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华踏青
发布时间:2024-03-19 09:12:49 来源:
新闻摘要:

  

  □ 刘邦伟

  邂逅梅华园,是由河图镇回城途中的偶然机缘。如此雅致所在,闻名已久,却是一直未得参谒真容。顺广场徐步而行,迎面匾额鎏金“梅华园”三字,字体遒劲楷正,颇有龙蟠之势,显然是出自方家手笔。左右楹联平仄和谐,意境宏迈,衬托出古色古香,心头暗自共鸣,倒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雅地。

  抬足欲越槛而入,心头灵光倏地穿越时空之缝隙,“梅华,温雅近梅,浮生若华”,金庸笔下名唤梅若华的纤弱女子此刻茕立眼帘,莲步微启,回眸欲语。瞬乎间真耶幻耶,一步天涯,一念武侠,平添一种江湖儿女之感,身心仿似遁入那个纯粹年代,梦幻之旅由此开启。

  尘世界与梅世界只灰墙玄瓦相隔,极似道家所谓阆苑仙境,岭际暮霭沉沉欲降,湖面薰风娑娑而偎,天地大势扑面而来,似有灵气灌体,直欲御云遨游。索性信步放足,缘湖左施施然而行。见有石雕巍然肃立,趋近方知乃是北宋名宰介甫公,生平籍贯功绩憾无一字作表,及瞥见女墙镌刻有五言梅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虔心读罢,感慨良多,此诗所作背景大概略知一二,诗人于逆境中自喻为梅,虽凌寒而无畏,只为守得那暗香扑鼻。诗之文字纵然直白近俚俗,诗之风骨却是凛然具高节,复观尘世中碌碌我辈,成日为稻粱而谋,关于初心关于理想早已弃如敝履,古人警言在耳,荡彻灵魂,理当引为铜鉴,时时拂拭之。

  青石板步道光滑如斯,隐隐倒映着梅之璀璨,缤纷花瓣投湖而去,浓郁幽香袭人而来,此情此景,那位梅妻鹤子的孤山遗老应有同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在他的眼中是疏影亦是暗香,绝美的诗句,绝美的意境,来自风华大宋的审美,至今余韵留存,若得千年穿越,先生美髯素袍,伴一张琴、一壶茶、一树梅。桃源何等令人向往,虽不得知,若似此梅园三分神韵,那位武陵人定然乐不思蜀,而此刻陶醉其间的我,又何尝不是武陵人。浮生若得阑梦,此梦只与梅相关,沉溺其中,不愿醒来。

  骋目眺远,眼波随湖波而荡漾,湖心小岛竟也变得迷离起来。几树梅红胜霞,一袭草茵若锦,恍惚间舟舫里探出一个粉罗衣白丝鞋的女子,柔荑掀开画帘,凤目含情而望,是在践约新春,抑或是在作别旧盟。如若是不胜娇羞的唐婉,那么陆游于千百年千百度追慕而来,“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虽隔一岛,终究天各一涯,缘分红线又何尝不似这世间的情深缘浅,于梅开时节,诉说与梅的故事。

  思绪放飞,躅步而行,石拱廊桥蜿蜒如龙,扶栏四望,尽收眼底。园林布局深得江南园林移步换景之妙,远处塔影重叠曲径回环,近处梅香扑面水色可人。所站立处廊桥,不禁遐想连连,若是修砌成西湖断桥式样,一侧是白衣胜雪的白娘子,一侧是青衣倜傥的许公子,于烟花三月,于油纸伞下,邂逅惊艳了世间的彼此……衬托着此刻西边天际的落落余晖,融入山水勾勒的水墨意境,梅园的绝美一面在此刻展露无遗。

  梅华园,想起元代王冕著有《梅华传》,梅华一词大约来源于此处。古书所收录的是关于梅的典故,而我的一路行来,也是关于梅的典故,在不经意间与古书相契合,虽然没有古书所载那么荒诞离奇,但是关于梅的典故真切演绎了上千年。梅华园沿湖之旅,分明就是赴一场时光之旅,带着诗意而来,必然满载诗意而归,此时此刻,自由而活泼的心灵,不愿意再受古诗词的约束,借用现代诗人雷默的自由体新诗抒发此刻的心境——

  梅花从枯枝上

  吐出蕊

  思想者的头颅

  在夜里开花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