上,但合溪的笋林亩产还不足100公斤。究其原因,是因为金山、头渡的笋农接触方竹笋多年,有些家庭甚至是两三代人都在从事相关职业,深知方竹笋应该如何开采、培育、管护,而合溪的笋农普遍接触时间较短,只知如何开采,在竹笋的培育和竹林的管护技术上还不太全面,也导致合溪的方竹笋亩产低、经营水平低。 “金山、头渡的采笋期大概是8月初到9月中旬,合溪因为海拔、日照、气候的原因,采笋时间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整个方竹笋的鲜笋期就从45天左右延长到80天左右,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把南川方竹笋的品牌打得更响。”等到采笋结束后,李明打算将合溪的笋农集中起来授课,通过幻灯片和实地讲解的方式把方竹笋管护技术更细致地教给笋农,帮助笋林增产、笋农增收。
2021-09-30区林业局花椒秋冬管护技术送到家门口

江津区花椒种植专家在为我区花椒种植户开展秋冬管护技术培训。记者 梁向红 摄 南川网讯(记者 梁向红)近日,来自江律区的花椒种植专家在水江镇双河村2组,为我区30多个花椒种植户讲解花椒秋冬管护技术。 “秋冬季节花椒管护的好坏,关系明年结不结果,这株花椒长得太密,要及时疏枝,疏枝时不能疏过多枝条,要注意它的通风透光……”江津区硕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向启明给大家讲道。向启明从事花椒种植和研究多年,他结合基地花椒的实际情况,从秋冬季节疏枝、病虫害防治、施肥等方面,为大家进行了详细讲解。 区林业局退耕办负责人李明介绍,入秋以来,花椒进入了秋冬季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促进花芽分化管理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管护是为来年丰产打基础,因此非常重要。这次邀请的江津区花椒种植专家会分别到水江镇、南平镇、东城街道、西城街道等6个花椒种植基地开展现场培训,进一步提高种植户管护水平。 水江镇双河村2组过去因石漠化严重导致土地利用率低下,2017年,当地村民王安全返乡创业,选择耐旱、易成活的花椒成片种植,发展示范基地。经过几年的精心管护,如今花椒长势喜人,让荒坡重新焕发生机,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 “区林业局把专家请到我们基地来,现场指导我们管护方法,我们收获很大。”基地负责人王安全说。 “专家详细给我们讲了疏枝、施肥、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技术方法,回去之后,我也能运用到实际的管护中。”参加培训的农户张朝美说。 据介绍,今年以来,区林业局围绕花椒种植户对提高花椒管护技术的需求,先后在花椒春管、花椒采摘、花椒秋冬管护三个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为他们送知识、教方法、解难题,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举措,为推动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2021-09-16区林业局:送技术上门 助村民增收

