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07-01 11:04:39 来源:南川网
新闻摘要:     肖红  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里,都铭刻着一个时代的烙印。今天,我想讲一
  

  肖红

  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里,都铭刻着一个时代的烙印。今天,我想讲一段关于爷爷的故事。

  爷爷在我父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对他的了解,也都是从祖辈和父辈们零碎的讲述中得到的,很模糊,但足以让我铭记和缅怀。

  1927年,爷爷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家里兄弟姊妹8人,爷爷排行老八。在那个异常艰苦、动荡不安的年代,一家人为了活下去,子女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分五散地到处讨生活。

  所幸,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1949年11月,南川和平解放。22岁的爷爷终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属于自己的一份田土和两间房。“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政策好,党和政府给家家户户都分了田土,你爷爷也就近分到了一部分田土。那个时候才叫高兴,就跟过年一样。就这样,一家人才算是活过来了。”姑婆每次讲起这段过往都激动不已,“分了田土后,乡政府又办了夜校识字班,你爷爷年轻、聪明,又愿意学,白天做了一天的活,也不嫌累,每天晚上他都是第一个去学堂,下了课还要拉到老师多学一会,非要把带去的两支松油烛都燃尽了才肯回来。”

  星光不问赶路人。后来,乡政府粮站招工,经人介绍,能识会写会算的爷爷被选中,成为了一名粮站会计。其后成家、生子,爷爷在工作中勤勉上进,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奶奶温柔贤惠持家有道,生活总算是慢慢安稳了下来。

  后来奶奶因病去世,爷爷一个人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辛苦不已。然而,更大的不幸却接踵而来:一个夏日的午后,狂风乍起,暴雨将至,为了抢在暴雨前将粮食运进仓库,保证粮食不被雨淋受潮,瘦弱的爷爷在帮着搬运工人运粮入库时不慎摔倒,150斤的粮包重重地砸到了他的背上。“你爷爷本来就是会计,人又瘦,让他不用来帮忙,他坚持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主动帮我们搬运粮食。当时地有点滑,从货车上背起粮包跑下来的时候他摔了一跤。”据爷爷的同事魏爷爷回忆,“我们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去检查,医生说是肺压坏了。先是在医院医了一段时间,因家里只有两个小孩,就由我负责照顾他。后来,医生说已经形成肺结核治不了了,粮站就把你爷爷送去了三泉疗养院。”无奈那时候的医疗条件有限,进入疗养院的第四年,噩耗传来,年仅38岁的爷爷去世了。

  多年来,在老一辈人的讲述中,我所听到的,感受到的,是爷爷他们那代人的深重苦难与朴实坚强,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甘心付出与主动担当。《红灯记》里有一句唱词,“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我想,爷爷短暂的一生里所留给子孙的,不仅是一个个可以娓娓道来的故事,更是一种家风传承与精神力量,激励着我在不算漫长的人生里不断前行。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