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道勇
春天里,我们去看花,花儿谢了,我们去看什么呢?
人间四月芳菲尽。大观的樱花非常有名,每年三月的花期,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樱花大道成为热门打卡地。然而,进入四月,许多的花儿都像是怀了宝宝的孕妇,花朵早就吸足了营养,悄悄地躲到子房里孕育果实去了。似乎只待秋天临盆,她们将再一次奉献给人们以丰盛的果实。
樱花大道的樱花谢了,梅花园的梅花也谢了,于家小院、朱家大院的梨花、桃花也谢了。一个季节总是会赋予一个季节新的使命,四月的季节,赋予大地的就是生产和创造的使命。
梅花园的梅子挂满了枝头,虽然青涩,但满树的绿叶和隐藏在绿叶之间的果子,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季节的希望。杨柳依依,拂动着湖面水波荡漾,倒影如画。建设中的渝湘高铁高高的桥墩穿过梅花园,暂时打破了梅园的宁静。但谁能确定,渝湘高铁开通后,穿梅园而过的高铁是不是“通往春天的列车”?
樱花大道已是一片浓密的樱树林,四周的田野上,炊烟袅袅;农业示范园区的田土上,莲花正露出小荷尖尖,土豆长势不错;金龙村的村史陈列馆里,有些农具,年轻一代已经叫不出它们的名字,说不出它们的用途,而年长者们每用一件不常见的农具拷问住一个人,大家就都发出开心的大笑来。这不是对人的无知的讥笑,而是对时代发展的满足。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对大观的印象是一片花海,是春天的游人如织,但花是驻守在大观原乡中的魂,她静候着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们。只要你来一次,你就会爱上她。年年往复,我们对花的思念胜过了季节本身,像热爱着一个恋人。我们不能只在她含苞怒放的时候光顾她的城阙,更应该在她生产和创造的时候,去欣赏她,因为,花期过后,这片热土迎来的是创造和价值。
花谢了,香还在。樱花大道上“三不加”的酱香永远飘散在清澈的空气中。“晒足365天”,讲解员指着数百缸依次排开的正在暴晒和发酵的酱缸说。“三不加”实际就是什么都不加对人民的食品安全负责,这是三不加的企业理念。
花谢了,梦还在。一位与土地打了二十年交道的全国劳动模范、青年创业者姜国强,2010年大学一毕业就毅然选择到农村的广阔天地里追梦。十多年过去了,他的腾春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为重庆蔬菜产业示范基地;他的“翡翠丝瓜”,以亩产量1万公斤、亩产值4万元的纪录创下重庆大田农业生产年产值之冠;他的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能手,成为群众小康路上的“主心骨”和“领头雁”。追梦之路上,劳动之花永不凋谢!
花谢了,劲正浓。烈日下,金龙村党支部书记罗春兰耐心向我们解说农村基层治理的经验和法宝。几年来,金龙村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在党建统领网格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群众增收都是南川乃至中心城区的领跑者,成为了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这股劲头,不正是新时代新征程新南川的建设者们的不谢之花吗!
花谢了又开,在这条自古繁华的川黔古道节点上,大观正在加速启航新的征程,努力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大观园”。