花椒种植,三分栽,七分管。这段时间,正是花椒管护的关键时期,管护得当,就能为来年有一个好收成打下基础。为此,区林业局把农技专家请到田间地头,现场给椒农们传授经验方法。【现场同期声 从九月份开始,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细节,就是防止锈病。枝条越长,锈病来得越早。山弯里面、柏树林附近的,锈病来得越早,枝干越短的,锈病要稍微迟一点……】在位于水江镇双河村2组的花椒种植基地,来自江津的花椒种植专家向启明,正在给我区30多户花椒种植户讲解花椒的秋冬季管理技术。基地负责人王安全告诉我们,今年初他们曾上门找这位专家学习技术,原本准备再次上门请教,没想到这次区林业局直接把专家请到现场来教学。【同期声 基地负责人 王安全:(原来)一根树湿花椒有两斤,今年从现在来看,一根是十斤以上,我们只能相信他这个技术】【同期声 椒农 张大姐:肯定要运用到自己的花椒基地去,他传授的都是经验,我们肯定要(去尝试)】花椒耐干旱、耐贫瘠、成活率高,非常适合缺水少土的石漠化山区。2018年,我区开始引进花椒种植,采取“大户+农户”的模式发展花椒种植示范基地。目前全区花椒种植已经超过1300公顷,参与花椒种植的农户达到5000户。为了让种植户更好地发展花椒产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产量,区林业局通过搜集种植户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指导培训,让花椒种植逐渐标准化。【同期声 区林业局副局长 田敏:我们就是要让老百姓掌握花椒(种植)的技术,从而使他们提高花椒的管护能力,争取明年的产量更上一个台阶。】
2021-09-06区林业局:科学护林提质增效
南川网讯(记者 梁向红)当前正值方竹笋收获期。8月26日,笋农高强带领10多名工人在金佛山白鸡坪野生方竹林里垫林和采笋,区林业局退耕办负责人、重庆市科技特派员李明也在现场,跟随笋农一边采笋一边开展管护培训。 “采笋前必须对竹林开展一次全面抚育,确保多发笋,提高笋子产量。”李明说。 怎样科学抚育,使其达到最好的效果呢?李明给笋农们总结了方法——采取“四砍四留一不准”方式,即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老留嫩、砍坏留好,不准砍林中空地的散生竹和林缘竹。具体来说就是砍除6年生以上老竹,保留1~5年生的嫩竹;砍除径级小的,保留径级大的;砍除密度大的,保留密度小的;砍除质量差,的保留质量好的。 李明介绍:“在采笋时,一定要做到护笋养竹,方竹的径级和节数在笋期已成定局,竹笋当年长成竹,以后高度和径级不再增加。为了培育大径级,在竹笋出土时就要进行选择和定向培育。” 怎样来进行选择和定向培育呢?李明讲到,方竹在8月上旬到9月下旬出笋,海拔高出笋早,海拔低出笋迟,采笋时必须保证笋子的留蓄,要做到“三不打、四不蓄”,即“不打蓄山笋、不打摇巅笋、不打头号笋,大树脚下四尺内不蓄、岩边岩壁不蓄、转转竹子不蓄、靠近嫩母竹的不蓄”。 近年来,区林业局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示范带动等方式,不断提高笋农科学护林技术,保证方竹林的产量和质量双提升,笋农收入也得到提高。 据了解,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区林业局紧紧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强化林业专业技术培训。依托“农技随访”,通过邀请林业专家专题授课、组织党员干部下乡入林,深入开展了方竹笋、花椒、刺黑竹、造林技术等培训,向群众送知识、教方法、解难题,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举措,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截至目前,已开展林业专业技术培训8次,受益群众400余人。
2021-09-06区林业局加强采笋季安全管理和林区森林防火工作

8月19日,金佛山林场工作人员在方竹林向笋农宣传防火知识。 记者 梁向红 摄 南川网讯(记者 梁向红)时值方竹笋采笋季节,笋农们开始集中进入方竹林采笋,这段时间也将居住在林中的笋棚。为保障方竹林安全,提高笋农安全意识,区林业局启动了采笋季安全管理和林区森林防火宣传工作。 8月以来,金佛山林场分三个小组到金佛山、柏枝山、箐坝山进行笋棚安全隐患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笋棚,立即督促责任人进行整改。 “不包含散户,林场内的笋棚有100余间,原本每间都配有2个灭火器。”金佛山林场场长张仁固说,安全检查中,林场还将购买的230个灭火器免费发放给各笋棚负责人,确保每个笋棚配备4个灭火器。 近年来,区林业局建立健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护林员”四级森林防火责任体系,配合公安部门探索“林长+森林警长”模式,强化林区经营主体责任和护林员巡山守卡责任落实,加大林区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同时还加强森林防火检查站卡和巡护人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巡山守卡人员边巡护守卡、边宣传、边处置的作用,切实保障检查站卡良好运行,为金佛山系好“安全带”。 下一步,该局将持续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始终保持严管严查的高压态势,帮助笋农排除笋棚安全隐患,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隐患,不断提升笋农安全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青山常在。
2021-08-25区林业局多举措抓牢夏季森林防火

