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平
南川段,筑路之苦,苦甲天下。南川民工每天从黎明干到天黑,住岩洞草棚,食野菜稀粥,稍有埋怨怠慢就会遭受辱骂鞭打。既无施工安全设备,也无医疗救治条件,冻死病死以及施工死亡的民工,尸体就草草埋葬在公路旁边。有几则当年的史料亦可见一斑。1935年11月30日,南川县商会主席周凤池联名士绅向省政府呈文,“南川本蕞下邑,土壤硗瘠,民风简朴”,但“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派款数额,越来越大,民众负担,逐年加重。外加盗匪滋扰,田地荒芜,百业萧条,家无宿粮”“欲纾难而无家可毁,欲医疮而无肉可剜”。1936年4月,南川“旅渝同学会”常务理事韦安宅、刘访兰呈文四川公路局:“乡人掘草根自食,或挖白沙泥充饥,多腹胀不下致死”“惟近日来,米粮全尽,筑路民工断炊,势不能饱腹从事,屈指暮春,欲罢工还里农耕,俾南民得稍生息”,请求“缓期完工”。同年5月,南川县长兼筑路委员长官维贤、常务委员周凤池向四川省府递交呈文,在历数修路五大困难后写道:“今开工数月,死亡已达百人。又开工正值严寒,雪深数尺,天寒地冻,因此致病者,亦复不少,因工毙命之民工,仅以薄板掩埋,嘱其家属静待抚恤者,均未兑现”“请求省府拨款以济”。但所有呈请,均被四川省政府严词驳回。我的祖父杨夕林曾回忆当年修筑情景:顿顿以红苕洋芋充饥,穿一件单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南川段,贪腐之盛,触目惊心。川湘路工程,贪腐成风,当年有人以“川湘小职员”匿名上告:綦彭总段长李寿松、南川分段刘彭渤,不顾民情,穷奢极欲,在南川与娼妇龚、李通奸,为满足娼妇无底之欲,贪赃枉法,侵吞工程款项。南川段事务员王伯牢拉拢工头,中饱私囊,将县府已下令追逐之私娼刘某藏于所租民房,朝夕寻欢作乐。另一事务员卢德臣喜抽鸦片烟,令工头私刻公章,冒领工程款。贪腐事件,层出不穷,筑路民工,水深火热。其间虽有人不断告发,省府也曾派专员督查,但最后均不了了之。
南川段,工程之艰,前所未有。川湘公路沿途均为喀斯特地貌,石坚土硬,施工困难。位于乐村的青龙洞段,是南川段最艰巨的工程。最先设计是沿河而下,路线相对捷直,但要占用吴道芝大量良田,于是吴买通官府,请官员刘树槐到处行贿,将路线改走青龙洞,“这一买卖,仅送信一项,吴就花了四十银元。”青龙洞所在之地为悬崖绝壁,虽然只有短短10多米,但施工极为艰难。《南川交通志》详细记载了当年情景:“青龙洞面临峭壁深谷,施工艰难,异乎寻常。先于峭壁上凿开一个缺口,置石工于竹筐中,从上空将筐徐徐下放,悬在空中,人在空中操作。再于缺口两壁各凿一小洞,于两洞中嵌一横木,石工站立独木上,一凿一钻,向下开凿。偶一失足,即粉身碎骨。开此处,殉难工友一百余人,终于劈开了一条虎口通途。”
1937年1月16日,数百人集聚县城西城外马路口,举行南川段通车庆典。省政府派九区专员赵鹤带领有关工程负责人和报社记者一行13人,分乘4辆小汽车、4辆货车进入南川。庆典之时,喇叭长鸣,锣鼓喧天,成为当年南川的一次盛大集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