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三英
俗话说:“春吃芽,夏吃瓜”。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我们大饱口福的时候。
春之味,在野。荠菜是最早报春的时鲜野菜。早春时节,大地回暖,荠菜从泥土中探出了头,它们一簇簇、一丛丛,嫩嫩的、绿绿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挖荠菜的人们,她们拿着铲,提着筐,在野外踏青采春,放飞心情。
荠菜茎叶鲜嫩,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无论是炒、煎,还是做馅、做汤,吃起来皆清香可口,尤其是荠菜馅的饺子,清雅中带着醇香,鲜而不俗,别有一番风味。在我们老家,每年三月三,有用荠菜煮鸡蛋吃的习俗,荠菜谐音“聚财”,吃了荠菜煮鸡蛋,寓意吉祥和健康。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春之味,在母亲的菜园里。一场春雨过后,韭菜破土而出,一个多月以后,韭菜就蹿到半尺多高,可以割下来尝鲜了。
母亲把割下来的韭菜洗净切碎,又去鸡窝掏两个鸡蛋,待锅里的油烧热以后,母亲把搅拌好的韭菜鸡蛋倒入锅中,伴着锅底“哧溜”一声响,一盘春意盎然的珍馐佳肴就出锅了。
春韭不仅味道鲜美,柔嫩多汁,还是提味增香的佳品。在母亲的食谱中,最是韭菜能百搭。无论是炒香干、炒豆腐、炒腊肉,还是包馄饨、包包子、包饺子、做菜盒、做春卷,无论是当主角还是配角,韭菜的地位都无可替代。母亲说韭菜皮实好种,割了还会长,一年四季都能吃。
“头角崭新露,江南四月时。”在南方,春天也是吃春笋的季节。春笋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有“素食第一品”的美誉。白居易在《食笋》一诗中写:“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紫箨折故锦,素肌掰新玉。每日逐加餐,经食不思肉。”他将笋蒸熟吃,不添加任何调料,吃了笋之后,连肉都不想吃了。苏东坡更甚,他说:“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
“油焖春笋”是最常见的做法。挑选鲜嫩的笋尖,切成笋片,焯水去涩,在锅中倒入清油,锅烧热后放入笋片翻炒至金黄,然后加入黄酒、白糖、生抽、老抽和食盐入味,最后放入少量清水焖煮,这样做出来的春笋鲜香嫩滑,十分爽口。
南方还有一道有名的特色菜,名叫:腌笃鲜。把春笋、腊肉、火腿、百叶结等食材一起慢炖,腊味的咸香,加上笋的清香,互相中和,熬出来的汤色白汁浓,肉质酥肥,味道鲜而不腻,吃一口唇齿留香,让人欲罢不能,用其下米饭,轻松能吃两大碗。
细嚼清风还有味,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品尝着天赐人间的美味,用心去感受大地的温暖,实在是春天里最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