工作人员查看进入林区车辆扫码登记结果。记者 李崎君 摄 南川网讯(记者 李崎君)“同志,要先扫码填写进入人数,登记后才可以进入林区。”7月16日,在西城街道永隆山森林防火检查站,工作人员王建勇正在引导进入林区的车辆进行扫码登记。 据悉,进入林区的人员和车辆,通过微信扫描森林草原防火码,系统后台可以掌握各时段进入林区人员基础信息,有效监控人为火源,提升森林防火防控系数。 “在高温伏旱期,通过增加巡护人员,加大巡护密度,严格落实扫码进出林区,加强对入山车辆、人员的检查,防止一切火源入山。”区森林草原火灾预防中心主任谈文伟介绍,根据2010年至2020年森林火灾统计数据分析,8月为火灾多发时段。 为此,区林业局建立健全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护林员”四级森林防火责任体系,配合公安部门探索“林长+森林警长”模式,强化林区经营主体责任和护林员巡山守卡责任落实,加大林区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对于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同时还加强森林防火检查站卡和巡护人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巡山守卡人员边巡护守卡、边宣传、边处置的作用,切实保障检查站卡良好运行。 此外,区林业局将持续开展林业安全生产和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形成日报告制度,包片负责人每周到现场不少于2次。该局还将在重点区域新建森林消防水池12口,巩固全区“以水灭火”立体消防体系。
2021-07-23区林业局技术送到手 椒农不再愁

技术员现场为椒农讲解施肥技巧。 记者 袁治卫 摄 南川网讯(记者 袁治卫)近日,区林业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走进各乡镇街道花椒种植基地,开展为椒农送物资送技术服务。 区林业局退耕办负责人李明介绍,我区近几年结合退耕还林工作,引进江津区九叶青花椒在全区新发展了2万亩,但由于种植花椒的时间不长,部分椒农种植管理技术缺乏,虽然可以借鉴江津的经验,但我区的海拔、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有所不同,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种植。 “施肥一直是困扰,以前施肥很随意,什么肥料都用,想施就施,不仅结果不好,还容易死树。”东城街道大铺子社区7组花椒种植大户卢彬总结出问题所在:一是海拔偏高,学习的种植技术不对路,随着花椒树的生长,在时间节点上是否能正确用好管护技术,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二是肥料都是在市场随意购买,施肥时间不对,施肥后效果不好,叶片茂盛,但就是结果差。 卢彬遇到的问题,也是我区花椒种植户普遍遇到的问题。为此,区林业局指导成立了南川区花椒种植专业技术协会,在种植中摸索出适合本地的花椒管护技术,并进行传授。 花椒技术员、种植大户李中伦介绍,花椒忌高氯,不能连续施用带氯肥料,应以硫配钾型复合肥为主,氮磷钾多种肥料搭配。比如,月母肥一般6月上中旬施用,相对江津偏晚一点,或在采果前10至15天施用,以高氮型复合肥为主;越冬肥10月下旬施用,以平衡型复合肥为主;花前肥1月下旬施用,以增钾型复合肥为主;壮果肥4月上中旬施用,以高钾型复合肥为主。 今年,针对椒农不知道施什么肥料的问题,区林业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联合花椒种植专业技术协会在市场上选用了中化化肥,并在东城街道、水江镇、民主镇、白沙镇等地的种植大户中进行试用。 李明介绍,今年我区花椒普遍长势喜人,经过估算,预计每亩花椒可产500斤鲜花椒,全区鲜花椒产量可达千万斤,我区正推进“金佛山花椒”品牌建设,逐步扩大南川花椒在市场的影响力。
2021-05-21我区为3000余棵松树打孔注药
南川网讯(记者 梁向红 通讯员 曾渝斯)4月19日,记者从区林业局获悉,该局首次通过打孔注药方式,防治松树松材线虫病。 据介绍,打孔注药指对银杉群落周边松树和全区胸径50厘米以上大(古)松树,实施打孔注入高效低毒甲维盐微乳剂防治松材线虫病。甲维盐微乳剂由生物源杀虫剂、甲维盐加助剂等配置而成,是专用于松材线虫病防治的注干产品。注干使用后,药剂随树木蒸腾液流经木质部传导,并在树体各部形成分布。可杀死已传入松树体内的松材线虫,抑制松材线虫在体内的繁殖,可有效预防松树免遭松材线虫感染,同时可杀死松树内的幼龄天牛,保证松树健康。 “打孔注药是一种时间短、见效快、长期且稳定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对环境无污染,还具有较好的兼防松树其它蛀干、枝叶害虫的功效,是有效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手段。”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全区一共涉及松林面积1350亩,松树3753株,并对注药松树建档编号,挂牌警示,观察防控效果。
2021-04-25金佛山首次观测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鹇

