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峰绝壁矗天立 四面云山景色幽(二)
发布时间:2022-10-11 09:11:55 来源:
新闻摘要:

  孤峰绝壁矗天立 四面云山景色幽(二)

  ——记刘雨若《金佛游记》与《游金佛山诗》

  杨毅平

  作为南川人,刘雨若对金佛山钟爱至极,但此前一直无缘登山游览。1932年8月,南川聘请矿学专家到金佛山开展矿产考察,同时聘请重庆得圜照相馆创始人、著名风景摄影家冷伯符同行,专门负责风景拍摄。刘雨若闻讯后欣喜若狂,立即加入了该考察团,利用自己农学专业特长开展金佛山农业考察。考察结束两个月后,刘雨若写下了《金佛游记》,详细记述此次旅行历程。

  8月11日,刘雨若陪同矿学专家10余人到达南川县城。在休整准备两天后,8月13日,考察团专家加上轿夫、背夫共40余人,携粮乘舆从东街出发,经黄泥堡、土桥场、三泉,当晚夜宿龙骨溪峡谷一农户家里。饶有趣味的是,当时还没有三泉这一地名,在1926年出版的《南川县志》各乡镇地名录中,录有半河乡重要地名16个,其中三泉段前有西阳关,后有四十八渡,独无三泉。在古籍文献中,对现在三泉地名的称谓多种多样,或因岩壁之状称为千佛岩,或因温泉之故称为温塘,或以进入三泉的石林窄径称为石门坎,或者以四十八渡之第一渡称为头到水,庄延龄游记称为新铺子,刘雨若游记称为千佛岩。三泉这一地名,直到1938年国民政府中央振济委员会开办金佛山移垦区时,将办事处设于此地而设山泉乡后才正式开始使用的。温泉作为一项独特资源,引起了刘雨若的特别注意,他在游记中写道:“千佛岩,彼处有硫磺泉,由溪边涌出,余等经过时,特停舆往就浴,觉热度甚高、硫磺气重,固可疗皮肤病之美泉也。惜乎无人来此修建澡塘,建筑旅馆,如平京之南北汤山,或如川内之南北温泉,得以便利游人也。”

  考察团当夜借宿的龙骨溪峡谷农户,此地一溪贯流,两面崖壁如削,只有小屋三间,根本无床可宿,考察团一行40余人,有的用晒席铺在地坝露天而眠,有的卷曲如虫睡在箩筐中,刘雨若则穿入轿中就寝,他在游记中写道:“是夜月明如画,峡中望月,颇有山高月小之慨。其时四壁虫声,甚为响亮,似知今夜有多数游人在此,而特表欢迎者。”面对这良辰美景,一行人兴高采烈,高谈阔论,直到月没西山方才入睡。是夜,刘雨若写下了第一首游金佛山诗《龙骨溪月夜》:“白云深处野人家,半是山崖半水涯。四壁虫声饶雅趣,高谈未竟月西斜。”(注:刘雨若八首《游金佛山诗》均无标题,所有标题均为笔者根据诗意所加。)

  8月14日,天还未亮,一行人匆匆早餐后开始登山。在大河坝木桥上,一行人见满山飞瀑,极为壮观,在惊叹之余,专家们纷纷提出,“此种水力,可以发电,将来即用以作采矿或运煤炭及竹笋之用”。中午,到达了位于半山腰的洋芋坪。此地有一栋南川历史上第一次由外国人所建的房子,为木架茅顶。一些文献资料中记载为德国人所建,但既没有载明这个德国人名字,更没有载明他是干什么的。1910年,美国动物学家、探险家马尔科姆·普莱费尔·安德森到金佛山采集动物标本,他在日记和书信中称为“单层小别墅”,“小别墅归重庆的一位传教士所有,他很好心的借给我用”,是“帕克先生的小别墅”,但此帕克与写《南川与乌江》的彼帕克恐非同一人,1881年来金佛山考察的帕克是英国历史学家,为驻华外交官,并不是传教士,在帕克的游记中也清楚记载只是匆匆路过洋芋坪而已,不存在建房一说。而刘雨若游记则弥补了这一史料的空白,“德人傅德利,采集昆虫标本,筑室于此而久居焉”,载明了此房为德国动物学家傅德利专为方便采集昆虫标本所建。刘雨若这次登金佛山,原本打算是要去探访这栋“洋房子”的,但却阴差阳错在途中错过了,因当天要赶到金佛寺投宿,亦无法返回重新去寻找,留下了他此次旅行的一大遗憾。直到几年之后,1938年金佛山移垦区在这里创办第一垦殖场,这栋房子被作为垦场职工用房,刘雨若时任金佛山移垦区办事处主任,他到洋芋坪垦场检查工作时,才终于走进了傅德利的房子,了却了一桩心愿。

  (未完待续)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