近日,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利用红外线野外监控在金佛山首次观测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鹇。 在李白的诗中,曾有一句:“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在诗里,李白用白璧来形容白鹇的珍贵,用白锦来比喻白鹇的美丽,自古以来,白鹇就是名贵观赏鸟,当前,它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2021-04-08自然生态持续恢复 黑叶猴出来“遛弯”

一只黑叶猴蹲坐在枝头上“放哨警戒”。资料图片 南川网讯(记者 李彬 唐湛 通讯员 周洪艳)黑叶猴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世界现存数量不到3000只,其中的100余只就生活在我们金佛山。但长期以来,它们的栖息范围非常狭窄,主要集中在金佛山一处峡谷内,保护好这一濒危物种,就必须得有更多、更合适的栖息地,而这样的变化,当下正在发生。 天山坪峡谷位于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这里是黑叶猴的集中栖息地,因生态环境优良,过去数十年,黑叶猴的活动范围都集中在这片约12平方公里的峡谷内,几乎从未踏出这一区域。但从去年10月开始,科研监测人员惊喜地发现,位于峡谷外围的多个红外线监控,也首次拍到了猴群们活动的画面。 “黑叶猴对栖息地的要求非常高,它们连续几个月在峡谷外围活动,也恰恰说明了这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在进一步改善。”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钟伟说。 近年来,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天山坪峡谷为中心,通过人工定期巡护与视频实时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对黑叶猴的生存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水质、植被覆盖等不会遭到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持续恢复,让黑叶猴拓展出了新的栖息地,这对群居生存并拥有领地意识的黑叶猴来说,可以改善它们在野外的生存繁育状况。 “近几年我们监测到黑叶猴活动的次数在增多,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巡护的监测力度,减少人为活动对黑叶猴栖息地的影响,同时我们将持续开展黑叶猴活动轨迹、种族数量的野外调查,为下一步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钟伟说。
2021-04-08非法采挖野生植物执法人员责令栽回原处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近日,在南城街道三汇社区的一处林区,区林业局工作人员在专家的指导下,与非法采挖野生植物的人员一道把此前被非法采挖的野生植物栽回原处。 2020年12月24日,区林业局工作人员接到举报,得知我区一处野生植物被破坏的线索。区林业局随即迅速指派执法人员展开调查处理。 经查,南城街道居民符某擅自采挖野生植物332株(盆、个)情况属实,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对332株野生植物予以扣押。 这次扣押的野生植物中多为兰科植物,长期以来被过度采挖,特别是麻栗坡兜兰,全国资源濒于灭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九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采集野生植物或者破坏其生长环境。”截至目前,区林业局已分两次责成并督促当事人符某将非法采集的各类野生植物,按照植物鉴定专家的建议,回栽到陡峭崖壁和人迹罕至的植物原来生长地,恢复麻栗坡兜兰植物种群和原生生态植被。 与此同时,区林业局工作人员在涉案林区周边村社提醒附近村民,遵规守纪,不要私挖滥采,发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及时向林业主管部门报告。
2021-04-07我区开展花椒栽植管理实用技术培训
南川网讯(记者 梁向红)3月6日至7日,区林业局、区花椒种植专业技术协会组织我区60名花椒种植业主、管理人员,开展花椒栽植管理实用技术培训。 来自江津区花椒种植的管理专家深入南平、民主、水江等花椒基地,详细地讲解了花椒的栽培管理、整形修剪、土壤消毒杀虫、病虫害防治、喷药施肥除草等知识,并现场进行整枝修剪技术示范,讲解种植管护中的小窍门,同时与椒农们互动交流,解答了椒农提出的疑难问题。 “我收获很大,了解了很多原来不懂的管护知识,今年一定有很好的收益。”花椒种植业主金庆台信心满满地说。 区林业局退耕办负责人李明介绍,接下来区林业局将持续对全区各花椒种植业主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改进种植、管护方法,推动我区花椒产业发展。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